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是非常复杂的,且治疗又十分困难,大多数患者进入临终状态,使他们在精神上,肉体上遭受巨大的折磨。

做好晚期癌症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尽可能的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可以使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生活的舒适,有尊严、有意义,提高生命的质量。

对各种晚期癌症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综合治疗,其中有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及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

我科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晚期癌症患者52例,现将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心理分型
1.1否认型患者不敢面对现实否认癌症的诊断,寄希望于诊断错误,压抑对癌症患者的情绪反应,认为自己不可能得癌症,更不可能已到癌症晚期。

1.2惊恐型精神极度紧张,情绪反应强烈,犹如大难临头、坐卧不安、心神不定、陷入惊慌恐惧之中。

性格外向者悲伤落泪,甚至嚎啕大哭,内向者表情呆滞、夜不能寐。

1.3消极型对治疗丧失信心,整日消沉乏力,沉默寡言,孤独,心事重重,悲观失望。

有些患者动辄大发脾气,不能配合治疗。

1.4稳定型具有较强的个性特征,能客观地认识癌症可怕的一面,又懂得癌症是可以治愈的,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疾病。

1.5生存型渴望生活,生存的欲望强烈。

希望能够得到良好的治疗,即使治不好病,也能延长生命,这类患者尽管病情已到晚期,依然精神饱满、乐观,积极配合治疗。

2心理护理
2.1建立良好的治疗环境热情主动的接待患者入院,耐心、细致的为患者做好入院介绍,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休养环境,病室整洁、空气新鲜。

安静、舒适的治病、养病环境有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避免一切不良的刺激性语言,耐心听取和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任何问题。

2.2保护性护理患者不了解病情时,不向患者泄密,医护人员统一口径,向其解释病情。

患者有怀疑时,设法疏导。

不在患者面前讨论病情,做各项检查和处理都要特别谨慎。

对已了解但否认病情的患者,护士应耐心劝导,使他们能够正视现实,承认并接受晚期癌症诊断这一事实。

2.3惊恐型患者的性格多内向,恐癌、对癌症异常敏感。

在得知自己患癌症晚期时,往往惊恐不安,彻夜难眠,护士应该察言观色,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
主动与他们交流、沟通感情,诱导他们说出心中的感受,并认真倾听。

针对其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

2.4消极型患者对癌症有一定的了解,认为癌症尤其是晚期癌症是不治之症,确诊晚期癌症与被判死刑无异,住院治疗是浪费钱财,因此拒绝治疗,对医护人员采取不合作的态度,甚至无故发脾气,烦躁不安。

我们对这类患者有可能出现的冲动行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予以理解。

在其情绪稳定时,耐心细致地解释病情变化,讲解有关疾病和治病方面随着医疗技术的新进展,癌症也有治愈的可能。

即使不能治愈,也能延长生存期,减少病痛,提高生命质量,使患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2.5生存型患者求生欲望强烈,身患晚期癌症患者仍然对治疗抱有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

对这些患者我们认真地向其交代病情,用充满同情和和蔼可亲的态度,娴熟的操作技术,轻柔的动作,整洁大方的仪表,渊博的知识,赢得他们的信任。

充分地强化他们的良好心理状态,鼓励其承担力所能及的生活,工作,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分散病态注意力,保持良好的情绪。

3疼痛的心理护理
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血压、脉搏、呼吸等情况。

疼痛是晚期癌症的主要症状。

紧张、焦虑、恐惧等均能减低对疼痛的耐受力。

有些患者对疼痛的恐惧超过对死亡的恐惧,这种恐惧以及随之而来的抑制可使痛觉下降,使患者对轻微的疼痛也难以忍受。

为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疼痛觉值,我们经常与患者谈心,耐心倾听其陈述,评估和记录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发作规律、伴随症状,关心其疼痛,同时给予解释、安慰和劝导。

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对剧痛难忍的患者,给予止痛药。

对因疼痛引起的心理变态的患者容忍、克制,避免发生口角和冲突,帮助患者找到减轻疼痛及能够感到舒适的方法,如:注意力转移方法;幽默松弛疗法;按摩;吸氧;缓慢深呼吸等。

提供冷疗或热敷减轻疼痛,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

协助医师按三阶梯止痛方案给镇静或止痛药。

总之,做好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使他们减轻心理压力,解除患者心理上引起疲乏的因素,消除疲乏,樹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指导患者加强营养,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少量多餐,保证营养及水份的摄入,请家属参与共同改进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增加能量的来源,提高机体免疫力,减轻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

适当活动,保持情绪稳定,保持睡眠8 h/d左右,使机体处于最佳状态,确保治疗过程顺利进行,对出院的患者及家属给予院外指导,告知患者在身体的锁骨上区、腋窝区、腹股沟区等淋巴结处摸到肿物要及时就医,并要定期体检,对延长患者生存期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兰香.放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全环境保护措施[J].现代护理杂志,2004,52.
[2]苏小芮.癌症患者焦虑情绪和应对行为的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7,32(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