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大致可以分为哪两类。
一个地区适合发展什么样的农业,要依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等来确定。
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承转)在这方面,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比拟突出,让我们一起去东北
看看。
1.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2.包括哪些省和自治区。
总结: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纬度高、跨度大。
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些特点在气候上的表现(CAI 出示图 4.1、中国季风区干湿区地图)。
结论:纬度高──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暖和。
跨度大──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无霜期 180 天~80 天。
年
降水量 300~1000 毫米。
我们惟独遵循自然条件,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生产。
由于气候是农业生产中最难改造的自然条件。
此处可以叫学生比照
地形和土壤等条件来说明。
1.争论东北大米与气候的关系。
引导学生从日照、光照、低温等方面
考虑问题。
提示:东北地区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加之气候严寒,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使用农药,自然具有绿色大米的称号。
2.针对现代糊口,考虑东北农村农业生产状况。
提示:季节性强,有利于农忙季节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季节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可以发展农田根本建立和水利建立。
3.从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举例,教师参加争论。
提示:劣势有热量要求、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等。
优势有光照、温差、土壤肥力、积雪溶化缓解春旱等。
争论不局限于以上几点。
由以上争论可以直接引出下一个学问点──地形和土壤条件。
由学生指出东北地区主要地形的位置和名称,以及可以从事的农业生产类型。
教师讲解并出示“黑土地图片”:东北地区的黑土地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地之一。
初垦时,黑土层厚度 60~80 厘米,最深处可达 1 米。
有人形容这里的黑土“攥一把能流出油来。
黑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北起黑龙江右岸南至辽宁的昌图,西界直接与松辽平原的草原和盐渍化草甸草原接壤,东界延长到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山区的局部山间谷地及三江平原的边缘。
黑土总面积 734.8 公顷,其中黑龙江和吉林的黑土约
占黑土总面积的 80%。
总结:这里有中国的平原、的自然林区和的草原。
【二】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由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是我国 21 世纪三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工程实施的原由是全都的,即自然资源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性和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各地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
比方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主要是由于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协作欠佳,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广阔,水资源短缺;南方地区耕地面积相对较少,水资源却特殊丰富。
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都是由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但由于经济欠兴旺,能源需求量少,供过于求;而东部地区经济兴旺,能源缺乏,供不应求。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区域的影响
(一)西气东输
1.路线
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田——管道——上海
2.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实施西气东输,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构造,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三)西电东送
1.路线
北线:山西、内蒙古、黄河上游——火电、水电——华北(京津唐)
中线:三峡、长江上游——水电——华东(沪宁杭)
南线:珠江上中游、贵族、云南——水电、火电——华南(珠三角)
2.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的影响
将西部的能源资源转化成电能,推动西部电力工业的发展;能有效地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构造,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立,有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特殊是冶金、化工等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三】
一、产业转移
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局部或者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分类: (1)区域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
(2)国际产业转移:跨国
的产业转移,其中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泼的区域之一。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许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本钱、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1、劳动力因素
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淌性很小。
不同国家或者地区,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使患上产品生产的本钱差异较大。
具有充分、高素质
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者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在当今世界的产业转移中,很大一局部是为了便宜的劳动力资源,特别在
企业发展产业转移的初期。
因此,劳动密集型工业在全世界的产业转移比
拟典型。
2、内部交易本钱因素
(1)概念:企业生产需要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企业打交道,还需要与
地方效劳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以及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都要投入
肯定的资金。
企业的这些投入,统称为内部交易本钱。
(2)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及措施
①总原则:企业家总指望在内部交易本钱最低的区位投资建厂。
②兴旺国家社会内部交易本钱很高推动企业家向国外转移产业
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以削减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本钱吸引
兴旺国家的投资
(3)吸引产业转移的典型地区——东亚的出口加工区
3、市场因素
企业发展的初期普通都在当地生产,当企业到达肯定规模和实力,当
地市场满意不了企业再发展的需求,于是就以投资、建厂等形式向具有市
场优势的地区或者国家发展产业转移。
例如,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兴办汽车厂,主要是由于我国拥有浩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企业的产业转移方向也会随之而变化。
4、其他因素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急、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峻等,都会促使企业发展产业的国际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