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心理问题的危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心理问题的危害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前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时遇到的社会职工的职业心理问题在我国也已经出现并且呈现越来越严重的态势,形式也越来越多。
我们都知道,职业心理问题之所以被称之为问题,那么它对职工个人、对企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是不利的,起着危害性的作用。
我们所熟知的并且能经常在报纸上、杂志等新闻上见到的词汇,如“频繁跳槽”、富士康N“连跳”、“上班周一综合症”、“反职业型人格障碍”等等,都是职业心理问题的例子与危害性的表现。
就拿频繁跳槽来说吧,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这样的人都是这山望着那山高。
北京的刘丽丽女士的外号是“跳跳糖”,3年中换了5份不同的工作。
最开始在学校当老师的她没一个月就失去了兴趣,抱怨整天辛苦、麻烦,而工资又少得可怜。
于是,她一咬牙,连档案都不要了,跳进了一家公司。
进公司后,她的收入提高了,精神焕发,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可没多久,大概1年左右,她又颓废了,她常抱怨说:“我的老板是个暴发户,比周扒皮还周扒皮!整天地干活、加班,他还总拿各种标准来威胁你,动不动就有被炒的危险,真是受够了!”此后,“跳跳糖”又因为人际关系、收入、环境等问题经历了无数次的跳槽,用她的话来说,“没有跳过槽的人是没有价值的人。
”可事实证明,她是不断跳槽的人,也未见得跳出了多少价值。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她不断的跳槽之中丧失了很多职业上的持续积累,尽管她对目前的收入还算满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要想继续攀升更好的职位和薪水却显得有点底子薄弱。
维亚康姆中国公司总裁、《财富》杂志评出的“25位全球企业新星”之一李亦非,在谈论如何聘用新人时这样表示:“有的人为了逃避压力去换工作,我招聘人的时候,从简历上可以看得出来,有人一年换一份工作,或者几个月换一份工作。
这样的人我是绝对不会聘用的,因为我知道他是一个碰到压力就会逃避的人。
而如果一个人碰到困难就选择辞职的话,那他一辈子都是一个失败者。
”
这都是职业心理问题在作怪,总是以为自己在这个公司做的够了,我自己就长了本事,这个小地方已经容不下自己了,要到一个更好的公司去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跳槽也并不是没有这样的作用,但
是像这样频繁的跳槽就不是这个功能的表现了,就属于一种病态的心理了。
如果像他们所认为的跳槽就一定能实现自己更高的理想,那么所有的老板就都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因为所有的老板都没有那样的频繁的跳槽。
谁刚刚大学毕业去找工作上班的第一天都不是直接去公司当老板或者经理的,老板、经理们也是从员工开始做起逐步升上去的,谁都不要希望跳到一个公司就在短期内当上老板。
相反,就像上面刚刚说到的,不少老板还总是反感这种经常跳槽的员工。
一位过来人回首往事时说道:“跳槽,是我为年轻付出的代价。
当时我在一个公司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以后,经常是不打一声招呼就跳槽而去。
结果,跳来跳去,现在老板在看过我的履历表后,从不愿交付我重要的任务。
回过头来看,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可能不会换。
至少不会换这么多。
”
员工频繁地跳槽直接受到损害的是企业,但从更深层的角度来看,对员工的伤害更深,无论是个人资源的积累,还是所养成的“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习惯,都会使员工的价值有所降低。
频繁跳槽,不利于自己的经验积累和进步,重要的一点是,难以取得老板的信任。
如果一个员工这样也就只能说明是他个人心态有问题,可是放眼望去,整个社会好像都是这样,那么这样的频繁跳槽究竟对员工个人及用人单位造成哪些危害性?
首先,对个人的工作不利。
一个人到一个单位报到后,从接受任务到熟悉业务,要有一个过程。
想在工作中做出成绩,有所建树,需要的时间更长。
如果频繁跳槽,对业务刚有点熟悉,又去了新的单位,有的还变换了工种、专业,又要重起炉灶重开张。
跳来跳去,始终处在陌生的工作环境之中,不断需要从头开始、重新学习,这对工作是极为不利的。
其次,对自己的进步不利。
要做好一件事,都要全身心地投入。
有句话叫“板凳要坐十年冷”,就是说要十年、几十年如一日地刻苦钻研、埋头工作,才能使自己不断提高、进步。
如果终日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心思不定,坐凳不热,怎么能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呢?如果一味为了个人的利益而不安心工作,频繁跳槽,还会影响自己的形象和声誉,使用人单位对你侧目而视。
最后,对用人单位不利。
用人单位把任务交给你,指望你挑大梁,担主角,而你却半途而废,撒手他去,岂不要给用人单位带来麻烦有时还会造成损失呢。
懂点儿历史的人都了解清朝前期,皇太极为清朝建国做的贡献那么大,其实他也就干了一件事,就是招降明朝的军事重臣为自己所用,但是自己却又是最为讨厌、最看不起那些投降的大臣。
因为他认为你今天会背叛大明,明天就会背叛我大清。
其实这拿到现在的公司来看也是一样,你今天可以从别的公司跳槽到我的公司,明天就业会跳槽到我的竞争对手那里,我作为老板怎么敢交给你重要的任务、怎么敢重用你?唯有像文天祥那样的宁死不降的臣才能千古垂青。
日本公司那么强大,不得不说与他们的员工不跳槽有关,日本较大的公司的员工在其所在公司已干基本上就是一辈子。
当然我并不否认适当的跳槽有好处,可是频繁跳槽确实是职业的病态心理问题在作祟。
除了频繁跳槽,职业心理还有很多表现形式,但是它们的危害性都大同小异。
那么如何消除这些危害性,也是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问题,我认为要对症下药,从其频繁跳槽的原因入手去解决。
想要在就业后自己有所作为的,在看准一个岗位后,必须首先安心本职工作,同时要扬长补短,要将一口井挖深,才能尝到甘甜可口的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