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定律教案:探究电磁感应现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感应定律教案:探究电磁感应现象
一、引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和磁场处处存在。

我们的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都离不开电。

而磁场也无处不在,比如地球自身所带的磁场、吸铁石的磁力等等。

那么,电和磁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自从19世纪初的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以来,人们开始解决上述问题。

这个现象引领人们研究电磁现象的大门打开,开创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实验,形成了基本的电磁学成果。

其中,电磁感应定律是电磁学的基础定律之一,本文将带领读者探究电磁感应定律。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电磁感应现象,能够描述电磁感应定律的基本内容;
2.掌握电磁感应实验的方法,能够进行电磁感应实验;
3.通过实验,增强学生观察、分析、解释科学现象的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电磁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三、课时安排
本教案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了解电感应现象,学习电磁感应定律。

第二课时:进行电磁感应实验,观察电磁感应的现象,并理解其物理机制。

四、教学内容
1.电磁感应现象的介绍
在导体当中产生电动势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有两种类型:自感和互感。

自感:当一个导体发生变化时,在这个导体上产生的电动势称为自感电动势。

例如,一个匀速运动的磁体在一个线圈附近时,线圈中就会产生自感电动势。

互感:当两个电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在其中一个电路中产生的电动势称为互感电动势。

例如,电压变压器就是一种互感器。

当其输入端或输出端电压变化时,输出端或输入端将产生电动势。

2.电磁感应定律的介绍
电磁感应定律是描述电磁感应现象的重要定律,它由法拉第于1830年发现,后由麦克斯韦整理成代数表达式,它的表述方式如下:
“当一个导体运动或者静止于一个磁场中时,导体将产生感应电动势,而感应电动势大小与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速度和磁场强度有关。


其中,电磁感应电动势E的大小由下式给出:
E=δΦ/δt
其中,Φ是磁通量。

当一个带有n圈线圈被匀强磁场B穿过,其磁通量Φ=BA。

由于磁场是恒定的,当线圈动或停止运动时,Φ改变就相当于改变感应电动势E。

从而可以利用电磁感应定律以及磁通量的概念进行电磁感应实验。

3.电磁感应实验设计
实验材料包括实验电路、直流电源、线圈、永磁铁、安培计、导线等。

其组成如下图:
![](https:///20241103162830268.png)
实验过程如下:
1.将导线裹绕在铁芯上,将铁芯上的永磁体放在线圈旁边。

2.开启直流电源,变压器调到适当的电压,让电流通过到线圈中。

3.将线圈移动,观察安培计的变化,记录数据并分析:
(1)线圈在运动时会产生自感电动势,这相当于线圈电路中一个电源,线圈的电压较高,电流也较大;
(2)当线圈静止时,线圈中仍会有感应电动势,但由于此时线圈中没有电源,因此线圈上的电流很小。

(3)改变永磁体的位置,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五、教学评价
本教学方案设计了课前导入、理论讲解、实验探究等多元化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能力为目的。

在实验探究中,学生参与实验探究,亲身体验电磁感应现象,并通过观察、分析、解释等实践环节叠加知识点,极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教学目的和要求也得到了比较好的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