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护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一、目的
本制度旨在保障患者在输血过程中的安全,规范护理人员
的操作行为,提高输血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输血操作的科室和护理人员。
三、定义
⒈输血:将血液及其组分通过静脉途径输注给患者的过程。
⒉输血反应:输血过程中引起的患者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感染等。
⒊输血卡片:记录患者输血情况、输血过程和输血反应等
信息的卡片。
⒋输血设备:用于输血的输液器、输血管、无菌采血针等
相关设备。
⒌输血风险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输血史和实验室检查
结果等因素,对患者进行输血安全风险评估。
四、管理机构和责任
⒈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审核医院输血管理制度,监督输血操作的执行情况。
⒉输血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协调医院内涉及输血操作的科室和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
⒊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室的输血管理工作。
五、输血预备工作
⒈输血风险评估:在确定进行输血的患者时,必须对其进行输血风险评估,并记录评估结果。
⒉输血血型鉴定:患者和供血者的血型必须进行鉴定,并做好血型对应的标注。
⒊输血卡片填写:填写患者的个人信息、输血过程和输血反应等内容,并在输血过程中及时更新和记录。
⒋输血设备准备:核对输血设备完整性、有效期,并保证设备的无菌性。
⒌输血室准备:输血室必须保持整洁,准备好输血所需的消毒液、无菌巾等物品。
六、输血操作
⒈患者安全确认:核对患者的身份、姓名、床位号,确保输血的患者与输血卡片上的信息一致。
⒉血液安全核对:核对输血袋上的血型、配血结果等信息与输血卡片上的信息一致。
⒊输血设备安装:正确安装输液器、输血管,并确保无气泡,连接牢固。
⒋输血速率控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输血目的,控制输血的速率。
⒌输血观察与记录:对患者进行输血前和输血过程中的观察,及时记录输血的情况,并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
七、输血反应处理
⒈早期识别和处理:对患者输血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异常症状和体征要及时观察、识别,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⒉中期评估和处置:对于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要及时评估其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记录和报告。
⒊后期追踪和总结:对于发生输血反应的患者,要进行后续的追踪调查,总结经验,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八、附件
⒈输血卡片范本
⒉输血操作规范文件
⒊输血设备证书和检验报告
九、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输血法案:指规定了关于输血操作的法律条文,旨在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⒉输血反应:指输血过程中引起的患者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