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第一学期其中质量分析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苇莲苏学区中心校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及总结(2010——2011上)一,总体情况分析:教务处在10月25日下午下发了《苇莲苏学区中心校期中考试安排》的通知,接到通知后,各位老师迅速行动起来,按要求认真出卷,试卷质量较高,考查内容很全面;印刷试卷的周有娣、杨宝华老师克服了机器时常出现故障的困难,耐心、细致地按时完成印刷试卷的任务,确保了考试的顺利进行;监考老师认真尽责,严格考风考纪,考场秩序井然不乱,确保学生考出了自己的真实成绩。
在此,我要感谢在座的各位老师对教务部门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正是由于你们的积极工作,才使得我们学校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此次考试五年级(32人)、六年级(44人)、八年级(65人)的所有学生参加考试,七年级有97人(2人缺考)参加考试,九年级有71人(缺考3人)参加考试,巩固率达98%以上。
大部分学生都能遵守考场纪律,基本没有考试抄袭和顶撞监考老师的现象,考风良好。
本次考试七年级各科总分700分,总分达优秀(560分以上)的有13人,其中七一9人,七二4人;低分人数(280分以下)11人,其中七一3人,七三8人;八年级各科总分800分,总分达优秀(640分以上)的有8人,其中八一5人,八二3人;低分人数3人,八二3人;九年级总分700分,没有总分优秀的学生;低分人数33人,九一18人,九二15人。
二、各年段平均分统计七年一班语文、外语、地理、生物在七年段中靠前;七年二班的数学、历史、品德靠前,七年三班除生物、品德与年段平均分接近外,其余各科于年段平均分差距均较大,基本都在10分以上。
八年二班的数学靠前,但与八一差距不大。
九年一班除物理外,其余各科均低于九年二班。
三、各学科成绩统计七年级地理、生物、品德的得分率超过60%,八年级语文、生物、地理、历史、政治得分率超过60%,九年级只有语文得分率超60%。
其余年段学科的得分率都比较低。
八年数学、九年数学、九年化学的得分率在40%以下,非常低,授课教师颖做好质量分析,查找原因,制定补救措施。
初一英语上期中
2010——2011第一学期期中初一英语质量分析一、此次阅卷分题负责,流水作业进行。
阅卷中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科任教师负责、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公正、客观地进行阅卷。
阅卷工作已经结束,现将阅卷情况总结如下:二、成绩概况三、试题分析1.试题方面就整个试题而言,有的考题偏难,主要是任务型阅读题和听力,大部分试题能够体现目前注重基础、体现能力的考试命题要求。
阅读题的难度偏大,这是造成这次英语成绩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2.试卷方面本次考试题型,分为听力部分、单项选择、阅读理解、补全对话,单词拼写和写作八部分,各部分难易程度不同。
大部分题都比较基础,和平时的练习比较起来相对难一些,尤其是个别题难度相当大,像阅读短文,篇幅表较长,学生做起来首先是在头脑中自己打败了自己。
此次阅读短文的内容相对而言略显枯燥。
在考试的过程中,学生做的比较吃力。
此次英语考试的听力部分,也是同学丢分较多的地方。
这学期对学生在听力方面的练习不是很多,除了在课堂上少量练习外,平时课下学生几乎得不到练习。
但是学生听力分数较低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的书写能力太差。
完形填空难易适中,但选项具有大的灵活性,学生普遍得分较低,错误率为5%以上。
单词拼写部分,大部分同学答的不好,得分非常低。
写作部分在上课时有所涉及,得分一般。
这也是这次考试成绩有所下滑的原因。
四、存在的问题:1、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学生遗忘知识快,过去滚瓜烂熟的东西一段时间不用就忘了。
2、两极分化十分明显,个别的语法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牢固,尤其是个别题目反复做过几次也没能把握好,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比较弱。
3.学生的应变能力有待提高,不能正确写出单词的正确形式。
4、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不够重视,这也是这次考试成绩不高的原因之一。
从这次考试中应该吸取这样的教训。
在以后的英语教学中,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五、今后教与学的意见和建议:在进行单词和词组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读准音,然后反复读单词和词组,并找出同义词、反义词、类似用法的词一起记。
七年级英语中期质量分析
七年级英语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七年级英语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文章由<公文网、公文写作>收集。
七年级英语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总体印象本次初一英语期中调查测试以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部分题目比较灵活,突出考查了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观察、思维、判断、分析、推理的能力。
主客观题型相结合,内容丰富,难易适中(7:2:1),我所任两个平行班平均分为83.5,试卷主要覆盖了7B(Unit 1—Unit 3)阶段所学的基本语言知识点语法各项目,知识与技能并重,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评价理念。
二、得失分情况和原因分析(一)各大项得分情况汇总:(本表主要根据我所任两个班级100人试卷抽样样本为依据)题型听力补全对话选择完型阅读主观阅读得分率84.2% 83.3% 82.5% 80.3% 78.1% 61.7%题型音标单词填空时态翻译写作得分率87.3% 90% 77.2% 87% 77.2%(二)主要得失分情况及原因分析:1.听力题主要着重于这三单元的基础知识,失分较多的是第14、15小题,可以反映出学生听过材料之后进行综合分析理解的能力还是比较欠缺;另外在语境中听写单词这块的第16题错误率较高,主要是学生脱离了材料为听音而写,而不去把单词放到短文中理解性地去听,听懂以后再写。
2.补全对话中的第2小题错误率较高,有60.4%的学生失分,“Could you do something for me ?”是一个征求意见的一般疑问句,应用“Certainly;I’ll be glad to ;Glad to help”等来回答。
很多学生选用“What can I do for you?”,学生只是单纯从语言翻译上去考虑,而没有从语法上去分析理解。
3.单项选择中第2小题和第12小题失分较多。
第2题主要考查疑问词“How long的,How often,How far,How soon”的区别,34.3%的学生选择A,没弄明白“ten minutes’walk”是表示距离的,以为是表示时间的。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已经全部结束,总的看,在七八年级代教师的努力下,本次我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为了切实找准我们的差距所在,使下阶段的教学工作目的明确,成绩进一步提高,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分析如下:一、基本情况:本次考试我校七年级参考181人,八年级参考223人,从考试总得分的情况看,七年级统考七科,得分高于二中的科目有语、英语、历史、生物四科,学校总得分高于二中177;八年级统考八科,得分高于二中的科目有语、数学、政治、生物四科,学校总得分低于二中07。
各科与上学年期末考试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七年级获得6科第一(143班历史、生物、146班语、数学、英语、政治)146班获总分第一名,八年级获得8科第一(139班生物、140班政治、物理、141班语、数学、历史、地理、142班英语)141班获总分第一名有大幅度的提高,成绩令人欣喜,与二中相比,八年级和期末相比较年级退步较明显。
二、各班各科具体分析1、第一名与最后一名差距七年级第一名最后一名差距第一名最后一名差距语781(146)7171(14)历史4279(143) 3329(147) 9数学77(146)1194地理8094(66) 6618(14) 1476英语6897(144) 1138生物07(143) 4388(14) 687政治7036(1146) 66(147) 381从上述统计中不难看出,我们各班级的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差距超过了10分的有数学、英语、地理,我们班主任和代教师共同努力,缩小班级间的差距。
八年级第一名最后一名差距第一名最后一名差距语7101(141)961(142) 114历史79(141) 488(139) 91数学87(141) 3887(139) 1988地理274(141) 4021(138) 123英语494(142) 3742(138) 1203生物647(139) 383(140) 1074政治8636(140) 8427(139) 209物理6382(140) 408(141)974我们各班有五科的差距均达到了10分以上,还有一科接近了20分,说明我们各班的发展不平衡,部分班级的班主任、代教师面对这样的差距,我们应当认真反思自己平时的教学和管理。
2010学年第1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教研组用)
_____数学____学科
考试年级
高一年级
高二年级
高三年级
出卷
黄冲
朱海华
季学成
审卷
陆希文
何卫中
杨春燕
考试时间
90
90
120
试卷分值
100100150年级平均分68.11
83.23
103.97
一、命题情况分析
高一、高二、高三试题均比较适中,高二高三试题较大众化,新题型不多,陈题多,高一试题个别题较难,三个年级均做到覆盖面全,重点突出,基础与提高并重,基础题占比约60%,难题占比约10%,基本从试题能考核学生对近期内容的学习掌握情况。
二、阅卷情况分析
阅读采用流水作业,比较公正。但解答题的分步得分评分做的不十分恰当。对阅卷情况有交流,有分析,几个年级对错题进行了一定的统计分析,但要加强的是对典型错误及优秀解法的收集与整理。
三、教师教学情况及效益分析
(一)值得发扬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及时完成计划进度。
重视双基复习训练,强化双基。特别高二年级能从月考出发进行针对强化,有效果。
3)双基训练的效果还不理想。部分知识点失分仍较多。
4)高三要适当加强综合题的日常教学,增强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高二要加强知识交叉的训练,增强分析能力的培养。高一继续进行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指导与培养。
四、下阶段工作思路、策略和措施
1、备课组要加强年级质量跟踪分析,总结成功,反思失误,发挥集体力量,提高团体质量。
高三注重三基复习,落实重点知识与方法,并进行一定前后知识的交叉综合练习。
质量分析报告执笔人
何卫中
日期
2010-11-12
全校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一、基本数据统计。
各年级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统计表:各校区平均分比照表:万和————————二、主要成绩:1、基础知识掌握好。
从1——6年级的试题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口算和计算题的得分率较高。
尤其是口算题的得分率有5个年级均到达了97%以上,计算题的得分率也有4个年级到达了94%以上。
其余两个年级也到达了92%以上。
从学生的计算题得分率高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强,我想这是和我们教师平时认真扎实的训练分不开的;填空题和选择题中大多数题目,学生掌握的不错,我们都清楚,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多数是知识记忆型和理解型的题目,我们从卷面上看出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由此可见,学生对记忆、理解、计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还是比较扎实的。
2、解决问题方法活。
“联系实际,注重应用”是我们近年来命题的又一原则。
因此,在各年级的试题中都编制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这类题目虽然总体得分率不高,但有很多学生的解题方法出乎我们的预料,令人十分叹服。
比方:五年数学中的一道填空题“王伯伯家的一面墙〔如下列图〕,这面墙上有一个洞。
砌墙用的砖每块长2.4分米,宽1.2分米。
这个洞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由于这个洞是不规则的,所以就无法按常规方法解答,有的孩子采用了“数”的方法,一个一个数出缺少10块墙砖;有的孩子采用的“补画”的方法,一目了然的得到了墙砖的块数;有的孩子采用“推理”的方法::这面墙的第一行和最后一行都是5块砖,又因为这面墙是个长方形,所以用每行的5块砖减掉已有的块数,就是所缺的块数。
学生在试卷讲评课时,非常有逻辑的把思路说给大家听。
多么了不起的孩子,真的是给了我一个十分的惊喜。
由此,我们也很惊喜的看到老师们在课堂上潜移默化的数学思想、解题策略等的训练,对学生能力的提高确实有很大的帮助。
3、学习习惯良好。
通过浏览学生试卷,90%的卷面字迹清晰、书写标准。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质量分析会
50%
20%
99
14
9
8
4
2
23
一(3)
郭小菲
78.84
85%
43%
99.5
0
21
10
4
6
7
一(4)
刘金兰
84.65
90%
54%
99.5
35.5
25
13
3
2
6
一(5)
陈书英
79.5
82%
44%
100
34
21
8
5
5
9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二年级语文成绩统计
班级 任课教师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最高分 最低分 100-90 80-89 70-79 60-69 59-0
二(1)
张晓玲
81.7
91%
31%
100
17.5
26
18
10
5
6
二(2)
常艳琪
84.6
99%
34%
97.5
39
18
24
7
2
1
二(3)
李艳
83.03
92.3%
38%
97.5
40
20
17
9
2
4
二(4)
王彩霞
78.25
89%
20%
98
27
10
24
15
2
6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三年级语文成绩统计
王晓静
86.83
92.5%
76.1%
99
41.5
37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英语质量分析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英语质量分析本次考试试题分为九道大题,分别从词汇、句型、词法、语法等多方面对学生的知识进行了考察,难易比较适中,基础类的题占据了40%以上,30%是较灵活的能力题,还有少量的难题,现在对于学生的答题情况具体分析如下:一、词汇类本次考试涉及词汇类型的题有四道题:英汉互译、选出书写正确的一项、按要求写词、根据提示写单词,70%的学生词汇类型题都能很好的完成,30%的学生可能是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失分都在一半,说明我们平时在补差方面做得还不够,没有把重心完全放在这些学生身上。
二、句型类句型类的题共有四道题,分别是选择题、句型转变、改错、连词成句。
选择题85%的学生很好的完成,我们平时在课上的时候,经常让学生们讨论,让学生自己说说做选择题的方法和技巧,学会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会用一些常用的选择题的方法,如选择法、排除法、翻译法等,句型转变的难度稍大,根据学生们的知识水平,如果通过语法角度去解答有些困难,我们教学生一些常用的、简单的解题法,80%以上的学生能很轻松的完成,改错的正确率则高达90%,学生们已经做过相似的练习,所以学生们在答题时,很轻松。
连词成句更多的依据平时背课文的积累,同时我们经常向学生渗透解题技巧,先连词后成句,90%的学生做得很好。
三、阅读理解阅读题较前几年的答题情况,有很大的进步,学生们有了自己的独特的做题法,同时,还十分的细心,70%的完成的不错,今后我会在学习阅读方面加大训练。
四、反思及今后的发展方向1.继续搞好培优补差的工作,从这次的优秀率和及格率来看,优秀率68%,而及格率却只有70%,这说明不及格的人数仍是个不小的问题,补差工作任重道远。
2.基础知识的狠抓不懈,从这次分值的分布上看,基础知识的分值已经高达30分以上,在如此庞大的分值面前,我们需要做的是让更多的学生把基础打实打牢,这样我们的及格率才会稳中有升。
3.分类知识,构建知识结构,这次卷中的试题包含的知识面很广,如果在知识琐碎、时间紧促的情况下,保证很高的复习效率唯一的方法就是要构建知识结构,分类知识,使内容系统化、重点突出化、难点分散化、只有科学合理的加工和剪切知识才能在复习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0——11学年上学期期中质量分析
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试班级学生成绩统计表注:优秀分数线=卷面分数x80% 及格分数线=卷面分数x60%第二学期期末素质测试班级学生成绩统计表注:优秀分数线=卷面分数x80% 及格分数线=卷面分数x60%宁中小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为深入了解半学期以来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情况,依据总校关于各校期中素质测试具体安排,学校统一安排,于11月3至4日组织对一至六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思品、蒙语学科进行了测试,至目前为止,测试的各项工作已经完成,为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现将本次测试结果及质量分析如下:一. 测试成绩统计二、试卷命题:学校组织任课教师召开期中素质测试命题专项会议,要求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注重基础,同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展提高。
从成绩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我校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低年级基本不存在不及格现象,优秀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同时也反映出学科之间、年级之间成绩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如科学和英语成绩低于语文和数学成绩,高年级成绩低于低年级成绩。
同时个别班级、个别科目的优秀率低于10%。
三、卷面分析(一)语文学科:本次各年级测试试卷内容较全面,分别涉及字、词、句、段等。
A、掌握较好的方面:1、本次语文考试注重汉字的书写,体现在一到六年级分别考核对词语听写和的抄写,要求规范,整洁,在这一题上大部分学生能按要求进行书写,得分率较高。
2、得分率较高的还有看拼音写词语,这与教师平常要求多读多写密不可分。
3、另外走进课文,按课文填空,学生掌握较好,大部分与教师要求背诵的课文有关。
B、失分较多的方面1、由于方言的原因造成的错误,主要体现在低年级的拼音填写上,如you yong 部分学生写成you ying ,这样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使用普通话。
2、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教师普遍提到学生的阅读不过关,分析能力较差,一至三年级的阅读不过关原因是学生的背书不过关,四至六年级则是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差,原因是个别学生平时不注重课文句段的分析与理解,只是靠教师的讲解或借助使用参考书,从而导致平时的语言积累不够丰富。
2011届上学期期中质量分析
58.88 10 22.37
26.57 5 62.73 4 30.78
903 8 15.69 8 24 47.06 1 15 29.41 6 61.16 8 29.92
906 51 12 23.53 8 33 64.71 8 3 5.88 6 75.11 7 49.59
907 51 14 27.45 3 32 62.75 9 3 5.88 6 76.61 5 51.02 49.62 6
908 51 12 23.53 8 32 62.75 9 4 7.84 8 74.48 10 48.23
68
494
53
20
35
90
97
134
71
494
53
20
12
80
104 132
76
493
55
20
90
76
113 122
76
493
55
20
37பைடு நூலகம்
84
105 129
74
492
57
20
25
学生成 绩 班
姓 英语级
语文
数学名
3
柴文 伟
102
91
86
3
毛召 睿
105
82
94
2 黄琦 106 91
105
7 周晨 108 85
生,这是初三教学的重中之重; 2、300分—450分有181人;这部分学生是支撑良好学习环境
的主要力量,课堂教学不应忽视,要给这部分学生以升学的希望 ,引导他们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3、300分以下比上一次有所减少但仍然较多,这部分学生要 重视思想教育和情感疏导,要力求稳定;
英语教学质量分析报告(10-11第一学期)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大次洛小学2011年1月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一、监控的目的意义㈠贯彻落实区教委1123工作思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㈡使我校全面、客观的了解学年末检测的整体状况,为新学年调整策略和措施,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㈢使一线教师了解自身的教学效果,为新学年改进课堂教学策略提供参考,促进课改的不断深化,促进学生学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监控的内容、方法和对象㈠监控内容包含语文、数学、英语、品社、科学共五个学科。
基本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等领域的内容。
㈡方法使用区进校的统一试卷,采取完小统一组织、完小内轮换监考、轮换阅卷和登统的方式,对全中心校1—6年级学生进行检测。
三、监控结果分析㈠总体情况参与本次质量检测的共6个教学班。
表2:各年级基本情况统计表㈡语文学科测试结果与分析表3:语文基础知识部分得分状况与情况分析(一)表4:语文基础知识部分得分状况与情况分析(二)表5:语文基础知识部分得分状况与情况分析(三)表6:阅读得分状况与情况分析表7:习作得分状况及情况分析㈢数学学科测试结果与分析表8:数学基础知识得分状况与情况分析表9:数学基本技能方面得分状况与情况分析表10: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得分状况与情况分析㈣品社学科检测结果与情况分析表11 基础知识部分得分状况与情况分析表12 基本技能部分得分状况与情况分析表13 解决问题部分得分状况与情况分析表14 实践应用部分得分状况与情况分析㈤科学学科检测结果与情况分析表15 基础知识部分得分状况与情况分析表16 基本技能部分得分状况与情况分析表17 加分部分得分状况与情况分析㈥英语学科检测结果与情况分析表18 听力理解部分得分状况与情况分析表19 语言知识部分得分状况与情况分析表20 综合运用部分得分状况与情况分析四、主要问题归因分析㈠基础知识方面。
学生掌握的比较扎实。
初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word文档良心出品)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南坪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一、组织与阅卷情况本次期中考试,于11月8、9日进行,考试期间组织严密,教务处统一安排了考务,共设24个考场,每个年级各8个考场,学生在年级内部交叉安排考号,交换座位,为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教务处强调了考试纪律及监考教师的职责,频繁巡考,统一集中订卷等方式加大对考试纪律的检查,在考试期间发生的违纪现象大为减少,但是距离杜绝学生违纪行为还有较大距离。
阅卷采取的是分年级交叉安排教师,确保教师不阅本年级的学科试卷,各年级统一安排了固定地点,保证了批卷过程严谨、认真。
二、试卷来源及评价本次考试,试卷为学校统一组织试题,试题难度总体中等偏易,部分偏难。
试题质量较往年大为提高,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兼顾部分学科试题出现了极少量的超进度现象,影响了考试成绩,但影响不是很大。
三、考试成绩分析: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以单科成绩相比,分析表已经下发到各年级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各年级学科成绩之间的不平衡。
初一年级各科的优分人数偏少;数学(高低悬差13分)、英语(高低悬差22分)、语文(高低悬差8分)、地理(高低悬差6分)、历史(高低悬差4分)学科成绩均分差距大,及格人数还比较说得过,说明在培优上还有巨大潜力;最均衡的是政治、生物学科,但是特别突出的不多领头效应不强。
初二年级语文学科高低悬差有9分、数学有11分、英语6分、历史5分、地理5分、物理6分,较均衡的是政治、生物,和七年级的情况相似。
其中语文、英语、数学、物理这几大科的优分人数偏少,应在培优上多花工夫。
初三年级数学(高低悬差12分)、英语(高低悬差9分)、历史(高低悬差5分)、化学(高低悬差6分)、物理(高低悬差9分),政治、语文较均衡。
(2)、各班级成绩发展的不平衡。
四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河西堡中心小学下洼子小学期终质量分析(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科目:语文年级:四年级姓名:曹万祥四年级语文期终质量分析(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16人,从整体上看,本次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理想。
90-100分的有2人;80-89分的有19人;70分的有2人;60分的有1人,60分以下的有1人。
及格率是94%,平均分80.5分,优良率是70%。
在这些学生中有2名学生主要表现学习不够积极主动,有时有不按时完成作业的现象,其中有1名学生很难及格,使转差率上不去,直接影响班级整体成绩。
这就要求我在下半年的教育教学中,因材施教,狠抓学困生,争取学困生转化,提高整体成绩。
二、试卷书面特点本试卷命题本着努力体现新课标中新理念的原则,除考察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外,还增加了一些开放性、实践性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本试卷的命题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1.重积累。
学文如积沙。
作为语文学科而言,积累非常重要,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学生进入四年级第一学期,已经认识了常用汉字198个左右,对汉字构字规律有了较明确的了解,掌握了几种基本的汉字方法。
本套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积累情况,如:第一题拼一拼,写一写;第二题给带点的字选正确的读音,第三题形近字组词,第五题填上合适的词语和第六题把词语补充完整,第九题我能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2.重运用。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词语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通过对词语所在句子理解,依靠语言环境提供的信息来认知词语,体会词语的意思。
如:第四题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和第七题按要求写一写。
3.重发展。
试卷留给学生阅读思考的空间。
如课外阅读题、语言实践展示台、习作。
这种发散型的题目既能考核出学生语言发展能力,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存在的问1、看拼音写词语。
此题中个别字出错率很高。
这也看出自己我在教学过程中局限于本课或本单元生字的归整,而忽略了跨单元的生字归整。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六年级质量分析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六年级质量分析一、基本数据情况:(一)各班语文、数学、英语基本数据分析:(二)各班ABCDE分布情况分析:本年级共有793人,期中参考人数790人,五班两人没考试,六班一人没考试。
二、总体情况分析:本次测试语文优秀人数496人,7人不及格;数学优秀人数537人,39人不及格,比暑假期末检测少了10人;英语优秀人数491人,61人不及格。
总体上看,本次阶段性测试成绩应该比五年级暑假期末考试成绩有所提高。
通过平日观察和调查了解,认为本次检测成绩有所进步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一)老师们奉献意识强。
自进入六年级以来,大家普遍就感到了责任比以往更重大,因为六年级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画上句号的阶段,到底给孩子们怎样画上句号,老师们可谓费尽心思。
像我们在出题“周末拾贝”时,先由责任老师根据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和前面知识的联系,用心出一份试题,然后再由各位老师审查,找出错误,接着再修改,最后由教研组长和我一块审稿,最后再由刘校长定稿;当周一学生上交后,老师们通过批改,再集体交流看哪里错得多,下周出题时注意在把这方面的内容再加上,这样也有利于巩固学生的知识。
但这样做,的确使老师们的工作量增大了,但老师们也逐渐适应了这种繁忙的节奏,虽然老师们工作累一些,但我们精神状态都非常好。
像上一次进行一至四单元检测时,为了在本周末完成任务,周五晚上老师们加班到靠10点,但老师们那种乐观主义精神使我至今难忘。
到了晚上7点多,学校领导给我们买来了饭,老师们笑着说今晚像过年,正说完,外面响起了鞭炮,大家哈哈大笑起来,那场景根本不是在加班,而是真的在过年。
当晚,我们级部的迟素娟老师、王淑秀老师累晕了,才回家,剩下的任务大家又一块帮着干完。
在这里,我特别慨叹老师们的默默付出,特别像于淑玲、厉志宣、魏代英、徐丽丽、王希庆、徐艳、郑德艳、王永珍、张绪莲、赵庆红、崔金梅老师,一直坚持到最后,郑德艳老师孩子特小,但她以学校工作为重,默默地干工作。
2010--2011期中测试质量分析报告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小学教学质量分析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已经顺利结束, 本次考试由教育局统一安排,县教研室统一命题、制卷。
统一时间考试,四六年级交叉,三五年级交叉。
在本次考试中,各乡镇中心校都能精心的组织考试和阅卷工作,教研员及局机关部分人员都能深入一线,全程地参与到整个考试过程中来,做到了思想上重视、制度上保证、环节上落实,圆满完成了本次考试工作。
期望通过对1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全县中小学年段教学质量情况的分析,使各乡镇各学校更好地总结经验,弘扬成绩,剖析问题,及时的调整好下半学期的教学策略。
现对1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全县小学教学质量情况作如下分析和说明:一、基本情况本次考试全县小学共有17930名学生参加考试,其中一年级2768人,二年级2704人,三年级2763人,四年级3076人,五年级3206人,六年级3413人。
一年级语文平均最高分94.3( 安乐) 最低分72.4( 新兴) ,数学平均最高分94( 中小) 最低分82.4( 陂西),二年级语文平均最高分96.3(中小),最低分82.1(新兴),数学平均最高分91.2(中小)1最低分76.3(嵯峨);三年级语文平均最高分80(中小)最低分66.3(徐木),数学平均最高分91.4(中小)最低分75.9(陂西),英语平均最高分95.5(高渠)最低分81.4(马额);四年级语文平均最高分79.8(东小)最低分67.3(徐木),数学平均分最高81.5(安乐)最低分63.4(新兴),英语平均最高分94.8(安乐)最低分81.4(嵯峨),五年级语文平均最高分78.9(中小)最低分 57.6(陵前),数学平均最高分84.7(中小)最低分63.5(陵前),英语平均最高分90.1(独李)最低分69.4(陵前);六年级语文平均最高分76.2(独李)最低分66.4(渠岸),数学平均最高分87.8(中小)最低分70.9(新兴),英语平均最高分93.5(独李)最低分78.2(嵯峨)。
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教育教学质量分析报告(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为了解掌握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市教育局、进修学校安排,我校顺利完成了2010至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工作。
为广大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切实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可靠依据,现将学校检测情况作如下分析:一、基本情况我校共有299名学生,分13个教学班,296名学生参加了考试,其中三至六年级9个班级参加了图们市教育教学统一质量检测,五、六年级125名学生全部有学科参加市抽样测试(注:每学年分两个考场,一考场抽语文、英语,二考场抽数学、综合)。
经检测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学科的教学情况如下:10-11(一)期末成绩统计表二、主要成绩1、从卷上分析,我校学生85%以上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答案书写工整、干净、认真、规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学习基本功训练效果显著.2、本次命题,以“双基考查”为重点,其考查的灵活性较之以往较强。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好。
如五年级语文试卷中,看拼音写汉字、选择正确读音、组词、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这几项的得分率均在85%以上;三四五六年级数学试卷中计算题的得分率均在80%以上。
英语学科教师能够按大纲要求完成教学任务,注重了对模块功能句的结构认读及运用能力训练,学生能做到对号入座。
集中体现在笔试部分的单选和连词成句的题型上。
3、各年级能够切实落实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教育教学工作扎实细致,教学思想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方法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广大一线教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积极探索课改之路,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付出了很大的心血,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及格率、优秀率均比上年有所提高,特别是各学年差生与期中考试相比,提高率达82%。
更另人欣喜的是六学年及格率达100%.三、不足及分析1、各学科教师合作力度不够。
部分学年英语与综合成绩不够理想,经分析得出结论,问题出在新授课内容结束后,没能及时与班主任协商好巩固的时间与办法,导致学练脱节。
第一学期期中质量分析 (1)
期中语文教学质量分析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古成小学2011、11、语文期中质量分析2011-2012第一学期本次语文试卷试题注重考察学生知识的积累程度与灵活运用的能力,侧重考察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具体语境理解词语、运用词语进行阅读的能力。
一、试卷分析从总体来说,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卷面的书写有了明显的进步,独立阅读能力也有提高,习作方面能够按照要求有条有理地进行表达。
具体分析:(一)、积累运用部分。
一、积累运用部分。
大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任课老师都相当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训练、反复巩固,常抓不懈,一一过关,使学生牢固掌握。
本次考试中学生基础知识的得分率比较高,比以前有很大进步。
如书写、看拼音写词语,形近字组词,给多音字选音节,常用标点符号运用,古诗名言的积累;查字典,照样子写词语。
学生都掌握得比较熟练、牢固。
1、拼音方面:一年级对声母、单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掌握比较扎实,能够按顺序默写或是在众多音节、字母中按要求正确标出,正确率相当高。
音节的拼写方面,学生掌握也很扎实,能按要求正确填写字母、声调构成音节。
失分表现在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不够灵活。
如:“j—(ǚ)→ jǔ”有的学生在()中填“ǔ”,分析其中原因可能是看到“jǔ”,如果是“j—ǚ→()”样,学生能知道j与ü相拼,应去掉俩点。
学生拼读能力都比较强,能按照拼音写出正确词语,(一年级还包括写笔画名称、音节与字词、音节与图片连线、找反义词)而且字体比较规范,比以前有很大进步。
给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方面大部分学生区别词语中多音字的读音比较准确。
部分学生有失分现象,如二年级个别学生丢题,兴.奋(xīnɡ xìnɡ)、首都.(dū dōu)、疲倦.(juàn juǎn)这一行都丢了。
2、字词方面。
考察了学生对成语和常用语的掌握情况。
多数学生对这道题掌握很好,正确率较高。
失分表现在:二年级“()军()马”学生没见过、没听说过,几乎没有填对的。
2010—2011第一学期 年级语文学科期中检测分析
2、在教学拼音时,不但要注意韵母的区分,还要注意韵母所在音节的对比和区分。
八
读儿歌回答问题
1、写不全
2、写串了
3、抄写声调错误多
1、第一次做这样的题,一些学生不懂什么意思。
2、没有按要求按顺序找音节。
3、抄音节马虎,、抄错声调。
经常利用课文练习这样的题目,但方法的指导不够明确,一些学生还是跳着找。
98.77
二、具体分析:
1.失分率低的试题分析:(前3题)
题号
内容
正确答案
(精彩答案)
取得成绩的措施
一
把图和音节连起来
多拼多读音节
四
看拼音写词语
大山、小牛、七上八下
平时注意听写
五
把二类词语和音节连起来
每课多读二类字
2.失分率高的试题分析:(前3题)
题号
内容
典型错例
错因分析
改进措施
学生
教学
二
把音节组成句子写下来
shuǐ zhōng yǒu. xiǎo yúyìqún
一些音节拼得不准,部分学生语感较差。个别学生还没有掌握做这种题目的方法。
在之前的单元检测中出现过两次这样的题。之前出现的句子比较短,但错误也很多。在学习音节时,对单个音节和词语练习的多,忽视了拼读句子的练习。
1、针对这道题,讲步骤:先读,再把词语连起来读,最后把词语连成句子来读,写下来再读一读检查是否通顺。
2011—2012第一学期一年级语文学科期中检测分析
一、数据统计:
班级
任课教师
平
均
分
优
秀
率
合
格
率
语基
阅读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2011.11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10月19日至21日,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我们八年级也参与了这次期中考试。
本次考试前,任课教师做了充分的复习准备,学校考试也体现了严肃性和重视性,严格监考,基本上杜绝了作弊现象;阅卷认真,成绩较为真实。
下面我综合了各备课组的反馈对本次考试情况做一个详细的分析。
一,学生现状分析我们八年级一共10个班,共有学生662名,由于七年级入学是学生来源复杂,个体户及流动人口的子弟占有较大的比例,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尖子生较少,管理起来难度较大,经过一年多的管理和教育,虽有较大改观,但是学习差的学生还是较多,而且,两极分化现象日益加剧。
二,成绩分析这次期中考试我们共有657名学生参加,5名学生缺考。
除地理和生物以外,其它6科均是中考科目,共计总分660分。
一如既往,四班成绩遥遥领先,进入前200名的学生达到47人,平均分是466.8分,各科排名也均为年级第一;第二阶梯的是一班和二班,进入前200名的分别为28人和25人,平均分式403.54和387.15;第三阶梯的是三班与五班,进入前200名的为22人和20人,平均分式354.34和354.28;第四阶梯的是六班,七班,八班,九班和十班,进入前200名的人数分别为14人,11人,13人,13人和8人,平均分分别是330.98分,331.48分,326.38分,332.15分和306.85分。
从试题的角度来说,各科试题除数学有两道题难度太大外,其余均做到了覆盖全面,难易适中,规范合理的要求。
但是成绩却是令人担忧,就是“差距大,差生多”,就前200名的学生来说,第一名603分,而第200名的成绩435分,差距达168分,另外320分以下的学生达264名,期中十班38人,九班34人,八班,六班均32人,七班,五班,三班均是30人,都已超过或接近本班人数的一半。
在学科上,语文,政治,历史和物理的各班的平均分的差距较小,而数学和外语的差距很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南里小学(2010—2011)学年度
第一学期期中质量分析
在本学期中,我们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抓好教学监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加速了学校的发展。
通过本次期中检测,虽然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但还存在很多问题,下面就本次测试作以下分析:
本次考试成绩统计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
1、二、三、四年级单科成绩较高,合格率普遍高于一半。
2、英语除三年级外成绩较好。
3、一、二年级语文成绩较低,六年级数学成绩极不理想且制约了合格率的提高。
4、从纵向比较,六年级三科合格率非常低。
3、全校合格人数为32人,合格率47.7%,合格率较低。
通过查看卷面得出:
1、一、二、三、四年级学生当中,绝大多数学生能准确完成基础题,中上学生能完成较难的题目。
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成绩刚及格,需要代课教师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做重点训练,且帮助学困生提高成绩。
2、六年级学生的数学英语成绩较差。
其中数学主要为基础题得分不高,对最基本内容没有掌握。
基础题分值为54分,可大多数学生得分不到一半。
英语试卷题目难度不大,同样得分不高。
究其原因,本班学生基础薄弱,缺乏理解和消化新知识的基础,在短时间内较大幅度提高成绩很不现实,需要代课教师按客观规律教学,制定中长期计划,分层次教学,循序渐进提高教学成绩。
3、六年级语文、数学和英语及格率分别为83%、33%和66%,各科较去年稳步下降。
本次语文试题考察方向与前几次比较有较大变化,增加了能力拓展题目,致使学生得分降低。
主要原因为平时对学生此类题目训练少,教授知识呆板,面对能力题学生不能活学活用。
4、全校的数学成绩与语文英语两科相比,及格率普遍低,是制约合格率的瓶颈。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花大力气加强数学教学,使全校的合格率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改进措施
(1)在激励学生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2)要更加自觉地,主动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3)加强作业分析的有效性,提高作业指导的针对性。
(4)还要进一步加强整个教学过程的计划性和合理性,减少盲目性,提高教学效率。
(5)召开教师教学质量分析会,要求教师就自己所任课程写出详细的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为后阶段的教学做到每位教师成竹于胸。
(6)对前阶段有效的措施,做到做精做细。
(7)召开全校性的家长会,第一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第二同家长共同研讨提高学生成绩的方法。
东南里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分析
2010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