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乡村医生培训练习册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常见传染病的诊断和规范治疗
(1)
一、名词解释。
(2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2、感染
感染又称传染,是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3、隐性感染
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4、显性感染
又称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5、侵袭力
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体内扩散的能力。
6、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7、复发
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为复发。
8、再燃
有些患者在恢复期时,体温未稳定下降至正常,又再现发热,称为再燃。
9、稽留热
体温升高超过39℃,且24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见于伤寒等
10、隔离
是指将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妥善地安排在指定的隔离单位,暂时与人群隔离,积极进行治疗、护理,并对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用具等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的医疗措施。
11、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传染性强,特别是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已多次引起世界范围的大流行。
12、人感染H7N9禽流感
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中重症肺炎病例常可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
13、水痘及带状疱疹
是由同一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所引起的两种不同表现的疾病。
14、流行性腮腺炎
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
15、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16、风疹
风疹为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全身性皮疹、淋巴结肿大为特点。
17、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是由EB病毒(EBV)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以发热、咽痛、淋巴腺及脾肿大、血液中淋巴细胞增多、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等表现,血中出现嗜异性凝集抗体及轻度一过性肝炎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18、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既往曾被称为流行性出血热,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
19、流行性乙型脑炎
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
20、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
病。
二、单选题。
(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关于传染病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D )
A.隐性感染极为少见
B.病原体感染必引起发病
C.每个传染病都存在潜伏性感染
D.显性感染的传染病不过是各种不同的表现之一,而不是全部
E.病原体必引起炎症过程和各种病理改变
2、关于病原携带者的论述,正确的是?( D )
A.所有的传染病均有病原携带者
B.病原携带者不是重要的传染源
C.发生于临床症状之前者称为健康携带者
D.病原携带者不显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
E.处于潜伏性感染状者就是病原携带者
3、隐性感染增加时( E )
A.病原携带者增加
B.慢性感染病人增加
C.潜伏性感染增加
D.显性感染增加
E.免疫人群扩大
4、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是( B )
A.艾滋病
B.鼠疫
C.乙型肝炎
D.疟疾
E.麻风病
5、下列不属于病原治疗药物的是( A )
A.糖皮质激素
B.抗生素
C.干扰素
D.利巴韦林
E.血清免疫制剂
6、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细则规定,下列疾病不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E )
A.病毒性肝炎
B.登革热
C.炭疽
D.艾滋病
E.血吸虫病
7、某些传染病常出现周期性流行,其主要原因是?( C )
A.传播途径的改变
B.传染源的积累
C.易感人群的积累
D.病原体抗原性的改变
E.自然因素周期性的改变
8、传染过程中,下列哪种感染类型增多对防止传染病的流行有积极意义?( C )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者
C.病原携带者
D.潜伏性感染
E.显性感染
9、表现为“显性感染”占优势的疾病是( B )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天花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百日咳
E.脊髓灰质炎
10、隐性感染的发现主要是通过( C )
A.咽拭子或血清培养等获得病原体
B.生化检查
C.特异性免疫检查
D.病理检查
E.体征的发现
三、填空题。
(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1、常见潜伏期感染的疾病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痢疾、结核。
2、HbeAg(+)的意义有表示病毒复制活跃和有较高的传染性。
3、流行性脑脊膜炎的病原体为脑脊膜奈瑟菌,主要致病因子内毒素。
4、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的传染源是猪。
四、简答题(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感染过程的表现。
答:(一)病原体被清除(二)隐性感染(三)显性感染(四)病原携带状态(五)潜伏性感染
2、简述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答:(一)有病原体(二)有传染性(三)有流行病学特征(四)有感染后免疫
3、简述传染病常见的症状与体征。
答:1.发热发热在急性传染病中占重要地位。
传染病的发热过程可分为3 个阶段:①体温上升期,体温可骤然上升至39℃以上,通常伴有寒战,见于疟疾等;亦可缓慢上升,呈梯形曲线,见于伤寒、副伤寒等;②极期,体温上升至一定高度,然后持续数天至数周;③体温下降期,体温可缓慢下降,几天后降至正常,如在伤寒、副伤寒;亦可在一天之内降至正常,如在间日疟和败血症,此时多伴有大量出汗。
2.发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同时伴有发疹,称为发疹性传染病。
发疹包括皮疹(外疹)和粘膜疹(内疹)两大类。
疹子的出现时间和先后次序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如水痘、风疹多发生于病程第一日,猩红热于第二日,麻疹于第三日,斑疹伤寒于第五日,伤寒于第六日等。
水痘的疹子主要分布于躯干;麻疹有粘膜疹(科氏斑),皮疹先出现于耳后、面部、然后向躯干、四肢蔓延等。
疹子的形态可分为四类:①斑丘疹,多见于麻疹,风疹,科萨奇及埃可病毒感染等病毒性传染病和伤寒、猩红热等;②出血疹,多见于肾综合征出血热等病毒性传染病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等细菌性疾病;③疱疹或脓疱疹,多见于水痘、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等;④荨麻疹多见于血清病、病毒性肝炎等。
3.毒血症状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细菌毒素在内,可引起除发热以外的多种症状如疲乏、全身不适、厌食、头痛、肌肉、关节、骨骼疼痛等。
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谵妄、脑膜刺激征、中毒性脑病、呼吸及循环衰竭(感染性休克)等表现,有时还可引起肝、肾损害。
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在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的作用下,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可出现充血、增生等反应,临床上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的肿大。
4、流行性腮腺炎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答:1.化脓性腮腺炎主要是一侧性腮腺肿大,不伴睾丸炎或卵巢炎。
挤压腮腺时有脓液自腮腺管口流出。
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2.其他病毒性腮腺炎流感A病毒、副流感病毒、肠道病毒中的柯萨奇A组病毒及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等均可以引起腮腺炎,需根据血清学检查和病毒分离进行鉴别。
3.其他原因的腮腺肿大许多慢性病如糖尿病、慢性肝病、结节病、营养不良和腮腺导管阻塞等均可引起腮腺肿大,一般不伴急性感染症状,局部也无明显疼痛和压痛。
五、案例分析(两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王患、男性、18岁,急起高热3天,伴抽搐、意识障碍2天于8月10日入院,体检:T 40.3℃、BP 150/90mmHg、P 107次/分、R 32次/分,深昏迷状态,全身皮肤未见皮疹, 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3mm,右侧4mm,对光反射迟钝,颈可疑抵抗、双肺可闻及痰鸣音,肝脾肋下未扪及, 柯氏征阳性, 双侧巴氏征阳性,血常规:WBC 20.5×109/L,N 86%。
试述该病人的诊断及诊断依据,还需要何种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措施?
答案要点:本例主要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其诊断依据为:①病人发病时间为夏秋节;②起病急,病程短;③以中枢神经系统、脑实质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高热、意识障碍及抽搐;④体检见病理反射阳性;⑤血常规:白细胞升高。
进一步检查: ①血清学检查:乙脑抗体的检测,双份血清阳性可明确诊断;②脑脊液检查:虽有助于本病诊断,并与流脑、结核性脑膜脑炎进行鉴别。
但病人血压较高,双瞳孔不等大,要注意有脑水肿、脑疝的存在,应在脱水治疗后排除脑疝可能情况下才小心进行;③行肛拭子检查:以排除中毒性菌痢;④因病人呼吸较快,双肺可闻及痰鸣音,应行X-胸片检查,以确定有无合并肺部感染的存在。
治疗措施:①一般治疗:包括隔离,支持疗法,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等。
加强护理,以防继发肺部感染、压疮的出现;②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如冰敷,酒精擦浴等。
药物降温为辅,如安乃静滴鼻,如效果不理想,可用亚冬眠疗法;③惊厥或抽搐应针对高热、缺氧、脑水肿、脑实质炎症等不同原因采用不同的对症
治疗方法。
病人血压较高,双瞳孔不等大,要注意有脑水肿、脑疝的存在,故应先行退热、吸氧、脱水等治疗,如仍有抽搐,应尽早使用镇静剂;④本例患者呼吸较快,双肺可闻及痰鸣音要注意防治呼吸衰竭:吸氧及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可用呼吸兴奋剂,还可使用血管扩张剂,以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必要时可机械辅助呼吸。
2、患者、男、28岁,因发热6天,少尿3天入院。
病人1月3日起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2℃~39.8℃,明显乏力,当地疑为“感冒”给予退热药处理,患者症状未见好转,3天前尿量减少,昨日仅300mL。
病人居住的地区有类似病人。
入院体查:体温36.7℃,颜面及结膜充血明显,前臂注射部位皮肤可见4×10cm瘀斑。
实验室检查:WBC 13×109/L,N 83%,PLT 41×109/L,血BUN 38.7mmol/L, 血钾6.8mmol/L, 心电图示心率45次/分,高尖T波。
试述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及诊断依据?为明确诊断应进行那些检查?请制定该病人目前的治疗方案。
答:答案要点: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肾综合征出血热。
诊断依据有:①青年男性,来源于流行区,冬季起病;②起病急,有发热和少尿,体查有颜面和结合膜充血,注射部位皮肤有片状瘀斑;③实验室检查血WBC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血小板降低,血BUN明显升高。
为明确诊断还应作下列检查:①肾综合征出血热特异性IgM 抗体测定,或IgG抗体呈4倍增高;② RT-PCR检查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RNA。
该病人的治疗方案:①维持内环境稳定:严格控制入水量,纠正高血钾及酸中毒;②促进利尿:给予大剂量速尿静脉注射;③透析治疗:此病人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均可,有明显的透析治疗指征;④其他治疗: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止血药,纠正心动过缓等。
农村常见传染病的诊断和规范治疗
(2)
一、名词解释。
(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2、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
3、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曾引起七次世界性大流行。
4、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又称志贺菌病。
5、布氏杆菌病
布氏杆菌病又称波浪热,是布氏杆菌所引起的,以长期发热、关节疼痛、肝脾肿大和慢性化为特征的传染病。
6、炭疽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草食动物中,如牛、山羊和绵羊极易受染
7、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主要在啮齿类动物中流行,属自然疫源性疾病。
8、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和组织,但以肺结核为最多见。
9、淋病
淋病由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感染引起,可主要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
性感染,并可导致眼、咽、直肠感染和播散性淋球菌感染
10、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
二、单选题。
(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当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之为( B )
A.艾滋病病人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窗口期
D.艾滋病潜伏期
2、艾滋病病毒,是一种能生存于人的血液中并攻击( A )的病毒。
A.免疫系统
B.神经系统
C.骨酪系统
D.肌肉系统
3、艾滋病病毒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的概率,大约是( D )%。
A.40
B.60
C.80
D.100
4、对艾滋病病毒易感的人群是( D )
A.静脉吸毒者
B.性乱者
C.同性恋者
D.每个人
5.食物中毒现场调查时,一般询问进餐者什么时间范围内的食谱( C )
A.1~6小时
B.6~12小时
C.12~24小时
D.24~48小时
6.传染病病程可分为( A )
A. 潜伏期、临床症状期、恢复期
B. 病原体的入侵、定位、损害、恢复
C. 病原体的入侵、生长、繁殖、排出、消灭
D. 发热、皮疹、毒血症、菌血症
7.流行过程必须具备的基本环节是( B )
A.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B.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 散发、流行、暴发
D. 周期性、地区性、季节性
8.隐性感染增加时,其临床主要意义是( D )
A. 病原携带状态增加
B. 潜在性感染增加
C. 轻症病人数增加
D. 免疫人口增加
9.属于甲类法定传染病的是( C )
A. 鼠疫、炭疽
B. 霍乱、炭疽
C. 鼠疫、霍乱
D. 鼠疫、艾滋病
10.下列哪项不属于传染源( D )
A. 传染病病人
B. 病原携带者
C. 受感染的动物
D. 易感者
三、填空题(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1、细菌性食物中毒,一般分为、和三类。
(感染型中毒、毒素型中毒、过敏型)
2、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两个因素分别是和。
(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3、典型菌痢大便常规镜检下的变化是和。
(满视野散在的红细胞以及大量成堆的白细胞和少量巨噬细胞)
4、HFRS的“三大主征”指的是、、。
(发热、出血、肾功能损害)
四、简答题(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结核病的基本病理。
答:①炎性渗出为主的病变:充血,水肿,细胞浸润;②增生为主的病变:结核结节形成,菌少,免疫强;③变质为主的病变:干酪坏死,抵抗力低。
2、简述炭疽的传播途径。
答:直接或间接接触病畜和染菌的皮、毛、肉等畜产品,可引起皮肤炭疽;吸入炭疽杆菌的芽胞引起肺炭疽;恐怖分子将炭疽杆菌芽胞放入邮件攻击人群,已造
成确定的呼吸道及皮肤炭疽感染;进食感染炭疽杆菌的食物可引起肠炭疽。
3、简述结核病的临床类型有哪些。
答:1. 原发型肺结核(Ⅰ型)
2.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
3. 发性肺结核(Ⅲ型)
4. 结核性胸膜炎(Ⅳ型)
5. 其他肺外结核(Ⅴ型)
4、何谓赫氏反应?如何避免其发生?
答:钩体病患者在接受首剂青霉素或其他抗菌药物后,可因短时间内大量钩体被杀死而释放毒素引起临床症状的加重反应,常见为高热、寒战、血压下降,称为赫氏反应。
5、简述霍乱静脉补液的治疗原则。
答:1.静脉补液:适用于重度脱水、不能口服的中度脱水及极少数轻度脱水病人。
补液原则是:早期、迅速、足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纠酸补钙,见尿补钾,对老人、婴幼儿及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补液不可过快,边补边观察治疗反应。
静脉补液的种类有:541液、腹泻治疗液、2 1溶液和林格乳酸钠溶液等。
通常选择与患者丧失电解质浓度相似的541溶液(每升含氯化钠5g,碳酸氢钠4g 和氯化钾1g),其配制可按以下比例组合:0.9%氯化钠550 ml,1.4%碳酸氢钠300 ml,10%氯化钾10 ml,以及10%葡萄糖140 ml。
输液量宜根据失水程度决定。
以第一个24小时计,轻型者为3000~4000ml,儿童120~150ml/kg,含钠液量为60~80ml/kg;中型者4000~8000ml,儿童150~200ml/kg,含钠液量80~100ml/kg;重型者8000~12000ml,儿童200~250ml/kg,含钠液量100~120ml/kg。
中度以上病人最初2小时内应快速输入2000~4000ml 液体,为此需使用多条输液管和/或加压输液装置以保证输入量及速度(每分钟1ml/kg),视情况改善,逐步减慢速度。
在脱水纠正且有排尿时,应注意补充氯
化钾,剂量按0.1~0.3g/kg计算,浓度不超过0.3%。
及时补充钾盐对儿童病例尤为重要,因其粪便含钾量高,腹泻时容易出现低钾血症。
五、案例分析(两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5岁儿童,春节外出旅游,3天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表现,有低热,体温37.9℃,伴咽痛、咳嗽、鼻塞,家长认为感冒未介意。
1天前出现高热达40℃伴寒战,头痛、精神萎靡不振。
今日发现皮肤瘀点并逐渐增多,头痛加重,呕吐呈喷射状。
查体;颈项强直。
血常规:白细胞21.3×lO9/L,中性粒细胞90%。
1.根据上述表现该患儿最有可能诊断哪种疾病?
2.确定诊断应做哪些检查?
3.如何选用抗生素治疗?
答:1、流行性脑脊髓炎
2、详见P113
2、某女性患者,32岁,结核病医院的护士,于2013年2月8日开始出现发热,头痛,关节、肌肉酸痛,反复出现踝关节周围红斑,伴乏力,胸闷,咳嗽,咳少许血丝痰,于2月10日入院。
体格检查:体温38.1℃,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肺可闻少许湿啰音,肝脾肋下未可触及,四肢伸侧及踝关节周围可见结节性红斑或环形红斑。
入院时WBC 3.2×109/L,RBC 4.6×1012/L,PLT 172×109/L,ALT 75u/L,AST 44u/L;胸片示右肺中叶、左肺下叶的背段均可见斑片状影。
1.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有哪些诊断依据?
2. 试述本病例应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3. 要明确本病例的诊断,需进一步作哪些检查?
答:1.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肺结核。
诊断依据包括:患者是高危人群。
起病急,有发热,头痛,关节、肌肉酸痛、皮疹,乏力,胸闷,咳嗽,咳少许血丝痰等症状。
体查发现右肺可闻少许湿啰音。
胸片示右中叶、左肺下叶的背段斑片状影。
2. 本例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支气管扩
张及其他疾病:如伤寒、败血症、白血病、免疫风湿等发热性疾病。
3. 要明确本病例的诊断,需要检测肺CT、痰涂片查结核菌、PPD试验、痰培养,血培养、免疫指标检测,必要时骨髓穿刺培养等以排除其他疾病。
一、名词解释(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康复
是指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或保持最佳功能水平,增强自立能力,使其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2、医疗康复
医学康复也称医疗康复,是指通过医学或医疗手段来解决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或者说是通过医学的手段来达到康复的目的。
它是康复的重复组成部分,是康复理念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3、康复医学
康复医学(rehabilitation medicine)是医学的一个是重要分支,是以康复为目的,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治疗、训练的一门医学学科。
与保健、预防、临床共同组成的全面医学。
4、二级预防
限制或逆转由身体结构损伤造成的活动受限或残疾(disability),可降低10%~20%的残疾发生率。
5、康复评定
是康复治疗的基础,没有评定就无法规划治疗、评价疗效。
6、残疾
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能力的状态。
广义的残病包括病损、残障在内,是人体身心功能障碍的总称。
7、肌张力
是指肌肉组织在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这种紧张度来自于肌肉组织静息状态下非随意、持续、微小的收缩。
8、关节活动范围
是指关节运动时可达到的最大弧度,是衡量一个关节运动量的尺度,常以度数表示,亦称关节活动度,是肢体运动功能检查的最基本内容之一。
9、平衡
是指身体保持一种姿势以及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
10、步长
指一侧足跟着地点至对侧足跟着地点的直线距离,与步频、身高等因素有关,一般男性为70~75cm;女性50~70cm 。
二、单选题。
(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康复的最终目标是( A )
A、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最终回归家庭和社会
B、减轻功能障碍
C、减轻病人症状
D、发挥病人自身潜能
E、以上都不是
2、社区康复是( E )
A、利用和依靠社区自身资源
B、采取综合性的康复措施
C、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使其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
D、为残疾人进行康复服务
E、以上都是
3、残疾包括( C )
A、残损、残障
B、残能、残障
C、残损、失能、残障
D、残损、残能
E、残疾、残能
4、肌肉的收缩形式有两种,它们是( B )
A、等张收缩,等速收缩
B、等张收缩,等长收缩
C、等长收缩、等速收缩
D、向收收缩、离心收缩
E、等长收缩、向心收缩
5、3级肌力描述正确的是( D )
A、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B、有轻微的收缩,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C、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全范围的关节活动
D、能抗重力做全范围的关节活动,不能抗阻力
E、能抗重力和充分的阻力的关节活动
6、ADL评定内容不包括( E )
A、自理方面
B、运动方面
C、家务劳动方面
D、交流方面
E、能量代谢方面
7、下列何种步态患者表现为行走时不能走直线,而呈曲线或“Z”字形前进,双
上肢外展,躯干左右摇摆( B )
A、帕金森步态
B、醉酒步态
C、剪刀步态
D、偏瘫步态
E、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步态
8、物理因子疗法常用种类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电、光、磁疗法
B、电、光、热、磁疗法
C、电、光、声、磁、热疗法
D、电、磁、声疗法
E、光、磁、热疗法
9、作业治疗的基本思想是( B )
A、指导病人参与选择性活动的科学与艺术
B、通过各种活动对患者进行训练,使患者能恢复一定的生活、工作能力
C、训练病人劳动技能
D、教育病人学习一技之长
E、训练病人参加职业技能竞赛
10、以下哪项不属运动疗法的内容( D )
A、ROM训练
B、肌力训练
C、平衡训练
D、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E、步行训练
二、填空题(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1、康复的领域主要包括。
(医学康复)
2、关节活动度评定通常包括、。
(关节活动的终端感觉、关节活动范围)
3、三级预防,其实就是。
(积极康复治疗,防止损伤或残疾向残障转变)
4、康复评定主要包括、、言语和。
(躯体、精神、社会)
5、共济失调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和。
(小脑共济失调、脊髓后索共济失调、基底节共济失调)
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对患者的初期评定一般在患者入院初期完成(最迟不超过入院7天)。
(√)。
2、检查三角肌肌力的手法是,坐位,上肢自然下垂,肘关节轻度屈曲,前臂呈旋前位。
(√)
3、肌张力的分级中,软瘫,被动活动肢体无反应了评定为1级。
(×)
4、在运动中若出现不适,如头晕、气短、心悸等,应中止运动。
(√)
5、偏瘫阶段Ⅱ可随意进行共同运动,痉挛加重。
这个阶段持续约2周。
(×)
四、简答题(5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社区康复的目标与任务。
答:社区康复总的目标是依照全面康复的原则,为社区内的功能障碍者提供综合性的康复服务,包括医学的、教育的、职业的和社会的康复服务。
为此必须做到:建立社区康复领导小组;加强培训社区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社区康复的普查与评估工作;建立各种形式的社区康复场所;设立社区特殊康复机构;营造助残的良好社会风气;转诊中心功能;建立适当的经济核算体制。
确保残疾人能充分发挥其身心能力,能够获得正常的服务与机会,能够完全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