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寿光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试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潍坊寿光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试
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某初中有老校区和新校区两个校区,新校区设置重点班,教学设施完善,师资配备优良,学习氛围浓厚。
学生根据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可以优先选择校区就读。
该校的做法()。
A.合法,有利于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B.合法,有利于因材施教
C.不合法,义务学校不得设立重点班
D.不合法,义务学校不得设立分校
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
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2.伏尔泰以天纵之资,博览群书,吃掉了的东西自己加以消化,作为营养,为他的“理性哲学”服务。
伏尔泰涉猎的诸“家”当中,中国只是不很重要的“一家”,并不是“情有独钟”;用显微镜把它单挑出来像“特写镜头”一样放大,那不是“幻觉”,也是“错觉”。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伏尔泰用中国素材为其“理性哲学”服务
B.中国素材在伏尔泰的哲学体系中占重要地位
C.夸大中国因素在伏尔泰哲学体系中的作用是不对的
D.伏尔泰用“特定镜头”的方式来描绘中国
答案::C
解析::
由“中国只是不很重要的‘一家’,并不是‘隋有独钟’;用显微镜把它单挑出来像‘特写镜头’一样放大,那不是‘幻觉’,也是‘错觉’”可知,作者的观点是:不应把伏尔泰哲学体系中的中国因素夸大,与此相符的为C项。
3.“五脏”指的是()。
A.心肝脾肺肾
B.心肝脾肺胆
C.心脏脾肺胃
D.心肝脾肺胰
答案::A
解析::
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
4.初中生小溪平时纪律松散,经常迟到,上课还总与邻座讲话,班主任让小溪把桌椅搬到教室后面角落里一个人坐。
下列对该班主任的评价正确的是()。
A.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B.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C.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
D.维护了教师的权威
答案::C
解析::
对于犯错的学生,教师应该采取关怀的态度去帮助其解决问题,题干中教师将学生的桌椅搬到教室的角落,属于不尊重学生人格的表现。
5.某中学规定:教师迟到一次,罚款10元;缺勤一次,罚款50元。
该校的做法( )。
A. 正确,学校有教师管理权
B. 正确,学校有自主办学权
C. 不正确,学校没有罚款的权力
D. 不正确,警告无效后才能罚款
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38条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本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
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
该学校以罚款的方式来处理教师的迟到和缺勤,侵犯了教师的合法权益,是错误的。
6.()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
A.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B.教育部
C.人民代表大会
D.国务院
答案::A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五条的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
”
7.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属于教师的()。
A.专业知识素养
B.职业素养
C.教育专业素养
D.人格素养
答案::A
解析::
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包括:精通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了解该学科的新发展;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8.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类型是()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答案::D
民主型是对师生关系最有利的类型,也是最理想的师生关系类型。
9.古印度种姓制度等级森严,商人属于()
A.首陀罗
B.吠舍
C.刹帝利
D.婆罗门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把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商人属于吠舍,故选B项。
10.清代的郑板桥,是历史上的杰出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
下列与之不相关联的词句是()。
A.吃亏是福,难得糊涂
B.一枝一叶总关情
C.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D.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答案::C
解析::
C项诗句出自刘禹锡的《浪淘沙》之第八首:“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运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表示淘金虽“千淘万漉”非常辛苦,但是终究会得到金子。
11.教师获取报酬主要通过工资报酬、福利待遇和()来体现。
A.带薪休假
B.政治地位
C.有偿家教
D.教师节
答案::A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第四款规定,教师的权利包括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12.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A.学习和培训
B.沟通和合作
C.培养和培训
D.交流和互访
答案::C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3.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政策()
A.教育体制政策
B.教育经费政策
C.课程与教学政策
D.教师教育政策
答案::D
解析::
在教育政策体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育政策有教育体制政策、教育质量政策、教育经费政策、教育人事政策、课程与教学政策、学制政策。
14.在记叙文中,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断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是()。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补叙
答案::B
解析::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断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人胜。
15.在PowerPoint中,要设置幻灯片换页的效果为“盒状展开”,则应当执行()命令。
A.幻灯片切换
B.自定义动画
C.自定义放映
D.动画方案
答案::A
解析::
设置换页效果应当执行幻灯片切换命令,A项正确。
设定每张幻灯片中内容的动画方式执行自定义动画命令。
设定幻灯片放映方式执行自定义放映命令。
设定需要放映的幻灯片执行动画方案命令。
16.中国第一部荣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电影是()
A.《本命年》
B.《一个都不能少》
C.《霸王别姬》
D.《红高粱》
答案::D
解析::
《红高粱》于1988年获第三十八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是中国电影第一次获得该奖项。
17.为了回应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我国确定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 )。
A.能力教育
B.探究性学习
C.创新教育
D.合作学习
答案::C
解析::
【知识点】教育观、教育法律法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确定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18.方铭是老师眼里的“问题生”。
教师一次次地与家长联系成了家常便饭,每次方铭的家长态度都很诚恳,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
但班主任王老师总是训斥家长没有教育监督好孩子,这一做法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 )要求。
A.为人师表
B.热爱学生
C.尊重家长
D.爱岗敬业
答案::C
解析::
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要做到尊重家长,对于问题学生的家长不能一味训斥,应该共同合作,促进学生发展。
19.我国学校一般实行( )负责制。
A.教师
B.校长
C.教育部
D.地方政府
答案::B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因此本题选B。
20.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
A.波士顿倾茶事件
B.萨拉托加大捷
C.葛底斯堡大捷
D.莱克星顿的枪声
答案::B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世界历史上重大事件的了解。
【名师详解】波士顿倾茶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莱克星顿的枪声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这场战役之后,美国开始在战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葛底斯堡大捷是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
因此本题选B。
21.《汉谟拉比法典》出自(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罗马
D.古印度
答案::B
22.外籍教师的聘任办法由()规定。
A.国务院
B.国家教育部
C.国务院行政部门
D.学校自行
答案::C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了解。
【名师详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四十二条的固定,外籍教师的聘任办法由
国务院行政部门规定。
因此本题选C。
23.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A.着眼于民族素质的提高
B.着眼于可持续发展
C.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发展
D.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创新发展
答案::A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素质教育的了解。
【名师详解】着眼于民族素质的提高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
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该书将9353个字分别归入540个部首
B.清代“说文四大家”及其作品是: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释例》
C.《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词典。
《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汉代时就被列人“十三经”之中
D.我国古代传统的注音方法主要有直音法和反切法
答案::C
25.泰戈尔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 )
A.《吉檀迦利》
B.《新月集》
C.《沉船》
D.《飞鸟集》
答案::A
解析::
泰戈尔的诗集《吉檀迦利》在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6.“终身教育”这一术语自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正式提出。
该术语的首创者是( )。
A.埃德加?富尔
B.雅克?德洛尔
C.保罗?朗格朗
D.保罗?弗莱雷
答案::C
27.下列符合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是( )
A.学校在节假日期间正常上课
B.数学老师对学生特别负责,经常在体育课时间为学生讲解习题
C.学校为了鼓励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给他们佩戴绿领巾
D.教师组织班级学生到社区打扫卫生
答案::D
解析::
学校占用学生的节假日时间上课,只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丰富的业余生活,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A项错误。
数学老师占用体育课时间讲所谓的“主科”而忽视体育这一“副科”,是只重视智育不重视体育的表现,不符合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B项错误。
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分数为标准衡量学生或把学生分等级的做法不符合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C项错误。
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符合素质教育培养实践能力的要求。
28.宋朝时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法医学家是()
A.宋慈
B.赵子琴
C.唐师
D.包拯
答案::A
解析::
宋慈,字惠父,我国宋代杰出的法医学家,被称为“法医学之父”,著有《洗冤集录》。
29.初中生钱某屡次在学校偷盗其他同学的财务。
学校对钱某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
A.学校提出申请,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
B.扭送公安机关,依规开除钱某的学籍
C.劝说钱某退学
D.责令钱某转学
答案::A
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章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明确规定:对偷盗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相互配合,采取措施严加管教,也可以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
A项正确。
《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二、材料分析题
30.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野艾
史小溪
多风而温馨的春天一过,陕北高原便进入漫长的干旱季节。
高原在热浪中沉重地喘息,可野艾还是在这季节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了。
野艾,亦叫艾蒿,野生在田畔、沟壑、荒坡、路边及那些潮湿的河谷洼地,陕北高原广阔纵横的土地上,到处遍布着这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迈着散漫的步子,你走过田畔、山坡和荒野,立刻会感到空气中流荡着清新的苦香。
风顺着山谷舒卷地自由自在地弥漫,你不由得停下脚步,掐一枝野艾,闻闻,会像第一次才发现似的小声叫出声来:呀,好香!
然后,把它轻轻放在手中珍爱地搓揉着,流连忘返地在那儿久久徜徉。
这是和奇花异卉不同的一种独具风流的苦香。
高原上的农人们和野艾有着相濡以沫的感情,他们祖祖辈辈一遍一遍重复着那些与野艾有关的古老浓郁的风俗和那些充满神奇奥妙的事情。
31.材料:
某学校老师想在班里开展一次特长展示活动,同学们踊跃报名,有的学生是画画,有的是跳舞,有的是唱歌……在同学们积极报名的同时,老师发现小刚闷闷不乐,没有报名任何一项特长。
老师问小刚:“你有什么特长啊?”小刚回答说:“我削梨又快又好,而且梨皮又薄又长。
”老师说:“这也是你的特长啊。
”于是在老师的鼓励下,小刚在班里的特长展示课上给同学表演削梨,同学们为他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问题:
请从学生观的角度分析教师的行为。
解析::
(1)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在教育实践中,不能要求学生十全十美,求全责备,而是要帮助学生,寻找发展的动力和方向,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
材料中教师的行为看似在让学生展示“削梨”,其实是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关心爱护学生,促进学生发展。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每个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各不相同。
材料中教师关注到了学生的独特性,并将其视之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这样就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次公开观摩课上,一位二十多年教龄的女教师,在课堂上并没有频频去叫那些反应机灵、学懂会用的好学生,而是善于捕捉那些不敢大胆发言、没有勇气回答问题的学生的一闪之念。
一个女孩刚把有信心的眼睛抬起的时候就被叫起来回答,结果是过于紧张,满头大汗,不知所措。
这时老师让她坐下来,语气温和地说了句:“没关系,老师知道你会了。
只是过于紧张而暂时想不起,以后经常锻炼就好了。
”这堂课使人感动,女教师用自己的爱心在点燃胆怯者的智慧之火,让学生感受到“我有被爱的权利”。
问题:请评价一下材料中教师的做法对我们有何启示。
解析::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既然是天职,就应该毫无私心,不偏不袒,善待每一位学生。
在一个班级里,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得到教师的爱,无论学生的外貌形象如何,无论学生的成绩是否优良,教师对所有学生都应怀着同样的神情和爱心,给学生以公正、无私的爱。
本案例中的教师,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不歧视“后进生”,在课堂上不仅温和地与学生
进行交流,而且用心去激励学生,用爱心去点燃胆怯者的智慧火花,让学生感受到“我有被爱的权利”。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1)教师给学生的爱应当是公平的,要公平对待每个学生。
(2)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是无私的,让每一个学生的心田都感受到教师爱的阳光。
(3)鼓励、信任是获取学生进步的良药,要用心去播撒爱的种子,贯穿爱的教育。
三、写作题
3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风吹绿了大地,春雨带来了万紫千红。
你看,地上的小草发芽了,路边的杨树挂满了‘毛毛虫’,风中的柳树长了嫩绿的叶子,公园里粉红的桃花、雪白的玉兰花、金黄的迎春花盛开了。
”这是一个12岁的小女孩写的日记,从她稚嫩的文笔中可以看出她对大自然的热爱,她也曾天真地想过让“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这又光明又美丽的世界,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女孩,却因为一次小测验的失误而自杀了。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一篇议论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少于800字。
解析::
以学生为根本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困惑和信仰危机,它促使人们对现实进行新的理性思考,如今是知识经济时代,弘扬人文精神成为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社会上片面强调分数、升学率的思潮,也使人们忽视了智力开发、个性张扬和对社会生活的情感体验。
同时,由于受教育行为功利化倾向的影响和普遍的人文素养的匮乏,缺乏良好社会公德的现象频繁发生,令人触目惊心。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首先,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
人格是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作为人就有人格。
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的人格和老师的人格是平等的。
人格需要尊重和保护,不少教师受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容易形成盲目自尊、无视学生人格、不容许学生有丝毫挑战行为的畸形心理。
突出的表现是师生关系不平等,学生常常要看着老师的脸色说话做事,稍有不慎,就会招致老师的不满和处罚。
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尊严,因此,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
其次,学生是成长中的人。
学生处于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在他们身上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需要老师引导、帮助、教育。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只是闻道在先、在社会上起步早一点的人,纠偏正错、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何况学生身上存在的缺点和所犯的错误,一般是以教师的眼光或者成人的标准去评判的,这种评价标准是不是科学,是不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是不是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还很难说。
教师一定要谨
言慎行,切莫以自己的好恶和兴趣对学生妄加评判,特别是不要把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爱好特长当作学生的缺点或者错误进行批评。
再次,学生是社会中的人。
学生从来不是孤立的人,他们身上总是打着时代和社会的烙印。
学生的情况是复杂的,也是多变的,复杂与多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的。
教师要做好学生工作就要先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
要多与学生沟通,工作方法要因人而异,要循循善诱,要多肯定学生的长处,多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舍得投入感情,善于捕捉教育的最佳契机,多琢磨教育的方式、方法,要有耐心和恒心。
最后,学生是有一定文化背景的人。
自改革开放以来,受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以及西方文化的冲击,社会的大环境和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师和学生不是在同一种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学生享受着现代科学技术所提供的各种服务,使得他们的视野开阔,思想前卫,评价标准多元。
教师和学生的代沟是这些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的。
如果教师不懂得这一点,只会喜欢用自己的思想去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就会弄得师生关系很难融洽甚至紧张。
要解决这种冲突,教师必须融入不断进步的文化中,必须有一个终身学习的观念,这样才能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给学生以积极健康的人生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