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声现象实验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吉他演奏会上,小组同学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经过讨论,他们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找到如下表所列的6种规格的琴弦,以及专门测量声音频率的仪器.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3,请在表中填入所缺数据_________.
【答案】A B C E 100 1.1
【解析】
【分析】
【详解】
控制变量法就是控制其它的因素不变,研究物理量与该因素的关系;(1)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所以应选
A、B;
(2)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所以应选C、E选项;
(3)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故表格应该填入与尼龙和钢的数据相同,即100、1.1.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A、B;(2)C、E;((3)100;1.1.
【点睛】
猜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琴弦的长短、琴弦的材料有关,在探究过程中,应用控制变量法.
2.为了探究收音机接收电磁波的情况好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将一只袖珍收音机调好电
台节目和音量后完成了以下实验:
①将收音机放进一只铝锅内,发现声音明显变小,取出后又恢复了原来的音量。
②将收音机放进一只木桶内,发现声音大小不变。
③将收音机放进一只铁桶内,现象与①相似。
④将收音机放进一只塑料桶内,现象与②相似。
(1)根据以上实验,小明得出这样的结论:电磁波在传播途中,若遇到________类物体,其强度就会大大减弱。
(2)请你根据以上答案,解释为什么电视机靠室内天线接收信号效果不如用室外天线接收的信号效果好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实验,你能做出一种有用的设想吗_________?
【答案】(1)金属外壳现代房屋的墙体一般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使电磁波不能进入室内,另外周围建筑群对电磁波也有一定的屏蔽作用可以发明一种金属罩,用来抗电磁波的干扰或抗电磁波对人体的辐射造成的伤害
【解析】
【详解】
(1)由以上四步可知,影响信号接收的为金属类材料,故可知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金属类物体时强度会减弱;
(2)在室内接收的信号效果差是因为建造房屋用了金属材料,比如钢筋等,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另外周围建筑群对电磁波也有一定的屏蔽作用。
(3)金属可以减小电磁波的强度,则我们可以发明一种金属罩,而减小一些精密仪器受电磁波的影响;也可以猜想:在一些金属做成的容器内,电磁信号将无法进入,如电梯等,在其里面可能无法接打电话。
3.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情景,回答问题:
(1)如图①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
(2)如图②所示,从左向右敲击瓶子时,各瓶发音的音调变化是:________.(选填“由高变低”或“由低变高”)
(3)如图③所示,用手指轻叩课桌,使正坐在对面的同学刚好听不到叩击声,再让对面的同学将耳朵紧贴在桌面上,用同样的力度轻叩课桌,这时对面的同学则能听到叩击声.这个实验表明:________
(4)如图④所示,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将瓶内的空气不断抽出时,手机铃声逐渐变小.由这个实验事实得到的推论是:________.
(5)如图⑤所示,我们把水倒入瓶中时,通常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判断瓶中水的多少.【答案】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由高变低固体传声效果比空气好真空不能传声音调变化
【解析】
【详解】
(1)小纸片的跳动是由于扬声器振动造成的,扬声器发出声音的原因正是由于里边纸盆的振动;
所以如图①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2)敲击瓶子时,声音主要是瓶身和水柱振动发出的,瓶中盛水越多,瓶子和水的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音调越低,因此从左向右敲打瓶子,音调由高变低;
(3)敲课桌的另一端的时候,耳朵贴在桌面上是靠固体传播声音;
耳朵离开桌子的时候靠空气传播声音,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所以耳朵紧贴在桌面上,用同样的力度轻叩课桌,这时对面的同学则能听到叩击声.
(4)当用抽气机不断抽气时,手机播放的音乐声逐渐减弱,经过科学推理可得:真空不能传声;
(5)往暖水瓶中灌水时,是由暖水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水越来越多,空气柱越来越短,越容易振动,音调越高.所以可以通过发出声音的音调变化来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少.
4.小丽同学在观察小提琴、二胡等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想: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
于是小丽找来了各种不同的琴弦,想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琴弦的编号及情况如下表所示:
(1)如果想探究发声时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小丽应选择表中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
(2)如果想探究发声时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小丽应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
(3)通过查阅资料,小丽知道了琴弦的振动频率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如图11所示。
如果小丽的实验无误,则可确定的是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一定比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振动时音调高。
【答案】④⑤①②③⑤
【解析】
【详解】
(1)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编号为④、⑤的琴弦材料,琴弦的粗细、长度相同而材料不同,因此可用来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
(2)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编号为①、②的琴弦材料,琴弦的材料、长度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因此可用来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
(3)在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琴弦长度的关系时,需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表中符合条件的是③、⑤;由图知,琴弦越长,音调越低,③和⑤相比,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③较短,音调较高。
5.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既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已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小兰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编号为________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A .实验研究; B .分析归纳; C .提出问题(或猜想); D .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的合理顺序应该是:________(只填字母代号).
【答案】D、E C、A、B、D
【解析】
(1)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关系,应控制长度、横截面积一定,材料不同,故应选
D、E. (2控制变量法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实验研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故顺序为CABD .
点睛:(1)弦发声的音调可能与弦的材料、长度、粗细有关.
(2)研究音调的影响因素时,一定要采取控制变量法.
6.如图甲所示,小芳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如图乙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________(选填符号a、b、
c 或d).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固体能够传声金属丝比棉线的传声效果好手阻止了琴弦振动传声 a d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实验中没有控制材料相同
【解析】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控制变量法.
解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土电话”能实现10m 间的通话,说明固体可以传声;以相同的响度讲话,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说明金属丝传声效果比棉线好;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手指阻断了声音的传播,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必须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故选 . a d;因为a和b材料、长度都相同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故答案为(1)固体能传播声音;(2)金属丝的传声效果好;(3);手阻止了琴弦振动传声;(4)①ad;②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③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两根导线的材料相同.
7.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于是他想
(1)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
①若他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_____的关系.
②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_____和_____两弦线做实验.
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
(2)请你据如图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_____点,最低的是按住_____点.
【答案】长度 a b A B
【解析】
【分析】
【详解】
(1)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粗细和张力有关,在研究弦乐器的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用到的实验方法为控制变量法,若他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两者的粗细和张力相同,所以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长度的关系.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应该控制他们的长度和张力相同,满足该条件的是a和b两弦线.
(2)按住AC两点比较,按住A点时弦较短,所以发出的音调较高的是按住A,发出的音调较低的是按住C按住BC两点比较,按住B点时弦较粗,所以发出的音调较高的是按住C,发出的音调较低的是按住B,所以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A点,最低的是按住B点.
8.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就________(选填“大”、“小”)些。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几乎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与
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
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________选填符号)。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音调与琴弦________的关系。
③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
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________ 。
④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________ (选填符号),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答案】(1)固体能传播声音;
(2)大;
(3)捏住线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4)①a、d;②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③没有控制材料相同;④a、c.
【解析】
试题分析:(1)细棉线是固体,能实现通话,说明固体也是传声的一种介质.(2)因为相距同样远,且说话的响度也相同,但改用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听到的声音大,唯一的原因肯定就是金属丝的传声性能比棉线的好,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就大.(3)说话声引起棉线振动,棉线把这种振动由近及远地传到远方,如果用手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振动就会停止,也就听不到声音了.(4)①研究音调高低和琴弦长度的关系,保持材料和粗细相同.选择a和d.②选择a和b,材料和长度相同,探究音调高低跟粗细的关系.③选择c和d,不能探究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因为琴弦的材料、长度都不相同,无法进行控制变量.④选择a和c,长度和粗细相同,探究音调高低跟材料的关系.故答案为:(1)固体可以传声(2)大(3)捏住线,线停止了振动(4) a d 粗细没有控制材料相同 a c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9.请按要求回答:
(1)图甲:该装置能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还能探究声音的响度和________的关系;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图乙: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被拨打的手机的铃声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这说明:________.
(3)图丙: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拨动钢尺的力不变,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__(填“高”或“低”).
(4)图丁: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硬卡片产生的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________.
【答案】振幅;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低;声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
【分析】
(1)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响度跟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3)频率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振动越快,说明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4)用硬卡片拨动木梳齿时,木梳的齿振动发声,木梳的齿振动越快,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详解】
(1)通过乒乓球被弹起说明物体发声时在振动;乒乓球弹起的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实验可以说明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是通过乒乓球被弹起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这种实验方法叫做转换法;
(2)图2: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被拨打的手机的铃声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保持尺的振动幅度不变,钢尺伸出长,振动慢,音调低;钢尺伸出短,振动快,音调高.
(4)硬卡片拨动木梳的齿,卡片由于振动会发出声音;当用相同的力改变拨动木梳齿的快慢时,卡片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答案为(1)振幅;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低;(4)声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的关系.
【点睛】
本题全部来源于课本插图,考查学生对课本插图蕴含物理知识的了解情况,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不要忽略这部分内容.
10.很多同学有过疑问“声音具有能量吗?它具有的能量与声音的响度和频率是不是有关呢?”某同学对其中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为一个圆筒,它的一端用剪成圆片的挺直的纸(纸的中间剪一圆孔)粘牢,另一端用塑料薄膜包住并绷紧,用橡皮筋扎牢.B为一只点燃的蜡烛.
(1)完成表中的内容__________.
(2)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相同,你的做法是________.
【答案】拍一次或每次
拍的快慢相同
【解析】
(1)拍塑料膜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跳动;烛焰的跳动是由喇叭声引起空气的振动产生的,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2)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轻拍塑料膜和重拍塑料膜,使塑料膜振幅不同,观察烛焰摆动幅度;
(3)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4)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相同,你的做法是:拍一次或每次拍的快慢相同.
【点睛】:此题是开放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实验的掌握情况.在描述实验过程时,语言一定要准确,对于涉及多变量的,还需要按照控制变量的思想来进行描述.用钢锯条可设计很多与声现象有关的实验,如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