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
略探究
摘要:大单元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其教学内容大、教学架构大、教学视野大,能更好地助力核心素养落地,保证核心素养培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同时,积极开展大单元教学,科学地为学生安排递进性活动,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所学内容,实现核心素养良好发展。

本文,将详细阐述核心素养导向下历史大单元教学具体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大单元教学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在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多个方面,核心素养导向下积极采取大单元教学,运用整体性、系统性思维将单元内容有逻辑地整合到一起,设计相应情境任务,让学生在任务完成中获得知识与技能,能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改善以往“单兵作战”的教育模式,让核心素养培育得到真正落实。

一、概括历史事件,发展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以时间、空间为经纬对历史现象、人物、事件展开分析,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

平时教学中为较好地发展学生时空观念,要科学指导学生用大事年表、年代尺、历史时序、历史地图、历史纪年等形式简单概括历史事件,以在历史事件分析中建立起良好的时空意识。

例如,在《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大单元教学中,当学生初步掌握了课堂所学内容以后,可要求学生制作一个相对简单的大事年表,用大事年表归纳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起止时间、建立者、末代国王、导致灭亡的事件等,并尝试在大事年表中用历史地图简单描述出夏、商、西周的大致疆域,整理其主要文化代表。

期间,可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将大事年表内容补充完整,再向全班同学展示历史事件归纳成果。

大事年表具体绘制中,学生将认真填写历史事
件基本信息,准确概括出夏的起止时间约前2070年至约前1600年,而商的起止
时间是约前1600年到前1046年,西周的起止时间为前1046年至前771年,并
尝试在大事年表中概括出古巴比伦统一两河流域、古希腊出现城邦等重要历史信息。

通过指导学生用大事年表概括历史事件,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时空意识,激励
他们联系特定时间和空间对历史事件展开分析。

二、制定探究任务,激发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重要学科核心素养,针对学生史料实证能力进
行培养时要重视紧密联系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一些探究任务,要求学生自主
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相关史料,对史料进行分类,并科学整理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图像史料等不同形式的史料,恰当利用史料深入探究相关历史问题,得出重要观点。

例如,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单元教学时,为激发学生
史料实证能力,可先为学生出示林则徐、关天培、陈化成几个历史人物的史料图片,请学生试着用一句话概括三位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

接着,可为学生直观展
示1842年在南京和1858年在天津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史料图片,请学生结合史料
深入探究这两次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最后,可为学生直观
展示《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部分材料,请学生深入探究这两个纲领
在内容方面有什么特点,颁布于哪一次农民运动,这场运动有什么意义。

最后,
可为学生直观展示一些列强侵华罪行的史料,请学生深入探究战争爆发原因。


这里,结合史料为学生布置一些探究任务,不仅激活了学生深入思考课堂所学内容,还为学生创造了更多应用实物史料、图像史料等辨析问题,论证观点的机会,让学生史料实证能力得到了较好地锻炼。

三、设计课堂问题,建构历史解释
大单元教学中为培育学生历史解释素养,让他们学会运用史料理性分析、评
价历史,要重视设计好问题链,以问题链的形式激活学生思维,激励他们由浅入
深地展开历史解释活动,通过解释历史深入理解课堂所学知识。

具体教学中,要
重视考虑学生实际认知水平设计问题链,并重视设计有价值的问题,以启示学生
通过理性分析理解历史。

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大单元教学中,
为了能激励学生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件展开客观评判、理性分析,要重视紧密
联系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个问题链: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是什么?2、新中国的成立有怎样的历史意义?3、抗美援
朝的目的、原因、时间以及重要意义是什么?4、为什么把志愿军战士称为“最
可爱的人”?5、土地改革的原因、内容、意义是什么?6、为什么要废除封建地
主土地所有制但又保留富农经济?设计好问题链以后,请学生自主回顾本单元教
学内容,并通过阅读课本上材料和一些课外史料对问题加以解释,理性分析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自由谈谈自己对历史的理解。

四、开展主题活动,熏陶家国情怀
核心素养导向下为取得更好的大单元教学效果,助力学生家国情怀素养发展,要有效拓展育人空间,依据课程教学目标组织一系列包含了家国情怀理念的主题
活动,于实践活动中将家国情怀根植到学生心中,提高核心素养培育效果。

对于
主题活动的组织,要重视发挥好乡土资源优势,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活
动中。

举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大单元教学中,为提
升学生对国家的高度认同,增强他们对国家的归属感、使命感、责任感,可尝试
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次“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纪念抗战胜利的主题活动。

主题
活动开展中,提前利用微信、QQ等向学生宣传活动内容。

待学生对活动内容有了
一定了解以后,面向全体学生为他们放映《董存瑞》、《南京,南京》、《西安
事变》等经典影片。

然后,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当地的抗战纪念馆,再精心设计一
个表演环节。

在这个环节,鼓励学生以舞蹈、歌曲、演讲、朗诵等形式表达自己
的爱国情怀。

通过组织这样一次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一同缅怀在抗日战争中付出
宝贵生命的抗战英雄,总结历史中经验教训,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家国情怀。

综上可知,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开展大单元教学时,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要重视引导他们利用好大事年表、时间轴等对重要历史事件进行概括。

平时教学中,要重视站在单元整体规划视角下为学生布置一些探究任务,向他们
提出一些问题,并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助力学生核心素养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薛伟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教学[J].江苏教育,2022(51):20-23.
[2]朱丽丽,潘春花.基于大概念的初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路径[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20):73-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