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高中地理(日出、日落时间,地方时、经度)考点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日出、日落时间,地方时、经度)考点详解
•日出、日落时间
日出、日落时间,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季节)、纬度位置有关:
①春分-夏至-秋分: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日出早于6:00,日落晚于18:00;北半球纬度越高,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②春分、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日出6:00、日落18:00;
③秋分-冬至-春分: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日出晚于6:00,日落早于18:00;北半球纬度越高,日出越晚、日落越早,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④赤道地区:全年昼夜等长,日出6:00,日落18:00。

如下图所示,此时为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日出早于6:00,日落晚于18:00),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图1 夏至时的白昼、黑夜范围
例题
6、春分时,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00、6:00、7:00、8:00,则四地中经度为105°E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C
精讲精析:(1)分析春分时的日出时间。

①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都是6:00日出、18:00日落,其中6:00和18:00指的都是当地时间;②因此甲、乙、丙、丁的当地时间6:00,换算成北京时间(题干中)分别为:5:00、6:00、7:00、8:00。

(2)根据地方时,计算经度。

①当地时间是6:00,北京时间(120°E)为5:00、6:00、7:00、8:00,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计算原则,即日出越早,越在东面,用加法计算;②甲地日出早于6点,表示甲地在120°E的东面,用加法:120°E+(6:00-5:00)÷4分钟=135°E,乙地正好是6:00日出,因此乙地和北京经度相同(120°E);③丙地日出晚于6点,表示丙地在120°E的西面,用减法:120°E-(7:00-6:00)÷4分钟=105°E;④同理丁地日出也晚于6点,表示丁地在120°E的西面用减法:120°E-(8:00-6:00)÷4分钟=90°E。

因此丙地的经度为105°E,选项C正确。

总结
•根据地方时,计算经度
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思路为:①根据节气(春分),分析各地日出的地方时(都是6:00);
②将各地日出的地方时,与北京的地方时进行比较,根据“东早西晚”的原则,小于则表示日出更早,在北京东面,用加法(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大于则表示日出更晚,在北京西面,用减法。

地方时,即为当地时间。

地球上每间隔15°为1个时区,共分为24个时区。

已知地方时,也可以求经度、时区:
①判断东、西方向。

根据两地的地方时,遵循“东早西晚”的规律,即东边地区日出早,西边地区日出晚;
②计算经度。

采用“东加西减”的计算方法,即计算东边地区的经度用加法,计算西边的则用减法。

时间每间隔4分钟,经度间隔1°;
③计算时区。

时区数=经度÷15°,然后四舍五入。

图2 世界24个时区的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