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影响[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罪犯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影响
[摘要]罪犯传统文化教育是最近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造方式之一,它的现状是监狱系统应用的范围,教育的内容、形式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和争议。

罪犯传统文化教育对罪犯本人的改造、监狱职能、社会影响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罪犯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影响
罪犯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影响
所谓罪犯传统文化教育是我国监狱机关在依法对罪犯实施惩罚的前提下,从改造人、教育人的目的出发,科学地运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服刑人员进行思想改造、道德教育、价值观培养,最终达到行为矫正的良好效果,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并且行之有效的监狱教育改造创新工作方式之一。

一、罪犯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
(一)、罪犯传统文化教育的起源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罪犯教育主要以政治教育和法律教育为主。

最早的将传统文化用于罪犯教育的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

1989年,刘奉光任校长的私立孔子函授大学就在山东省第三监狱(今潍坊监狱)创办了育新分校,招收了第一批服刑人员,用中国传统文化对罪犯进行教育。

这是我国监狱系统最草的用传统文化教育改造罪犯。

这批学员出狱后,重新犯罪率为零。

当时这新华社、人民日报、香港明报、日本贡同社等多家媒体报道了这一创
举,称这是“中国第一所监狱大学”。


(二)、罪犯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
罪犯传统文化教育随后发展缓慢,主要在山东省的几所监狱有些试点,并未在全国甚至全省大范围推广,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06年。

2006年4月,海口监狱率先在两个监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试点。

2006年10月份,罪犯传统文化教育在海口监狱所有监区全面展开。

海口监狱作为全省新犯训练调配基地,全部新收服刑人员要集中在这里进行为期3个月的入监教育,其中就包括为期一个月的传统文化教育。

教育的内容以传统教育经典《弟子规》为主,同时以《孝经》、《论语》、《了凡四训》等经典著作的内容为辅。

长期观察研究的结果显示,罪犯教育改造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因此,省司法厅决定在全省监狱系统全面推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三)、罪犯传统文化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2010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慈善总会荣誉会长、北京新世纪成功集团董事长李玉玲了解到在监狱罪犯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独特效果。

随后,她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交提案和发言材料,建议学习借鉴海南监狱系统成果和经验,在全国监狱系统统一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③随后,罪犯传统文化教育
①/dazk/dzzm/200901/t20090116_4236675.htm 2009-01-16 08:28:00 编辑:李辉
②/c/2007-08-23/062912434598s.shtml2007年08月23日06:29
③ /a/20100311/001556.htm 2010年03月11日09:56 黄晓华刘京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罪犯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一)、罪犯传统文化教育目前在全国各地的监狱都在逐步开展,全国的文化教育现状积极方面具体如下:
1、罪犯传统文化教育的范围由最早的部分省市试点向全国推开。

从最早的山东省第三监狱(今潍坊监狱)的育新学校,再到海南监狱的传统文化监区,特别是在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第一线》栏目以《迟来的爱》(2008.03.24)报道了海南省监狱系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之后,全国各地的监狱系统纷纷将罪犯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罪犯教育的重要内容,例如上海市南汇监狱罪犯中掀起“国学热①,佛山组织罪犯每日集体诵读三字经②。

2、罪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儒家为主,其他的传统文化为辅。

因为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各监狱的罪犯传统文化教育大多以儒家文化为主干。

罪犯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多数以传统教育经典《弟子规》为主,必要时与《孝经》、《论语》、《朱子治家格言》相结合,用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为人处世的基本要求孝道、仁爱、廉耻、诚信等来教育罪犯,触动他们心中最柔软、最脆弱的情感部位,从而产生共鸣,有助于改善服刑人员的改造态度,缓解他们因入狱产生的负面情绪和消极心态,激发其内在的改造动力。

3、罪犯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

罪犯传
①/GB/1062/11025554.html 2010年02月25日09:14 责任编辑:封欢欢
② /s/2009-11-24/080619114420.shtml2009年11月24日08:06
统文化教育的由原来的以硬灌输和说教的方式为主的单一形式到罪犯喜闻乐见灵活的多变形式。

各地监狱抽调有国学功底的监狱干警担任罪犯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员。

经常联系附近学校的传统文化专家、学者和社会志愿者到监狱举行专题演讲报告,阐释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各监区充分利用学习时间在监区举办传统文化的朗诵比赛、传统文化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让罪犯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体,让罪犯在生活中领悟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人生的哲理。

(二)、作为刚刚起步的罪犯传统文化教育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和争议:
1、罪犯传统文化教育在各地监狱开展普遍缺乏一定的系统性。

截止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监狱开展罪犯传统文化教育,除海南省由司法厅自上而下推行,统一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外,其他所有监狱均系自行在罪犯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缺乏统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标准,各个监狱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不尽相同,无法科学对监狱罪犯传统文化教育评估。

教育内容的选择,师资的缺乏,上级主管部门及领导是否认同等因素常使各个监狱自行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陷入窘迫的境地。

加之各地监狱普遍存在重经济效益,轻教育改造,特别是罪犯传统文化教育。

2.罪犯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存在争一定的争议。

社会一些学者和专家对监狱引进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的现象存在一定的质疑。

一方面认为,相当一部分监狱对罪犯传统文化教育的
内涵理解不到位,盲目跟风,不考虑罪犯的实际情况,罪犯传统文化教育的进行不具有可持续性;另一方面,质疑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际效果。

罪犯传统文化教育的进行多停留在表面的背诵和熟读,罪犯不能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多数罪犯在行政命令或半命令的情况下进行,罪犯传统文化教育不具有科学性。

三、罪犯传统文化教育影响
罪犯传统文化教育对罪犯本人教育改造、监狱职能的发挥以及对社会都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罪犯传统文化教育对个人的影响
1、罪犯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升罪犯道德修养。

目前,大部分罪犯的道德观念普遍比较淡薄,多追求物质享受和金钱,轻视道德观念,多数以利己为自己道德的取舍判断。

通过罪犯传统文化教育教育引导罪犯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认知的水平,陶冶道德情操,转变原有的道德判断。

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如孔子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①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②,积极运用上述理念引导罪犯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教育罪犯学会做人,正确对待金钱和物质享受,追求“修身”“洁身”,逐步提高罪犯的道德修养,最终向符合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转变。

2.罪犯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规范罪犯的行为,养成遵守监规的良好习惯。

规范的罪犯行为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通过对罪
①《论语.述而》
②《论语》
犯传统文化的教育,重点以儒家思想的“礼”,包括“礼法”、“礼仪”、“礼貌”为主要内容,教育罪犯学会正确的待人接物。

遵循“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不知礼,无以立也。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 ①“己所不欲,匆施于人”②,改变罪犯原有错误的行为方式,逐步让罪犯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最终符合社会道德的要求。

3.罪犯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增强罪犯适应社会的能力。

通过罪犯传统文化教育进一步增强罪犯改造信心和积极性,让罪犯学会“慎独”,特别是在罪犯回归社会,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仍然符合社会道德的要求,有效减少重新犯罪,真正做守法的合格公民。

教育罪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③,要“见贤思齐”,近“朱”远“墨”,实现人格的转化,道德修养的完善,为罪犯回归社会打下好的基础并最终养成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要求的良好的社会行为。

(二)、罪犯传统文化教育对监狱的影响
1.罪犯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保证监狱的安全与稳定。

首先,传统文化倡导的与人为善,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突出位置,真正认罪服法,大大减少教育改造罪犯的阻力,有利于罪犯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改造和家庭中的挫折,合理解决罪犯罪犯间的冲突。

其次,良好的改造氛围能够从根本上有效的预防和减少狱内犯罪的发生,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监狱
①《论语·尧曰篇第二十》
②《论语-颜渊篇》
③《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
文化,最终形成传统文化教育与监狱安全稳定的良性互动。

2. 罪犯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实现监狱的职能。

监狱教育改造的目的是让罪犯认识到自己的犯罪行为,然后认识到自己犯罪行为的危害性,转变思想认识认罪服法。

监狱通过罪犯传统文化教育,对罪犯进行思想的根源的剖析,对罪犯的精神世界洗礼,真正转变罪犯思想观念,真正实现“监狱对罪犯实行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

”①(三)、罪犯传统文化教育对社会的影响
1.罪犯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降低罪犯的重新犯罪率。

通过罪犯传统文化教育让罪犯重塑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要求。

据报道,1993年12月起,刘奉光任校长的私立孔子函授大学运河监狱,双方联合开办了狱内儒学经贸函授班,系统地讲授儒家管理学专业和儒家公关学专业的知识。

该班两年一期,到现在已经办了 8届,1307名服刑人员毕业。

学员中,有416人被评为改造积极分子,289人获得减刑奖励。

据运河监狱对微山籍刑释人员的统计,学员重新犯罪率为零,非微山籍刑释人员中,至今监狱也没收到学员重复犯罪的反馈。

罪犯传统文化的教育能够有效降低罪犯的重新犯罪率,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罪犯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

罪犯的传统文化教育取得的良好效果能够从客观上诠释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具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
②/dazk/dzzm/200901/t20090116_4236675.htm 2009-01-16 08:28:00编辑:
李辉
的重要社会价值,进一步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多的社会人士认同。

从而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社会价值,能够更好地使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优秀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并逐步形成当今社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如何更好在监狱开展罪犯传统文化教育
(一)、对罪犯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监狱人民警察应该身体力行,自身努力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罪犯作出示范和榜样。

监狱民警自己不断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必要时监狱统一组织对监狱民警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

此外,监狱人民警察在日常对罪犯的监管教育中。

应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用实际行动教育鼓励罪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真正让罪犯做到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二)、.注重对罪犯传统文化教育的选择。

1.在内容的选择上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儒家提倡的女子“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①等内容有违现代社会提倡的男女平等,应与摒弃;2.在主题上选择充分考虑各监狱罪犯的文化水平,尽可能的通俗易懂,并且贴近罪犯的日常生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三)、进一步完善罪犯传统文化制度,使之能够长期发挥其功效。

各地可以先行在本地的先进监狱单位选择试点,然后逐
①《仪礼·丧服·子夏传》
步推开试点范围,最后由各地监狱管理局制订尽可能完善的罪犯传统文化教育制度,统一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然后本监狱系统推广。

同时,由各地监狱管理局制订罪犯传统文化教育的详尽考核体系和指标,注重考核罪犯的后续发展;
(四)、罪犯传统文化教育注意尽可能的社会化。

一方面尽量扩大传统文化教育的资源,充分考虑本地的特色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尽量是传统文化教育方式的多样化,请传统文的专家走进监狱作专题报告,鼓励社会力量的帮教,特别是家庭方面的力量。

五、结束语
历经多探索和实践,罪犯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各地监狱系统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的重要内容。

科学地运用传统文化对罪犯进行良好道德素质的培养,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合法社会行为的矫正,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监狱工作的进一步科学发展。

[1]白焕然著:《传统文化与罪犯改造》,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2]魏荣艳著:《罪犯教育学》,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08年版
[3]邵明正著:《监狱学》,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