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学科期中
考试试卷
(范围:必修一第1-15课)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分)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
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 个人观念淡漠
D. 专制王权强大
2.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
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地经济实力的不平衡
B. 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
C. 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
D. 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都城的建制
3.毛泽东在一首诗里说:“祖龙(指秦始皇)魂死秦犹在,百代皆行秦政治。
”
毛泽东之所以认为“秦犹在”,是因为
A. 秦王朝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
B. 秦王朝的思想、艺术、文化影响深远
C. 秦王朝统一中国的伟业永远为后人铭记
D. 秦王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为历代沿袭
4.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
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
”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
A. 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
B. 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
C. 肯定了秦统一货币的制度
D. 肯定了秦统一文字的政策
5.汉初诸吕叛乱时,郡县官吏消极观望,未闻有讨伐诸吕者。
是齐王刘襄、琅
琊王刘泽等刘氏子弟发兵讨伐,一举诛灭了诸吕,维护了刘氏统一政权。
这表明汉初封国制度有利于
A. 加强君主专制
B. 稳定政治局势
C. 削弱中央集权
D. 解决王国问题
6.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
明代内阁与唐代宰
相的共同点是
A. 独立处理政务
B. 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C. 拥有官吏任免权
D.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7.柏拉图曾这样评论雅典民主:“在这种国家里自由到了极点……这里什么东
西都充满了自由精神……只要有谁建议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
”此现象
A. 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B. 凸显了间接民主制存在的弊端
C. 开启了希腊历史的古典时代
D. 导致了公民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8.同样是古代文明的典范,罗马和希腊对待公民权的态度却大相径庭。
雅典观
念中“公民”的资格是有严格限制的,罗马后期则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代之以共同守护罗马意志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国家。
罗马后期的这种做法
A. 实现了罗马疆域内公民的平等
B. 利于古罗马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C. 使罗马公民权利比希腊更广泛
D. 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
9.2004年11月2日至4日,伊丽莎白女王出访德国,到柏林亡者纪念堂里向
所有战争死难者献花圈,并在柏林交响乐厅举办大型音乐会,邀请名流1850人为修建德累斯顿圣女教堂募捐。
女王的这趟舟车劳顿没有白费,德国媒体称其为“抚平了英德二战恩怨的和解之行”。
由此可见,女王的这趟“舟车劳顿”表明其在英国国家政治生活中
A. 不管内部事务,但可以处理一定的外交事务
B. 女王无实权,却可以代表英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C. 女王无所事事,只是其个人行为
D. 作为国家元首,可以处理国家大事
10.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禁穆令”在公布之后就遭遇了一波三折的命运,先
是联邦法官做出了暂停“移民禁令”限制令,随后特朗普政府针对暂停禁令提起上诉。
之后该上诉又被驳回。
日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了下级法院的判决,允许总统特朗普提出的新版移民限制令部分生效。
这主要体现了
A. 美国司法程序的复杂性
B. 美国行政命令的随意性
C. 美国宪政民主的制衡性
D. 美国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11.美国的开国元勋杰斐逊认为:“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
信任之上的。
”基于这一理念,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
A. 确立了两党对峙格局
B. 加强了地方政府权力
C. 规定了总统两届任期
D. 贯彻了分权制衡原则
12.“当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意志帝国的军官们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把左轮手
枪摆在桌面上。
”“别的西方国家有一支军队,德意志的军队有一个国家。
”这表明近代德国政治制度
A. 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B. 专制主义思潮盛行
C. 具有民主选举基础
D. 国会对政府有监督权
13.《南京条约》中开放通商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
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扛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
这种选择
A. 便利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B. 便利英国掠夺中国劳动力办厂
C. 表明英国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D. 表明英国要向中国大量投资
14.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老百姓对太平军破坏庙宇、毁灭偶像的行为很不满;
士大夫们大多反对洪秀全的宗教革命,指责洪秀全将“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扫地荡尽。
这段材料的主旨是
A. 太平天国运动失去农民阶级支持
B. 清政府已经陷人空前孤立的境地
C. 洪秀全的思想完全排斥传统文化
D. 思想文化冲突影响太平天国运动
15.甲午战争时,日本以“文野战争”之名,举国之力上下整体动员起来对中国
作战。
而黄海战后,李鸿章曾试图调南洋舰队北上,没成。
李鸿章说:“以北洋一隅之力,博倭人全国之师。
”郭嵩焘也说:“中国官民之势,隔悬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
”这反映出
A. 日本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B. 中日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备战上
C. 中国缺乏现代民族国家意识
D. 洋务运动未能实现中国的富强民主
16.1912年1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中华民国实行总统
制,临时大总统拥有“统治全国”、“统率陆海军”等各项权力;而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则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规定“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
临时约法做出这一修正的原因是
A. 立宪党人和旧官僚的支持
B. 革命党内部争斗,妥协退让
C. 加强总统的行政决策权力
D. 强化议会权力防范个人独裁
17.有学者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提及以下几个影响:一、全国学生势力的大结
合;二、反军阀及反帝国主义的兴起;三、社会各个阶层的觉醒。
该历史事件
A. 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C.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18.它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
它是指在中国
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
“它”是
A. “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B. 辅助农工的基本政策
C. 逼蒋抗日的基本方针
D. 坚持敌后游击战的方针
19.法国民谣《两只老虎》的旋律传入中国后有多个不同版本的填词。
其中最有
名的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和“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这两段歌词出现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A. 北伐战争、国民革命
B.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C. 土地革命、抗日战争
D. 北伐战争、土地革命
20.有学者评论:留给中国去创建一种现代工业并革新其军队和舰队的时间很短,
只是在从1864年收复南京到1894年的悲惨失败之间,它与此同时还必须平定暴乱、恢复其在东亚的权威、从事大破坏之后的重建并四处抵抗外来的进攻。
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这一时期
A. 中国不具备工业建设的经济基础
B. 外国侵略导致中国现代化受阻
C. 清政府内外交困影响工业化进程
D. 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阻碍革新
二.材料解析题(14+14+12=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14分)
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
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
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
……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
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6分)
②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4分)
③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古代地方政治体制有哪两种显著的变化。
(4分)
22.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十二铜表法》保留了许多原始的陈规陋习,如同态复仇,巫术惩罚,对债务人的残酷处置,禁止平民与贵族通婚,等等。
——《西方文化史》材料二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对逃亡的奴隶、隶农严加惩治。
——《民法大全》
材料三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
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
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
——《罗马法》历史必修Ⅰ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与材料二归纳罗马法存在的缺陷?(6分)
②根据材料三指出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国家法制建设的影响?(4分)
③谈谈你对罗马法的认识。
(4分)
23.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1689年《权利法案》
材料二:下图为某国分权制衡图示
请回答:
①据材料一,概括法案内容。
结合所学,指出该法案的意义。
(4分)
②材料二图片中所反映内容最可能出自近代西方哪部法律文件?结合所学从进步性、局限性角度对该文件做简要评价。
(8分)
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1. B
2. C
3. D
4. A
5. B
6. D
7. D
8. B
9. B 10. C 11. D 12. A 13. C 14. D 15. C 16. D 17. B 18. A 19. D 20. C
21. 14分
①制度:分封制。
特征:以宗法血缘为标准,等级森严。
(6分)
②原因:血缘关系疏远,中央对其控制力减弱。
解决:秦朝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4分)
③变化: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4分)
22. 14分
①缺陷:保留了许多原始的陈规陋习;
妇女、奴隶被剥夺政治权力;
严格限制奴隶和隶农;维护罗马奴隶主特权。
(6分)
②影响: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大多数国家的法律以罗马法为基础;
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一些诉讼原则源于罗马法。
(4分)
③认识:罗马法是一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法律;
罗马法既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也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4分)
23.12分
①内容:用法律形式,限制国王权力;保障议会权力。
意义: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4分)
②文件:1787年宪法。
进步性: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分权制衡体现一定民主精神;
局限性:允许奴隶制度存在,不承认黑人、印第安人权利等。
(8分)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