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疗效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生存分析
疾病预后指标:(1) 病死率: 病程短的疾病; (2)生存率: 生存 分析 ,病程长的疾病。
1、生存分析的适用范围:
(1)远期临床疗效的评价: 肿瘤 、 慢性病治疗效果。
(2)人群卫生保健措施的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 、危险因素干预效果。
2 、生存分析的步骤: (1)规定随访时间 :
开始时间: 诊断日 、治疗开始日 、 出院 日。 终止时间: 病程短的疾病以出现结局为 准;病程长的疾病常常观察3 、5 、10年 等。
3 、临床试验有效和实际有效 ;
4 、综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流行 病学研究的结果进行评价 ;
5 、要科学评价:干预措施的真实性、 重复性和实用性。 总之 ,设计要科学 、实施规范 、 失访少 、资料整理与分析(统计方 法)正确 、结果完整客观准确 、有 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 ;
6、预后研究也可作为新药或新疗法疗 效评价的一种方法。
(2)迁移性偏倚: 从两组中迁出的 成员特征是不均衡的 ,从而影响两 组可比性。
(3)零点偏倚: 随访起点时间不同 造成。
(4)集合偏倚(分组偏倚) ,实质 是两组无可比性 ,属选择性偏倚 。 (5)测量偏倚:
2 、偏倚控制:
(1) 随机化:控制选择偏倚 ,提高 组间可比性。
(2) 限制:控制研究对象选择的条件, 以控制混杂偏倚。 (3)配比:控制混杂偏倚。 (4)分层分析:控制混杂偏倚。 (5) 多因素分析: 常用Cox回归模型。
2 、类实验又称半实验 ,如果一
项实验研究缺少其中一个或几个 特征 ,这种实验就称为类实验 。 类实验一般没有设立对照组 ,或
者设立了对照组但没有随机分配。
五 、研究设计基本原则与步骤
1 、明确研究目的(要解决什么 问题? 通常一次实验只解决一 个问题)
如为了考核某项防治措施的 效果?
2 、研究对象的选择
计数资料:卡方检验、秩和检验、
U检验。
七 、临床试验的综合评价
1 、医德问题
在人群实验前 ,应先做动物实验, 初步验证此种实验方法合理 、效果 良好、无危害性; 设置对照时 ,必 须以不损害受试者身心健康为前提 , 如空白对照 、安慰剂对照的使用前 提 ;知情同意书签字; 2 、临床试验的结果要具有统计学意 义和临床意义 ;
方法的疗效及毒副作用进行评价。 严格设计并认真实施的临
床试验 ,是发现有效药物或疗法 的最快和最安全的途径。
三 、临床试验的设计要点 对照、随机、均衡、重复(样
本足够) 、盲法、干预、前瞻。
四 、临床试验的类型
1、随机化临床试验(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 RCT)即临床 随机对照试验 ,是应用最广的一 种 。属于真实验 。其具备下列基 本特征:前瞻、干预 、随机 、 对照 、均衡、重复(样本足够)等。
沾染是指对照组额外地接受了 试验药物的治疗,从而干扰了研究 结果。
4) 不依从: 为了防止和减少不依
从者的出现 ,对研究对象要进行 宣传教育 ,讲清实验目的、意义 和依从性的重要性; 要注意设计 的合理性 ,实验期限不宜过长; 要简化干预措施等 , 以便取得研 究对象的支持与合作。
2、确定评价指标:
(2)规定随访方式:访问法 、信访法 、 电话 访问法。
(3)收集资料: 统一调查表 、统一记录
(4)资料分析: 用生存率来判断预后---生存分析。
生存率计算:
直接法(粗生存率法): 简 、广 、粗 间接法(寿命表法): 复杂 、准确 、 便于比较。
五、常见偏倚及控制 1 、常见偏倚:
(1)失访偏倚
临床疗效和疾 病预后研究
第一节 临床疗效研究
一 、 临 床 试 验 ( clinical trial) 的概念
观察法是指对自然现象或过 程的“袖手旁观 ”,而实验法是指 对研究对象有所“介入 ”或“干预 ” 也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 ,研究者有
意改变一个或多个因素 , 并前瞻性 地观察其效应 。临床试验属于实验 法。
4)不适应于危重病人 ,如在研究尚未 结束前即死亡或因病情严重而被迫 停止试验。
5)选择依从性好的人群 ,在实验中选 择的研究对象能服从实验设计安排 并能密切配合到底。
3 、随机化分组
参加实验研究的对象必须随 机地分配到实验组或对照组 , 即 研究对象进入实验组或对照组的 机会均等 ,从而提高两组的可比 性或均衡性 ,避免造成偏倚,使 研究结论更加可靠。
4 、医疗干预效果: 医疗水平 、服务质 量
5 、医院内感染:有无
6 、社会 、家庭因素:社会经济 、医疗 水平 、家庭情况等。
三、疾病预后研究设计方案
1、研究对象的选择:是关键 。原则 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2、常用的评价指标:病死率 、治愈 率 、缓解率 、复发率 、功能丧失率、 生存率等。
疾病预后研究: 包括对疾病预后的客 观描述 、对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进 行研究。
7、盲法的应用
为避免在设计 、资料收集或分 析阶段出现的信息偏倚 ,在设计时 可采用盲法。
1)单盲(single blind)是指只有研 究者了解分组情况 ,研究对象不知 道 自己是试验组还是对照组 。其优 点是可以避免研究对象的主观因素 所带来的偏倚。
2)双盲(double blind)是指研究 对象和研究者都不了解试验分组 情况 ,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 和控制全部试验 。其优点是可以 避免研究对象和研究者的主观因
选择的基本原则①尽可能用定量 指标; ②测定方法有较高的真实性和 可靠性;③易于观察和测量 ,且易为 受试者所接受。
具体指标有:有效率 、治愈率 、 病死率、生存率;此外 ,还可用病 情轻重 、病程长短及病后携带病原 状态 、后遗症发生率 、复发率等指 标评价。
3 、统计分析方法:
计量资料:T检验、方差分析、U 检验。
常用的随机化分组的方法有 简单随机分组 、分层随机分组、 整群随机分组 。
4、 设立对照
设立对照的目的是为了比较, 这就要求两组研究对象必须具有可 比性(即除了是否给予不同干预措施 外 ,其它的基本特征如性别 、年龄 、 居住环境 、健康状况等应尽可能一 致),这样实验结果的组间差别才能归 之于干预措施的效应。
对照的方式: 标准对照 、空白对照 、 安慰剂对照 、 自身对照 、实验对照 等。
5 、安慰剂:指剂型、大小、外观 性状与所研究的药物相同 ,但没 有药物作用的一种制剂。
在临床试验过程中 ,安慰剂 只是在没有有效的药物或疾病不 严重时使用。
应用安慰剂可以排除来自病
人精神心理方面对治疗的影响。
影响样本量大小的主要因素: 研究人群中研究事件(疾病或死 亡) 的发生率 ;第1型错误出现 的概率(a) ;第2型错误出现的 概率(p ); 单侧检验或双侧检 验 ;研究对象分组数量 。
六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1 、核对、整理资料: 首先是核 对、整理资料 ,然在对资料进行 描述和分析。
同时注意防止偏倚的产生, 包括: 1)选择性偏倚:失访的 实质是造成选择性偏倚。
2 )测量偏倚:仪器、试剂、观察 者、受试者产生的误差。
3)干扰和沾染:干扰是指两组额 外接受了类似试验药物的某种制 剂,从而干扰了研究结果。
第二节 疾病预后研究
疾病预后: 指疾病发生的结局。
研究疾病预后的意义: (1)客观判断预后;
(2) 帮助临床医生做出治疗决策; (3)研究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 以改 善预后; (4)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 ,不断提高 治疗水平。
一、疾病自然史
是指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 疾病自然发生和演变的过程 ,包括 生物学发病期 、亚临床期 、临床期 和结局四个时期。
素所带来的偏倚 。缺点是一旦出 现意外,较难及时处理, 因此, 在实验设计阶段就应慎重考虑该 方法是否可行。
3 )三盲(triPle blind) 是指不但 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不了解分组情
况 ,而且负责资料分析的人员也 不了解分组情况 ,从而较好地避 免了偏倚 。其优缺点基本上同双 盲 ,从理论上讲该法更合理,但 实际实施起来很困难。
临床试验: 是选定患有某种 疾病的病人(住院病人或非住院 病人) ,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实验组病人 施加某种治疗(新药、新疗法) 的干预措施后 , 随访并观察一段 时间, 比较两组病人的疾病结局, 从而判断干预措施的治疗效果及 毒副作用。
二 、临床试验的用途 常用于对某种药物或治疗
研究对象是患所研究疾病(诊断 标准)的人群 ,并且存在个体差异及 特殊情况 。选择研究对象时应制订 出严格的选入和排除的标准 ,并设
立对照 ,避免某些外来因素的影响。
选择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则: 1)选择的对象(诊断标准)应该从实验
中受益;
2) 尽量选择典型病人;
3)新药试验时 ,往往将老年人 、儿童、 孕妇除外。
不同的疾病其自然史各异 ,结局 也不同 。而疾病的结局(预后)是 疾病自然史的重要方面 。故研究疾 病预后也是为了解疾病的自然史。 同时医学水平的提高利于疾病“三 早 ”,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二、影响预后的因素
1 、患者的机体状况:年龄、性别、营 养 、体质 、免疫 、心理等。
2 、疾病本身的特点: 疾病类别 3 、患者的病情: 轻 、 中 、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