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同步讲解 第13课《诗词三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久和共婵娟的祝愿
《水调歌头》是一首世代相传的“中秋词”,是词人任密州知州时写的。

这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离开朝廷,来到“寂寞山城”密州已有五年。

政治失意,弟弟远在他乡,词人心中十分苦闷,于是饮酒之后借询天问月排遣愁绪。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都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也有阴晴圆缺的转换,从语气上看,这两句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看,又推进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

表现了词人的达观知命,同时也寄托了词人对未来的期许: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两句是词人在解脱之后,对自己、对弟弟、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的美好祝愿。

“婵娟”是美好的形象,这里指嫦娥,代指明月。

“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

词人发出“长久”和“共婵娟”的祝愿,情怀美好,表现了词人旷达无私、善良高尚的情操,凸显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

身处逆境乐观积极
刘禹锡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三年。

期间回洛阳,途经扬州与白居易相逢。

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刘禹锡便回赠了此诗。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在外面怀念旧友,诗人只能徒然地吟唱《思旧赋》;回到故乡,恍若隔世,正像传说中的烂柯人。

这一联运用典故,抒发了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典故“闻笛赋”的作用是:悼念王叔文等被迫害的故人;典故“烂柯人”的作用是:抒发对岁月流逝、人事全非的感叹、怅惘。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一联展示了这样一幅画面: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之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仍旧争春。

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但其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要向前发展,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一份乘风破浪的高远情怀
《行路难(其一)》通过描写复杂的感情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远大理想的阻遏,又反映了诗人由此而引起的内心的强烈苦闷,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展示了诗人强大的精神力量。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诗歌开篇用“金樽清酒”和“玉盘珍羞”营造了一个奢华的宴请气氛。

李白即将离去,朋友们不惜“万钱”摆下奢华宴席为他饯行,但这宴席非但没有减轻诗人内心的痛,反而让这份痛更加沉重。

面对用“金樽”装的“斗十千”的“清酒”,用“玉盘”盛的“直万钱”的“珍羞”,诗人也只能“停杯”“投箸”“拔剑”“四顾”,此时只有内心的茫然,什么也不能下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人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终于摆脱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表现了一种积极追求、乐观自信和顽强坚持理想的品格。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