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牛老大和他的那口军锅》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牛老大和他的那口军锅》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牛老大和他的那口军锅
许行
牛老大参加抗联,连长看他胡子老长,就封他个“火头军”。

别人都有刀有枪,就他手里没家什。

老婆只觉得脸上无光,一急就把家里那口脸盆大的生铁锅给拔了出来。

“背上,让它也跟你去打鬼子!”
“真是贤妻。

”牛老大感动得差点给老婆跪下。

“别贫嘴,打败日本给老娘换金锅。

”牛老大的老婆一指他的脑门说。

那时抗联困难,老百姓也很困难。

连长见了,又心酸又感动。

牛老大家三张嘴,就这么个熬苞米糊糊的锅呀!
牛老大老婆说:“打鬼子我人都豁出去了,还差这口锅吗!”真说得个叮当山响,掉在地上也能砸出坑来。

牛老大也很自豪,成天乐颠颠地背着这口锅爬山、钻林子。

做饭时很是小心,这口熬苞米糊糊的锅已参军入伍,身价百倍,不能等闲看待了。

“小同志,盛饭轻点,别把锅给碰坏了。

”这口锅成了牛老大的心肝啦!
战斗越来越残酷,鬼子围攻得越来越凶,抗联的粮食已经吃光,连生火做饭的机会也不多了。

人饿得前胸贴后背,还背那么一个十多斤的生铁锅就有点不堪重负了。

战士们都轻装,可牛老大这口锅却不肯扔。

有人劝他说:“扔了吧,跑起来还能轻便点。


牛老大摇摇头说:“它不是牛老大的家锅,它是抗联的军锅啦!”随后又很动情地说:“不是我牛老大不嫌累,是我觉得大家看着它老肠老肚子才有盼头;鬼子看见它也能吓一跳,抗联还没断粮呀!”
大家没想到牛老大肚子里还有这么篇文章。

连长原是个青年学生,他听了也很受启发和感动,止不住拍拍牛老大的肩膀叫了声“牛大叔”。

从此,牛老大这口锅背得更来劲了,打仗、行军从不落后,有时到了宿营地没有粮食也能给大家煮顿榆皮、榆钱、野菜汤喝。

如果能捞到鱼,抓住野猪、野兔,逮住几只青蛙,还能给大家改善改善生活。

就在断粮的日子,牛老大也能给这口锅派上个用场。

这天,鬼子跟踪追击,离老远就打枪,连长在指挥战斗中不幸被击中。

牛老大搀扶着连长也挨了一枪,却只听当啷一声并未负伤。

到了宿营地一看,原来一颗子弹已把他背着的锅给打了一道璺(wèn,裂痕)。

牛老大又惊又喜,想不到这口锅还成了护身铁甲。

但一看负了重伤的连长,心里很难过,他猛然一拍大腿说:“唉!早知如此,连长,这口锅应该让你背就好了。


连长心中一热微露笑容,便把自己的匣枪交给了牛老大。

连长牺牲,牛老大就成了连长
啦!
抗战胜利后牛老大已是东北民主联军的营长,他依然背着那口带璺的锅回到了家,一见老婆,猛然单腿一跪:“贤妻呀!若没有你这口锅,我牛老大就回不来了。

现在它已是为国立功的金锅啦!”老婆涕泪横流,抱住牛老大戳着他的脑门说:“你还贫啥嘴……”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1年第9期)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牛老大被封“火头军”开头,再写他的那口锅,这样既照应了标题,又为下文故事的展开作了铺垫。

B.连长见老百姓克服困难积极参军,特别是牛老大把自家唯一铁锅背到队伍上来,又是心酸又是感动。

C.牛老大两次称他老婆为“贤妻”,是因为她有先见之明,知道背上家里的那口锅去参军可以护身救命。

D.小说运用全知视角,以一口军锅为线索,讲述了一个牛老大参加抗联的故事,故事朴实感人,语言通俗易懂。

8.为什么牛老大说他家的锅是“为国立功的金锅”?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9.牛老大的身份不断发生变化——“火头军”“牛大叔”“连长”“营长”,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答案】7.C
8.①牛老大的铁锅也跟着牛老大参军入伍了,也是军队的一员。

②铁锅让大家心里有盼头,也能给鬼子以威慑的作用,表明我军还没断粮,还能抗争。

③这口锅保证了战士们的生活,在战场上排上了大用场。

④这口锅救了牛老大的性命,成了他的护身铁甲。

9.①通过牛老大的身份不断发生变化讲述了一个牛老大参加抗联的故事,故事朴实感人;
②暗示着铁锅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③丰富了牛老大的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饱满。

【解析】
7.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是因为她有先见之明,知道背上家里的那口锅去参军可以护身救命”理解有误,原文“老婆只觉得脸上无光,一急就把家里那口脸盆大的生铁锅给拔了出来”“背上,让它也跟你去打鬼子”“牛老大又惊又喜,想不到这口锅还成了护身铁甲”,牛老大的老婆并没有事先知道铁锅能救命,而是为了支持抗日、也着急丈夫手里没家什,就将家里的铁锅贡献了出来。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重点语句的理解能力。

由“这口熬苞米糊糊的锅已参军入伍,身价百倍,不能等闲看待了”“它不是牛老大的家锅,它是抗联的军锅啦”可知牛老大的铁锅也跟着牛老大参军入伍了,也是军队的一员。

由“不是我牛老大不嫌累,是我觉得大家看着它老肠老肚子才有盼头;鬼子看见它也能吓一跳,抗联还没断粮呀”可知铁锅让大家心里有盼头,也能给鬼子以威慑的作用,表明我军还没断粮,还能抗争。

由“从此,牛老大这口锅背得更来劲了,打仗、行军从不落后,有时到了宿营地没有粮食也能给大家煮顿榆皮、榆钱、野菜汤喝。

如果能捞到鱼,抓住野猪、野兔,逮住几只青蛙,还能给大家改善改善生活。

就在断粮的日子,牛老大也能给这口锅派上个用场”可知这口锅保证了战士们的生活,在战场上排上了大用场。

由“牛老大搀扶着连长也挨了一枪,却只听当啷一声并未负伤。

到了宿营地一看,原来一颗子弹已把他背着的锅给打了一道璺(wèn,裂痕)。

牛老大又惊又喜,想不到这口锅还成了护身铁甲”可知这口锅救了牛老大的性命,成了他的护身铁甲。

9.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品的创作意图的能力。

小说以牛老大被封“火头军”开头,再写他的那口锅,为下文故事的展开作了铺垫;“它不是牛老大的家锅,它是抗联的军锅啦”“不是我牛老大不嫌累,是我觉得大家看着它老肠老肚子才有盼头;鬼子看见它也能吓一跳,抗联还没断粮呀”“大家没想到牛老大肚子里还有这么篇文章。

连长原是个青年学生,他听了也很受启发和感动,止不住拍拍牛老大的肩膀叫了声‘牛大叔’”“连长心中一热微露笑容,便把自己的匣枪交给了牛老大。

连长牺牲,牛老大就成了连长啦”“抗战胜利后牛老大已是东北民主联军的营长,他依然背着那口带璺的锅回到了家”,讲述了一个牛老大背着锅参加抗联的故事,牛老大利用铁锅解决、改善战士们的生活,也因为铁锅为自己挡子弹而捡回一条命,故事朴实感人。

“牛老大参加抗联,连长看他胡子老长,就封他个‘火头军’。

别人都有刀有枪,就他手里没家什。

老婆只觉得脸上无光,一急就把家里那口脸盆大的生铁锅给拔了出来”,开头由“火头军”引出铁锅,这时候铁锅的作用是“家什”;“大家没想到牛老大肚子里还有这么篇文章。

连长原是个青年学生,他听了也很受启发和感动,止不住拍拍牛老大的肩膀叫了声‘牛大叔’”,连长尊称牛老大为“牛大叔”,是认同了牛老大对铁锅作用的肯定,即让大家心里有盼头,也能给鬼子以威慑的作用,表明我军还没断粮,还能抗争;“连长心中一热微露笑容,便把自己的匣枪交给了牛老大。

连长牺牲,牛老大就成了连长啦”,铁锅救了牛老大的命,连长牺牲,牛老大接过重任,成为“连长”;“抗战胜利后牛老大已是东北民主联军的营长,他依然背着那口带璺的锅回到了家”,虽然牛老大当上“营长”,但那口锅依然跟着他出生入死,见证着他的抗战历史,牛老大的身份不断发生变化也暗示着铁锅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牛老大参加抗联,连长看他胡子老长,就封他个‘火头军’”,突出牛老大年纪老迈,连长只安排他“火头军”,却没想牛老大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不是我牛老大不嫌累,是我觉得大家看着它老肠老肚子才有盼头;鬼子看见它也能吓一跳,抗联还没断粮呀”“大家没想到牛老大肚子里还有这么篇文章。

连长原是个青年学生,他听了也很受启发和感动,
止不住拍拍牛老大的肩膀叫了声‘牛大叔’”,连长折服于牛老大的见识,说明牛老大觉悟高、见识远;“连长心中一热微露笑容,便把自己的匣枪交给了牛老大。

连长牺牲,牛老大就成了连长啦”,铁锅意外救了牛老大的命,牛老大却懊悔如果给连长背就好了,就能就连长的命,表现他关心战士,心怀他人,连长牺牲后,他继任连长可以说是实至名归,后来升任营长也在意料之中。

所以说牛老大的身份不断发生变化丰富了牛老大的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饱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