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母发展史[合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航母发展史[合集]
第一篇:中国航母发展史
中国的航母之梦中国人开始航母梦的时间并不算晚。
早在1928年底,时任国民党海军署长的陈绍宽,便在呈文中首次提出要建造航空母舰。
这离英国人建成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全通式飞行甲板的“竞技神”号航母,仅仅10年。
第一次提出建造航母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初,一度想扩充海军。
1929年8月14日,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通过的《整理军事案》指出:“吾国海防线既长,版图又大,现在海军实力微弱,……。
今后之国防计划中,必须实事求是,发展海军,……俾使国防计划归于完成。
”2天后,江南造船厂自制的“咸宁”炮舰成军,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于“咸宁”舰成军仪式上讲演说:“要挽回国家的权利,必须建设很大的海军,使我们中华民国成为世界上一等海军国,全在诸位将士身上。
我们预计15年内就有60万吨的海军,作了世界一等海军国家。
”1930年,海军部提出了一份包含航空母舰、装甲巡洋舰、潜水艇的庞大六年造舰计划(见下表)。
不过事实上当时内战不断,政府的财政极度困难,这份空中楼阁式的造舰计划根本就没有执行的可能。
海军六年造舰计划案1930(民国十九年)提出
建造航母是中国海军几代人的梦想,是大国的象征。
1930年(民国十九年),中国国民党提出了第一次要建立中国航母的计划;1937,中日江阴海战惨败后,前国民党海军上将陈绍宽提出20艘航母建造的计划,可是由于各方原因都未能成功建造。
2011年8月10日,中国航母平台进行出海航行试验;2011年8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海军通过改装前苏联航母“瓦良格”号的首艘中国航母平台早上10时许从海试海域回到大连,至此,我国航母平台首次出海航行试验顺利结束。
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十个拥有航母的国家!
建造航母是中国几代海军人的梦想,是大国的象征,很有必要建造航母。
日本军事问题专家平松茂雄在《产经新闻》上发表文章称,中国深受苏联航母的影响。
苏联解体后,中国先后从俄罗斯购买了
“基辅”、“明斯克”、“瓦良格”号等退役航母,并正式开始对航母的研发。
中国将购买的“瓦良格”号航母修理好后作为练习用航母;然后根据修理经验再建造两艘排水量在4万-6万吨的中型航母,从而形成3艘航母的体制。
中国计划建造两艘拥有几乎无限续航力的核动力航母,显示中国有意朝远洋积极发展。
到2020年之前,中国将确立航母的运用体制,跨越“第一岛链”,从而突破只限于沿岸防卫的现况。
2011年8月10日,中国航母平台进行出海航行试验。
按照试验计划,航母返回后将继续在船厂进行改装和测试工作。
2011年8月14日,中国首艘航母平台早上10时许从海试海域回到大连,停靠原码头,海军“88”舰也随后返港。
至此,我航母平台首次出海航行试验顺利结束。
第二篇:中国航母梦讲稿
大家好,我是第十组成员,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视频航母style)这是12年的热播网络视频航母style。
视频中有男有女、有大有小,可以说是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吧,为了同一个梦想,做出了同一个动作。
今天我要讲得话题就是这个梦想——中国航母梦。
我将从下面三个方面讲这个中国航母梦,为什么中国不能没有航母,中国的百年航母梦,以及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
为什么中国不能没有航母,看这个地图,中国是一个海陆复合型国家,拥有的海洋面积也很大,30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4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海,300多公里的专属经济区,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1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
美国就有一本书,叫做《房龙地理》,它在书里面就称中国所处的位置就是东亚大半岛。
那个时候美国人就认为中国是个半岛型国家。
这样的国家是应该陆海并重的,但是我们历史上的发展却大多以陆地为主,我们是农耕民族嘛,我们的重陆地轻海洋使我们吃了很多苦头,主要也是因为我们不了解海洋。
海洋是什么?是一个大一点的池塘吗?显然不是,那么,海洋究竟是什么,我们来看这三个观点。
• 世界上只有海洋是连在一起的,海洋是通往世界最基本的道路,虽然天空也可以通向世界,但是人类现有的技术,在未来数百年内天空都无法取代海洋。
• 美国总统肯尼迪说:控制海洋就意味着安全,控制海洋就意味着和平,控制海洋就意味着胜利。
• 美国人最早发明了海权一词,也是最早悟得海权奥妙的国家。
美国海军学院前院长马汉说:海权包括凭借海洋或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海洋是什么,联系海洋之上的海权说说,有没有同学提出自己的看法?(摇号)海洋,世界帝国的秘密
• 英国战略家富勒以浪漫的笔触写道:“西班牙舰队的失败好像一个耳语一样,把帝国的秘密送进了英国人的耳中:在一个商业时代,赢得海洋比赢得陆地更有利。
我们再来看看近代崛起的大国。
葡萄牙是近代第一个崛起的大国,葡萄牙是在1415年攻克一个地中海与大西洋要道的休达城时突然对海洋产生兴趣的。
紧接着其军事形态也因此从骑士型的陆军变为水手式的海军,走上了一条海上探险、贸易和殖民征服之路。
这支在世界陆战史上连个影子都没有出现过的军队,先是打败巴西,后来又打败阿拉伯人,紧接着把我们世世代代经营的马六甲抢走。
这么一个小国,就是凭借着自己对海洋的认知,创下了亚、非、欧、美的庞大霸业。
西班牙也是,它的无敌舰队使它成为欧洲第一个世界级殖民帝国。
英国更不用说了,日不落帝国嘛,世界都是它的殖民地。
我们来看看一个英国经济学家怎么说的,他说,北美和俄罗斯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场,澳大利亚和西亚是我们的牧羊地,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平原有我们的牛群,秘鲁运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而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遍及西印度群岛,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我们洋洋得意,充满信心,极为愉快地注视着帝国的威风……这就是英国人说的。
美国和日本二战时候拥有世界上第一第二的海军,尽管二战
日本战败,这个国家依旧凭借海洋崛起了。
美国的航母舰队驶向哪里,哪里就紧张。
通过海洋,美国控制了世界的财富。
关于德国,我们现在海军的情况就跟德国海军当年的情况相似,德国海军就是当年在自己的港口上被英国海军牢牢看住,导致德国海军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没有对德国的陆军和空军提供任何的帮助,由于没有海上的配合,海上的军队不能给它的军队进行后勤支援,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又是这样,由于德国的海军不能把很多的给养很多的后勤物资送过去,同时又不能截断英美的后勤支援,所以导致德国军队,大量的装甲部队在莫斯科城下没有汽油,无力进攻,导致这个战争失败。
它为什么是这样,就是因为英国海军牢牢看着德国海军,它发展一条,英国就要发展两到3条重型战舰,牢牢看着它。
但是我们现在国家的海军比当年德国形式还要严重,德国当年不过是被英国一个国家看着,我们国家海军现在是被几个国家看着?美国、日本、印度、还有东南亚的一大群国家。
苏联,美国二战打败了日本,海上已经没有国家能对美国的海军构成威胁,美国夺得海上霸权。
二战结束后,冷战开始,美国为了不让苏联意识到海洋的奥妙,对苏联实行了一个声东击西、瞒天过海的大战略,组建北约,构成美日军事同盟,一边是从陆地上压迫苏联,一边是海上拦截,诱使苏联把大部分国家战略资源用于陆地,无力发展海军,而为美国在全球海洋上闪开道路。
苏联一直重视陆军,它顶多不过能够建立一个有限的帝国,但美国从它的大英帝国先辈那里看到了世界财富。
然后双方按照各自的战略理念竞赛到了1991年,也终于见了分晓。
你看,苏联是拿钱建造陆军,美国是拿海军赚钱,哪一种能长久,很明显后者嘛。
当今的美国,凭借强大的海军,横扫整个世界。
美国的海军到哪里,哪里就紧张。
所以苏联人说,没有海权,任何国家都不能长期成为强国。
我们来看看以往的中国海洋是个什么情况
05年,一个中国历史人物冒出来了,人们又重新记起了他,这个人就是郑和。
自鸦片战争后,海上就一直是中国人的噩梦,但是历史上,这个人带给了我们海上的辉煌,所以我们又重新记起了他。
05年,由香港话剧团举行额“郑和,不一般的太监”研讨会上,香港一所大学的教授称“当年郑和率领的航海舰队,比当今美国航空母舰编队总和的规模还要大。
” 就有人疑惑了,郑和下西洋早于哥伦布航海近90年,为什么后者却成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更有人疑惑,郑和当年的船队比近代英国的蒸汽舰队和美国的航母舰队规模还要大,为什么郑和和明朝没有以相同的制海权创建自己的帝国体系。
这个时候我们这个沉浸在血水和泪水半个多世纪的民族,依旧在习惯性聊以自慰,中学历史课本都这样写嘛,其规模之大,历时之旧,航程之远,比世界航海家远洋航行早半个世纪。
媒体也这么评论:“中国纪念郑和的背后是雄心壮志,但更多的是一种被迫和无奈。
向海洋找资源找出路,中国从没有现在这样迫切。
”
我们现在也有人找到原因了,当年的郑和根本就没有海洋意识,没有野性。
郑和下西洋,没有任何明确的目的,也没有给明王朝带回来任何实际利益,郑和带回来的只有名声和一些没用的东西,然而送过去的却是真金白银,人民的财富,甚至没有让国君和国民从此培育出一点海洋意识。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经无限地感慨:如果当时的中国也像后来的欧洲一样扩地殖民的话,今天中国人占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就不是六分之一,而是二分之一。
可惜,没有如果这是梁启超说的,(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是吧,后来人根本就没有海洋的意识。
在我们没有海洋意识的时候,人家的海上殖民开始了。
英国的蒸汽舰队打开了中国的国门,甲午战争,几艘日本军舰摧毁了一个庞大的王朝,彻底中断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后来直我民族也是一直做着海上的噩梦。
不过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一个对海洋陌生的国家和民族,是不可能真正拥有和正确使用海军的。
到了今日,我们现在的海洋是个什么情况,我们懂海了吗,现在是懂了,不过懂海和真正地掌控海,中间还需要一个过程。
我们国家现在的海洋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从本质上说,就是把一个农业时代的国家转型为商业时代的国家。
我们空前
地需要海上资源,需要海外市场,出口商品,进口能源。
这一进一出的通道都是海。
大量岛屿被非法侵占。
南沙群岛,钓鱼岛,琉球群岛,这个后面要讲的。
海洋资源被掠夺。
商船得不到保护。
海洋基本上处于零保护状态。
这个2012年敢动中国里面就包括一个索马里海盗,海盗都欺负到中国头上来了。
这是东南亚部分国家对我们岛礁的侵占。
其中越南侵占得最多。
我们实际控制的就9个,还要注意一点,其他国家侵占的大部分都是岛,而我们掌控的基本上是礁,岛可以很大,礁却很小,几平米几十平米都是礁。
我们现在说这里是我们的,主要是因为我们最早拥有这块地方。
这也是最明确的。
他们说这里是他们的,无非就是地理上这里离他们更近,以前看到过一句话,这句话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啊,但是有一定的意义。
就是菲律宾说南沙是他们的,理由是地理上南沙里他们更近,当时邓小平就说了这么一句话:那从地理上,那菲律宾离中国也很近啊。
不管这句话是不是真的,它都说明一个问题,不能谈地理,谈地理谈不清,谈地理那菲律宾那么小,又离我们那么近,那为什么不能是我们的一部分呢,谈地理,美国的关岛离菲律宾也很近,也没看菲律宾去和美国争关岛。
南沙群岛本身就是就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地方,那就是我们的,但是当初我们跟他们谈,谈成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把祖宗留的东西谈成了共有,这还不说,后来搁置争议是做到了,但是共同开发呢?其他国家在南海有1000多口油井,我们国家还没有一口。
基本上是得寸进尺,所以我们国家的一个军事评论员就说,对东南亚的小国家,如果你警告、驱逐、歼灭,他们就会抗议、谴责加深表遗憾。
我个人比较赞同这个观点。
这是钓鱼岛和琉球群岛,最近这两个地方争得比较凶。
有关钓鱼岛,甲午战争被日本占领,后来日本在二战中战败,作为战败国,日本必须遵循波茨坦公告,公告中明确指出了日本的领土,不包括钓鱼岛。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说钓鱼岛是我们的,不光是历史上
我们最早拥有这个地方,我们也是有法律依据的。
但是当时是美国打败日本,实际上占领了钓鱼岛和琉球群岛。
我们也知道,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也是一边倒,投向了苏联,美国也没有把这两个地方还给我们。
日本后来也是在美国的扶持下成为了美国的盟友,用来遏制苏联和中国。
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这些岛屿也被划入“归还区域”。
日本政府据此主张对钓鱼岛的领土主权。
但是这是非法的,属于政治私通,我们和俄罗斯作为二战战胜国并没有承认。
我们和日本两个国家争这个地方争得那么凶并不仅仅是为了这一块小岛,这块小岛如果归属日本,那么日本将多占7~20万平方公里海域。
日本控制了钓鱼岛,就可以将其防卫范围从冲绳向西推出400余公里。
我们来看这个图,根据国家海洋法公约,就是说,如果双方不共有大陆架,那么按照大陆架划分两国领海,大陆架延伸到什么地方就从哪里分。
如果共有大陆架,那么就按中线平分。
我们跟日本不共有大陆架,所以我们按照这个中琉海界,中国和琉球这个地方,黑线来和日本划分。
但是日本认为钓鱼岛是他们的,这个钓鱼岛刚好在我国大陆架上,所以日本依据这个红线和我们划分。
由于网上没有图片,这两条线都是我自己画的,不精确,但大致就是这个样子。
在战略意义上,该列岛可以为日本利用、作为日再次侵略台湾的桥梁或前进基地;也可以成为我国保卫国家东海方向安全、遏制日本扩张势力南下的前哨。
日本是个领土小资源匮乏的国家,所以日本在这个地方也是寸步不让。
我们国家也据理力争。
关于琉球群岛,日本称冲绳,它和朝鲜一样,历史上是我们的藩属国,后来被日本占领,波茨坦公告也明确指出这里不是日本领土。
前面也说了,美国非法把琉球给了日本,我们并不承认。
最近我们国家的一些学者提议提议各大媒体单位都不再使用冲绳一词,改用琉球,地图也这么表示。
钓鱼岛是中国的无可争议,琉球再议。
这个再议就是,我们能拿回来就拿回来,不能拿回来那也不能是日本的,那也应该和朝鲜一样是一个独立的公国。
学者们这样提是很有理由的。
一方面,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目中,
琉球是我们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闻一多就有一首诗,叫七子之歌,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他就认为,台湾和琉球都是中国的一部分,是我们祖**亲的儿子。
第二就是琉球一旦独立,我们和日本就算不上是邻国了,根本不存在领土争端,因为中间还隔了一个琉球公国在。
可以说我们国家学者的这个提议相当有见识。
但是这个提议政府也没有表态,学者们还在努力。
二战后美国战胜了日本,占据了琉球群岛,美国占据这个地方后,四次向蒋介石提出要把这个地方还给中国,前提是把缅甸作战的新一军10万部队调到日本去,作为占领军。
当时美国人非常害怕日本人,觉得日本人打起仗来相当的野蛮凶残,但是他们觉得中国人特别仇恨日本人,他就想把中国人调过去,美国就派一个司令部。
用这个做条件还给中国,蒋介石为了打内战,把这个机会就放过去了就没有要。
没有要美国就占据这个地方,进行观望,看未来谁有可能成为美国的战略盟友。
后来中国站到了东方阵营,美国72年就和日本签署协议,将这个地方给日本。
实际上也没真给。
琉球是美国玩弄的“骨头”,当初中国弱美国就扶中国制日本,日本弱就扶日本制中国。
所以我们说当初要把琉球送给蒋介石,以及现在要把琉球送给日本的动机都是一样的。
前者是让中国帮美国看住日本,后者是让日本帮美国看住中国。
这个骨头还不够,还弄出个钓鱼岛来。
唯恐中日不掐架。
而且日本也甘愿为美国驱使。
除了前面讲得海上岛屿争端。
中国的海上基本上是狼烟四起,看看美国为我们准备了什么,一支庞大的海上联军:美、日、印、越、韩,菲、奥、东盟。
这个澳大利亚暂定,09年的时候澳大利亚说要防范中国的威胁,要扩军,准备和中国打一仗,它打算怎么扩军,说出来也让人目瞪口呆:要订购100架美国的F35 F35和F22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机,五代战机,单位造价都至少1点多亿美元。
它还要购买12艘潜艇和12艘军舰,24架战斗直升机。
总计花费780亿美元。
你扩军没关系,关键是针对中国的。
然而近期澳大利亚国防白皮书发布表示,中国不再是威胁还是伙伴。
我们的航母出来了反而不是威胁了。
所以说这个澳
大利亚暂定。
这是一些国家对我们国家的海包围圈。
新月形,C形,U形,甚至是O形。
这条海上包围圈是冷战以来就有的。
这个通道一直都是被英美控制着,二战时候日本的联合舰队打开过,随着日本战败,这个通道又对中国关上了,而且是美国联合日本对中国关上。
苏联解体后,还多了一条海上包围圈,这条。
关于海上包围圈,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美国坐南海,策动日、印两路战略夹击,澳大利亚和越南配合。
日本是一扇门,印度是一扇门,越南等国是门闩,美国就是那个关门人。
美国轻轻一用力,从太平洋到印度洋,3万公里的海洋大门就对中国关上了。
现在我们的海军也是出不去,导弹往东边打也打不出去。
中国现在的海军跟当初的德国海军一样,像囚徒一样被看着。
我们造航母除了要解决我们海上的岛屿争端外,还要强军防患有可能出现的战争
当年洋务运动进行到33年的时候,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现在,改革开放进入第35个年头。
甲午战争失败,中断了中国第一次现代化进程。
现在,有没有一个陷阱,再一次中断中国的第三次现代化进程呢?
有没有呢,思考下。
和平崛起,不提倡打仗,但是我们要强大要强大,要有能打仗的能力。
居安思危嘛,防患于未然有什么错呢?
而且我们宣传的都是和平和谐,对于一些事我们不是容忍就是抗议,就这样忍辱负重,依旧在我们的航母还在构造中的时候,就有人提出“中国航母威胁论”。
这是我看到的一个观点,中国航母威胁论:贼喊捉贼,危言耸听。
当今世界除去中国,9个国家拥有26艘航空母舰,没听说谁喊“威胁”,中国航母还在传说和猜想阶段,却构成了威胁。
而中国真正具有战略威慑作用的洲际导弹、原子弹、氢弹、核潜艇都早已拥有,反而没有人感到害怕。
威胁论背后的目的,这是我们国家一个军事评论员说的。
1、迫使或诱惑中国继续采取固守本土的国家战略和军事战略,使中国外贸通道和海外利益长期处于无保护状态,从而在外交和军事上受制于人。
2、掐灭中国人海洋意识的萌芽,让中国人蜗居在资源即将耗尽的
黄土中。
还是前面提到的制海权的争夺。
美国前太平洋战区司令布莱尔:我们尊重解放军在大陆上的权威,但我们必须让他们明白,海洋和天空是我们的。
也是害怕我们在海上的意识。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我们有必要重视海洋。
以前看那个军事纪实,老是陆军几辆坦克开来开去。
太古老了,根本就不是未来战争的样式。
未来的战争根本就不会来自陆地,都是来自海上空中网络太空的的。
根本就没有国家会陆地上侵略我们,我们有核武器,世界第一的常备军,还有武警预备军,怎么有人会在陆地入侵呢?单单有原子弹都不会有人陆地入侵。
我们造航母,就是为了强大。
不会给世界带来威胁,历史也证明,中国越强大地区越和平,世界越和平,人类越幸福。
当年的“蘑菇云”并没有给世界带来灾难,反而带来了一定的和平。
康乾盛世前和新中国成立后世界都是两个比较和平的阶段,中间则是漫长的战争期。
所以,为了世界和平,中国也要强大。
中国是农耕民族,没有野心。
中国航母仅仅是用来保护自己的海权的。
一个航母战斗群夺取南沙制海权。
航母是保护水面舰队的唯一有效方法。
这实际上一篇文章的两个观点,文章的标题就是航母为远洋而生。
2008大雪的启示:要把战争拦截在8000里海外。
这是我在环球时报上看到的戴旭的一篇文章的主题。
文章这么说的,雪灾的最大破坏力体现在对电力的中断上,这和现代战争的打击重心如出一辙。
实际上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已经变得相当脆弱,根本经不起在我们国家打的战争。
我们现在全部的家当都在沿海,沿海十几个省,占我们国土的14%生活了我们全国40%的人口,我们国民生产总值的70%,全在沿海。
而恰恰就在我们的沿海对面,是世界上密度最大的军事基地,美国就是8大军事基地,加上关岛以后的军事基地,将近20个,都有什么武器呢?有核武器,弹道导弹,核潜艇,核动力航空母舰,战略轰炸机,所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全在我们国家的对面。
可是我们的沿海有什么,什么防线都没有,由于我们国家不实行对外结盟,所以我们不能在海外驻军,因此不能为我们国家提供防御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