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2017·东河模拟) 为达到以下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实验序号实验目的试剂或方法A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B将Na2SO4、H2SO4、Ba(OH)2、HCl四种溶液鉴别开借助酚酞试液C检验KOH溶液中是否有KCl加入AgNO3溶液D除去氧化铜中的炭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A . A
B . B
C . C
D . D
2. (2分)(2018·鞍山模拟) 薯片等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适宜充入的是()
A . O2
B . N2
C . 稀有气体
D . 空气
3. (2分)(2018·鞍山模拟)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糖类的是()
A . 葡萄糖
B . 淀粉
C . 蛋白质
D . 蔗糖
4. (2分)(2018·鞍山模拟)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加热液体
B . 倾倒药品
C . 称量药品
D . CO2的验满
5. (2分)(2018·鞍山模拟) 关于电解水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水分子数目不变
B . 水分子体积改变
C . 生成了新的原子
D . 生成了新的分子
6. (2分) (2016九上·射阳期中)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A . 隔绝空气
B . 清除可燃物
C . 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
D . 使温度降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7. (2分)(2018·鞍山模拟) 意大利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新型氧分子(O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O4和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B . 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C . 和的性质完全相同
D . 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8. (2分)(2018·鞍山模拟) 下列过程吸收热量的是()
A . 溶解氢氧化钠固体
B . 稀释浓硫酸
C . 镁条与稀盐酸反应
D . 溶解硝酸铵固体
9. (2分)(2018·鞍山模拟) 下列装置及实验天平未画出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
B .
C .
D .
10. (2分)(2018·鞍山模拟) 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到一些固体向该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有气体产生下列对该固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一定有锌一定有铁一定有铜可能有锌可能有铁可能有铜.
A .
B .
C .
D .
11. (2分)(2018·鞍山模拟)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过程,不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鉴别硝酸钾溶液和碳酸钾溶液取样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B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取样品灼烧
C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二氧化碳气体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D除去氯化钠固体中混有的泥沙溶解、过滤、蒸发
A . A
B . B
C . C
D . D
12. (2分)(2018·鞍山模拟) 下列可以共存且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 HCl、NaOH、
B . 、、
C . 、、NaCl
D . NaOH、、NaCl
二、填空题 (共8题;共34分)
13. (4分)(2017·沭阳模拟)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
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 2个氢原子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
(4)硝酸铵的阴离子________。
14. (5分)陕西洛川,人称"苹果之乡"。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苹果可以为人体补充多种营养素和矿物质,其中能够调节体内代谢,维持身体健康的有机营养素是________;
(2)在苹果种植过程中发现果树生长不茂盛,叶色发黄,此时可以该施加下列肥料中的______________;
A . NH4NO3
B . KCl
C . CO(NH2)2
D . Ca(H2PO4)2
(3)下图为苹果采摘工具,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5. (7分)(2017·西青模拟) 某燃煤发电厂开始运行后,该厂附近玉米产量急剧下降.经检测发现:当地雨水pH约4.0.土壤pH约5.0.已知一些主要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的pH如表:
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油菜马铃薯
pH6~7 6.3~7.56~76~7 4.8~5.5
(1)根据数据,该土壤最适合种植的作物是________.
(2)若继续种玉米,你认为最好选用下列试剂来改良土壤.
A . 硝酸钾
B . 熟石灰
C . 石灰石
D . 尿素
(3)该地区形成酸雨的主要是因为燃煤中产生的________所致.
(4)下列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 . 大量植树造林
B . 控制烟花爆竹燃放
C . 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
D . 垃圾运到远离城市再焚烧
(5)为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6. (5分)某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CO2与空气密度大小比较的实验.
装置:玻璃管内装一根铜丝,铜丝上等距离系有11个棉球,两端与干燥管相连.
实验:玻璃管上段和下段的各5个棉球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干燥管内塞入用稀NaOH润湿的棉球(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干扰).0号棉球内预先包有少量碳酸钠粉末,用注射器通过管壁小孔向0号棉球缓慢注入0.5mL的稀硫酸.(查阅资料:碳酸钠与硫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1)该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由此现象,可得出二氧化碳的一条物理性质是________ .(2)实验中,还可观察到上段1号棉球变色,从微观角度看,是因为________ .
(3)若在0号棉球内包少量MnO2粉末,用注射器向棉球内注入少量5%H2O2溶液,则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 ;该装置不能比较O2与空气密度的大小,这是因为________ .
17. (3分)(2017·资阳模拟)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下图回答:
(1)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_.(3)图中可能代表气体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填字母).
18. (4分)(2019·娄底模拟) 下表为氯化钠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010********
NH4Cl溶解度29.433.337.241.445.850.4
NaCl溶解度35.735.836.036.336.637.0(1)由表数据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________。
(2)20℃时,100g水中溶解了36.0g NaCl,该溶液为20℃时NaCl的________溶液。
(3)向烧杯中加100g水和50.0g氯化铵配成50℃的溶液,再冷却到20℃,烧杯中析出固体为________g。
(4)50℃时等质量的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铵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________(选填“相等”“不相等”或“无法确定”)。
19. (5分)(2018·鞍山模拟) 为配制的氯化钠饱和溶液,并粗略测定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称取氯化钠粉末。
量取的水密度可视为倒入烧杯中。
将氯化钠逐步加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至不能溶解。
过滤出未溶解的氯化钠,并称得剩余氯化钠质量为。
(1)步骤、、中不必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
写字母序号
(2)步骤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
(3)本实验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
(4)步骤中,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将导致所配制的饱和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为保证实验温度是,有人建议将 . 氯化钠投入70g冷水和30g冰组成的冰水混合物中搅拌至冰块恰好消失时再进行步骤。
小明认为该建议不合理,他的理由是________。
20. (1分)(2018·鞍山模拟) 取24g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加136g水完全溶解后,再缓慢加入石灰乳氢氧化钙和水的混合物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4g沉淀和的氢氧化钠溶液试计算反应中应加入石灰乳的是________?
三、实验题 (共1题;共4分)
21. (4分) (2018九上·兰州期末) 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仪器和实验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每步都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填名称);
(2)仪器C在实验中的用途是________;
(3)装置D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加一定量的水,其作用是________;
(4)装置E中观察到低处的蜡烛先灭的原因是________.
四、科学题 (共1题;共5分)
22. (5分)(2019·伊金霍洛旗模拟)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化学药品成分变化情况做了以下探究。
(1)取少量氢氧化钠固体置于表面皿上,几分钟后将表面皿倒置现象如图1B所示,通过细致观察发现氢氧化钠________。
放置几天以后,观察到图IC中的现象,为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
(2)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3)盐酸与空气成分均不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久置盐酸中的物质种类不会发生变化。
同学们对久置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开展了探究。
I.提出猜想:猜想一: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想二: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猜想三: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
Ⅱ.实验准备
该小组在实验室配制了一定浓度的稀盐酸分装在甲烧杯和乙试剂瓶中,塞好乙瓶的瓶塞(如图2)。
置于相同环
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Ⅲ.设计方案,并完成实验,记录如表所示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
取等质量等浓度的NaOH溶液于两个锥形瓶中,均加3滴
酚酞
溶液,分别滴加甲、乙中的稀盐酸,记录消耗稀盐酸的
质量
①溶液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
甲<乙猜想三方案二
分别取少量甲、乙中稀盐酸于试管中,用玻璃棒蘸取滴
在置于表面皿中的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②pH值:甲________乙
五、推断题 (共1题;共4分)
23. (4分) (2019九下·龙州期中) 同学们在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时构建了如图知识网络,A,B,C,D是不
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表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的实验现象有________。
(2)物质C应是酸、碱、盐中的哪类物质?________。
(3)写出图中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填空题 (共8题;共34分)
13-1、
13-2、
13-3、
13-4、
14-1、
14-2、
14-3、
15-1、
15-2、
15-3、
15-4、
15-5、
16-1、
16-2、
16-3、
17-1、
17-2、
17-3、
18-1、
18-2、
18-3、
18-4、
19-1、
19-2、
19-3、
19-4、
19-5、
20-1、
三、实验题 (共1题;共4分) 21-1、
21-2、
21-3、
21-4、
四、科学题 (共1题;共5分)
22-1、
22-2、
22-3、
五、推断题 (共1题;共4分)
23-1、
23-2、
23-3、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