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地域联系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地域联系》 (36张PPT)

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地域联系》 (36张PPT)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线 路众多,居民点和商店多
受交通条件限制,商品流通很 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难伸展, 商业网点密度小
交通条件好,商品流通频繁, 商业网点密度大
2020/7/25
32
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分 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但更多是遵循交通最 优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 速公路沿线,图示如下:
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有利于飞机起降。
(2)社会因素:与城市有一定的距离,但要与 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航空港噪声污染 大,占地面积大,市内地价高)
(3)经济因素:需要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2020/7/25
23
2020/7/25
24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2020/7/25
以某区域不同时期示意图,结合图示信息, 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情况及对城市、 商业网点的影响,将成为高考命题热点。
2020/7/25
5
商业贸易
地域联系 交通运输
通信
方式
布局
特发 选 点
线
点展 择


2020/7/25
影响
聚落
商业 网点
6
商业贸易
概念: 指专门从事商品收购、调运、储存和出售等经 济活动的部门。在我国,对内商务称商业,对 外商务称贸易。
(5)政策条件: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口

注:对港口来说,自然因素决定港口的位置;社会经济
因素影响着港口的兴衰。
2020/7/25
21
港口区位条件的分析与评价:
2020/7/25
22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高一地理复习提纲: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高一地理复习提纲: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一节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知识点一交通运输1、交通运输的特点交通运输是一种特殊的生产部门。

它既不生产物质产品,也不改变被运送物品的自然属性和性状,只是实现人员和物资等位移的主要手段。

2、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变化人类从手提肩扛、牲畜驮运,发展到现代化的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等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3、国民经济对交通运输的基本要求:运量大、运输成本低、运行速度快、连续性强等。

4、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1)各种运输方式各有长处与不足,应根据运输对象的性质和运量不同,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2)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相互协作,实现合理运输。

5、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和作用各种交通运输路线,通过与各种交通运输站点相互交织,形成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使人们的生产活动、贸易往来、社会交往变得更加便捷。

6、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当今世界,交通运输正向高速化、大型化、专用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知识点二通信1、通信的概念及分类通信是实现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

它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一种形式,起着联络和协调社会的作用。

一般可分为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

2、邮政通信(1)主要任务:利用交通运输工具,传递信函和包裹。

(2)邮政网络的组成:是由邮局和邮路组成的邮件传递系统。

邮路主要利用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运输线路。

(3)邮政通信的影响因素:有时受到地形障碍以及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3、电信通信(1)主要任务: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等传递符号、文字、图像和语言等。

(2)电信通信的传递方式及影响因素:电信利用电波传递信息。

地形障碍、太阳活动等有时会影响到通信质量。

(3)作用:大大地促进了地域之间的信息交流,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知识点三商业贸易1、商业贸易的概念商业贸易是指专门从事商品收购、调运、储存和销售等经济活动的部门。

在我国,一般对内称商业,对外称贸易。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三章 第3讲地域联系 中图版必修2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三章 第3讲地域联系 中图版必修2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三章 第3讲地域联系中图版必修 2一、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1.重要性:对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主要方式(1)交通运输——优缺点比较 运输方式优点缺点铁路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运输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管道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

货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①分类⎩⎪⎨⎪⎧邮政通信:利用各种交通工具,传递信函、文件、报刊等 实物电信通信:利用电磁系统,传递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②发展变化:国际互联网的诞生大大促进了地域之间的信息传播和联系,正快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3)商业贸易①主要环节:收购、调运、储存和出售。

②分类:在我国,对内商务称商业,对外商务称贸易。

③作用: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④商业与城市的关系: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动力,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

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1.水路交通与城市的兴起(1)城市区位:江岸渡口或两条通航河道交汇处。

(2)城市形态:沿河流带状发展,城市用地多沿河布置。

(3) 航运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木船时代——依附江河支流发展轮船时代——沿江延伸2.铁路、公路使城市沿交通轴发展,改变了城市沿江河单一扩展的形式。

高一地理地域联系PPT教学课件

高一地理地域联系PPT教学课件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三节 地域联系
一、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 自学纲要: 现代社会生产特点: 广, 多, 细,
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 、 、
地域联系的重要意义:发挥 ,实现 ,
交通
C B
D B

D邮
业C

A
B C
D
A
A
工农 建筑
A 生产商品、 基础设施
B 运送商品、 信件、包裹、 旅客
3、案例分析: (1)明清时期武汉的城市形态 (2)中国六大古都与水运的关系 (3)湖北省宜昌市城区沿长江的扩展 (4)重庆、广州、上海、东莞
(二)铁路、公路使城市沿交通轴发展
1、基本原理:一般铁路、公路干线是经 济发展的轴线,称交通轴。车站是人流中 心和货运枢纽,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核 心,催生新城市。沿线的一系列城市兴起 和连接,形成城市带。
2、案例分析:
(1)太行山两侧城市分布与铁路公路的关系 (2)河北省承德城区沿铁路和公路的发展 (3)河北省石家庄市(课本83页案例研究)、 湖南省株州市、河南省郑州市、等等
(三)综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分散扩展
(1)是联系

桥梁78页正
文)


阅读我国主要商业中心城市的分布图,思考
分布规律和原因?影响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
有哪些?
4、商业中心的类型和条件:
商业城市
1、在它的周围要有比较
两 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
市内分商 业街和商 业小区两 类中心
个 区(也叫商业服务区), 形 即要求经济发达、人口稠 成 密,生活水平高。 条 件 2、要有发达便利的交通运
较强
灵活性 较差
(选择开 停装卸)

高一地理地域联系知识点

高一地理地域联系知识点

高一地理地域联系知识点地域联系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地球不同地域之间相互联系的关系和作用。

在高一地理教学中,学生需要学习地域联系的基本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现象和问题。

本文将就高一地理地域联系的知识点进行探讨和解析。

1. 地域联系的定义和意义地域联系是指不同地理区域之间由于相互的空间位置、物质互通和人的互动而存在的连接和关系。

地域联系的出现使得人类社会更加紧密,各地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得以展开,促进了世界的发展进程。

2. 地域联系的类型地域联系可以分为经济联系、政治联系、文化联系和环境联系等几个方面。

经济联系主要指不同地域之间的贸易和资源流动;政治联系主要指不同地域之间的政治合作和冲突;文化联系主要指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传播和交流;环境联系主要指不同地域之间的自然环境相互影响。

3. 经济联系的地域联系经济联系是地域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同地域之间的经济联系主要通过贸易和资源的流动来实现。

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贸易合作来实现资源的互补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例如,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使得中国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市场,同时也向其他国家输出了中国的产品和技术。

4. 政治联系的地域联系政治联系是指不同地域之间的政治合作和冲突。

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通过政治联系来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促进和平与稳定。

同时,地域之间的政治冲突也是地域联系的一种表现。

例如,不同国家之间的领土争端和政治纠纷,使得地域之间的政治联系变得复杂而紧张。

5. 文化联系的地域联系文化联系是指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传播和交流。

不同地域的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在地域之间流动,丰富了各个地域的文化内涵。

例如,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使得世界变得更加多元和丰富。

6. 环境联系的地域联系环境联系是指不同地域之间的自然环境相互影响。

地球上的环境问题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地域,而是地域之间相互联系的结果。

高一地理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知识点总结(详细版)演示教学

高一地理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知识点总结(详细版)演示教学

高一地理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知识点总结(详细版)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知识点总结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世界不同地区需要通过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并促进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从而形成前所未有、更加广泛、频繁的地域联系。

第一节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

2、国民经济对交通运输的基本要求是:运量大、运输成本低、运行速度快、连续性强。

3、发展趋势:正在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方式优点缺点铁路运输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运输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航空运输速度快、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管道运输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货物运量大、连续性强、管理方便需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运输方式特点运输选择运量运价运速灵活性连续性成本水路大小低高慢差差低大宗远程铁路较快好好投资大、占地广远程、量大公路较慢好好短途运输成本低鲜货、活物、短途航空快差差投资大贵重、急需、量少管道损耗小、平稳安全、管理方便差好投资大流体5、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必须考虑它们的特点。

各种运输方式一般可分为客运和货运两个方面。

(1)客运:人们旅行大多从所乘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费用、安全性、舒适度等因素考虑,远距离选乘飞机或火车,近距离选乘汽车;为了欣赏沿河两岸的风景或海上的风光,有时也选乘轮船。

高一地理第七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一地理第七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一地理第七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七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7.1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一. 交通运输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货运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液体、气体、粉末状固体管道贵重或急需货物、数量不大航空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大宗笨重货物公路铁路水运短程远程客运价格、安全时效、目的交通运输网:网络化、高速化、专业化二. 邮电通信三. 商业商业是指从事商品收购、储存、调运、销售的行业7.2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一. 铁路的建设影响京九铁路的主要区位因素1. 合理布局交通网(1)缓解南北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2)活跃了整个铁路网2. 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1)粮棉油的重要产区(2)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地区(3)革命老区3. 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促进港澳地区与内地物资交流;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4.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5. 自然因素仍然非常重要二. 公路和航道的建设7.3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一. 港口的建设港口是具有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供船泊出入和停泊、货物和旅客集散的场所。

二. 汽车站与航空港的建设北京市主要公路长途汽车客运站的位置图(1)北京的长途汽车站分布的特点:分布在市中心边缘,围绕市区在各方向都有分布。

(2)这些车站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一般在市中心区边缘且对内、对外交通联系便利处设点。

(3)有些汽车站靠近火车站,主要好处是:便于旅客或货物的集散、转乘。

7.4 城市交通运输①莫斯科的道路网是比较典型的环行放射式道路网,即城市中心逐渐向四周发展而成。

②由于放射状线路大多集中在市中心,如果没有环行线路,人流、车流不能适时疏散,势必造成市中心拥堵,影响人们顺利出行。

7.5 电子通信一. 信息时代的电信通信二. 电子通信带来的社会变革从古至今,信件都是人类交流信息的最常用的手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递信件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着。

高一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第七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人教大纲版

高一地理必修知识点总结:第七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人教大纲版

第七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单元导入人们的衣、食、住以及各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进行的。

自然资源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的物质和信息,要通过交通运输、通信、商业和贸易等方式进行交流,实现互补,这样社会才能形成一个运转自如的整体。

7.1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1 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

2 五种现代化的主要交通方式的优点、缺点:铁路:运量大,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适宜长途运输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适宜大宗笨重货物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航空: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高管道运输: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昼夜不停,运量很大。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交通运输的形式和层次1 交通运输网络形式: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2 交通运输网的层次:省级综合运输网——地区级综合运输网——国家级综合运输网3 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日益网络化、高速化、专业化高速运输工具,集装箱运输4 亚欧大陆桥:(1)西伯利亚大铁路:(西起)莫斯科————(东至)符拉迪沃斯托克(2)目前东西最为便捷的通道(西起)荷兰的鹿特丹————(东到)中国的连云港5 世界上主要的航海线和主要海港(1)主要航海线北大西洋航线(最繁忙的:联系北美和欧洲两个世界发达地区)地中海、苏伊士运河航线北美洲东岸各港口经巴拿马运河至北美洲西岸各港口的航线北太平洋航线(2)主要港口(图7。

3)邮电通信1 作用:联络和协调社会的作用2 分类:邮政通信电信通信(一)邮政通信利用交通工具,传递信函和包裹特点:点多、线长、面广兼营:某些金融业务(储蓄、保险)、以及代理业务(代收税收、代收养老金)邮件的传递:相关的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邮局共同参加邮政网络:邮局和邮路组成的邮件传递系统(现代社会,形成世界性的邮政网络)受自然灾害影响大:靠交通线传递,台风、暴雨、山洪等灾害(二)电信通信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等电磁系统,传递符号、文字、图象和语言。

地理必修课件地域联系

地理必修课件地域联系
地域联系
汇报人:
目录
01
02
03
04
05
地理必修课 件中地域联 系的重要性
地理必修课 件中地域联 系的类型
地理必修课 件中地域联 系的实例分

地理必修课 件中地域联 系的实践应

地理必修课 件中地域联 系的未来发

地理必修课件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地理必修课件中地域联系的介绍
地域联系:指不同地理区域之间的 相互联系和影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推动经济发展:地域联系促进了商 品、资本、技术和人员的流动,推 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促进科技进步:地域联系促进了科 技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推动了科技 的发展和创新。
地理必修课件中地域联系的类型
自然地域联系
地形:山脉、河 流、湖泊等自然 地形对地域的联 系
气候:气温、降 水、风力等气候 条件对地域的联 系
促进资源共享:地域联系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推动产业转移:地域联系可以推动产业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均 衡发展。
加强文化交流:地域联系可以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区域文化繁荣。
提升区域竞争力:地域联系可以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提高区域的经济地位。
地域联系在地理实践中的应用
地理必修课件中地域联系 的概念和原理
地域联系在地理实践中的 应用案例
地趋势和挑战
地域联系在地理研究中的意义
帮助理解地理现象和过程 揭示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地理决策提供依据 促进地理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地理必修课件中地域联系的未来发 展
土壤:土壤类型 、肥力、酸碱度 等土壤条件对地 域的联系

高中地理课件-3.3地域联系(两个课时)

高中地理课件-3.3地域联系(两个课时)

意义
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费之间 的桥梁和纽带。
(一)商业贸易的主要环节
收购
(前提)
储存
调运
(购销时空矛盾的缓冲器)
水果收购现场
出售
(终结)
生产
收购
调运、储存
销售
消费
(二)商业与城市
1、关系:
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以商业为动力, 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
2、表现:
城市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是商业发展的基础 和依托。而城市的经济实力、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发挥,又要以发达 的商品流通为条件。商品流通网络是连接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的纽 带,大、中、小城市就是这些纽带上的关节点。
种运输工具?
管道
管道运输是用管道作为运输工具的一种长距离输送液体和气体物资的输方式
5、管道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
优点:
用管道运输货物气体不挥发, 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 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运 量大 ,无时间限制。
缺点:
需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 灵活性差。
适宜运输的货物:油、天然气、煤浆以及其它矿浆等流体。
交通运输 通信 商业贸易
“要致富,先修路。”
交通运输业是发展经济的“先行官”
二、地域联系方式——交通运输
特 不生产任何新的物质产品 点 产品只是货物或旅客的空间位移
(以吨千米(或人千米)为单位计量)
发展:
手 提 肩 扛
牲 畜 驮 运
现 代 化 运 输
(一)现代化运输主要类型
铁路 水路 公路 航空 管道
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2)交通运输点(港口、汽车站、航空港)的选址原则。
港口
汽车站

地域联系知识点总结

地域联系知识点总结

地域联系知识点总结一、地域联系的概念和内涵地域联系是指不同地域之间相互联系和互动的关系。

地域联系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环境联系:不同地域之间的地理环境联系是指地球上各种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地球的自然环境是由各种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地理要素所构成的,这些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地域关系网络。

地球上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联系通过地球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互动而形成。

2、自然资源联系:不同地域之间的自然资源联系是指各种地域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之间的联系。

地球的自然资源是地球各种自然要素的一种重要利用方式,包括土地、水、矿产、能源和生物资源等。

地球上的各种自然资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各种地域之间的自然资源联系网络。

3、人文环境联系:不同地域之间的人文环境联系是指人类活动对地球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影响和作用。

地球上的各种地域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人文环境联系,这些联系是通过人类活动对地球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利用而产生的。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利用会产生各种影响和作用,这些影响和作用构成了各种不同的人文环境联系。

4、经济发展联系:不同地域之间的经济发展联系是指不同地域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地球上各种地域之间通过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而产生着不同的经济发展联系,这些联系是地球上各种地域之间经济发展关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地球上的各种地域之间经济发展联系通过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而形成。

5、社会文化联系:不同地域之间的社会文化联系是指不同地域之间的社会文化活动和社会文化关系。

地球上各种地域之间通过社会文化活动和社会文化关系而产生着各种不同的社会文化联系,这些联系是地球上各种地域之间社会文化活动和社会文化关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二、地域联系的基本特征地域联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地域联系的复杂性:地域联系具有很强的复杂性。

地球上各种地域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其复杂的地域特征而形成的,这些地域特征包括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高中地域联系地理教学设计

高中地域联系地理教学设计

高中地域联系地理教学设计地理教学设计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计富有地域联系的地理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并提高他们对地理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高中地域联系的地理教学设计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所在地的特点,选取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并且具有代表性的地理问题和实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一个典型的高中地域联系的地理教学设计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适当的地域联系题材。

地理学科包括人文地理、自然地理以及区域地理等多个方面,地理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学习阶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域联系题材。

比如,高中一年级可以围绕中国的自然资源进行地域联系教学,通过探究中国各地自然资源分布的差异和影响,帮助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利用现状,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设计富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地理教学设计要结合学生所处的实际生活情境,设计具有现实意义和学科特色的地理问题。

比如,在进行城市发展的地域联系教学中,可以选择学生所在城市或者附近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了解城市发展的背景、特点和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城市发展规律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3. 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

地理教学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在地域联系的学习过程中,进行综合性实践活动。

比如,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地域联系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生态保护区,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同时开展生态环境调查和保护计划设计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4. 引入信息技术工具支持地理教学。

地理教学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如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等,辅助地理知识的教学。

通过使用地图、卫星图像等多媒体教具,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理问题,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同时,可以结合互联网,引导学生开展网络调研和资源搜集,拓宽他们的地理视野和知识面。

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课件地域联系

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课件地域联系
第三页,共45页。
了解 生产(shēngchǎn)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掌握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 布局的影响。 应用 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特点。
第四页,共45页。
一、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
1.交通运输及其重要性
(1)功能:把工农业的消费产(x品iāof运èi)地到产品(chǎnpǐn)生产 ,
第二十五页,共45页。
阅读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和商业网 点(wǎnɡ diǎn)布局的影响。 【例证2】读“某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 题。
第二十六页,共45页。
(1)图中四地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促使该商业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力成为影响购物的重要条件。
(2)随着高速公路(ɡāo sù ɡōnɡ lù)的建设和城 郊快速道路网的形成,现代大型商业网点多配 置在城市 边缘交(bi通āny条uán件) 优越的地方。
(3)传统中心商业区出现衰落,原因有二:一 是城市中心商业区
建筑 密集、 道路狭窄 、汽车通行能力受 到很大限制;二是城市中心商业区 用地 紧张, 缺少必要的 停车场 。
B.铁路
C.河运
(3)生产布局受交通制约最明显的货物是 ( )。
A.①
B.②第十八页,共45页。
C.③
D.④
注 A、B、C、D代表(dàibiǎo)坐标值由大到小。 答案 (1)C (2)A (3)B
第十九页,共45页。
【练习1】2010春节前,香港某花卉批发店老 板通过互联网联系采购了昆明斗南(dòu nán)的 一批优质鲜花运至香港销售,三天后销售完毕。 据材料完成(1)~(2)题。

高一地理地域联系共41页文档

高一地理地域联系共41页文档
高一地理地域联系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谢!

高中地理课件-033 地域联系

高中地理课件-033 地域联系

地形 度小,工程量小,工程造价 工程量大,造价高;山区“之”字形

线路营运里程长、成本高
自然 因素
地质
稳定地质可降低施工难度, 保障运营安全
断层及地质灾害多发区,技术要求 高,施工难度大
水文
河网稀疏的地区,桥涵长度 小,利于施工,造价低
在沼泽地、冻土层及河网稠密区建 设交通线,技术要求高,桥涵长度 大;造价高
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 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 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 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 但要求地面开阔平坦、 位置适宜
社会因素:
数量、密度、规模受 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选址要求:
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 他对外交通相连
交通运输中的点--汽车站
自然因素:
受地形、气候、地质、 水文等影响较大
社会因素: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人流、物流频繁地区 最为有利
选址要求:
地形开阔平坦,坡度 适当;低云、雾和暴 雨较少;风速较小, 地势较高,地质条件 较好;距离城市较远 的地方
唐宋:因京杭大运河兴盛,扬州成为繁华的港口和商业城市
元代后:因运河淤塞和海运兴起,扬州迅速衰落
结论2:某种交通方式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浙江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
唐宋 明清 1909年后
城市成团块状形态 河流淤塞,城市沿环城河发展 铁路通车,城市沿铁路延展
60年代初 工业发展,城市呈松散状

高中地理《地域联系》教案(1) 中图版必修2

高中地理《地域联系》教案(1) 中图版必修2

《地域联系》一、本节在全章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章内容共有三部分组成: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工业区位和地域联系,都是用以给与学生人类活动和经济活动的知识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

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活动是人们最经常的经济活动,经济活动的空间联系和分布是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环节。

其中,生产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是最主要的两种生产活动的形式,而交通运输和通信属于分配环节,商业贸业属于消费环节。

本节内容(地域联系)安排在“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和“工业区位”之后,总体顺序是:人类的主要生产活动形式,既经济活动的生产环节——地域联系,既经济活动的分配和消费环节。

这样安排符合经济活动的顺序。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工业区位和地域联系是并列关系,相互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

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不管是工业还是农业,或者是其他人类活动,都离不开交通运输。

随着农业商品性生产的发展和工业生产的专业化,以及地域分工合作和相互协作引起的交往日益频繁,全球经济联系得日益密切,国际贸易也日益频繁,交通运输的作用不言而喻,通信的重要性也不断加强。

二、本节内容的知识结构在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活动,地域联系是必不可少的。

地域联系对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社会生产的原料广、产品去向多、生产专业化和地域分工越来越细的特点,决定了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能脱离世界市场而孤立发展。

本节内容有相互关联的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介绍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第二部分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局落形成的影响;第三部分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三部分之间是并列关系,相互之间又有联系。

地域联系在当今经济社会中人、物及信息的交流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其主要方式有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其中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变化在聚落形成及商业网点布局中是以不可忽略的因素,因此,把它们作为单独的部分来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解析】 上述四地区中,长江中游地区的水运在全国所占 比重最大;黄河中游地区铁路在全国所占的比重最大,西南 地区公路运输在全国所占的比重最大,故表中③地区是西南 地区;①地区最可能是黄河中游地区;②是长江中游地区; ④为西北地区。黄河中游地区铁路运输的大宗货物最主要是 煤炭。 【答案】 (1)D (2)C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典例2
读南昆铁路线地理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1)南昆铁路是1997年我国在西南地区新开通的一条现代化铁 路,连接的主要城市有_____、 _____ 、 _____ 。 (2)南昆铁路线建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南昆铁路线建设需克服地形、地质、地貌的哪些不利因素? (4)从铁路建设可以看出, _____的发展、人口和_____的分 布、 _____的进步等社会因素是影响铁路区位的决定性因素。 【思路解析】 大西南是我国腹地深广、资源富集、潜力巨大 的地区。过去由于交通的制约,大西南的资源优势未能转变为 经济优势。南昆铁路把资源丰富,但无出海口的西南内陆同有 绵长海岸、便捷通道的华南地区连成一体,使资源优势同区位 优势结合起来,有利于将大西南的物产输往世界市场,因此建 设这样一条现代化铁路,对西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可以看出社会经济因素对南昆铁路区位 起决定作用。加之该线路经过了10个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 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铁路的通车,为当地的脱贫致富,促进 地区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修建该铁路,要经过地质条件复杂 地区,若没有高科技作保证,同样是办不到的。
【解析】 与1980年相比,该城市2008年的北部和南部兴修 了铁路和公路干线,城市也向北部和南部发展,故该城市空 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2008 年该市将造纸厂兴建在城市中心,会对城市大气和水源造成 污染,故不合适。 【答案】 4.A 5.C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影响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 社会因素的影响已经超出自然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自然因 素仍很重要,应尽可能利用有利条件、避开不利条件,减少 工程量,便于维修护养。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读我国江西省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省会城市A是_____,铁路干线B是_____ ,C是 _____ 。 (2)图中斜线所示地是我国著名的_____革命根据地,该根 据地的另一部分位于_____省内。 (3)C铁路在修筑时,从降低筑路费用考虑,设计路线是图 中的虚线D,但后来却不惜增加投资,向左拐了一个弯: 拐弯的主要目的何在?从影响交通运输线路区位选择的因 素看,这属于什么因素产生的作用?
典例1 读三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费与距离的相关变化图, 直线②代表铁路运输方式,回答(1)~(2)题。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1)图中①③代表的可能是( ) A.水路、公路 B.航空、公路 C.水路、航空 D.公路、水路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c区间内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② B.c点以外的运输方式水运最省 C.在ab区间最好不要选择①方式 为加强中西部联系,我国应该重点投资①运输方式 【思路解析】 读图可知,在货物运输中,ab距离范围内, 公路运费最低,适宜短途运输;b、c范围内,铁路运费最低, 适宜中长途运输;c点以外范围内,水路运费最低,适宜长途 运输。 【答案】 (1)A (2)D
水路运输
航空运输
飞行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 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 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 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 货物 式 严格 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 型运输方式。用管道运输 货物,气体不挥发、液体 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 原油和成品油、天然气、 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煤浆以及其他矿浆 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 而且可以昼夜不停地运输, 运量很大
1.交通方式和布局发生变化的原因 ①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交通区位的决定性因素;②社会经济 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2.交通发展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交通运输的变 化引起市镇的兴衰。 (1)列表比较我国南方和北方聚落形态特征及成因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2)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发展速度的影响图解
【解析】 第(1)题,由图例可知,城市B、C附近分别有煤 和钝会因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兴起;A城靠近粮棉基地,其主 导业部门最可能是以棉花为原料的棉纺织工业。第(2)题,B 城有燃料(煤),从C城运入原料(铁),可发展钢铁工业或以钢 材为原料的机械工业。第(3)题,港口建设的社会经济条件可 从交通、经济腹地、城市依托等方面回答。 【答案】 (1)B C 棉纺织 (2)钢铁(或机械) (3)交通便利,可以实现海陆联运;经济腹地广阔,腹地内经 济发达:以大城市E为依托。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熟悉五种现代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再 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输距离进行选择。
读我国长江中游、黄河中游、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三种货 运方式在全国所占的百分比(%)比较表,回答(1)~(2)题。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1)表中③地区是( ) A.黄河中游 B.长江中游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2)表中①地区铁路运输的大宗货物最主要的是( A.铁矿 B.粮食 C.煤炭 D.木材
二、综合题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因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是 ________和________。A城的主导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________工业。 (2)B、C两城市之间的铁路线建成后,B城________工业占 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明显增加。 (3)分析E城港口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三、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及聚落的影响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答案】 ①各区域比较优势 ②区域社会经济 ③邮政 ④电信 ⑤调运 ⑥销售 ⑦两条航道交汇 ⑧带状 ⑨交通 最优 ⑩环路边缘 ⑪高速公路 ⑫终点(也是起点)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一、选择题 读四种货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征图,回答1~3题。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 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 短途、量少,容易死亡、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 运费较贵 变质的活物、鲜货 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 件的适应性强 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 差,受航道水文和气象等 自然条件影响大 大宗、笨重、远程、不急 需的货物
1.发展趋势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2.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在现代铁路等交通运输建设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经济、社会因素对交通区位的影响,已经超过自然因素而成 为决定性因素。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3.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
读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回答4~5题。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4.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B.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 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D.地表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 5.2008年该城镇产业布局中,不合理的是( ) A.自来水厂 B.大型服装批发市场 C.造纸厂 D.大型超市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1.五种基本运输方式的比较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
优点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 一。运量大、速度快、运 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 小、连续性好
缺点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 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 短途运输成本高
适宜货物
远程、量大
公路运输
必修二
第七单元 生产活动和地域联系
第三节 地域联系
知识数据库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技能数据库
一、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3.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 (1)不同地形商业网点的比较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商业网点中的“点”指能够聚集人流、物流的各种“节 点”。它可以是大、中、小城市,也可以是城市内部具有聚集 人流、物流功能的商业集中地段。将这些规模、作用范围不等 的“节点”编制成“网”的便是各种交通线。 商业网点的密度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 自然 、社会、经济 等因素共同影响形成的。 (2)交通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主要是通过 人流和物流来体现的。
【答案】 (1)南宁 百色 昆明 (2)西南地区资源丰富,腹地广阔,铁路建成后有利于发挥西 南的资源优势 途经10个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多,可促进 沿途经济发展,人民脱贫致富。 (3)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中途跨江越河,在地势上有多次 大的起伏,沿途经过喀斯特地貌区和强地震区,地质条件复 杂。 (4)社会经济 城市 科学技术
考点知识扫描 基础达标测试 重点难点突破
1.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是( ) A.① B.② C.③ 2.货物④最佳运输方式是( ) A.公路 B.铁路 C.河运 3.生产布局受交通制约最明显的货物是( A.① B.② C.③
D.④ D.海运 ) D.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