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音乐 七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丢丢铜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丢丢铜仔
一.教学目标
1、能对《丢丢铜仔》进行力度、速度方面的处理,并体验各种演唱形式。
2、能用模仿火车律动的背景音响材料,融入二声部轮唱《丢丢铜仔》。
3、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丢丢铜仔》伴奏,体验小组合作演唱演奏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由于小学音乐技能、音乐知识学习不到位,学生的音乐课学习比较吃力。
首先从唱歌的呼吸方面,需要反复练习。
在音准方面也需反复聆听,反复学唱,才能达到良好的旋律感。
问题最大的就是声音的音色、发声位置,学生大部分已经习惯了随意的姿势、随意的喊唱,因此坐姿和演唱方法、声音,就需要老师不断去练习,反复强调。
本课作为一堂二声部教学,首先必须让学生从音准、节奏、音色方面正确地掌握歌曲旋律,在此基础上再训练二部轮唱。
背景音响材料作为第三步骤,必须反复练习,特别是节奏速度。
最后将二者有机组合,适当的力度、速度处理,从而完成合唱的教学。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明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能用符合歌曲的背景音响材料及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分声部演唱《丢丢铜仔》,并有机地融合本歌的背景音响材料和打击乐伴奏。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丢丢铜仔
一、导入:同学们,让我们屏住呼吸,听!下面这段音响材料模仿的是什么?
(播放背景音响材料)
生:火车
师:同学们能模仿一下吗?
学生模仿出背景音响材料中的两个素材:
素材一2/4 X —|X —|……
呜呜
教师指导练声E—B音,提示声音位置靠眉心。
(明亮、富有号召性)
同时表现出渐强、渐弱的汽笛声。
素材二2/4 XXX X XXX X | XXX X XXX X |
克特克特克特克特克特克特克特克特
教师引导学生模仿小狗喘气,感受气息吸入的位置。
“克特克特”用气声轻念。
素材一、二合作演练,教师及时点评。
突出声音的渐强、渐弱。
活动2【练习】复习
1、师:同学们的火车开动得既欢快又有气势,在交通不方便的台湾山区,山里的孩子们迎接第一辆火车进山会是怎样的场景呢?让我们一起来表现一下山里孩子迎接火车的喜悦之情吧!
2、齐唱歌曲
强调歌曲情绪和速度,用明快、富有弹性的声音在钢琴伴奏下完整演唱。
(师领唱、学生齐唱——女声领唱、全部齐唱)
3、二部轮唱(轮唱部分多加练习,引导弱声唱,学会倾听)
第一步:分别练习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
第二步:教师指挥下,进行二部轮唱。
4、完整演唱全曲
歌曲第一、二部分结合起来,完整演唱。
活动3【练习】打击乐器伴奏
1、组建临时乐队:为歌曲第一部分选聘乐手(钹、碰铃、三角铁),教师稍稍引导伴奏节奏。
(1)教师率乐队试奏并范唱,学生随音乐做声势动作。
(2)和乐队的伴奏,全班演唱歌曲第一部分。
采用女声领唱、全班齐唱的形式演唱。
(提示:用明快、富有弹性的声音弱声演唱)
2、小组合作演练——找朋友
一小组寻找不同声部的另一小组,用手中的打击乐器(手铃和铃鼓)或自己创编的声势动作为二声部轮唱做伴奏练习。
教师深入小组提示弱声唱,并提示指导打击乐器的伴奏。
3、课堂展示
两个合作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1)轮唱的音准、节奏、音色的统一;
(2)打击乐器的编配及伴奏。
教师点评并加分。
活动4【活动】二部轮唱
1、欣赏童声合唱《丢丢铜仔》
师:这段合唱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
生:速度稍快、情绪更欢快些等
师:除了这些必须注意学习的,我们还可以加入什么素材丰富歌曲的表现?
生:火车(背景材料)
教师稍加指导表现形式及顺序。
提示力度处理。
(1)将歌曲演唱及背景音响材料进行组合,进行初步合成练习。
2、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丢丢铜仔》伴奏。
(抽取几名同学进行领唱)
教师及时点评并稍加引导。
活动5【导入】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更深入地学习了台湾民歌《丢丢铜仔》,虽然只有简单的两乐句,但是它的旋律却是那么活泼、优美,可以反复吟诵,通过学习使我们了解到我们的民歌是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不仅演唱的语音语调很有特色,而且内容也是丰富多样的,更加说明了我们的民歌就是在人民生活中产生的、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歌曲。
希望同学们能在平时日常生活中留意并收集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与老师同学分享,丰富我们的音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