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人之初》识字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之初》·识字表识字8: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
之,甲骨文是指事字,在“止”(脚)下面加一
横指事符号,表示脚踏大地。

造字本义:动词,
足履平地,徒步前往。

金文、篆文承续甲
骨文字形。

隶书严重变形。

楷书承续隶
书字形,“止”形消失。

古汉字中的人称来源,体现了古人的自我中心意识:
脸部的正中央为“自”(鼻子,第一人称),脸部的下边
为“而”(颌须,第二人称),身体的最下端为“之”(脚
板,第三人称);同样,威猛的武器为“我”(大戌,第
一人称),而只用于短程集发的弓弩为“尔”(排箭,第
二人称)。

衣,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服装。

初,甲骨文
(大,人)(衣),表示“人在衣中”,即身上穿着衣服。

有的甲骨文以“人”代“大”。

有的甲骨文将包围结构调整左右结构。

造字本义:原始人制衣穿衣,遮羞保暖,开启人类文明。


文承续甲骨文字形。

篆文误将金文的“人”写成“刀”。

隶化后,楷书将“衣”
写成。

古人称天地初开、人类诞生之际为“元”;称原始时代人们用兽皮遮羞保暖为“初”;称代表家族繁衍渊源的太母为“始”。

初,起始。

字形采用“刀、衣”会义。

初,即裁剪衣服的开始。

生,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天然萌发。

“生”常在古文中被假借为“性”,表示内心萌发的与生俱来的本能。

性,篆文(心,欲求)(生,天然萌发),表示人类天然萌发的欲求。

造字本义:人类萌
生于心的本能欲望,如食,色。

隶书将篆文
的写成“竖心旁”。

俗体楷书将正体楷书的简化成。

性,人的身上善良本能(心)的显性表现(生)。

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生”作声旁。

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通“祥”。

善,甲骨文
(羊,即“祥”)(目,眼睛),表示眼神安祥温和,所谓“慈眉善目”。

有的甲骨文将一双眼睛写成。

有的甲骨文将一双眼睛写成和。

有的甲骨文将一双眼睛省
略成一只眼睛。

金文(羊,即“祥”)(两个“言”),表示言语祥和亲切。

造字本义:
神态安祥,言语亲和。

篆文承续金文字形。

隶化后楷书将篆文的写成,将篆文的两个“言”写成“卄”加“口”的。

善,吉祥。

字形采用“誩、羊”会义。

“善”这个字,与“義”(义)、“美”同义。

善是有发现美(美)的眼睛()和会赞美的嘴(口)。

习,甲骨文(羽,翅膀)(口,像鸟窝状),表示在鸟窝里振翅。

造字本义:幼鸟在鸟巢上振动翅膀演练飞行。

有的甲骨文在鸟巢中加点写成“日”状。

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

篆文误将金文的鸟巢状“日”写成“白”。

俗体楷书省去正体楷书的一
个“习”和“日”,字形极大简化后,本义线索消失。

古人称理论知识的训练为“学”,称生活实践的体验为“习”。

遷,金文(,像众多人手收拾行囊)(邑,他乡),表示收拾行囊移往他乡。

籀文(手,提)(西,行囊),强调提包携囊。

篆文省去金文字形中的“邑”,同时在金文收拾行囊的字形基础上再加“人”(人口)、加“辵”(前行),强调“人口徙居”的含义。

隶化后楷书将篆文的写成,将篆文的“辵”写成“走之底”。

俗体楷书另造形声兼会
义的“迁”:(千,无数)(辵,行走),表示走过千山万水。

造字本义:提包携囊,千山万水徙居他乡。

《汉字简化方案》以“迁”合并“遷”。

贵,甲骨文(双手)(土),像双手
捧着泥土。

有的甲骨文增加“宁”(即“贮”,存宝的匣子),强调将具有象征性的泥土装进匣子里加以珍藏。

造字本义:古人敬拜萌生万物的泥土。

金文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匣子和泥土)写成,将“土”写成“貝”(价值),强调土
地的“价值”。

篆文承续金文字形。

隶书将篆文的写成,“爪”形消失,字形晦涩。

贵,货物价格不低贱。

字形采用“贝”作边旁,“臾”作声旁。

“專”(专)是“轉”(转)的本字。

專(专),甲骨文(缠绕着丝线的纱锤与转轮,表示线结)
(双手,抓持),表示转动纱轮。

有的甲骨文简化纱轮形象,并将双手简化成一只手。

有的
甲骨文在纱轮形象上加一圆圈,强调纱轮的“圆圈”形状。

造字本义:手转纱轮纺纱。

金文将甲骨文的“又”写成“寸”。

篆文承续金文
字形。

隶化后,楷书将篆文的写成。


体楷书依据草书字形将正体楷书“專”整体简化成“专”。

当“專”的“转动纱轮”本义消失后,再加“車”另造“轉”(转)代替。

专,六寸厚的簿子。

字形采用“寸”作边旁,采用“叀”作声旁。

一种说法认为,“专”,是纺车上的纺砖。

幺,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微乎其微的、极小的。

幼,甲骨文(力)(玄,极小的),表示力量极小。

造字本义:形容词,年纪小而手脚细嫩
无力。

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

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

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幼的记法是,小孩(幺)的力气(力)很小。

玉,甲骨文像一根丝绳串着四片宝石的薄片,丝绳上端为绳结。

有的甲骨文简化成三片宝石和
一根串绳,字形与“丰”字相似。

金文、篆文
省去上下两端的线头,字形与“君王”的“王”字相似。

隶书在“王”字上加一点指事符号,变成指事字,以区别于王。

造字本义:用丝绳串起来的珍玩宝石。

器,金文是个象形字,像纵横交错的经脉血管连接着两侧众多内脏。

有的金文误将
交错的经脉血管形状写成“犬”形。

造字本义:由纵横交错经脉血管相连接的众多内脏组织。

篆文
承续金文字形。

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犬”
写成。

简体隶书将金文字形中交错的经脉血管形象简化成一纵两横的“工”,表示
义,甲骨文(羊,即“祥”,祭祀占卜显示的吉兆)(我,有利齿的戌,代表征战),表示吉兆之战。

造字本义:出征前的隆重仪式,祭祀占卜,预测战争凶吉;如果神灵显示吉兆,则表明战争是仁道、公正的,神灵护佑的仁道之战。

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

篆文异体字(羊,祥和)(弗,休战),表示休战和平,揭示“道义”的另一层含义。

俗体楷书
另造指事字“义”,在(乂,表示割、杀)上加一点指事符号,表示杀得有理。

当“义”的“仪式”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人”另造“仪”代替,表示程式庄严的典礼。

“意”,指个人的心思、想法,强调的是个体性和主观性;“义”,原指扬善惩恶的天意,后引申为公认的道德、真理、公认的文字内涵,强调的是普遍性和客观性;“意义”,指个人愿望与世间公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