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耐受性醋酸菌的筛选及发酵特性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耐受性醋酸菌的筛选及发酵特性研究
陈洋;汪超;高冰;李冬生;徐宁;胡勇
【摘要】从工业醋醅中分离出5株耐乙醇、耐高温的产醋酸菌株,利用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同源序列分析,初步认定其为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通过对其耐乙醇、耐高温发酵特性的研究,发现菌株FY4可耐受体积分数为12%的乙醇和43℃高温,在30℃和体积分数10%乙醇条件下产酸量达到最高,为61.2 g/L.在10L发酵罐试验中,菌株FY4的产酸量始终高于醋酸菌AS1.41,在37℃和体积分数10%乙醇条件下,菌株FY4产酸量达到42.2 g/L,而在此条件下工业菌株AS1.41几乎停止产酸.结果表明菌株FY4具有高耐受性,可产生大量的醋酸,在工业生产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期刊名称】《中国酿造》
【年(卷),期】2015(034)012
【总页数】6页(P28-33)
【关键词】巴氏醋杆菌;耐高温;耐乙醇;筛选;深层发酵
【作者】陈洋;汪超;高冰;李冬生;徐宁;胡勇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食品与制药学院,工业发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食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68;湖北工业大学食品与制药学院,工业发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食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68;湖北工业大学食品与制药学院,工业发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食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68;湖北工业大学食品与制药学院,工业发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食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68;湖北工业大学食品
与制药学院,工业发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食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68;湖北工业大学食品与制药学院,工业发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
食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6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64.2
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和葡萄糖氧化杆菌属(G1uconobocter)是较为常
用的醋酸菌属,前者主要将酒精氧化为醋酸,用于酿醋工业,后者主要将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酸[1-3]。

醋酸菌不仅应用于生产葡萄糖酸、食醋、山梨酸,还是乙醇和糖类氧化的生化反应的最重要研究对象。

目前,醋酸菌在维生素C制造工业、食醋酿造工业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4-5]。

醋酸菌是酿醋工业的核心菌种。

在酿醋工业中,最常用的醋酸菌是醋杆菌属(Acetobacteer),如菌种AS1.41广泛用于中国工业醋酸发酵,其适合的发酵
温度为28~33℃。

现代酿醋工业多采用深层发酵工艺,在此过程中,初始乙醇含量和温度是发酵的关键因素。

乙醇是醋酸发酵的底物,并为醋酸菌生长代谢提供能量,当乙醇含量超过40 g/L时醋酸菌的生长会受到抑制[6]。

乙醇主要影响甚
至改变细胞膜的组织、通透性和质子流,导致细胞生长缓慢和产酸量低[7]。

另一方面,温度是影响醋酸菌生长和代谢的重要因素,是醋酸菌氧化酒精生成乙酸的必要条件。

因为发酵过程是一个热积累的过程,所以随着发酵的进行,培养温度会逐渐超过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30℃),温度过高会使醋酸发酵的基本酶变性,细胞膜损伤,导致细胞分散[8]。

在深层发酵酿醋工艺中,初始乙醇体积分数一般>6%,这对醋酸菌的耐乙醇性能
具有较大的考验;在夏季高温时,控制酿醋温度为30℃需要花费大量的冷却成本,要克服以上问题,就需要筛选同时能耐受高含量乙醇和高温的优良醋酸菌。

NDOYE B等[9]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热带产品中筛选出耐受42℃高温的醋酸菌,利用该菌种进行生产极大地降低了酿醋工业中的冷却成本问题;PERUMP ULI P
等[10]从斯里兰卡椰子汁醋中筛选出了一株耐40℃高温的巴氏醋杆菌,该菌种各项特性均适用于椰汁醋的酿造;孙文英等[11]用溴甲酚绿平板法从腐烂水果
中成功分离纯化出了一株耐体积分数9%乙醇、38℃高温的醋酸菌,该菌种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从传统发酵工艺的醋醅中筛选出同时具有耐高乙醇、耐高温和高产酸特性的醋酸菌,利用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同源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和发酵特
性研究。

同时,比较该菌种与工业菌种AS1.41在深层发酵中的发酵特性。

为醋酸菌的筛选提供较好的参考价值,为醋酸菌耐受性机理的研究做好铺垫工作。

1.1 材料与试剂
1.1.1 原料与试剂
发酵5~7 d的醋醅:凤阳醋厂醋醅和丹阳醋厂醋醅;醋酸菌AS1.41:中国典型
微生物保藏中心;无水乙醇、氢氧化钠(NaOH)、碳酸钙、酚酞、葡萄糖、琼脂、琼脂糖等(均为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1eic acid,DNA)提取试剂盒和胶回收试剂盒: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1.1.2 培养基
耐乙醇筛选培养基:葡萄糖1%,酵母膏1%,MgSO40.01%,CaCO32%,琼脂2%,乙醇10%,pH自然。

富集培养基:葡萄糖1%,酵母膏1%,MgSO40.01%,pH自然。

液体培养基:葡萄糖2%,酵母粉2%,MgSO40.01%,乙醇4%。

碳酸钙平板培养基:葡萄糖1%,酵母膏1%,CaCO32%,琼脂2%。

1.2 仪器与设备
SW-CJ净化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I8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济
南海能仪器有限公司;DYY-7C电泳仪:北京市六一仪器厂;FY50高压蒸汽灭菌锅:上海三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D3024R台式高速冷冻微量离心机、TC-XP基
因扩增仪:杭州博日科技有限公司;FR-200A型凝胶成像仪:上海实验仪器厂有
限公司;SY-3010发酵罐:上海世远生物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1.3 实验方法
1.3.1 菌株的富集培养
取醋醅各1g,加入100mL蒸馏水中,30℃培养3~5 d,取自然发酵液5 mL,
装入含有100 mL富集培养基的三角瓶中,30℃、180 r/min培养2 d,即可得到菌株的富集培养液。

1.3.2 菌株的定性试验
取含有菌体的富集培养液20 mL,以10 000 r/min的转速离心3 min,离心除去醋酸菌发酵液中的菌体,取上清液5 mL,用2.5 mo1/L的NaOH溶液中和至
pH 7.0,加入质量浓度50 g/L的氯化铁溶液4~6滴摇匀,观察溶液是否变成黄
褐色,再加热至沸腾,如出现红褐色沉淀则菌种确定为产醋酸菌[12]。

1.3.3 耐高乙醇、耐高温醋酸菌的初步筛选
取含有醋酸菌的富集培养液1 mL,用生理盐水依次稀释到10-6,分别取200 μL 10-5和10-6的稀释液涂布于含有体积分数10%乙醇的碳酸钙平板培养基上,30℃培养72 h,挑出产生透明圈的单个菌落,即可得到耐体积分数10%乙醇的菌株。

对筛选出的耐乙醇菌株进行耐高温研究。

1.3.4 生理生化试验
醋酸菌的生理生化试验参照伯杰士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

1.3.5 高耐受性菌株的鉴定
按照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SK1201-UNIQ-10柱式细菌基因组
DNA抽提试剂盒说明书提取5株高耐受性菌株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

进行
聚合酶链反应(po1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的16S rDNA引物为:27 f(5′-AGAGTTTGATCCTGGCAG-3′)和1492 r(5′-GGCTACCTTGTTACGACTT-3′)[13]。

电泳确定成功后,委托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进行16S rDNA基因扩增序列测序。

测序后得到菌种的16S rRNA序列,将得到的16S rRNA序列通过BLAST程序提交,在美国国家生物技
术信息中心(nationa1 center of biotechno1ogy information,NCBI)在线数据库中进行同源序列检索。

将目标菌株和通过基于局部比对算法的搜索工具(basic 1oca1 a1ignment search too1,BLAST)检索到的与之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菌株的16S rDNA序列作最大同源性比较分析,同时利用MEGA 5.0软件采用
相邻法(neighbor-joining,NJ)[14]构建系统发育树。

1.3.6 菌株发酵性能的测定
耐高温性能测定:对筛选出的所有单菌落富集培养,取对数期菌液4 mL加入含有96 mL液体培养基的500 mL锥形瓶中,每种单菌落分别在30℃、33℃、35℃、37℃、40℃、41℃、42℃、43℃、44℃的摇床中培养,摇床转速180 r/min,每隔24 h测量菌种的生长量OD600nm值及产酸量。

耐乙醇性能测定:分别取对数期菌液4 mL加入含有96 mL液体培养基(分别含
有体积分数为2%、4%、6%、8%、10%、11%、12%、13%的乙醇)的500
mL锥形瓶中,30℃、180r/min的摇床中培养,每隔24h测量菌种的生长量
OD600nm值和产酸量。

1.3.7 发酵罐发酵
在10 L发酵罐中,比较菌株FY4与菌株AS1.41的发酵性能,温度设为30℃或37℃,初始乙醇浓度为4%、6%、8%、10%。

搅拌速度120 r/min,溶解氧浓度维持在22%。

每隔24 h测定产酸量。

1.3.8 菌株生物量及产酸量的测定
菌体密度:使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600 nm处测定吸光度值,用OD600nm值表
示菌体生物量。

产酸量测定:取1 mL菌株发酵液于250 mL三角瓶中,再加入50 mL蒸馏水,
加入2滴0.5%的酚酞作指示剂,然后用标定的0.1 mo1/L NaOH溶液滴定至浅
粉色,30 s不变色,即达到滴定终点,产酸量计算公式如下(以醋酸计):
式中:V为发酵液样品滴定所有的NaOH溶液的体积,mL;V0为以空白培养基
为对照滴定所用NaOH溶液的体积,mL;CNaOH为NaOH溶液的物质量浓度,mo1/L;V样为样品的体积,mL;60为醋酸的分子质量,g/mo1。

2.1 高耐受性菌株的初步筛选
经过醋酸菌的定性试验,找出含有醋酸菌的富集培养液,将稀释后的富集培养液涂在含有体积分数10%乙醇的碳酸钙平板培养基上,30℃培养3 d,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有大量的单菌落产生了透明圈,这表明这些菌株在体积分数为10%
的乙醇培养基中仍然能生长及产酸。

透明圈越大表明菌株对乙醇的耐受能力越强。

因此,挑出透明圈上的菌种进行平板划线纯化,最终共筛出14株耐体积分数10%乙醇的菌株。

对筛选出的14株耐乙醇菌株进行耐高温筛选,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共筛出5株耐体积分数10%乙醇、耐37℃高温的菌株,分别命名为菌株FY1、FY2、FY3、FY4和FY5。

培养温度为30℃时,FY3和FY4可以在含有12%乙醇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菌株FY1和FY5可在含有11%乙醇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

培养温度为37℃时,FY4在含有体积分数12%乙醇的培养基上可微弱生长,菌株FY3和FY4在含有体积分数11%乙醇的培养基上可以正常生长,菌株
FY1和FY5在含有体积分数11%乙醇的培养基上几乎停止生长,菌株FY2仅可以
耐受体积分数为10%的乙醇。

因此,5株菌种中,菌株FY4的耐受性最强,它可以同时耐受体积分数11%的乙醇和37℃高温。

2.2 生理生化试验
为了初步确定5株菌种的种属关系,根据伯杰士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中醋酸菌的生理生化特征的描述,对5株菌种的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5株菌种均为革兰氏阴性菌种,参照伯杰士细菌鉴定手册(第八版)对醋酸菌的分类,以巴氏醋杆菌AS1.41作参照菌株,由表2可以看出,5株菌种所测试的生理生化特征几乎均与巴氏醋杆菌AS1.41相同。

因此,初步认定5株菌种均为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

2.3 菌株的鉴定结果
以提取的5株菌的DNA作为模板,采用引物:27 f(5′-AGAGTTTGATCCTGGCAG-3′)和1492 r(5′-GGCTACCTTGTTACGACTT-3′)进行PCR扩增,对PCR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通过PCR扩增后,可发现产物大小约为1 500 bp。

5株菌种的PCR产物经上海生工进行测序,全长为1 452 bp。

NCBI对比结果表明所有筛选的菌株均与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序列的相似性>99%。

采用相邻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醋酸菌的分类位置。

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5株筛选所得的醋酸菌均显示与巴氏醋杆菌具有最亲近的关系。

5株筛选所得的醋酸菌与巴氏醋杆菌AS1.41的序列相似性>99%(菌株FY1、FY2、FY3、FY4 和FY5与巴氏醋杆菌AS1.41的相似性分别为99.18%、99.23%、99.36%、99.32%和99.33%)。

因此,菌株FY1、FY2、FY3、FY4和FY5应归属于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

2.4 菌株生产性能测定
2.4.1 耐高温性能
考察温度对5株菌种的生长量OD600 nm和产酸量的影响,结果见图4。

由图4可知,随着温度从30℃升至43℃,菌株FY1的生长量OD600 nm值呈下降趋势,产酸量逐渐降低;当温度<37℃,温度对菌株FY2、FY3、FY4和FY5
的生长量OD600 nm值和产酸量影响较小,当温度升至40℃时,菌株FY3和
FY4依然保持较高的生长及产酸性能,且在42℃时,菌株FY4依然保持较高的产酸量(33.5 g/L);在44℃时,所有菌株几乎不生长,且无产酸量性能。

结果表明,FY4对温度的耐受性最强,其最高可耐受43℃的高温。

2.4.2 耐乙醇性能
考察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对5株菌的生长量OD600nm值和产酸量的影响,结果
见图5。

由图5可知,随着乙醇体积分数的增加,菌株生长量OD600nm值呈下降趋势,
菌种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当乙醇体积分数为12%时,菌株FY1和FY2
停止生长,菌株FY3、FY4和FY5依然能够生长及产酸;菌株FY4的产酸量最大,在乙醇体积分数为10%时可达61.2 g/L。

综合图4和图5,结果表明,FY4是耐
高温和耐乙醇最强、产酸量最高的菌株,其可以耐受体积分数12%的乙醇,43℃
的高温。

2.5 发酵罐发酵
在工业发酵的过程中,初始乙醇体积分数通常低于10%,发酵的温度通常不超过37℃,因此,为了探究在复合条件下菌株FY4的发酵特性,本研究选取的温度为30℃和37℃,初始乙醇体积分数为4%、6%、8%、10%,在该条件下,对菌株FY4和菌株AS1.41在10 L发酵罐中的产酸性能进行比较,结果如图6所示。

由图6可知,菌株FY4的产酸量始终大于同一条件下菌株AS1.41的产酸量。

在30℃、10%乙醇的条件下,菌株FY4的产酸量是菌株AS1.41的2.86倍,菌株
FY4的产酸量达到最高为62.9 g/L;在37℃、体积分数10%的乙醇条件下,菌株FY4的产酸量虽然有所降低,但是仍然达到42.2 g/L,而菌株AS1.41几乎停止产酸。

结果表明,菌株FY4可以同时耐受高乙醇和高温,并产生大量的醋酸,该菌株在工业生产上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即可以降低初始乙醇对菌种的抑制作用,还能减少高温季节酿醋时的冷却费用。

考虑到中国传统醋醅中蕴含着丰富的醋酸菌资源,运用高乙醇碳酸钙平板从醋醅中定向筛选耐乙醇醋酸菌,进一步研究其对温度的耐受性,初步筛选出具有耐乙醇、耐高温、高产醋特性的酸菌株。

对其进行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DNA测序分析,初步认定其为巴氏醋杆菌(Acetobac ter pasteurianus)。

结果发现菌株FY4可耐受体积分数12%的乙醇、43℃高温,且在乙醇体积分数为10%,温度为30℃条件下产酸量达到最高,为61.2 g/L。

将菌株FY4的发酵特性与工业菌株AS1.41进行了对比,在10 L发酵罐试验中,菌株FY4的产酸量始终高于菌株AS1.41,在37℃,体积分数10%乙醇的条件下,菌株FY4产酸量达到42.2 g/L,而工业菌株AS1.41在此条件下几乎停止产酸。

这表明菌株FY4具有高的耐受性,可产生大量的醋酸,在工业生产中有潜在应用价值,对高耐受性醋酸菌的筛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酿醋工艺的提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献】
[1]王扬,李宏,张建利.醋酸菌分类概要[J].中国酿造,1991,10(6):7-10.
[2]白立勇.利用废啤酒生产啤酒醋及其澄清工艺的研究[D].济南: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论文,2007.
[3]董书阁.苹果醋、苹果醋饮料优良发酵菌株的选育及发酵工艺的优化[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7.
[4]杨立霞,李锦.醋酸菌在生物转化中的应用[J].河北化工,2012,35 (4):35-38. [5]冯静,施庆珊,欧阳友生,等.醋酸菌多相分类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09,36(9):1390-1396.
[6]ZHENG Y,ZHANG K,WANG C,et a1.Improving acetic acid production ofAcetobacter pasteurianusAC2005 in hawthorn vinegar fermentation by using beer for seed cu1ture[J].Int J Food Sci Tech,2010,45 (11):2394-2399.
[7]KRISCH J,SZAJANI B.Ethano1 and acetic acid to1erance in free and immobi1ized
ce11s ofSaccharomyces cerevisiaeandAcetobacter aceti[J]. Biotechnol Lett,1997,19(6):525-528.
[8]DE ORY I,ROMERO LE,CANTERO D.Mode11ing the kinetics of growth ofAcetobacter acetiin discontinuous cu1ture:inf1uence of the temperature of operation [J].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1998,49(2): 189-193.
[9]NDOYE B,LEBECQUE S,DUBOIS-DAUPHIN R,et a1.Thermo resistant properties of acetic acids bacteria iso1ated from tropica1 products of Sub-Saharan Africa and destined to industria1 vinegar[J].Enzyme Microb Tech,2006,39(4):916-923.
[10]PERUMPULI P,WATANABE T,TOYAMA H.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rmoto1erant acetic acid bacteria strains iso1ated from coconut water vinegar in Sri Lanka[J].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2014,78(3):533-541.
[11]孙文瑛,陈雄,王志,等.耐高温高醇醋酸菌的筛选及其发酵工艺的初步优化[J].中国酿造,2011,30(1):44-47.
[12]周帼萍,汪芳安,高冰.醋酸菌筛选培养基的优化和优良醋酸菌分离的研究[J].中国酿造,2004,23(6):18-19.
[13]HIRAISHI A.Direct automated sequencing of 16S rDNA amp1ified by po1ymerase chain reaction from bacteria1 cu1tures without DNA purification[J].Lett Appl Microbiol,1992,15(5):210-213.
[14]GONZALEZ A,MAS A.Differentiation of acetic acid bacteria based on sequence
ana1ysis of 16S-23S rRNA gene interna1 transcribed spacer sequences[J].Int J Food Microbiol,2011,147(3):217-222.
[15]YUAN Y,FENG F,CHEN L,et a1.Directiona1 iso1ation of ethano1-to1erant acetic acid bacteria from industria1 fermented vinegar[J].Eur Food Res Technol,2013,236(3):573-5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