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基础知识讲座:关联词语共13页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联词语
关联词语是我们说话、写作的好帮手,如果使用得当,能起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现代汉语中的关联词语很多,理解和掌握它们,可以使同学们更好地运用关系复杂的句子,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为阅读和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讲介绍关联词语的有关知识,并提醒同学们在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学习要点】
(一)关联词语的特点和作用
在现代汉语中,有些词语能够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连接起来,组成比较复杂的句子。

这些词语就是关联词语。

“关联”是指事物之间相互发生牵连和影响,顾名思义,关联词就是指在语言中起到一定关联作用,表示句中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的赐予。

(二)关联词语的种类
由于句子与句子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因此就要恰当选用表示不同关系的关联词语来连接。

在小学阶段,我们应该掌握的关联词语有以下八种类型。

1、并列关系。

这种关系各分句的意思是平行并列的,分别叙述有关联的几件事或同一事情的几个方面。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既……又……;不是……而是……等。

例如:
A.湖滨公园太美丽了,花草树木是那么
..奇特。

..诱人,石桥亭阁是那么
这一句子中,用“那么……那么……”串联起两件事物、两种情况:花草树木诱人,石桥亭阁奇特。

B.这条新修的公路既.宽阔平坦又.标志醒目。

这一句子中,用“既……又……”串联起来的是同一事物:“这条新修的公路”并列的两个方面:“既宽阔平坦”、“标志醒目”
2、递进关系
这种关系的分句后面的意思比前面的意思更进一层,程度更深,范围更广,数量更多;
语意一般由轻到重,由大到小,由深入浅,由易到难。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而且……;
不但……还……;不仅……而且……;不仅……也……等。

有时关联词语中用在后面的分句中,常用“而且”、“并且”、“甚至”等来连接。

例如:
A.灰尘不但
..把我们的空气弄脏,而.且.会弄脏我们的房屋、墙壁、家具、衣服和手上、脸上的皮肤。

B.小学生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
..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3、选择关系。

选择关系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几个分句分别叙述几件事情,说话人可任选其一,有或此或彼的意思,这是任选句。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或者……或者……;是……还是……等;另一种为分句间的选择关系是“非此即彼”,二者必居其一,这是限选句。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要么……要么……等。

例如:
A.下午我放学回家以后,或者
..收看电视节目。

..阅读故事书,或者
B.对待困难有两种态度,不是
..让困难把我们压倒。

..我们战胜困难,就是
4、转折关系。

这种关系前后两个分句的意思不一致,后面分句不是顺着前面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与前面分句的意思相反。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还是……等,前面的分句先承认某种事实,后一分句转入正意,也就是转入所要强调的重点。

有时前一分句并没有预示下面有转折,关联词语只在后一分句出现,常用“但是”、“可是”、“然而”、“却”等表示转折。

例如:
A.太阳虽然
..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离我们非常远,但是
B.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5、条件关系。

这种关系的分句间是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前面的分句提出条件,后面的分句说出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条件关系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条件与结果是一致的,前面的分句提出条件,后面的分句说明在这个条件下相应产生的结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有……才……;只要……就……等。

另一种是条件和结果是不一致的,前面的分句表示任何条件,指出在任何条件下,都会得到同样的结果。

这种情况的条件关系结果是确定的,结果不会受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无论……都……;不管……总……;不论……也……等。

例如:
A.我们只有
..平时坚持体育锻炼,才.能不断增强体质。

“只有……才……”这一组关联词语表示的是必要条件关系。

前后分句所提出的是唯一条件,是“非此不可”的意思,必须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出现后面分句提到的结果。

B.过些天只要
..我们栽下去的小树长出新叶,那么就.说明它成活了。

“只要……就……”这一组关联词语表示的是充分条件关系。

前面分句所提出的是必要的条件,有了这个条件就能产生后面分句提到的相应的结果,是“有此即可”的意思,但不排除其他条件的存在。

例A和例B虽然有所区别,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条件与结果一致。

C.我长大后,无论走到哪里,都永远忘不了培育我成长的老师。

这一句前面的分句表示任何条件,带有不确定性或选择性,后面的分句表示结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

6、假设关系。

这种关系的分句之间是假设与结果关系。

前面的分句提出一种假设,后面的分句说明这一假设情况下要产生的结果。

从前后分句间假设和结果的关系看,假设关系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假设和结果一致,往往是前一分句提出假设,后一分句说出结果。

后面的结果能否成为事实,要以前面的假设能否实现为前提。

假设实现了,结果就能成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假如……就……等。

另一种情况是假设与结果不一致的,前一分句先承认假设的事实,后一分句则说出与前一分句所提出的事实相反的结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即使……也……;就是……也……;哪怕……也……等。

例如:
A.如果
..没有太阳,就.不可能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B.英勇的红军战士即使
..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也.能战胜敌人,勇往直前。

7、因果关系。

这种关系有两种,一种是说明因果关系,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个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都是客观存在的。

一般是前一分句表示原因,后一分句指出由这个原因所产生的结果,先因后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因为……;……所以……等。

而有时为了强调原因,把表示结果的分句放在前面,表示原因的分句放在后面。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之所以……是因为……;……是因为……等,先果后因。

例如:
A.因为
..这本故事书非常有趣,所以
..我一口气把它看完了。

B.大家因为
..时常见到听到接触到,都觉得那些事物平淡无奇,不足介意。

C.我总认为这个青年之所以不再迟疑,是因为
...他有必胜的信心。

D.这种花之所以
...它每个月都要开一次花。

...被人们称为月季,是因为
前两句是“前因后果”:前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后一个分句说明结果;第三、四句是“前果后因”:前一个分句先说明情况,后一个分句补充说明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

这些句子有的成对使用关联词语,有的只在一个分句中使用,都清楚地表明了前后分句的因果关系。

另一种是推论因果关系,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个分句表示由这个依据或前提推出的结论。

这种结论带有主观性,可能是事实,也可能不是事实。

这种关系一般用“既然……就”等关联词语来表示。

例如:
既然
..你知道做错了,就.应该赶快纠正。

你既然
..已经下定了决心,那就.勇敢地向前走吧。

8、取舍关系。

这种关系的分句分别叙述两种情况或两件事,说话人经过比较选择其中之一,舍弃其余的。

取舍关系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取前舍后,即选取前一分句的意思,舍弃后一分句的意思,常用关联词语有:宁可……也不……。

另一种是舍前取后,即舍弃前一分句的意思,选取后一分句意思,常用关联词语有:与其……不如……等。

例如:
A.刘胡兰宁可
..向敌人屈服。

..牺牲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也不
B.有些同学与其
..在视力下降患了近视以后懊悔万分,不如
..平时只以保护眼睛,科学的使用眼睛。

(三)使用关联词语应注意的问题
1、搭配要得当。

使用一组关联词语是要先呼后应,要“成双配对”,不能交叉使用,这样才能
使句意畅通、明确。

2、不可胡乱地、过度地滥用。

这样会使句子啰嗦生硬,甚至不能准确的表达语句的意思。

而该
用关联词语时没用,那样会使句子表达的意思含糊不清,缺乏条理。

简单地说就是该用则用,不该用则不用。

3、根据需要表达的意思,正确的选择关联词语。

这样才能使句子连贯,关系明确,意思准确。

比如同是用来表达“多练多写”和“作文就会进步”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有两种意思的表达,使用两种不同关系的关联词语。

例如:
A.我们只要
..多练多写,作文就.会进步。

B.如果
..我们多练多写,作文就.会进步。

你如果想表达条件的意念关系,就只能选用“只要……就……”这一组关联词语;你如果想表示假设的意念关系,就只能选用“如果……就……”这一组关联词语了。

同学们只有掌握了各种类型的关联词语,才能在说话和写作中准确地运用它们,这样会把
要表达的意思表现得更清楚、更准确;在阅读中,也可以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得更深刻。

下表列出常用的关联词语,共同学们参考。

【强化训练】
(一)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括号里。

因为……所以……如果……就……不但……而且……只要……就……
虽然……但是……即使……也……宁可……也不……既……又……
只有……才……与其……不如……一……就……无论……都……
1、()我已经去了好几家书店,()仍然没买到我想要的那本书。

2、()我们家的昙花一开放,奶奶()邀请邻居们来观赏。

3、()没有老师的辛勤培养,我们()学不到那么多的知识和本领。

4、北京是一个()清洁()美丽的城市。

5、()我们班在运动会上取得了好成绩,()同学们都非常高兴。

6、()明天天气不好,我()去看望孤寡老人李奶奶。

7、祖国的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8、刘老师()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给同学补课,()愿意有一个学生掉队。

9、孔繁森同志是领导干部的楷模。

()他牢记自己是共产党的干部,()时刻把人
民群众放在心上。

()发现谁有困难,他()想方设法去帮助。

()自己苦点、累点,()他心里很踏实。

10、我们()走到哪里,()不能忘记人民的嘱托。

11、()坐在那里说空话,()实实在在地去干。

12、张老师()没有担任我们的班主任,()关心着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

他()
有空儿,()到我们班问这问那。

13、()做什么事情,我们()应当一丝不苟。

14、()老师只说了一句简短的话,()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15、()美好的情感是珍贵的,()请你加倍地珍惜我们的情感。

16、()哪一门学科,()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严格的科学态度。

(二)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1.()我们是首都的小公民,()要爱护北京的一草一木。

2.()这个任务有多么紧迫,我们()要按时完成。

3.课外小组活动()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开阔了我的眼界。

4.你()付出了辛勤劳动,()能享受到收获的喜悦。

5.()天气有变化,运动会()要推迟到下星期举行了。

6.()爷爷已经七十多岁了,()身体非常好。

7.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高大,()庄严。

8.我问小刚:“你()参加美术小组,()参加航模小组?”
9.小刚让我猜他参加了什么兴趣小组,我说:“()美术组,()航模组。


10.()他不一定能来,我们()要通知他。

11.这里的花()很多,()没有奇花异草。

12.鲁迅先生()爱惜自己的时间,()爱惜别人的时间。

13.我们()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可以看见火力点,()连敌
人讲话都听得见。

14.()天气很冷,爷爷()要坚持早锻炼。

15.()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16.很多同学在实践中体会到,()多读多写,作文()会有进步。

17.()困难有多大,我们()能克服。

18.()他热情地为同学们服务,()受到同学们的好评。

19.()你答应找小兰一起去看画展,()应该准时去找他。

20.刘胡兰()牺牲自己的生命,()说出党的机密。

21.放学后,我们()在街上乱跑,()回家读一读课外书。

22.我()知道这件事情,()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

23.()你去,()他去,总得有一个人去。

24.他()牺牲自己,()暴露党的组织。

25.同学们()走着,()谈论着。

26.()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行。

27.小李在学习上()有这么好的成绩,是()他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

28.()风浪再大,我()要把你送过河去。

29.王老师()关心我们的学习,()关心我们的身体。

30.()多读多练,()会提高作文水平。

31.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

32.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还要注意节约。

33.()芦花村的孩子们几乎都会凫水,()能像雨来游得这么好的却没有几个。

34.()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35.()走到天涯海角,我()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

36.凡卡()在城里受罪,()回到乡下爷爷那里去。

37.邱少云()牺牲自己,()暴露潜伏部队。

38.()工作再忙,他每天晚上()挤出时间学习英语。

39.每天上学,()王洁来找我,()我去找他,我俩总是结伴去学校。

40.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个纸箱子。

41.()我做了充分准备,这次试验()没有成功。

42.()困难再大,我们()要按时完成任务。

43.()明天下雨,我们()下个星期再去游乐园吧。

44.()石块有多重,小草()要从下面钻出来。

45.我()说了,()不怕发表。

46.王平和我同桌三年,()我很了解他。

47.我们一定要把京张铁路修好,否则()那些外国人会讥笑我们,()
会是中国工程师失去信心。

48.他干的活计()速度快,()质量好。

49.()这种草,()是坚韧的草。

50.这艘轮船()载客多,()速度非常快。

51.江涛()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秀。

52.()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少年儿童()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53.一场大雪过后,孩子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

54.()他真正下了苦功,()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55.他()学习和品德都很好,()身体也很好。

56.()我的身体不好,()我要参加体育锻炼。

57.()刻苦地钻研,()能掌握科学技术。

58.弟弟()年纪小,()很懂事。

59.()风吹雨打,我们()要坚持到校学习。

60.李老师()身体不好,()一直坚持给我们上课。

61.()把死苍蝇拴在线上,在青蛙跟前掠过,青蛙()跳起来把它吞了,跟吃活的苍蝇一个样。

62.小刚()听录音机,()背外语单词。

63.同学们在讨论怎样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的问题时,有的说:“()每个优生负责帮助一个后进生,那么后进生()能很快提高。

”有的说:“()老师耐心地帮助我们()好了。


64.山上开满了杜鹃花,()花朵和叶子,()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

65.今天早锻炼,()打乒乓球()跳绳?
66.你()已经答应放学以后出黑板报,那么()不应该独自回家。

67.时间非常珍贵,()是一分一秒,我们()不能浪费。

68.诸葛亮()精通兵法,()熟知天文地理。

69.张欢()在全校语文知识竞赛中获得第一名,()他一点也不骄傲。

70.我()看课外书籍,()摘录好词佳句,收获真不少。

71.()你去,()他去,总得有一个人去。

72.()你答应和小明一起去看体操表演,()应该准时去叫他。

73.()生长在和平年代,()我们不能忘记战争带来的苦痛。

74.老师()在教室里,()在办公室里。

75.这种布()颜色和图案非常美观,()结实耐用。

76.妈妈每天准时去上班,()遇上了坏天气,她()不迟到。

77.()罪犯多么狡猾,()逃不过人民的法网。

78.()具有高超的潜水技术,你()能到海底探索海洋的秘密。

79.()集体已做出决定,你()应该服从集体。

80.刘家峡水电站()能蓄水,()能发电。

81.()这部电影太感人,()我打算再看一遍。

82.他滔滔不绝地讲,使我相信他()了解中国的现在,()了解中国的过去。

83.他()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分析问题。

84.一切的一切,()不那么容易,()不那么困难,只要认真、努力、热爱,都能如人所愿。

85.()站得高,()能看得远。

86.李伟()诚恳地接受了批评,()马上改正了错误。

87.李志华()刻苦学习,()热爱劳动。

李志华()刻苦学习,()成绩很好。

李志华()刻苦学习,()不注意锻炼身体。

88.()刮风下雨,玲玲()不来我家。

()刮风下雨,()玲玲没来我家。

()刮风下雨,()玲玲还来我家。

()刮风下雨,玲玲()会来我家。

()我去玲玲家,()玲玲来我家?
()我去玲玲家,()玲玲来我家。

(三)加上适当的关联词语,把两个小句合成一句话,使句子更简洁。

1. 小华的字写得很快。

小华的字写得很好。

2.革命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

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3.我们多赶几里路。

我们要去看一看精彩的武术表演。

4.你没有告诉我。

我知道了。

5.我们发动群众。

我们很好地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

6.他刻苦学习。

他能取得优秀的成绩。

(连成三个不同的句子)7.妈妈看电视。

妈妈打毛衣。

8.谢彬学习成绩很好。

谢彬一点也不骄傲。

9.这碗鱼汤没有加作料。

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

10.狼装出一副憨厚的模样。

狼装出一副可怜的模样。

11.雷锋不富裕。

雷锋把节省下来的钱支援灾区人民。

12.他经常看课外书。

他的阅读写作水平提高较快。

(四)判断下列句子的关联词使用是否正确,在括号里打“√”或“×”,并用修改符号在错误的句子上改正。

1、即使秋天来了,树上的叶子也都黄了。

()
2、因为靠近寒冷的西伯利亚,所以北国的冬天来得总要早一些。

()
3、我们尽管要学好课本上的知识,还是必须进行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
4、不管天气很冷,广场上参加早锻炼的人总是很多。

()
5、虽然来了,你就安心地住下吧。

()
6、只有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就能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7、即使说法不同,但是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

()
8、虽然他平时善于观察,因此写作文时总是言之有物。

()
9、即使勤奋的人,才有希望做出优异的成绩来。

()
10、既然修筑京张铁路十分困难,詹天佑也依然接受了任务。

()
11、不论做什么事,只要下苦功,才有可能成功。

()
12、小明如果在学校积极劳动,而且回到家里帮助妈妈做家务。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