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复习提纲必修二鲁教版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复习纲领必修二(鲁教版) 1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二年级地理复习纲领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1101.世界人口增添的历史轨迹是如何的?
答:在人类社会早期和农业文明期间,生产力水平低,人口增添极其
缓慢;18 世纪家产革命后,生产力水平提升,世界人口增添快度加快。

二战后,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升,世界人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
人口迅速增添,人类进入“人口爆炸时代”。

1102.发展中国家人口增添迅速的原由是什么?
答:(1)政治上的独立( 2)经济的发展( 3)生活水平的提升( 4)医疗卫生的进步。

1103.世界人口增添经历过那几个阶段?分别属于何种人口转变模式?其特色分别是什么?
答:世界人口增添经历过四个阶段:(本题要联合教材第 4 页图 1-1-4 来掌握)
第一阶段原始低增添阶段,属于原始型,其特色是 : 超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添率。

热带原始丛林深处的一些土著居民。

第二阶段加快增添阶段,属于传统型,其特色是:超出生率、低死
亡率、高自然增添率。

欧洲发达国家一般在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开始进入这个阶段,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肯尼亚正处在这个阶段。

第三阶段增添减缓阶段,属于过渡型,其特色是:较超出生率、低死亡率、较高自然增添率。

欧洲在 20 世纪 50 年月处在这个阶段,目前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都处在这个阶段。

第四阶段低速增添阶段,属于现代型,其特色是:低出生率、低死
亡率、低自然增添率。

德国、英国和法国等欧洲发达国家目前正处在
这个阶段,中国和韩国已经进入现代型。

1104.世界不同样地区的人口增添状况是如何的?
答:世界人口增添极不均衡,目前,发展中国家连续增添势头居高不下,非洲人口自然增添率最高,为 24‰,发达国家人口数目已保持相对坚固,欧洲人口自然增添率最低,为 - 2‰。

105.不同样国家所面对的人口问题分别是什么?分别带来那些影响?
其解决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答:发展中国家:(1)问题:发展中国家大多面对人口出生率高,
自然增添快,以及 0~14 岁的小孩比重国大等问题
(2)影响:人口增添过快,会加大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以致累积减少,经济发展速度降低,人们生活水平上涨缓慢甚至降落,使还没有解决饱暖的穷国更加贫困,同时不利于提升人口质量。

(3)措施:控制人口增添,提升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政
策发达国家:(1)问题:人口增添迟和缓老龄化
(2)影响: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3)措施:激励生育政策,采纳外国移民
1201.何为人口迁徙?何为人口流动?两者的差异是什么?
答:人口迁徙平时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久性改变的人口挪动现象;人口流动平时指因工作、学习、旅行、探亲等原由暂时或短期走开原居住地出门活动,而不更正户籍的人口挪动现象
差异:人口挪动为居住地长久或永久性改变,而人口流动为暂时或短
期改变
人口挪动户籍发生更正,而人口流动常常户籍不发生更正
1202.联合实例,剖析不同样期间、不同样地区人口迁徙的主要原由是什么?
答:(1)在人类社会早期,自然条件是人口迁徙的最主要要素。

(2)古代农业社会,土地开垦的吸引或闪避灾荒、战乱、宗教伤害
等是人口迁徙主要原由( 3)15 世纪末到 19 世纪,新航路的开拓、
新大陆的发现,再加上欧洲的资本主义扩大,受土地、矿产的吸引和
欧洲殖民者贩卖黑奴,是致令人口迁徙的主要原由。

此期间,人口迁
徙方向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地区流向未开发地区,由亚、
欧、非三大洲迁往美洲和澳大利亚。

(4)二战后,人口迁徙出现新特色,永久性移民比率显然减少,迁徙
形式更加趋于多样化。

主要表此刻三个方面:①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
徙急剧增添。

②国际人口迁徙的流向发生很大改变。

③新兴城市和新
兴家产的发展,也造成了人口的迁徙。

附:这一期间人口迁徙的主要原由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其他,政治、战争、灾祸等也会致令人口的迁徙,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形成了
亚洲最大的一次人口迁徙属于政治原由,独立后的非洲国家殖民遣返和
部分国家重新划定国界致令人口迁徙属于政治原由。

这一期间,世界人
口迁徙的主流是由发展中国家迁徙到发达国家,由经济落后地区迁徙到
经济发达的地区。

欧洲由本来的迁出地变为迁入地,拉丁美洲由本来的
迁入地变为迁出地,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向来都是迁入地。

(联合教材第
8 页图 1-2-1 和第 9 页图 1-2-2 比较剖析) 1203. 国际难民、环境移民
与环境难民
答:国际难民:是指因为国际国内战争、政治形势变化、种族与民族
矛盾以及政治伤害等原所以造成的大量人口逃亡异国异乡的人口迁徙。

环境难民:指那些因洪涝、地震等自然灾祸而无家可归、被迫乔迁的
人口迁徙。

环境移民:主要指那些因居住地生态环境恶化或遇到破坏没法在当地
生计而被迫外迁的人。

1204.我国人口流动的原由在不同样期间有何不同样?分别以何种
形式为主?
答:改革开放从前流向东部人口茂盛区流向东北西北等地
原由城市化;开发内地;建设边境
特色有组织与自觉迁徙联合,前者为主
作用调整人口分布,对开发资源,增强边境经济文化和国防建设起
了踊跃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流向山区流向平原;农村流向城市;贫困区流向发达
地区
原由东部、南部经济迅速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农村生产力提升解
放出大量劳动力
特色有组织与自觉流动及盲目流动并存,以自觉流动为主
作用有效调整了各地区劳动力的余缺,对城市发展、繁荣起了踊跃
作用;改进了农村经济,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

但盲目、无序流动带
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1205.人口挪动的主要原由是什么?
答:(1)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造成人口挪动的最主要原由;(2)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 3)国家政策如为我国五、六十年
月的“上山下乡”活动( 4)文化背景如人们的“落叶归根”思想影响
人口的迁徙。

1206.人口挪动的效应(影响)有哪些?
答: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
①对迁出地利:可缓解迁出地的人地矛盾,并对合理利用节余劳动
力、提升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产生踊跃作用;弊:易造成迁
出地的人材流失,对经济发展有必然影响
②对迁入地利:缓解了迁入地劳动力不足状况,促进迁入地经济发
展;
弊:(1)大量的人口迁入必然以致迁入区人口增添,就业紧张、交
通拥堵,住处困难等问题。

(2)对迁入地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影响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大大促进了种族、民族的交融和经济、文化的交流。

主要表此刻:①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显然地改变
了世界人口的分布。

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新加坡。

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③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交融与发展。

巴西被誉为“人种大熔炉”混
血种人占总人口 40%,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占本国总人口 50%以上1301.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答:详尽说:依据天气应布局在气温适合,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区;依据地形应布局在海拔较低的平原和丘陵地区;依据距海远近应布局在临海的边沿地区。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温适合,降水适中,海拔较低的中低纬度地带
和临海的边沿地区。

1302.在热带地区人口如何分布?为何?
答:布局在山区和高原地区。

因为低地闷高湿润不利于居住,而山区
和高原气平和降水适中,排水畅达,并且海拔高度常常超出虐蚊的分
布线,可免受疟疾等疾病的困扰,更适于人类居住。

1303.矿产资源对人口城市分布有何影响?
钢铁城市:包头、鞍山、攀枝花、匹兹堡。

石油城市:大庆、玉门、克拉玛依。

黄金:南非的约翰内斯堡
1304.影响人口分布的要素有哪些?
答:自然要素:地形、天气、水源和土壤、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要素:主要包含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
条件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此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最为显然。

政治文化要素:政治、宗教崇奉、文化民俗、科技发展水平、政府的
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要素等。

1305.我国人口分布的特色是什么?
答: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其他,沿海、沿江、沿湖的平
原地区人口多,内地干旱的顶峰、高原地区人口少;经济发达和交通便
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汉族居民会合的
地区人口多,大多数少量民族地区人口少,也是我国人口分布的特色。

1306.胡焕庸线:从黑龙江爱辉(今黑河)到云南腾冲之间连接的直线。

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线形象地反响了我
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分布宏观格局。

1307.我国三大人口大省分别是:河南省、山东省和广东省
1308.差异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答:环境人口容量又称环境人口承载力,是指在必然的环境下,必然
地区所能抚养的最多人口数,也称为最大的抚养能力或最大负荷能,
是一个警戒值。

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16 亿,世界环境人口容量为
100亿。

人口合理容量又称人口适合容量 , 主要议论的是一个地区最正确的人
口规模,即一个地区人口保持多少才最适合。

1309.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要素有那些?
答: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
开销水同样;其他,环境人口容量还与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
化趋向等有关。

1310.如何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立性和相对确立性?
答:环境人口容量老是相对于必然的期间和必然的开销水平而言的,
同样的环境相对于不同样的生活水平所供养的人口数目是不同样的。

所以,环境人口容量拥有不确立性。

但在必然的历史阶段,因为技术水平、资源基础相对坚固,生活开销
水平变化不大,环境人口容量又是相对确立的。

1311.面对环境人口容量,中国应当采纳哪些措施?
答:依据我国的地理国情,我们必然谋求合理的人口容量,不卑不亢
地实行“控制人口数目,提升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努力提升科技
水平,令人口增添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