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三套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碎冰中加盐,可以促进碎冰融化,导致碎冰不断向周围吸收热量,周围温度更低。
8.【答案】√
【解析】
【详解】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准确的温度。常用温度计的原理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用温度计应小心拿放,因为它是玻璃制成的,很易破碎,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9.【答案】×
4.【答案】过滤
【解析】
【详解】过滤实验中用到 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用来分离不相溶的物质。根据对过滤装置的认识,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将不能溶于水的物质和水分离开,这种操作方法在科学中称为过滤。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5.【答案】错
【解析】
【详解】略
6.【答案】√
【解析】
【详解】水在自然界有固态、液态和气态。水的三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引起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水的形态变化与温度变化有着密切联系,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28. 易拉罐被压扁和水结冰这两种现象的共同点是( )。
A. 温度变化B. 生成新物质C. 形状和体积发生了变化
29. 将冰块放到水中,将出现的现象是( )。
A. 冰块会慢慢沉下去
B. 冰块会浮在水面,慢慢融化
C. 冰块一边融化一边下沉
四、读图题(共17分)
酒精灯是一种常见的实验仪器,
30. 请写出酒精灯各部分的名称。(3分)
13.【答案】×
【解析】
【详解】水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中主要是空气,一部分的空气能溶于水中,当加热的时候就会出来。在标准的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气泡自下而上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最后到达水面就破了,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14.【答案】√
【解析】
【详解】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液体、气体、固体大都有这样的特性。
时间(分钟)
0
2
4
6
8

18
20
22
24
26
温度(℃)
15
9
4
1
0
0
2
6
14
15
36. 如图1,试管中的水结冰了。这种现象叫做( )。(3分)
A. 沸腾B. 凝固C. 蒸发
37. 记录表中第8~18分钟之间的温度没有记录。你认为这时的温度会( )。(3分)
A. 下降到零度以下B. 一直保持着0℃C. 上升到零度以上
【解析】
【详解】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蒸发过程中会吸收热量。江河水不停地流入海洋,海洋里的水却不会溢出来,这是因为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水变成了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去了。
2.【答案】(1).色(2).味(3).流动
【解析】
【详解】略
3.【答案】(1).融化(2).减小
【解析】
【详解】固体冰变成液体水这一过程叫融化。冰融化过程中,从周围吸热,温度升高,热量增加。冰融化后,水的形态变了,融化后体积变小了。取一些冰块,在教室里放置一段时间,冰块会融化,冰变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41. 观察记录表,不能加快硬糖溶解的方法有( )。(3分)
A. 搅拌B. 蒸发水C. 将硬糖切成小块
42. 在做“水 温度是否影响溶解的快慢”实验时,保持不同的条件有__________,保持相同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4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答案】水蒸气
4. 我们可以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将不能溶于水的物质和水分离开,这种操作方法在科学中称为___________。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5. 水只存在于江、河及海洋中。( )
6. 水的形态变化与温度变化有着密切联系。( )
7. 在碎冰里加盐可以使碎冰的温度更低。( )
8. 使用温度计应小心拿放。(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5.【答案】C
【解析】
【详解】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如图
甲杯水蒸发了,乙杯水不变,因此乙杯水多于甲杯水。
16.【答案】B
【解析】
【详解】水有三态:液态(水)、固态(冰)、气态(水蒸气)。冰是固态的水,水蒸气是气态的水。冰、水和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所以B符合题意。
38. 小林一边观察一边思考:试管内 水结冰后,体积到底会不会发生变化?下列方法中,
( )方法可以观察到体积是否有变化。(3分)
A. 先在试管水面位置做好标记
B. 一直用眼睛观察体积的变化
C. 先用量筒测量水 体积,再用量筒测量冰的体积
39. 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试管里的水结冰之前,温度下降的速度( ),最后较长时间停留在0℃。(3分)
B. 一杯水多,一杯水少
C. 两杯都进行搅拌
25. 将纸折成飞机时,( )发生了变化。
A. 组成成分B. 形状C. 质量
26. 下列图中用于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的维恩图是( )。
A. B. C.
27. 下列自然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北极的冰块时时刻刻都在蒸发
B. 河里的水受热后结成冰
C. 烧开的水变成了水蒸气
A. 先快后慢B. 先慢后快C. 是均匀的
硬糖溶解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使硬糖溶解得更快一些?
下面是三(1)班“钱学森科学兴趣小组”的实验记录表。
40. 这个实验用到哪些材料?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方框内画“√”。(10分)
大小一样的硬糖□ 两个烧杯□ 注射器□
橡胶塞□ 搅拌棒□ 小刀□
冷水□ 热水□ 食盐□ 酒精灯□
A. 马上跑远B. 用湿抹布扑灭C. 用沙土扑灭
35. 测量物体温度时必须学会读写温度计上的示数,下列摄氏温度计表示的温度分别是多少?(3分)
( ) ( ) ( )
五、探究题(共29分)
下面是小林同学在学习“水结冰了”一课时做的实验:先在烧杯中装满碎冰,然后把装有一半纯净水的试管插入碎冰中,再在碎冰中加入较多的食盐,最后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变化(图1)。当试管中的水大部分结冰后,取出试管和温度计(图2),并继续观察试管中冰水的变化,直到冰完全变成水,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26.【答案】A
【解析】
【详解】维恩图是可用来表示多个集合之间的逻辑关系。维恩图既可以表示一个独立的集合,也可以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图中用于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的维恩图是A,所以A符合题意。
27.【答案】B
【解析】
【详解】湖水结冰,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属于凝固现象,凝固是在温度到0摄氏度以下才可以发生的,河里的水受热后只能变成水蒸气。
17. 下面的物体可以流动的是( )。
A. 番茄酱、汽油、空气、玻璃
B. 酱油、自来水、空气、海水
C. 水晶、水蒸气、白云、冰雹
18. 打针时,护士为了让药粉快速地溶解在药水中,采用的方法是( )。
A. 加热药粉和药水B. 冷却药粉和药水C. 将药粉和药水混合进行摇晃
19. 有一杯水温度是45℃,周围环境的气温是25℃,4小时后,这杯水的温度可能是( )℃左右。
11.【答案】×
【解析】
【详解】结合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可知,利用物质不同的特点,我们可以把一些混合物分离,比如分离沙子和食盐,就利用了沙子不溶解于水,而食盐可以溶解的特征。食盐可以溶于水,沙子不溶于水,可以将沙子从水中过滤出来,食盐通过蒸发的方法与水分离。
12.【答案】×
【解析】
【详解】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课堂上预测目的是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方式,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23.【答案】C
【解析】
【详解】略
24.【答案】B
【解析】
【详解】做“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实验时,我们进行的对比实验,改变的条件是食盐和小苏打的种类,其他的条件保持相同。不改变的条件是一小份食盐和一小份小苏打质量相同、水的量相同、两杯都进行搅拌,所以B符合题意。
25.【答案】B
【解析】
19.【答案】B
【解析】
【详解】温度是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的。温度下降呈先快后慢的规律。热水刚倒入杯中时,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这杯水的温度高于周围的气温,会发生热传递现象,水的温度会传递到周围的空气中,因为四个小时的时间足够长,但是一杯水传递的热量不足以改变周围空气的温度,所以4小时后,这杯水的温度和周围的气温持平,在25℃左右。
9. 盐,糖,沙子都能溶解于水。( )
10. 我们可以通过加热的方法加快小苏打在水中溶解。( )
11. 混合的沙子和食盐,我们没有办法把它们分开。( )
12. 课堂上为了省时,其实不需要预测,直接做实验即可。( )
13. 水在沸腾过程中,气泡会逐渐增多,而且自下而上越来越小。( )
14.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题号





总分
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4分)
1. 江河水不停地流入海洋,海洋里的水却不会溢出来,这是因为水蒸发变成了___________。
2. 水是一种无_______、无____、会____的液体。
3. 取一些冰块,在教室里放置一段时间,冰块会__________,冰变成水后体积会__________。
A. 夏天的风把身体周围的热空气赶跑
B. 扇来的风是凉的
C. 扇来 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汗液蒸发时要吸热
23. 关于白糖在水中溶解后,正确的说法是( )
A. 中间最甜B. 底部最甜C. 各个地方一样甜
24. 做“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实验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一小份食盐和一小份小苏打质量相同
17.【答案】B
【解析】
【详解】液体和气体可以流动,固体不可以流动。玻璃、水晶、冰雹是固体,不能流动。
18.【答案】C
【解析】
【详解】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温度等。打针时,护士为了让药粉快速地溶解在药水中,采用的方法是将药粉和药水混合进行摇晃。
31. 酒精灯里装的液体是__________。(2分)
32. 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用火焰 ( )。(3分)
A. ①B. ②C. ③
33. 在加热蒸发实验中,下列操作不当的是( )。(3分)
A. 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蒸发皿加热
B. 加热后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C. 加热后直接用手去拿蒸发皿
34. 如果实验时,不小心把点燃的酒精灯弄翻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3分)
20.【答案】C
【解析】
【详解】略
21.【答案】B
【解析】
【详解】固体冰变成液体水这一过程叫融化。冰融化过程中,从周围吸热,温度升高,热量增加。在融化冰块比赛中,每组各取一块大小几乎相同的冰块的原因是比赛公平,所以B符合题意。
22.【答案】C
【解析】
【详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夏天扇扇子,身上感到凉爽,这是因为扇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
【解析】
【详解】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溶解是在水中看不到颗粒,在水中均匀分布,没有沉淀。能被水溶解的:食盐、酒精、糖、洗发水、洗手液。不能被水溶解的:沙子、面粉、食用油、石头、铁勺,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10.【答案】√
【解析】
【详解】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温度等。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加热的方法加快小苏打在水中溶解。
A. 15B. 25C. 45D. 60
20. 开水沸腾时,可以看到茶壶口的上方会出现“白气”,这是( )。
A. 水蒸气B. 空气C. 小水滴
21. 在融化冰块比赛中,每组各取一块大小几乎相同的冰块的原因是( )。
A. 冰块不够B. 比赛公平C. 节约冰块
22. 夏天扇扇子,会感到身上很凉爽,这是因为(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5. 向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用塑料薄膜盖好乙杯口,并固定好,甲杯口不盖。过一段时间发现( )。
A. 甲、乙两杯水一样多
B. 甲杯水多于乙杯水
C. 乙杯水多于甲杯水
16. 下列关于水、水蒸气、冰说法错误的是( )。
A.它们是同一种物质B.它们不是同一种物质C.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详解】很多物体都在变化,但很多变化之后,物质还是原来的物质,比如水结冰,水还是水。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来说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例如:位置、体积、形状、温度、压强的变化,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等。将纸折成飞机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形状发生改变,纸还是纸,所以B符合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