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学考易混易错知识点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13f6c1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4.png)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归纳总结易错易混知识点,对高中学生学习政治有很大的作用,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一)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
(成反比)2.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量减少。
(商品价值量不变)3.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根本原因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4.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一定变化。
(不一定,价格还受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5.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价格与价值不一致也是等价交换的形式)6.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7.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8.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应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9.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0.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相同的。
(两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相同的)1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不能将分配原则等同于分配制度)13.个体劳动者的分配方式属于按劳分配。
(按劳动成果分配)14.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成果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15.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16.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宏观调控的根本目标。
(宏观调控的根本目标是坚持共同富裕)17.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增加就业。
(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18.经济全球化是主要通过生产的全球化来实现的。
(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来实现的)19.世界贸易组织的最基本原则是最惠国待遇原则。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全册易错易混知识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全册易错易混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2f09416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32.png)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全册易错易混知识学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的时候,那可真是像在走迷宫,一不小心就掉进易错易混的“陷阱”里。
就说上次考试吧,有道题考的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的区别。
我当时就懵了,满脑子都是这俩好像都和人民有关,可具体职能啥的就搅成了一团乱麻。
我记得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时候,我还走神了一会儿,想着中午吃啥。
结果考试就遭报应了,我在那犹豫半天,最后乱写一通。
等试卷发下来,看到那大大的红叉,我才懊悔不已。
还有关于法治政府的特征,什么职能科学、权责法定之类的。
我总是记混顺序和具体内涵。
有一次课堂上老师提问我,我支支吾吾半天,说出来的答案驴唇不对马嘴。
老师那眼神,就像在看一个外星生物,我尴尬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为了搞清楚这些易错易混的知识,我可下了一番苦功夫。
我把课本上相关的章节反复读,还自己做了好多小卡片。
在卡片上一面写正确的概念,一面写错误的理解,然后像玩抽卡游戏一样,随机抽出来检验自己。
有一次我在课间玩这个,旁边的同学还以为我在玩什么新奇的玩意儿,凑过来一看才知道是在学习,都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我发现把这些易错易混知识和生活中的例子联系起来就好记多了。
比如说到司法公正,我就想到电视里看到的那些法官公正审判的场景,要是法官把权力乱用,那肯定就不是法治社会了。
这样一联想,那些抽象的概念就变得鲜活起来。
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我们也经常会因为这些易错易混点争论得面红耳赤。
有一回讨论民主集中制,我和小组里的一个同学各执一词,我觉得我的理解是对的,他也坚信他没错。
最后我们一起去问老师,才发现我们都有部分理解偏差。
从那以后,我们就更认真地对待这些容易出错的地方了。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的这些易错易混知识虽然像调皮的小精灵,总是让我们晕头转向,但只要我们用心去梳理、去理解、去记忆,还是能够把它们一一收服的。
就像攻克一个个小堡垒,在不断的犯错与纠错中,我们才能真正掌握这门课的精髓,在政治与法治知识的海洋里顺利航行,不再被那些易错易混的暗礁所困扰。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a0b145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47.png)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11、泰山日出是一种文化现象。
【解析】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由人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成为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泰山日出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文化现象。
2、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解析】经济决定文化,但文化与经济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
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明素质不会随着经济发展自然自然的提高,提高文化程度必须自觉加强文化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
3、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解析】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而是无形的、自发的。
4、文化能够促进人和社会的进步。
【解析】并非任何文化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起到阻碍作用。
5、文化是指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
【解析】“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社会科学)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6、免费开放博物馆是展示文化成就,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体现我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解析】开放博物馆体现的是文化事业的发展。
7、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解析】关系颠倒。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8、春节等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解析】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注意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对应的内容不能颠倒。
9、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解析】并非任何传统文化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没落的传统文化则起到阻碍作用。
10、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
高中政治易错知识要点总结
![高中政治易错知识要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db4f29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0.png)
高中政治易错知识要点总结高中政治易错知识要点总结对于很多高中生来说,政治考试中经常丢分的点往往是那些易错的知识点,所以平时我们要区分清楚。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易错知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政治易错知识归纳1、商品的基本属性的易错观点(1)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购买者的目的所在。
(注意: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特有的属性)(2)商品的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注意:价格的基础是价值,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关系)(3)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
(注意: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4)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
(注意:不同商品能交换的原因是因为都具有价值)(5)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前一句颠倒了二者的关系,只有在商品中二者才是不可割的)2、商品价值量的易错观点(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注意: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单位时间内形成的价值总量是一定的)(2)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注意: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量不变)(3)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注意:商品价格下降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4)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也一定变化。
(注意:不一定,价格还受供求关系、宏观调控、货币发行量等因素的影响)3、货币的易错观点(1)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注意:金银是自然物,货币才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2)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注意:应该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3)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注意:金银天然不是货币)(4)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注意:执行价值尺度是观念中的货币)(5)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注意:物价上涨不一定会引起通货膨胀)高中政治易错知识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高中政治最常见的易错易混点
![高中政治最常见的易错易混点](https://img.taocdn.com/s3/m/5d134c3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6c.png)
高中政治最常见的易错易混点几年来高中政治部分选择题中,排除错误选项就能得出正确选项的占52.7%,因此弄清这些错误点和易混知识点对于提高政治解题速度和得分率十分有益。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中政治常见易错易混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最常见的易错易混点(一)1.关于价值下列说法错误:①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不可分割的。
②有价值东西也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也一定有价值(不一定,关键在于是否处于交换关系之中)。
③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越多,因而,单位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也越大(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形成的价值总量是一定的)。
④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因此,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也一定变化(不一定,价格还受供求关系、宏观调控、货币发行量等因素影响);⑤商品的质量性能越好,价格越高(错误,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关系);⑥个别劳动时间越长,所生产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2.纸币也具有价值尺度(没有价值尺度职能)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纸币能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因此,纸币也有价值(纸币没有价值)。
3.关于所有制结构下列说法错误:①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重要力量);②国有经济(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③股份制都具有公有制性质(国有集体控股,企业具有明显公有性);④股份制是我国公有制的唯一(主要)实现形式。
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5.我国现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效率优先,注重公平。
下列说法错误:①按劳分配是指劳动者按劳动成果(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因此,个体劳动者的分配方式属于按劳分配(按劳动成果分配);②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体现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效率,忽略了公平。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汇编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861e1d33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a.png)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汇编第一篇嗨,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高中政治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点,可得瞪大眼瞧仔细啦!先说经济生活这块儿。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可别弄混咯!别一看到价格变动,就只想到供求,价值这个大功臣也不能忘呀!还有货币的职能,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这俩就像双胞胎,得好好分辨。
买东西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那是流通手段;先拿东西后给钱,或者先给钱后拿东西,这往往就是支付手段啦。
再讲讲政治生活。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那是一个都不能少。
可别只想着享受权利,忘记履行义务。
还有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决策是在事情发生前出主意,监督是在事情进行中或者结束后挑毛病,可不能搞混啦。
文化生活也有易错的哟!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民族性,别觉得差不多,稳定是说能“与时俱进”,民族性是强调独有的特色。
哲学就更得小心啦!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千万别把顺序搞错咯。
还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是共性,特殊性是个性,要明白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小伙伴们,这些易错易混点都记住了吗?加油,政治高分在向咱们招手呢!第二篇哈喽呀,小伙伴们!咱们继续来扒一扒高中政治那些容易让人迷糊的知识点。
在经济生活里,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可不一样哦!公有制经济是主体,非公有制经济是重要组成部分,可不能把它们平等看待。
还有消费类型,贷款消费不等于超前消费,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政治生活中,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个是国体一个是政体,别弄混啦。
政府的职能也得多留意,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等,每个职能都有特定的范围和重点。
文化生活里,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途径像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手段则是大众传媒,可别张冠李戴。
哲学更是充满了小陷阱。
量变和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可不能忽视量变的积累,幻想着一步登天。
还有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这就像一堆问题中的老大和一个问题的两面,要分得清。
高考政治易错易混知识
![高考政治易错易混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5d41c5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8.png)
高考政治易错易混知识高考政治易错易混知识政治作为高考的一门重要科目,占据了高考总分的15%左右。
政治试题考察了考生们对政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政治易错易混的知识点的正确理解更是至关重要。
接下来,本文将针对政治易错易混知识进行深入剖析,希望对即将面临高考政治科目的同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易错知识点1. 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国家元首为国家的象征性领袖,代表国家的尊严,无实际权力,其主要职责是出席各种国家礼仪活动和接待外国元首。
而政府首脑则负责实际的政治事务,领导国家内阁,主持国家政府的管理工作。
易错之处在于两者的职责和权力范围的区别。
例如:2017年白宫签署移民禁令时,许多人错误地认为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行使国家元首的权力,实则是他作为政府首脑行使的权力。
2. 革命与改革革命和改革都有改变现状的含义,容易混淆。
革命一般是通过用暴力手段推翻现有政治体制,创建新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形态的过程。
而改革则是指基于现有政治经济体制,在不改变政治体制基础前提下逐步完成制度建设,改进政治经济体制。
例如: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是两个互不相同的历史阶段。
3. 非理性政治行为非理性政治行为指的是违背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的行为,其产生原因可能是由于民族情绪、地域歧视、宗教信仰或其他情绪因素的影响。
经常被误解为民主政治对非理性选择的容忍或鼓励,实则是对民主制度过程的一种扰乱。
例如: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部分特朗普支持者为了表达对民主党的不满情绪而赞同特朗普提出的“选举舞弊”论调。
4. 法治观念法治观念是指对法律、法治、法制的一种认识、思想和态度,是法治理念的核心要素。
高考中经常考察法治观念对政治和社会的作用,混淆之处在于法治观念和法治体系的区别。
法治观念主要指对法律、法制的认识和尊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法治体系则是指通过法律规范和司法机构实现国家、社会管理的体系。
通过理解法治观念和法治体系的关系,可以更好地应对高考试题。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点大整理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点大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424d80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18.png)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点大整理专题一:生活与消费1.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提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所以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
劳动产品若没有用于交换,就没有价值,但仍有使用价值。
)2.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所以国家可以决定纸币的面值和购买力。
(提示:国家有权发行纸币,规定纸币的面值大小,但无权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是由市场决定的。
)3.通货膨胀一定会引起物价上涨,所以物价上涨一定是通货膨胀现象。
(提示:通货膨胀一定会引起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
只有在经济运行中出现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现象才是通货膨胀。
)4.金银纪念币只能用于收藏,不能上市流通。
(提示:金银纪念币是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可以上市流通。
)5.人民币汇率越高越好。
(提示:人民币汇率升高有利有弊,应该努力保持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
)6.质量好的商品往往价格高,所以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质量决定的。
(提示: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质量好的商品往往投入的劳动多,因此商品价格归根到底还是由价值决定的。
)7.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能降低商品的价值量。
(提示: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8.等价交换要求每次商品交换的价格必须与价值相等。
(提示:等价交换的原则是就商品交换的总体而言的,是在动态中实现的,并不是每次商品交换的价格与价值都相等。
)9.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
(提示:判断是否是超前消费,关键看是否超出家庭收入能力。
如果贷款消费没有超出自己的收入能力,能够一次还清或分期付款,仍然是适度和合理的消费。
)10.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和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都是错误的。
(提示: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不健康的,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应作辩证分析,不能简单否定。
)专题二:生产、劳动与经营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高考政治知识点易错点总结
![高考政治知识点易错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867a0b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f.png)
高考政治知识点易错点总结高考政治知识点易错点总结一、政治思想1. 提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学说时,容易混淆其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的概念。
2. 不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各个时期的主要理论成果。
3.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了解不深入,容易混淆其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二、政治制度1. 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存在偏差,容易与议会制度混淆。
2. 混淆人民政协的性质和作用,容易将其理解为一个行政机构。
3. 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多党合作制度的理解不足,容易将其视为多党竞选制度。
三、国家机构1. 部分考生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责分工不了解,容易将二者混淆。
2. 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职能作用不清楚,容易将其视为同一机构。
3. 部分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了解,无法解答与地方政府选举相关的问题。
四、政治文明1. 不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作用,容易将其与传统道德观念混淆。
2. 对法制和法治的概念理解不准确,容易替换使用或混淆。
3. 对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理解不全面,容易强调权利而忽视义务。
五、政治经济学1.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不清楚,容易将其视为同一理论。
2. 不了解中国经济的特点和经济发展模式,容易将西方经济理论套用至中国。
3. 对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的理解不深入,容易混淆中央政府的经济职能。
六、政治学说1. 对民主集中制理论的理解不到位,容易将其视为独裁主义。
2. 不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容易将其视为一党制。
3. 对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威的区别不清楚,容易将其混为一谈。
七、政治变革1.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和发展历程不熟悉,容易将其视为执政党的个人选择。
2. 对党的三大历史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了解不深入,容易将其视为三种不同的政权。
3. 不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成就,容易遗漏相关考点。
以上是高考政治知识点易错点的总结。
希望同学们能通过对这些易错点的梳理和总结,更加准确地掌握政治知识,为高考取得好成绩做好准备。
高考政治哲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考政治哲学易错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d78962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3.png)
高考政治哲学易错知识点总结2、意识能够对客观事物起促进作用。
3、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的进展起径直的推动作用。
4、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为能促进事物的进展。
5、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6、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7、要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需要实现客观与主观的详细的历史的统一。
8、新涌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9、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10、整体就是指由事物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
11、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12、一切事物都是不断改变的,改变就是进展。
13、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制造,也不能被改造和消灭,是永恒不变的。
14、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15、只要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16、只要把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就能收到预想的效果。
17、感性认识的总和就是理性认识。
18、获得正确的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目的。
19、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
20、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21、事物的本质是稳定的东西,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也是稳定不变的。
22、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是现象的总和。
23、冲突就是对立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24、主要冲突就是急需解决冲突。
25、新事物就是新涌现的`事物。
26、理性认识对事物进展起促进作用。
27、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就能对实践起重大的指导作用。
28、承认个人利益就是个人主义。
29、坚持集体主义就不能讲个人利益。
30、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冲突决断的。
31、人生的真正价值就是多为社会制造物质财宝。
32、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33、邓小平理论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34、认识的根本目的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
35、人生最重要的是对抱负和事业的追求,没有金钱并不阻碍实现人生价值。
36、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高中政治易错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易错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f6c298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18.png)
高中政治易错知识点汇总高中政治是学生接触到的一门新科目,与以前学习的其他科目不同,政治涉及到的是国家的构成和运行,以及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政策等等,是相对比较深奥的一门科目。
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可能会碰到一些易错的知识点,本文将汇总一些高中政治易错的知识点,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一个比较落后的社会向先进的社会过渡的过程中所处的阶段。
但是,有些同学可能会混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阶段的概念,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阶段。
实际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社会主义阶段内的一个发展阶段。
2. 个人劳动权和职工休息权个人劳动权和职工休息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有些同学会将其混淆。
个人劳动权是指每个人都有权利自愿从事适合自己职业的劳动,而职工休息权则是职工们在劳动的同时,也有休息的权利。
3. 工农联盟和农工商联盟的概念工农联盟和农工商联盟都是我国为了发展经济和加强国家建设而成立的组织,但是工农联盟侧重于工人和农民之间的联合,而农工商联盟则侧重于农民、工人和商人之间的联合。
4.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区别国有企业是由国家掌控或掌握主要控股权的企业,集体企业是由集体所有或者控股的企业,私营企业则是由个人、家庭或者集体控股的企业。
这三种企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都不同,需要同学们进行区分。
5. 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包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有些同学可能会将其认为是三项或者五项,需要注意。
6.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社会主义民主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如选举、讨论和监督等,实现人民共同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一种形式。
其特点包括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以人民利益为宗旨、保证各方面人民有参与的权利和群众的直接参与等等。
7. 现代国家的特征现代国家的特征包括:有明确的领导机构、具有行政权力、具有立法权力、具有司法权力、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能力、有监督和调节经济的职能等等。
高中政治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8f8967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d.png)
高中政治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一、商品的基本属性易错点: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易混点: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物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货币的职能易错点: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需要现实的货币。
易混点:货币充当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货币充当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三、纸币易错点:纸币的发行量越多越好。
易混点: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四、汇率易错点:汇率升高,外币升值,本币贬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易混点:汇率升高,外币升值,本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汇率跌落,外币贬值,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五、影响价格的因素易错点:供求决定价格。
易混点: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六、价格变动的影响易错点: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大,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小。
易混点: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小,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大。
七、影响消费的因素易错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增加居民收入。
易混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是主要途径。
八、消费类型易错点: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
易混点:贷款消费不一定是超前消费。
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之内进行的贷款消费,不属于超前消费。
九、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易错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不可取的。
易混点: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要具体分析,过分标新立异不可取。
十、生产与消费易错点:消费决定生产。
易混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十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易错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易混点: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但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高中政治易错知识点汇总(推荐阅读)
![高中政治易错知识点汇总(推荐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ae9904f7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2e.png)
高中政治易错知识点汇总(推荐阅读)第一篇:高中政治易错知识点汇总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因果法则。
回报也许无法立刻得到,却可能会在不经意见,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政治易错知识点汇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易错知识点汇总1个人收入的分配1、在公有制范围内只有按劳分配。
(×)点拨:在公有制范围内,存在按劳分配和非按劳分配两种方式。
公有制下非按劳分配有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收入等。
2、购买债券获得的利息收入、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和红利收入都属于合法的劳动收入。
(×)点拨:购买债券获得的利息收入、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和红利收入都属于合法收入,但不是劳动收入,而是非劳动收入。
合法的劳动收入是指各类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的各种劳动报酬,包括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是指通过劳动以外的其他合法途径获得的收入,主要包括按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
3、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经营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点拨:我国农村的所有制形式是集体所有制,因此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经营收入属于按劳分配;但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土地要素分配。
4、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点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着重要意义,但是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缩小收入差距需要合理的分配政策、宏观调控。
5、工人的工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
(×)点拨:公有制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工人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工人的工资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
6、收入分配公平是指收入分配没有差距。
(×)点拨: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政治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
![政治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5d43cb4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6.png)
政治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一、货币1. 货币的本质- 易错点:把货币的本质等同于一般等价物的表现形式。
- 易混点:货币与金银。
货币天然是金银,但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金银在成为货币之前只是普通的商品,当它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成为货币。
2. 货币的职能- 易错点:- 混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
价值尺度是衡量商品价值大小,只需观念上的货币;而流通手段是充当商品交换媒介,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 对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理解不准确。
支付手段主要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与流通手段不同,流通手段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支付手段是有时间差的。
- 易混点:贮藏手段职能对货币的要求。
只有足值的金属货币(金银条块等)才有贮藏手段职能,纸币不具备。
3. 纸币- 易错点:- 认为纸币的发行量越多越好。
实际上,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会引发通货膨胀,过少会引发通货紧缩。
- 混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表现。
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纸币贬值;通货紧缩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纸币升值。
- 易混点:纸币与货币。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而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有价值。
二、价格1. 影响价格的因素- 易错点:- 认为供求决定价格。
实际上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供求关系只能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 对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理解错误。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而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 易混点:- 价值量、价值总量的区别。
价值量是指单位商品价值的大小,价值总量 = 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是个别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时间。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ae0e90e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8.png)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是中学阶段必修的一门学科,政治知识点非常重要,但是也很容易出现易错易混的情况。
下面是我对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的总结。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十四条在高中政治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十四条是非常重要的考点,但是很多学生常常掌握不牢固。
其中易错的点主要有以下几个:(1)第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唯物论”。
有些学生认为,“哲学基础”是“唯物主义”,实则不然,要注意理解为哲学基础是唯物主义的学说。
(2)第五条“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有些学生会将其误解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易混淆两个概念。
(3)第九条“无产阶级专政是在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后出现的”。
这个条目易错的主要原因是,对“消灭阶级”这个过程的理解。
二、政治制度的比较政治制度的不同是高中政治考试当中难免出现的内容,对于政治制度的比较应该是熟练掌握的知识点。
但是很多学生经常分不清它们之间的差别,容易混淆的地方有以下几个:(1)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区别: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而资本主义制度则是以私有制为基础、市场经济为主导的。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议会制度之间的区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采用的是选举的方式产生代表来行使权力,而议会制度则是通过党派政治进行权力分配。
(3)总统制和议会制之间的区别:总统制是通过选举出来的总统来行使政治权力,而议会制是通过多数党派在议会中占据多数席位来执政。
三、民主法制和文化民主法制和文化的内容也是高中政治考试经常考察的内容,但是很多学生对它们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的地方有以下几个:(1)民主法制和专制法制之间的区别:民主法制是以保障公民权利为前提、以限制政府权力为核心的,而专制法制则是以强制执行的方式来维护政府权威。
(2)国家权力机构和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要保护和传承好我们的文化,有必要制定相应政策和法规。
高中政治易混易错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易混易错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cc66d2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10.png)
高中政治易混易错知识点汇总稿子一: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高中政治那些容易让人犯迷糊的知识点。
先说经济生活这块儿哈。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可别把它和使用价值搞混啦!价格呢,是由价值决定的,不是由供求关系完全决定的哦。
再来说说政治生活。
民主和专政可不一样,民主是在统治阶级内部,专政是对被统治阶级。
还有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可不能只记一半,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得履行义务。
文化生活里也有容易错的地方。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哟,但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
哲学就更得小心啦!物质决定意识,可不能说成意识决定物质,这可是大错特错。
还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可别以为它们是相互割裂的,实际上是相互联结的。
小伙伴们,这些易混易错点可得记清楚啦,不然考试的时候就容易丢分哦!加油,咱们一起攻克这些小难关!稿子二:嗨呀,同学们!咱们一起来捋捋高中政治那些容易搞错的知识点。
你看经济这块,货币的职能可要分清楚。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一个是观念上的货币,一个是现实的货币,别弄混咯。
还有影响消费的因素,收入是主要因素,但可别忽略了物价水平和消费心理这些家伙。
政治方面呢,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俩名字有点像,可内涵大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文化领域也不简单。
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不是头脑里随便想出来的。
哲学更是充满陷阱。
比如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可别想当然。
量变和质变也得小心,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不是随便有点量变就质变啦。
同学们,记住这些易错点,考试就能多拿几分,咱们一起冲呀!。
高中政治哲学易错易混淆知识点总结(共149条)
![高中政治哲学易错易混淆知识点总结(共149条)](https://img.taocdn.com/s3/m/80153b106bec0975f465e2d8.png)
高中政治哲学易错易混淆知识点总结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点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2]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点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物质决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
【点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
4.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创造出来的。
【点拨】无论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5.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
【点拨】意识依赖于物质,但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
4.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点拨】本观点夸大了想象力这个主观因素。
6.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点拨】意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7.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点拨】不同的意识有不同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8.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点拨】实践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9.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点拨】任何规律都是客观的。
10.认识和改变规律是克服困难的条件。
【点拨】规律是客观的,可以认识利用但不可以改变。
3.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点拨】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1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点拨】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12.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点拨】实践决定认识,实践的发展决定着认识的深化发展。
13.通过实践总能把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点拨】实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实践并非一定能将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14.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真理性。
【点拨】真理是客观的,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只有一个,并非多数人认同的认识就是真理。
高考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
![高考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0eb87e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4.png)
高考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高考政治是高中政治的强化版,也是考生最后一次机会在政治方面取得好成绩。
然而,在考试中,许多学生常常会犯错或混淆知识点,导致一定的得分损失。
因此,今天我们要就高考政治中易错易混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以帮助考生们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
一、易错知识点1. 人权问题:这个知识点主要包括人权的概念、分类、保障等内容。
在考试中,容易产生混淆的主要是权利与自由的区别。
权利是国家根据法律授予公民的权力,是一种法律上的权力;而自由则是公民根据法律享有的自由,是一种自然的权力。
2. 政治生态:政治生态主要涉及政治生态的构成、影响政治生态的因素、政治生态的分析等。
在考试中,容易混淆的主要是“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
政治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包括观念、信仰、习俗等,而政治制度则是指国家政治机构的组成、运作机制等。
3. 基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多党制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集中制和领导班子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在考试中,容易出现混淆的主要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异同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针对我国部分民族聚居区而设立,是特别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宪法、自治条例、自治机关等;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实施民主集中制的基本途径。
4. 政治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制度是指国家在经济管理方面所采用的制度和政策。
在考试中,容易出现混淆的主要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区别。
计划经济是指政府按照一定的规划进行经济管理和调控,市场经济则是自由市场机制的体现,由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调节经济活动。
二、易混知识点1. 群众路线和现代化建设: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条基本路线,是指把党和群众联系在一起,贯彻民主集中制,实现党群一心;现代化建设则是日新月异的时代特征,在信息技术、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高中政治易错小知识15条
![高中政治易错小知识15条](https://img.taocdn.com/s3/m/b7edb8017cd184254a35350f.png)
1:国家性质并不能决定选举方式,选举方式应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国情相适应。
2:债券的利率和公司的经营状况成反相关。
股票的收益与公司经营状况成正相关。
3:无论哪种形式的民主,都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无论何种制度的民主,都不是超阶级的。
4:正常的宗教活动,应该遵循宪法和法律,不得干涉行政和司法,不得干扰文化教育。
(例如,不得在校园开展宗教活动)
5:意识的形式与内容是统一的,不是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
6: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不能等同。
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符合三个面向,是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7:任何商业机构的目的都是盈利,哪怕是商业保险。
8:建设服务型政府,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转变。
并不是由管理职能向服务型只能转变。
社会管理只能不会减弱。
9:历史是无数个人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并不是人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
10: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12: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13:我党的执政方式,不能说由某种执政方式向另一种转变。
14:村民自治中,村委会是自治组织,不是行政组织。
村支部起到协调各方,总揽全局的作用。
15股份制公司,并不以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生活》一单元:1.商品必须同时满足用于交换和劳动产品两个条件。
赠予的、自然界的水,都不是商品。
2.价值体现劳动,使用价值体现需要。
3.我们学习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日常生活中的“某种东西有价值”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
4.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5.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是同时产生,不是孪生兄弟。
6.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7.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不是商品。
8.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区分: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使用观念上的货币(eg:吸尘器标价800元),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使用现实中的货币(eg:花了800元买吸尘器)。
9.区分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现买现卖是流通,赊销赊购是支付。
常见的支付手段有还债、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
10.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定价格的是价值,不是质量。
11.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但不能规定纸币的购买力。
12.单纯的物价上涨不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
13.通货膨胀时国家可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如:提高税率、增加税收、减少财政(经济建设)支出,减少国债发行;也可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如: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利率、减少纸币发行量、扩大银行信贷规模。
通货紧缩反之。
14.以外币为单位是外币汇率,以本币为单位是本币汇率。
15.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16.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无关,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
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成正比,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
17.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18.等价交换不是每一次商品交换时价值与价格都相符。
19.需求(供给)曲线上,自变量是价格,因变量是需求量(供给量)。
20.生活必需品弹性小,曲线陡;高档耐用品弹性大,曲线平。
21.一商品价格与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同向运动;与其互补品的需求量反向运动。
22.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因素是收入。
23.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不是占总收入的比重。
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24.消费类型的划分:按交易方式:钱货两清的消费(所有权和使用权都转移)、贷款消费(“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使用权即刻转移,所有权逐步转移)、租赁消费(所有权不转移,使用权在一定期限内转移)按消费目的:生存资料消费(满足较低层次的衣食住行,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能够提升素质、促进德智体发展的消费)、享受资料消费(能够愉悦身心的消费)。
25.需要一分为二看的消费心理是从众和盲目,攀比不健康。
26.“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应用于过度超前和过度紧缩消费。
27.“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应用于盲目跟风、情绪化消费,物质、精神不协调的消费。
28.“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二单元:1、区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以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
2、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社会主义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3、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不是完全平等。
二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公有制是主体。
4、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认缴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只有股份有限公司能发行股票,满足一定条件能上市,有限责任公司不能发行股票不能上市。
5、股票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性质是股份凭证,股息红利、买卖差价是收益;债券性质是债务凭证,利息是收益。
6、保险不是可以避免风险,而是可以减少风险损失,从规避风险。
三单元:1、分配方式区分:按劳分配、非按劳分配(如:按生产要素分配、福利保障收入等)(1)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如:国企集企中的工资奖金津贴以及联产承包所得就是按劳分配;私企外企中的工资奖金津贴则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非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都是劳动收入,其他方式均属非劳动收入。
(2)公有制中也有非按劳分配,国企集企中的福利和保障性收入就不是按劳分配。
(3)生产要素包括劳动、技术、资本、管理等;专利转让和技术入股等属技术要素分配、管理人员如总经理CEO等是管理要素收入、炒股储蓄等投资所得以及出租房屋收入等属于资本要素收入。
2、理解公平:公平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收入分配公平不是绝对平等的平均主义,不是消除差距,而是指相对平等、收入差距不能过大。
3、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看不懂的看本题最后“常考”)初次分配——是指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内部的分配,是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形成国家(税收)、企业(利润)和劳动者(工资)收入。
物质生产部门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以及为生产服务的运输业、邮电业和部分商业(如商品的分类、修整、包装、保管等)。
再分配——是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分配后,还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次分配,以保证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
如:服务行业、城市公用事业、金融保险事业、教科文卫、广播体育、国家机关、军队、宗教团体等。
对税收和工资等都需要具体分析:增值税是对生产中的增值额收的税属初分,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所得征的税属再分;企业工人工资属初分,公务员工资属再分。
另外:国家财政支出(如社保支出等),往往都是再分;按生产要素收入往往都看作初次分配。
常考:“提高企业最低工资”属初次分配措施,“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属再分。
常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认为“初分只重效率,再分只重公平”的观点是不对的。
4、区分财政三作用:凡促进公平、改善民生(教育、社保、医疗)的选“作用一”;凡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水利交通等)及大型工程(三峡高铁等)、支持落后产业(农业)、支持落后区域(西部)等都选“作用二”;凡通过“财政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总供求”的选“作用三”,财政政策体现在财政“收支”的调整上,通缩就扩张性(多支少收),通胀就紧缩性(多收少支)。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区分:货币政策是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调整货币发行量、银行的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财政政策是相关政府部门(如财政部、发改委等)通过调节税率、增减政府开支等调控经济的政策。
5、财政收入过多或过少都不好(P67)。
财政赤字太多或结余太多都不好。
财政收支平衡不是收支完全相等,若略有结余、略有赤字也叫收支平衡。
6、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固定,指征税前预先规定好征税对象和税率,不能随意改变,不是永远不变。
7、个人所得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两种税率:比例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
(不是一种)增值税可以防止前一个生产经营环节偷漏税行为,但不能杜绝。
防止≠杜绝8、“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我国税收的性质,并非每个国家都如此。
9、区分偷税和骗税:二者都是用欺骗的手段,故看到“欺骗”不要盲目选择。
骗税特指骗取了税收优惠,材料中必须涉及欺骗方式获得“出口退税”“灾区税收减免”等国家税收优惠政策。
偷税就是通过有意欺骗少缴或不缴税款,范围广,没有特指。
10、纳税人意识即包括义务(依法诚信纳税),又包括权利(监督关注批评检举),但不能说义务履行越多权利就越大。
四单元:1、区分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自发性:不正当经济行为(假冒伪劣、食品安全等)。
盲目性:分散经营、盲目决策、一哄而上(下)滞后性:闻价而行、事后调节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科学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3、区别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包括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
经济计划在我国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年度计划等。
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如税率的变动)、货币政策(如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区域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对外经济贸易政策。
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标、指示、规定、查封、扣押、检查、监督、审批、行政许可等行政措施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经济手段间接作用于市场主体;行政手段直接作用于市场主体。
宏观调控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是辅助。
(提示)在宏观调控手段中涉及到价格问题时,如果价格的调整是为了调节市场供求关系进而影响资源配置,则是经济手段,如提高粮价、降低农药、化肥价格以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水价以促使人们节约用水等;如果调整价格要经政府有关部门核准,如公共交通、通讯、电价、水价由国家物价管理部门核准确定,则属于行政手段。
4、区别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国际分工协作,贸易全球化——国际商品交换,资本全球化——国际资金流动政治生活第一单元:1、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
国家性质由统治阶级性质决定。
认为国家是全民的国家的说法错误。
我国也不是全民的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全民、公民)2、民主具有阶级性。
民主只属于统治阶级。
鼓吹全民民主的说法错误。
3、专政≠专制。
专政是指对被统治阶级的暴力统治。
专制是指统治阶级内部少数人专断独裁。
民主制国家是统治阶级民主与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相统一,专制制国家是统治阶级专制与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相统一。
民主与专制不可同时存在,所有国家都有专政。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切不可说成人民民主专制!4、民主的广泛性包括权利广泛、主体广泛,要能区分。
广泛≠扩大。
扩大民主权利的说法不正确。
(“扩大”二字不可乱用,如:扩大民主参与、扩大参与渠道是正确的)5、民主的真实性包括法律、制度、物质三大保障,要能区分。
保障人权也属于真实性。
6、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地位:是我国国体、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政治基石、载入宪法、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7、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义务统一、个人国家利益结合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8、选举权被选举权的地位——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9、自由和法律:没有绝对自由,自由要在法律的框架内……10、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现在平等的履行义务、平等的行使权利、平等的适用法律(司法平等、立法不平等,统治阶级立法)1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P10。
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不对立,不对等(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所以不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