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混凝土原材料及成品检测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原材料及成品检测试验
发布时间:2022-04-24T05:20:26.512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6期作者:何玲
[导读] 经济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获得更多生存机会,国家开始积极发展建筑业务,加强市场投资。
身份证号码:32100219850218XXXX
摘要:经济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获得更多生存机会,国家开始积极发展建筑业务,加强市场投资。
目前,众多项目中最突出的是水利工程,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混凝土是水利工程的基础材料,控制不合理会导致工程缺陷。
因此,为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需要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管理措施,提高工程质量,为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原材料;成品检测试验
引言
目前,混凝土是工程施工特别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首选,对建筑物的整体抗压性和结构稳定性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直接关乎着混凝土施工质量,而且还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控制与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然而,由于混凝土实际上是一种合成材料,因此在制造和应用过程中会受到很大的人为因素的影响。
节水工程事关国计民生,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原材料和混凝土成品进行严格的控制、检验和测试。
一、原材料检测试验
(一)砂石骨料
挑选混凝土内部的细集料时,建议挑选颗粒级配适宜的细集料。
若人工砂具体的颗粒级配和形状并非十分好,则将会降低混凝土的整体流动性。
挑选细集料时,也应依照混凝土配置强度科学选取。
对于细集料,其质量控制指标主要包含颗粒、细度模数和含泥量等。
对于粗集料,其质量控制指标有颗粒级配、含泥量和压碎值等,坚决不使用不达标的骨料。
(二)水泥
在混凝土中,水泥为最重要材料,为保障混凝土质量,挑选水泥时应遵守下述原则:挑选厂家时建议挑选生产规模庞大、质量信誉优良的。
若水泥标号相同,建议挑选富裕系数偏大厂家。
同时,水泥挑选应依照具体的施工环境与条件进行选择。
正式施工前,基于进场水泥依照规范实施分批检测。
一般包含安定性、密度和外加剂相容性等方面的试验,若达不到标准,坚决不应用。
(三)粉煤灰
水泥混凝土需要掺加适宜的粉煤灰,不仅能替代某些水泥,控制成本,而且还能防范泌水、离析等现象的出现,增强混凝土和易性,也可增强水泥强度,减小水化热,控制干裂和收缩。
(四)拌合用水
混凝土施工用水使用饮用水、地下水和天然水,禁止使用污染水。
(五)外加剂
对于高性能混凝土,务必要增设外加剂,使用外加剂除可增加混凝土的稳定性和强度,提升和易性,同时,其配比量还能够调整混凝土的实际凝结时间,优化混凝土性能。
对于市场上所售卖的外加剂,实际挑选时一定要审核厂家的资质,进行相容性试验,并依照规范标准检测外加剂的相关指标,只有确保合格,方能应用。
具体使用时,有效管控外加剂添加量,规避混凝土中裂缝和难凝等问题的出现。
二、成品检测试验
(一)抗压性检测
抗压试验在成品检验试验中非常重要。
这主要是因为水利工程的整体稳定性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关。
抗压试验主要有取芯法、回弹法、打钉法等多种方法,如果选用不同的试验方法,相应的试验效果也会不同。
射钉法和拔出法不是十分常用,而钻芯法便是半破损法,它经由压力机面向钻取的样芯开展试压操作,此种方法比较精准,且检测结果清晰,但此种方法也会对混凝土局部结构产生一定的损坏。
与此同时,回弹法主要依照混凝土表面具体的回弹值,并依托测强曲线全面推测抗压强度,此种方式所得结果虽不是十分可靠,但是相关技术发展较为成熟,改进了操作程序,还不会对工程结构产生任何损害
(二)强度检验
工程建筑的逐步推进,使得混凝土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其实体体积偏大,负担着水压力与自重,且工程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均取决于混凝土的实际强度,为此,高强度混凝土慢慢得到了大面积应用。
混凝土强度存在多种检测方法,应用最多的便是下述两种方法:其一,回弹法。
此种方法还可细分成不同的方法,因检测方式不同,最终的检测结果也各不相同。
此种方法主要通过回弹仪基于混凝土表面实施弹性测试,面向混凝土强度展开换算,此种方法的精确度不高。
但却发展成熟,改善了操作程序,还不会对水利工程结构产生任何损害。
其二,立方体抗压试验。
依据规范标准把混凝土搅拌机自身出机口获得的拌合物规范制作为标准试件,合理养护,依照规定认真检测抗压强度,确定是否符合设计标准。
然而,出机口取样仅仅能展现出机前每一个施工环节对应的控制水平,无法映射出机后的,一般包含运输、浇筑与养护等操作后的强度。
(三)密实性检测
混凝土承重力和混凝土密实性紧密相关,若其承载力不达标,则极有可能引发安全问题,严重还会危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后果。
由此可知,密实性检测至关重要,常用的检测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其一,热图无损检测。
此种技术涵盖电子、化学和机械等不同层面的理论知识,属于高科技检测手段,具有一定的灵敏度,检测效果优良。
其二,电磁波检测。
这种检查技术可以检查内部结构。
电磁波主要利用速度变化和反射等手段来判断混凝土是否存在缺陷。
其三,弹性波检测。
此种检测的基本原理为,当声波与混凝土缺陷相遇以后会产生声波变化。
若出现空洞和裂纹等异常现象,则声波强度和速度等将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依托某些理论剖析声波变化,以此来明确内部结构密实性。
三、质量控制手段
(一)控制原材料
水泥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严格控制其质量。
在正式施工前,水泥应进行试验和试验,主要包括相容性试验和原料试验、安全性和凝结时间试验、按材料分批试验。
挑选骨料时,务必要核对生产标准,基于质量实施有效的论证,当专业检测人员批准许可后,便可应用。
另外,掺加剂也是混凝土中尤为重要的成分。
在挑选时,一定要严格验证对应厂家,认真进行相容性试验,确保满足规范标准。
投入使用时全面管控实际配比产量,防范裂缝和难凝等异常现象的出现。
(二)调节材料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主要由砂率、水量和灰比这三个因素来决定。
在实际施工过程,配合比需经由实验检验达到规定的标准,然后,通过相关单位实施严格的审核,只有达标后,方可投入使用,不允许随意变更。
(三)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在开始浇筑工作之前,全面清洁模板和钢筋表面,并特别注意旧混凝土与新混凝土接触的区域。
当外部环境温度超过-10℃时,加热直径为25mm及以上的钢筋应选择温棚法。
浇注混凝土时,浇注温度应在5℃以上。
经由分层连续灌注,面向细薄截面结构开展施工操作,保证灌注温度高于10℃,同时,利用机械捣固,确保进行灌注处理的各层结构厚度均大于等于20cm,全面避免泌水和分层等异常现象的出现。
而混凝土浇筑最好一次性完成浇筑,尽可能地规避间歇。
(四)强化原材料的使用管理以及检测环节控制
在公路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工程质量就要我们加强原材料的使用管理以及检测过程中的环境控制,其中包括:第一,对水泥混凝土原材料做好日常的建档管理工作,取用、入库等都应当有详细的记录;其次,完善原材料的日常养护工作,定期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注意原材料日常保管的事项;第三,为了确保水泥混凝土原材料检测的准确性,我们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对检测环境加以控制,对检测的湿度环境、温度要求等进行相应的调节,降低环境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关乎着国计民生,且混凝土的质量影响着工程的整体质量,由此可知,在混凝土施工过程应合理应用各种质量检测手段,并进行严格的检测试验,全面保障工程建设质量,有效维护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卢继乾.水利工程中混凝土原材料及成品检测试验[J].商品与质量,2016,(40):359-359,360.
[2]吴峥.浅析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184-18
[3]王宝国.对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8):1120-1120.
[4]邢艳,张宏伟,夏留厂等.中小型水利施工中对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要点[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1):60-61.
[5]贺金平.桥梁工程原材料试验检测关键技术[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08):33-34.
[6]况文浩,况文斌.水泥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要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1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