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合作学习有效教学课题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合作学习”有效教学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立项论证
1.研究背景和意义:
当今社会,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充满竞争,高效的方法能够为赢得竞争增添筹码,而这个所谓的高效的方法就是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合作”。
人与人之间通过合作能够完成一个人原本完不成的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或者工作的效率,还可以提升自身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不例外,学生间通过成立小组进行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或者通过小组竞赛增强个人的竞争意识,这种互帮互助、相互促进的学习模式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
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不仅意义重大,而且效果显著。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个人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既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也加强了学生们的竞争精神。
此外,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及社交能力非常有用,因为,它把填鸭式教学转化为主动式教学,实现了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最有效沟通和交流,培养的良好学习氛围,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的物理知识,还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学习乐趣,最终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
基于这个原因,小组合作学习已越来越被更多的教师所重视,并在科学教学中开始广泛地运用。
纵览合作学习理论,综合合作学习诸代表人物所主张的基本要素来看,“建立互赖关系,聚焦小组目标;明确个体责任,确保人人参与;掌握社交技能,直面积极互动;鼓励公平参与,实现机会均等”是合作学习不同流派的共同内核,也是合作学习的核心要素。
所有的合作结构都必须全力贯彻这些基本原理,如果合作结构没有体现这些基本原理,那么它只是小组学习,
而不是合作学习。
2001年秋季逐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比较深入,而龙岩市初中物理教学对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还常常停留在“小组讨论”层面,怎样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是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合作学习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会给初中物理教学带来什么成效?基于这些问题,龙岩市普教室物理组提出了“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践研究”课题,并组织学科教师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校本研究。
2.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教师方面: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集教学和学习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探索、总结出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使实验教师在研究实践中掌握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
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实验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实验教师专业素养,实现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
学生方面:学生通过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学会合作的三方面能力:第一,要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领悟他人的发言重点,并给予评价;第二,要学会思考和质疑,对于自己不理解的知识,一定要请求对方给予解释;第三,要学会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且能够结合他人看法做最后总结。
研究内容:通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对学生合作小组人数、人员搭配、分工、合作时间、合作方法(技能)等进行研究,对教师合作教学的策略(指导、激励)、安排合作学习的内容进行研究。
子课题如下:
(1)初中物理合作学习小组组建、分工、交流模式的研究
(2)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成效研究(3)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成效研究
(4)习题、试卷评析课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成效研究
(5)复习课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应用的与成效研究
(6)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研究
各相关研究均融入到课堂教学实例中形成案例或文章。
3.预期创新点
(1)对初中物理常规班级的合作学习小组建设提出指导意见
(2)对初中物理常规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提出实践样本
(3)对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提出样例
4.研究方法和步骤
(1)确立确定实验校实验教师。
(2)课题研究中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教育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
根据中小学校的特点,以行动研究为主,并配之以自然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文献研究、教育经验总结法、前后比较分析法等的综合运用。
行动研究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研究;在听评课等教研组教研过程中研究;在自我反思(批判、否定、创新、纠偏、实践、分析、总结、提升)过程中研究。
(3)实验教师的准备工作:
①学习相关“小组合作学习”理论
②选定实验班级和作为对比的非实验班级,对实验班级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③在“2. 研究目标与内容”中选定具体研究的子课题,拟好子课题实施方案。
二、课题实验方案
1.实验程序
研究周期为为三年。
第一阶段(2014年1月——2014年9月):课题设计与启动阶段。
本阶段确定试验学校、试验教师及相关班级,建立研究队伍。
购买相关书籍:《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操作全手册》、《多彩的合作课堂》、《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等。
安排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文章,填写课题立项表和课题实施方案,根据课题实施情况及时调整实施计划,召开课题启动会议。
第二阶段(2014年9月——2017年5月):课题研究与实施阶段
结合各校各年级教学进度,定期进行课题研讨活动,每次活动均围绕着某一案例进行实践研究,及时研讨和解决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积累案例,总结成果。
①2014年9月——2014年12月,落实班级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合理安排学生座位,为实施合作学习奠定基础。
各试验教师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学习相关文章,转化为理解融入教学实践中。
(班级合作学习小组组建资料)
②2014年12月——2015年9月,结合子课题进行研究。
[形成案例,有相应设计、录像和总结反思,子课题(1)和(6)形成初稿]
③2015年9月——2016年3月,结合子课题进一步研究。
[在原有基础上再次形成案例,附有相应设计、录像和总结反思,子课题(1)和(6)在初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第三阶段(2016年3月——2017年5月):合作学习实践研究提炼阶段。
①2016年3月——4月,各实验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课例整理案例及相关录像。
②2016年4月——5月,各实验教师结合案例,总结开展合作学习的经验和体会,形成自己进行合作教学的策略或观点,形成文章。
第四阶段(2016年5月——2016年7月):课题归纳与总结阶段。
课题组对实验教师的研究加以归类分析,形成总结报告。
2.成果呈现形式
(1)教学案例及教学录像集:各实验教师的教学课例、教学反思。
(2)论文集: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践研究的相关研究论文。
(3)总结报告:对“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践研究”的课题分析形成专题研究报告。
3.条件保障
(1)课题小组参与者具有较强的研究水平,并对课题研究工作具有相关经验。
课题组组长有丰富的课题主持经验,教研成效较为显著(在CN刊物上发表教研论文10多篇,主编的部分期刊或独立编写的培训材料12种)。
(2)参与课题研究的学校能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场所、资料、设备与课题组成员的外出学习、教研活动的旅差费等。
(3)课题专题研讨会议借助每学期召开的市、区中学物理教学研讨会实现每学期二次研讨会议,会议经费由市教育局、区教育局承担。
平时材料汇编借助市普教室中学物理《教学通讯》发表,编印的案例集、论文集、录像光盘等主要由市教育局、区教育局承担。
(4)课题组教师的图书资料费、教学研究所用的自制器材等由实验老师自己承担。
三、课题组成员情况介绍及分工:
课题组组长:张伟、苏华伟
课题组副组长:李启万、邱东明、蓝东生、韩怀健、林桂生、兰启生、曹永发
课题组研究成员:袁超、丘文发、杨丽萍、葛乾铭、黄梅、官怀西、罗金茂、兰兴炎、罗重华、黄一红、温巧娇、王靖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