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mL食醋中所含醋酸的质量为: m(CH3COOH) = c(NaOH)·V(NaOH)·M(CH3COOH) ××
根据3次接近的平行测定值,即可计算食醋总酸含量的平均值。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c(NaOH)= 0.101 moL·L-1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待测食醋的体积初读数/mL
0
0
1. 为什么要预先用少量待装溶液润洗滴定管 3次?锥形瓶是否要用稀食醋润洗?
2. 在滴定时为什么要将市售食醋稀释10倍? 本实验产生偏差的原因有哪些?你认为采取 哪些措施可以减少偏差?
• 在滴定分析中,要设法减少读数误差。
• 一般滴定管读数有 ± 0.01ml的绝对误差, 一次滴定需要读数两次,可能造成的最大 误差是±0.02ml。为使滴定读数相对误差 ≤0.1%,消耗滴定剂的体积就需≥20ml。
指示剂恰好变色的这一点称为滴定终点 如何选择指示剂?
指示剂选择
(1)用量:一般2~3滴。因指示剂本身也是弱酸或 弱碱,若用量过多,会使中和滴定中需要的酸或碱的 量会增多或减少。 (2)常用指示剂:酚酞、甲基橙(一般不用石蕊) (3)选择原则: 指示剂恰好变色这一点(滴定终点),落在滴定突跃 范围内。
IO3-+5I-+6H+=3I2+3H2O I2+2S2O32-=2I-+S4O62- (相对原子质量I:127) 求:该加碘盐的碘含量是否符合20~40mg·kg-1?
问题解决二
例. 维生素C(分子式为C6H8O6)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放置 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其含量可通过在弱酸性溶液中用已知浓 度的 I2 溶液进行测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6H8O6 +I2 = C6H6O6+2HI,现欲测定某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具体的步骤及测得的数据如下。 ①取10 mL 6 mol/L CH3COOH,加入100 mL蒸馏水,将溶 液加热煮沸后冷却。②精确称取0.2000 g样品,溶解于上述 冷却的溶液中。③加入1 mL( ? ) 指示剂,立即用浓度为 0.05000 mol/L的I2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中的蓝色持续不 褪为止,共消耗21.00 mL I2溶液。 (C6H8O6:176) (1)为何加入的CH3COOH稀溶液要先经煮沸、冷却后才 能使用? (2)计算样品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 (3)锥形瓶能否剧烈振荡?
0
待测食醋的体积终读数/mL
25
25
25
待测食醋的体积V(CH3COOH)/mL
25
25
25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初读 数/mL
0
0
0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终读 数/mL
16.28 16.37 16.45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V(NaOH)/mL
16.28 16.37 16.45
实验测得食醋总酸含量 (g/100mL)(M:60)
3.95 3.97 3.99
食醋总酸含量的平均值 (g/100mL)
3.97 ≥3.5g/100ml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移液管尖嘴残留液体的处理 (2)滴定前后滴定管中不能有气泡 (3)滴定管使用前要用待盛放的溶液润洗;
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4)滴定终点的判断 (5)读数时是否平视
P78交流与讨论
滴定分析法
将一种已知其准确浓度的试剂(标准溶 液),通过滴定管,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 中,恰好完全反应,然后根据所用试剂 的浓度和体积求得被测组分的含量。
滴定分析的类型除了酸碱滴定法外,还有 配位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 法等等.
问题解决一
某研究小组对加碘盐进行了分析:称取40.0g 碘盐配成了100mL溶液,取20.00mL该溶液于锥 形瓶中,向锥形瓶里加入足量碘化钾溶液并酸化, 并加入几滴淀粉溶液。混合均匀后,用 0.001mol·L-1的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滴定 前滴定管的液面读数为2.10mL,滴定到达终点 时,滴定管的液面读数为17.10mL.有关的反应如 下:
答案 :
(1)煮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溶解的O2,避免维 生素C被O2氧化,冷却是为了减缓滴定过程中维 生素C与液面上空气接触时被氧化的速率。 (2) 92.40% (3)不能,易使液体溅出而引起实验误差。且 会加速维生素C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拓展课题6-1 配制并标定氢氧化钠溶液
要求:1、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方法 2、基准物质选择的必备条件 3、电子天平的使用与精确度
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溶液的量 器
移液管
吸量管
滴定管
移液管的使用
教材P76 “移液食 醋样品25mL于锥形瓶中
3.把标准NaOH溶液装入碱式滴定管
4.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待测食醋溶液
10.0
10.40
8.72
8.2
7.07
5.数据记录与处理
m(CH3COOH) = c(NaOH)·V(NaOH)·M(CH3COOH)
• 如果氢氧化钠消耗20ml左右,应量取食醋 2ml。为了使量取食醋的体积与氢氧化钠体 积消耗量相当,提高实验精度,通常将食 醋稀释10倍。
3. 如果滴定的终点没有控制好,即氢氧化钠 滴加过量,溶液显深红色,你有没有补救的 办法?如何补救?
• 可用醋酸接着滴定锥形瓶里的溶液,至溶 液显浅红色,重新记录醋酸溶液的终读数
例如:NaOH滴定CH3COOH时,生成CH3COONa, pH>7 故选在碱性范围内变色的酚酞作指示剂。 HCl滴定NH3.H2O时,生成NH4Cl,pH<7 故选则在酸性范围内变色的甲基橙作指示剂。
二、实验步骤 1.配制待测食醋溶液
用25mL移液管吸取市售食醋25mL,置于25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待测食醋溶液。
• 食醋总酸含量: • 每100ml食醋中含酸(以醋酸计)
的质量,也称食醋的酸度。
• 如何测定食醋总酸含量? • 请简单设计实验方案。
一、原理
1.滴定时的化学反应
NaOH + CH3COOH = CH3COONa + H2O 即待测溶液中醋酸的物质的量跟所消耗
的NaOH的物质的量相等 2.反应终点的判断
根据3次接近的平行测定值,即可计算食醋总酸含量的平均值。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c(NaOH)= 0.101 moL·L-1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待测食醋的体积初读数/mL
0
0
1. 为什么要预先用少量待装溶液润洗滴定管 3次?锥形瓶是否要用稀食醋润洗?
2. 在滴定时为什么要将市售食醋稀释10倍? 本实验产生偏差的原因有哪些?你认为采取 哪些措施可以减少偏差?
• 在滴定分析中,要设法减少读数误差。
• 一般滴定管读数有 ± 0.01ml的绝对误差, 一次滴定需要读数两次,可能造成的最大 误差是±0.02ml。为使滴定读数相对误差 ≤0.1%,消耗滴定剂的体积就需≥20ml。
指示剂恰好变色的这一点称为滴定终点 如何选择指示剂?
指示剂选择
(1)用量:一般2~3滴。因指示剂本身也是弱酸或 弱碱,若用量过多,会使中和滴定中需要的酸或碱的 量会增多或减少。 (2)常用指示剂:酚酞、甲基橙(一般不用石蕊) (3)选择原则: 指示剂恰好变色这一点(滴定终点),落在滴定突跃 范围内。
IO3-+5I-+6H+=3I2+3H2O I2+2S2O32-=2I-+S4O62- (相对原子质量I:127) 求:该加碘盐的碘含量是否符合20~40mg·kg-1?
问题解决二
例. 维生素C(分子式为C6H8O6)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放置 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其含量可通过在弱酸性溶液中用已知浓 度的 I2 溶液进行测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6H8O6 +I2 = C6H6O6+2HI,现欲测定某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具体的步骤及测得的数据如下。 ①取10 mL 6 mol/L CH3COOH,加入100 mL蒸馏水,将溶 液加热煮沸后冷却。②精确称取0.2000 g样品,溶解于上述 冷却的溶液中。③加入1 mL( ? ) 指示剂,立即用浓度为 0.05000 mol/L的I2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中的蓝色持续不 褪为止,共消耗21.00 mL I2溶液。 (C6H8O6:176) (1)为何加入的CH3COOH稀溶液要先经煮沸、冷却后才 能使用? (2)计算样品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 (3)锥形瓶能否剧烈振荡?
0
待测食醋的体积终读数/mL
25
25
25
待测食醋的体积V(CH3COOH)/mL
25
25
25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初读 数/mL
0
0
0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终读 数/mL
16.28 16.37 16.45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V(NaOH)/mL
16.28 16.37 16.45
实验测得食醋总酸含量 (g/100mL)(M:60)
3.95 3.97 3.99
食醋总酸含量的平均值 (g/100mL)
3.97 ≥3.5g/100ml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移液管尖嘴残留液体的处理 (2)滴定前后滴定管中不能有气泡 (3)滴定管使用前要用待盛放的溶液润洗;
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4)滴定终点的判断 (5)读数时是否平视
P78交流与讨论
滴定分析法
将一种已知其准确浓度的试剂(标准溶 液),通过滴定管,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 中,恰好完全反应,然后根据所用试剂 的浓度和体积求得被测组分的含量。
滴定分析的类型除了酸碱滴定法外,还有 配位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 法等等.
问题解决一
某研究小组对加碘盐进行了分析:称取40.0g 碘盐配成了100mL溶液,取20.00mL该溶液于锥 形瓶中,向锥形瓶里加入足量碘化钾溶液并酸化, 并加入几滴淀粉溶液。混合均匀后,用 0.001mol·L-1的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滴定 前滴定管的液面读数为2.10mL,滴定到达终点 时,滴定管的液面读数为17.10mL.有关的反应如 下:
答案 :
(1)煮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溶解的O2,避免维 生素C被O2氧化,冷却是为了减缓滴定过程中维 生素C与液面上空气接触时被氧化的速率。 (2) 92.40% (3)不能,易使液体溅出而引起实验误差。且 会加速维生素C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拓展课题6-1 配制并标定氢氧化钠溶液
要求:1、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方法 2、基准物质选择的必备条件 3、电子天平的使用与精确度
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溶液的量 器
移液管
吸量管
滴定管
移液管的使用
教材P76 “移液食 醋样品25mL于锥形瓶中
3.把标准NaOH溶液装入碱式滴定管
4.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待测食醋溶液
10.0
10.40
8.72
8.2
7.07
5.数据记录与处理
m(CH3COOH) = c(NaOH)·V(NaOH)·M(CH3COOH)
• 如果氢氧化钠消耗20ml左右,应量取食醋 2ml。为了使量取食醋的体积与氢氧化钠体 积消耗量相当,提高实验精度,通常将食 醋稀释10倍。
3. 如果滴定的终点没有控制好,即氢氧化钠 滴加过量,溶液显深红色,你有没有补救的 办法?如何补救?
• 可用醋酸接着滴定锥形瓶里的溶液,至溶 液显浅红色,重新记录醋酸溶液的终读数
例如:NaOH滴定CH3COOH时,生成CH3COONa, pH>7 故选在碱性范围内变色的酚酞作指示剂。 HCl滴定NH3.H2O时,生成NH4Cl,pH<7 故选则在酸性范围内变色的甲基橙作指示剂。
二、实验步骤 1.配制待测食醋溶液
用25mL移液管吸取市售食醋25mL,置于25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待测食醋溶液。
• 食醋总酸含量: • 每100ml食醋中含酸(以醋酸计)
的质量,也称食醋的酸度。
• 如何测定食醋总酸含量? • 请简单设计实验方案。
一、原理
1.滴定时的化学反应
NaOH + CH3COOH = CH3COONa + H2O 即待测溶液中醋酸的物质的量跟所消耗
的NaOH的物质的量相等 2.反应终点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