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与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小学德育工作
的开展与实施
摘要:德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基础。
小
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良好品德、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起始阶段。
因此,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与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当前小学德育工作存在
一些问题,如缺乏实效性、缺乏家校合作等,需要我们探讨有效的开展与实施策略。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与实施策略,为提高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小学德育;立德树人
前言:所谓“立德树人”,是指通过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世界观,使其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有用之人。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
观念尚处于形成时期,因此,德育工作对于小学教育来说至关重要。
而目前,部
分小学教育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德育工作不够重视、德育方法缺乏科学性等,导致小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出现偏差。
基于此,本文就“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教育理念下如何开展实施小学德育工作进行分析探讨。
一、建立健全班级德育制度
一个班级的德育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班主任就要建立健全班级德育制度,这是开展班级德育工作的前提。
班主任要做好班级德育制度的规划,对学生
的言行举止进行规范,对学生在生活中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和引导,并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首先,班主任要在班会课上向学生普及德育知识,让学生知
道什么是道德行为;其次,班主任要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
的德育目标和计划;再次,班主任要针对班上出现的问题开展一次班会课活动,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最后,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和心理辅导工作。
通过上述措施开展班级德育工作后,班主任可以发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
一些不良行为,并及时纠正和引导。
因此,建立健全班级德育制度是开展好班级德育工作的关键。
二、落实班级文化建设
在德育工作中,班级文化建设是重要的一环,其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教师应落实班级文化建设,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来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
首先,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室内的黑板报、宣传栏等文化资源,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使其了解班级文化、班级精神等内容。
其次,教师应从细节入手,如:布置教室时可选择具有积极意义的标语、图画等;张贴海报时应注意内容积极向上、富有意义;在黑板上方悬挂横幅时,要悬挂与学习、健康等相关内容的标语。
最后,教师还可以定期举办班会活动。
如:可以让学生自行编排主题班会主题;或者通过抽签的形式来进行班会主题的选择;或者由学生自行组织主题班会等。
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来强化学生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从而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
三、加强班级德育实践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是德育工作的基础,要想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就必须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加强班级德育实践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一些集体活动。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大手拉小手”活动等,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为一个集体,每名学生都是集体中的一员。
在开展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游戏,例如:设计一些针对小学生的游戏或者游戏设计、制作一些“小游戏”等。
通过开展这些集体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中去,还可以使班级德育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
在集体活动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发现班级存在的问题。
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调查”、“小讨论”等活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丰富班级德育内容
小学生年龄较小,处于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需要在小学德育工作中,丰富德育内容,提升德育实效。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核心人物,应注重利用自身的
示范作用和榜样作用来影响学生。
如:在开展活动时,班主任可以发挥自己的特
长和优势,引导学生进行节目表演,以此来增加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另外,
在开展班会活动时,班主任可以从一些简单的事例入手进行讲解,让学生对身边
发生的道德行为进行讨论和分析,以此来促进小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提升。
此外,班主任还应积极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等。
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还可以让小学生积极参
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
五、创新班级德育方法
当前,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班级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班级德育过程中,班主任应当创新德育方法,以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与效率。
首先,班主任可以将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融入到日常活动中。
例如,在组织
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时,班主任可以将德育与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
解“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其次,班主任还可以在班级中开展道德演讲、讨论活
动等,引导学生对道德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最后,班主任还可以将德育融入到社
会实践活动中。
例如,在组织学生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时,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前
往社区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在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时,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前
往敬老院等地进行公益实践。
六、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小
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德育工作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小学德育工作者应利用课堂教学环节,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其次,学校可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鼓励学生主动与心理教师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
自我调节能力。
最后,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积
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师可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相关心理健康知识以
及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七、家校合力,共建德育新模式
在开展小学德育工作时,教师还应将家校合作作为重要的基础,通过家校合
力的方式,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而言,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应积
极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和学习情况。
同时,教师还
应不断强化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此外,学
校还可通过举行家长会、家委会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将学生在校表
现反馈给家长。
这样一来,家长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到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并针对
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引导,共同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结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与实施,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标,以德育为
先为教育理念。
通过运用以上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然而,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与实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如何进一步优化评价机制、如何更好地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等,需要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研究中继续深入
探讨。
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与实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黎奕.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德育教育探析[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2(3):3.
[2]汪杰.构建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小学德育共同体[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
据库教育, 20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