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生物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生物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知识点: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形成骨骼,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之为骨骼肌。
1、骨
①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连接构成,约占人体体重的20%。
②骨与骨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包括不活动的连接、半活动的连接和活动的连接三种形式。
其中活动的连接又叫做关节。
③骨本身不能运动。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④骨的运动必须靠骨骼肌的牵拉。
2、关节
①关节包括关节囊、关节面和关节腔三部分,其中关节面又是由关节头和关节窝两部分组成的。
②关节囊是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一些重要关节,关节囊外还由韧带加固。
因此,与关节牢固性有关的结构是:关节囊和韧带。
③关节面上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关节腔中有滑液,起着润滑关节的作用。
因此,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是:关节软骨和关节腔中的滑液。
④关节对骨的运动具有的意义是:关节在运动中相当于支点的作用。
⑤如果用门来打比方,关节相当于门上的门轴。
⑥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肘关节、腕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极易容易受伤。
保护措施为:充分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运动强度适当,佩戴护腕、护膝等。
3、骨骼肌:
①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②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两部分,肌腱可以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③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附着在两块或两块以上的不同的骨上.并跨过一个或多个关节,这样收缩才能产生运动。
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④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⑤人体的骨骼肌有600多块,约占体重的40%。
4、做任何一个动作的步骤是
①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
②骨骼肌收缩,
③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④骨绕关节转动
知识点: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动物的行为从获得的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3、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4、先天性行为的局限性:先天性行为是一种本能,具体表现在不会丧失,因此先天性行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
5、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领域行为、社会行为等。
知识点三:社会行为
1、社会行为的特征:
①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②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
③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
2、社会行为的意义:社会行为使动物更好的适应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延续。
3、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4、动物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对动物的生存具有的意义是:如果没有信息交流,动物的个体之间就无法取得联系。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在群体觅食、御敌和繁殖后代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昆虫的雌虫能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前来交尾.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可以诱杀农业害虫。
6、如果田间施放一定量的性引诱剂,就会干扰雌雄虫之间的信息交流,使雄虫无法判断雌虫的位置,从而不能交配,这样也能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7、蚂蚁依靠气味进行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