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7.1燃烧和灭火(1) (共37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是___移__走__可__燃__物__________。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
为燃烧提供了_充__足__的__氧__气_ ,使火烧得更旺。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五:课堂练习及展示
2.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 A )
A.森林发生大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 B.用CO2灭火器灭火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9时53分21.11.821:53November 8, 2021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8日星期一9时53分1秒21:53:018 November 2021
你们见过很多燃烧的场面,你发 现通常的燃烧一般有什么特点?
燃烧的现象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二:燃烧条件探究
[实验一]
石头
点不着
木块
点燃了
总结: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二:燃烧条件探究
[实验二]
熄灭了 总结: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二:燃烧条件探究
放上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分的白磷.
(1)实验进行不久该同学 观察到 铜片上白磷燃烧,
而水中及铜片上的红磷都未燃烧.
(2)该同学从上述现象得出
燃烧的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 要与 氧气接触 , 二是要使可燃物 达到着火点
. 选做
(3)该同学设计上述实验来验证燃烧的两个条件,其实 验 不 (填“是”或 “不”)严密,若不严密,该
2 正常燃烧
同时具备燃 烧的3个条件
3
熄灭 密度比空气大.隔绝空 气。生成CO2不能燃烧,
不能支持燃烧.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三:探究灭火原理和方法
燃烧的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缺一不可
灭火的原理
1.清除/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使温度降到物质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9时53 分1秒下午9时53分21:53:0121.11.8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一:
煤的燃烧
蜡烛的燃烧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一:
篝火晚会
活动一: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三:探究灭火方法
燃烧带来的灾难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三:探究灭火方法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三:探究灭火方法
发生火灾怎么办, 如何灭火?
我们先看一下下面这个实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三:探究灭火原理和方法
现象 原因
1 熄灭
隔绝 空气
4.燃烧需要三个条件:(1) 可燃物 (2) 氧气(或空气)。
(3) 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
活动一: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一: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猜猜“她”是谁—? 火
“她”虽然不是必需的,但却很重 要,“她”的诞生为人类驱散了黑暗 和寒冷,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可“她” 一旦生气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她” 的发现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 折点。你知道“她”是谁吗?(猜一 个字)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如何作最简单的改进?将水中红磷换成白磷 。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 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 燃烧的条件。
甲图
乙图
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某同学用 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 。 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也不燃烧。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二:燃烧条件探究
燃烧的条件
【思考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白磷没有燃烧说明 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答:需要有氧气或空气 【思考3】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居然在水中 燃烧起来,这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答:燃烧确实需要氧气。
【思考4】综合上面三个思考题, 可得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二:燃烧条件探究
红 磷
白 磷
氧气
95℃热水
热水
白磷
讨论:右图为改进后的装置,有什么优点?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燃烧需要3个条件
1 可燃物 2 氧气(或空气) 3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三者缺一不可
可燃物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三:探究灭火方法
如果控制不当,燃烧又会给 生活带来有哪些灾害呢?
学习重点: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预学检测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1.实验7-1: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300ml 热水 , 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 白磷 。在烧杯上 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 红磷, 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 水 的白磷, 观察现象。白磷应保存在 水 中。 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 量 氧气或空气 ,观察现象。 3.通常情况下,可燃物 与 氧气 发生的一种发光、 放热的剧烈的 氧化反应 .叫做燃烧。
可燃物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学习目标
1、了解燃烧的概念;灭火的原理。
2、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3、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
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进展,避开灾害, 造福人类,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 4、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 新、大胆实践的科学精神。
要什么条件? 答: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必
须要达到该物质着火燃烧所需要的
白磷:40℃ 红磷 240℃
最低温度,这个最低温度叫做该物
质的着火点。不同的物质,着火点
不同。
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不能降低物质的着火点,
只能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讨论:根据灭火的实例,推论灭火的原理
1.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可用 隔绝氧气或空气。 锅盖盖灭。
2.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 使温度降到着
浇灭。
火点以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扑灭森林着火的有效方法之一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
是将火蔓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与其他物品隔离。
(设置隔离带)
4. 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用湿 抹布覆盖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二:燃烧条件探究
燃烧的条件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二:燃烧条件探究
燃烧的条件
观察到的现象: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放出热量; 2、红磷与水中的白磷都没有燃烧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二:燃烧条件探究
燃烧的条件
【思考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
课堂小结及展示
燃
可燃物
清除可燃物
灭
烧
火
的
氧气
隔绝氧气
的
条
原
件
达到可 燃物的
降低温度到可燃 物着火点以下
理
着火点
灭火的根本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实验三]
纸条 很快燃烧了
木块 很久才燃烧
总结: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即可燃物的着火点)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二:燃烧条件探究
燃烧的条件
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 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
2. 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3. 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二:燃烧条件探究
一.燃烧的概念
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 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 这里应注意两点: 1、反应物是可燃物与氧气 2、反应现象为剧烈的氧化反应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二:燃烧条件探究
燃烧的条件
实验一: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 热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 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 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 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甲图
乙图
另一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 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 ③④ ,能证明可 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
3.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4.如图所示,某同学在500毫升的烧杯中注入400 毫升80℃的热水,并投入少量红磷.在烧杯上盖上一 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上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
5.家中使用的液化气用完后关 闭阀门
6.酒精灯用完后用灯帽盖灭
隔绝氧气或空气。 清除可燃物
隔绝氧气或空气。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五:课堂练习及展示
1.《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 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
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 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提__供__热__量__,__使__木__船__达到着火点。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
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②④ 。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 3)“化学实验绿色化”要求实验室“三废” 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 实验室的安全性和环境质量得到提升,师 生的绿色化学和环保意识得到强化,图甲 和图乙师生的实验相比乙 更体现了化学 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甲
乙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的着火点以下。
只需其一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三:探究灭火原理和方法
讨论:用水灭火是降低物质的着火点,
对吗?
不对。 物质的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一般
是固定不变的。用水灭火是降低温度到物 质的着火点以下,不是降低着火点。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三:探究灭火原理和方法
灭火的灭是在火上有一横,祖先造字 的意图是什么?
为燃烧提供了_充__足__的__氧__气_ ,使火烧得更旺。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五:课堂练习及展示
2.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 A )
A.森林发生大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 B.用CO2灭火器灭火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9时53分21.11.821:53November 8, 2021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8日星期一9时53分1秒21:53:018 November 2021
你们见过很多燃烧的场面,你发 现通常的燃烧一般有什么特点?
燃烧的现象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二:燃烧条件探究
[实验一]
石头
点不着
木块
点燃了
总结: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二:燃烧条件探究
[实验二]
熄灭了 总结: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二:燃烧条件探究
放上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分的白磷.
(1)实验进行不久该同学 观察到 铜片上白磷燃烧,
而水中及铜片上的红磷都未燃烧.
(2)该同学从上述现象得出
燃烧的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 要与 氧气接触 , 二是要使可燃物 达到着火点
. 选做
(3)该同学设计上述实验来验证燃烧的两个条件,其实 验 不 (填“是”或 “不”)严密,若不严密,该
2 正常燃烧
同时具备燃 烧的3个条件
3
熄灭 密度比空气大.隔绝空 气。生成CO2不能燃烧,
不能支持燃烧.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三:探究灭火原理和方法
燃烧的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 2.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缺一不可
灭火的原理
1.清除/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使温度降到物质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9时53 分1秒下午9时53分21:53:0121.11.8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一:
煤的燃烧
蜡烛的燃烧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一:
篝火晚会
活动一: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三:探究灭火方法
燃烧带来的灾难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三:探究灭火方法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三:探究灭火方法
发生火灾怎么办, 如何灭火?
我们先看一下下面这个实验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三:探究灭火原理和方法
现象 原因
1 熄灭
隔绝 空气
4.燃烧需要三个条件:(1) 可燃物 (2) 氧气(或空气)。
(3) 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
活动一: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一: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猜猜“她”是谁—? 火
“她”虽然不是必需的,但却很重 要,“她”的诞生为人类驱散了黑暗 和寒冷,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可“她” 一旦生气就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她” 的发现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 折点。你知道“她”是谁吗?(猜一 个字)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如何作最简单的改进?将水中红磷换成白磷 。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 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 燃烧的条件。
甲图
乙图
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某同学用 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 。 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也不燃烧。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二:燃烧条件探究
燃烧的条件
【思考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白磷没有燃烧说明 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答:需要有氧气或空气 【思考3】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居然在水中 燃烧起来,这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答:燃烧确实需要氧气。
【思考4】综合上面三个思考题, 可得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二:燃烧条件探究
红 磷
白 磷
氧气
95℃热水
热水
白磷
讨论:右图为改进后的装置,有什么优点?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燃烧需要3个条件
1 可燃物 2 氧气(或空气) 3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三者缺一不可
可燃物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三:探究灭火方法
如果控制不当,燃烧又会给 生活带来有哪些灾害呢?
学习重点: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预学检测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1.实验7-1: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300ml 热水 , 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 白磷 。在烧杯上 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 红磷, 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 水 的白磷, 观察现象。白磷应保存在 水 中。 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 量 氧气或空气 ,观察现象。 3.通常情况下,可燃物 与 氧气 发生的一种发光、 放热的剧烈的 氧化反应 .叫做燃烧。
可燃物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学习目标
1、了解燃烧的概念;灭火的原理。
2、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3、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
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进展,避开灾害, 造福人类,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 4、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 新、大胆实践的科学精神。
要什么条件? 答: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必
须要达到该物质着火燃烧所需要的
白磷:40℃ 红磷 240℃
最低温度,这个最低温度叫做该物
质的着火点。不同的物质,着火点
不同。
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不能降低物质的着火点,
只能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讨论:根据灭火的实例,推论灭火的原理
1.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可用 隔绝氧气或空气。 锅盖盖灭。
2.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 使温度降到着
浇灭。
火点以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扑灭森林着火的有效方法之一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
是将火蔓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与其他物品隔离。
(设置隔离带)
4. 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用湿 抹布覆盖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二:燃烧条件探究
燃烧的条件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二:燃烧条件探究
燃烧的条件
观察到的现象: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放出热量; 2、红磷与水中的白磷都没有燃烧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二:燃烧条件探究
燃烧的条件
【思考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
课堂小结及展示
燃
可燃物
清除可燃物
灭
烧
火
的
氧气
隔绝氧气
的
条
原
件
达到可 燃物的
降低温度到可燃 物着火点以下
理
着火点
灭火的根本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
[实验三]
纸条 很快燃烧了
木块 很久才燃烧
总结: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即可燃物的着火点)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二:燃烧条件探究
燃烧的条件
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 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
2. 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3. 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二:燃烧条件探究
一.燃烧的概念
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 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 这里应注意两点: 1、反应物是可燃物与氧气 2、反应现象为剧烈的氧化反应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二:燃烧条件探究
燃烧的条件
实验一: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 热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 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 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 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甲图
乙图
另一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 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 ③④ ,能证明可 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
3.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D.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和发光的现象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4.如图所示,某同学在500毫升的烧杯中注入400 毫升80℃的热水,并投入少量红磷.在烧杯上盖上一 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上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
5.家中使用的液化气用完后关 闭阀门
6.酒精灯用完后用灯帽盖灭
隔绝氧气或空气。 清除可燃物
隔绝氧气或空气。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五:课堂练习及展示
1.《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 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
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 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提__供__热__量__,__使__木__船__达到着火点。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
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②④ 。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 3)“化学实验绿色化”要求实验室“三废” 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 实验室的安全性和环境质量得到提升,师 生的绿色化学和环保意识得到强化,图甲 和图乙师生的实验相比乙 更体现了化学 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甲
乙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的着火点以下。
只需其一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三:探究灭火原理和方法
讨论:用水灭火是降低物质的着火点,
对吗?
不对。 物质的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一般
是固定不变的。用水灭火是降低温度到物 质的着火点以下,不是降低着火点。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活动三:探究灭火原理和方法
灭火的灭是在火上有一横,祖先造字 的意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