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_Its on your desk.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t's on your desk. 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下学期的小学生,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乐于参与活动、游戏及表演,所以在教学中要做到多种教学手段交替使用,在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情景,尽量利用实物、图片及课件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二册Module10 Unit 1。

本模块以Position即方位为话题,Unit1呈现了Daming通过阅读朋友留下的字条寻找自己的生日礼物的场景。

本单元的语言功能是描述物品所在的地点及介词in、on、under、behind的使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听懂、认读、会说描述位置的介词和句子:in, on, under, behind,It’s in the box. It’s on your desk. It’s under the chair...
2.技能目标:掌握描述物品所在位置的句子,并能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运用、交流、讨论。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能掌握、运用单词box, bedroom以及介词in, on, under,behind.
(2)能掌握功能句来描述物品的位置:It’s in the box. It’s on your desk. It’s under the chair...
五、教学用具:
玩具狗、礼物盒子、视频、录音、单词卡片、PPT
六、教学过程:
Step 1 激趣导入。

1、师生问好。

2、唱歌。

Happy Birthday!
(通过唱歌即能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让学生了解今天的学习内容与生日有关。


3、揭示课题。

Step 2 创设情境,词句新授。

1、猜词游戏,复习旧知。

T:Guess,What's this? Ss:It’s a bag. 强调词尾g发音。

T:What's this? Ss:It’s a desk. 强调元音字母e发音。

T:What's this? Ss:It’s a chair. 强调元音字母组合air 发音。

T:What's this? Ss:It’s a box. 强调元音字母发音和词尾x发音。

2、出示礼物。

T: What’s this? Ss: It’s a present.
T: (把礼物传递给坐在第一个的学生)A present for you.
S1: Thank you.
T: Pass the present one by one. (让学生一个接一个的传递礼物,并练习说“A present for you.”和“Thank you.”) 【这个环节既对句子进行了巩固练习,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3、师拿着礼物。

6、通过chant复习方位介词。

Step 3回归文本,巩固操练。

1、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P1,回答问题:Where is the little girl ’s toy ?
2、过渡:Now the girl is very happy,because the toy is for Daming.Today is Daming’s birthday. We can say:Happy birthday
to you,and we should give him a present,we can say:A present for you.
3、带着问题看视频P2,回答问题:Where’s the present?引出并教授新单词bedroom。

4、再放课文录音,让学生看着课本并进行跟读,注意一定是要边指边读。

5、跟读后,做练习。

T:After reading,can you answer the questions?(T/F)
Step 4 小组合作,汇报表演。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文,并请几位同学上前表演大明,对于表现好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Step 5当堂检测。

1、口头练习。

Let’s do some exercises.
No.1 Read and fill in the blanks. (完成课后题)
No.2 Look, read and fill in the blanks.
No.3 Ask and answer.同桌两人练习。

利用自己手边的学习用品,同桌相互练习in、on、under。

对于表现好的同学可以上台展示。

2、完成当堂检测,及时了解学情。

T:That’s all for today.Take out your paper and finish it quickly.
T:Have you finished?Let’s have a check.
Step 6 课堂小结。

出示知识树,总结今日所学重难点。

Step 7 情感升华。

1、播放视频。

T:We have a good time today,at last ,I want to show you something.
2、情感升华。

After watching the movie ,I think you must want to say some words.and i want to give you some advice: Birthday is a happy date,but please remember your parents,love your parents,just like they love you.
Step 8 家庭作业。

T: After class, draw a picture of your bedroom. Use “ in 、on 、under、behind” to introduce your bedroom to your friends.
T:That’s all for today,thank you!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我通过歌曲《happy birthday》导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了解今天的学习内容与生日有关。

2、课文教学先从单词引入,从学习到操练再到巩固,始终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在句中练,在句中用,使学生既巩固了单词学习,又熟悉了句型,为语言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3、利用实物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4、本节课始终将听、说、读的练习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之中,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语言,这些训练比较全面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It’s on your desk.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一、简单有效的导入。

1、我先通过相互的问候增进师生间的情感,接着通过唱歌活跃课堂气氛,为后面在课文教学中给大明唱生日歌做好铺垫。

2、采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猜图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师生问答What’s this?It’s a...复习旧知,引出本课的新单词box和present。

设计这个游戏一方面可以复习单词,为后面的问答做好铺垫,同时以旧带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新的学习。

二、整体教学的思路。

在词语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方位介词和课文主要句型,通过实物的出示极大地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今后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好了铺垫。

同时TPR教学法的使用,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文教学中,以课文为载体,用不同的方式处理文本,让学生在文本学习中更好地理解方位。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过渡适应中高年级的英语语篇学习,我以语篇教学的思路来处理本课: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之前,提出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观看,初步感知课文。

接着以和大明一起找礼物为主线,学习课文,并在课文练习中,最后通过表演检测学生的理解以及掌握程度。

在课文学习结束后,我又加入了练习来巩固当堂知识。

当堂检测的运用,可以让我清晰地了解到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已较好的掌握了所学知识。

最后的总结,以知识树的形式呈现了本课单词和句型,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

之后的视频将情感教育以“春风化雨”的形式植入了学生的心中,自然又深入人心。

总的来说,本课的教学思路比较清晰,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流畅,过渡自然,活动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水平。

三、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养成方面,我做了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强调元音的发音,注重清辅音和浊辅音的及时纠音,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记忆单词,区分单词,比如通过boy和toy的对比,
让学生更好的记住发音,记住单词。

人们常说: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虽然课前做了很多准备,但一节课上下来,还是觉得很多遗憾和不足。

经过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存在一些问题:
1. 小组内的生生互评老师引导得不够多,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能。

2. Pair work 或者group work 还应该更多一点,多放手让学生多说多练。

3.小组的总结性评价放到了课后,未能在课上完整呈现。

以上是本课的教学反思,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做到教学相长,不断创新!
课标分析
首先分析课程目标:修订后的英语课程目标体现出更加清晰的三个层次,即:课程总目标,分级目标和分级标准。

新版《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心智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课程总目标要求四年级学生达到一级水平。

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对英语课程教学目标进行阐述。

1、语言知识:知道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知道要根据单词的音、形、义来学习单词;能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等。

2、语言技能:能根据指令做事情;能学唱英文歌曲;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英语做游戏等。

3、情感态度: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积极参与各种课堂学习活动等。

4、文化意识: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异同,知道国际上最重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等。

5、学习策略: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等。

根据课标的要求,我将从这五个方面来阐述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1)学习并能识别单词toy\under\in\on\behind\bedroom\for\box.(2)学习目标语句:It’s on your desk.It’s in your bedroom...
2、语言技能:能运用It’s on your desk.It’s in your bedroom...这类语句来描述物品所在的位置。

3、情感态度:(1)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真实的生活场景中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交流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2)激发学生孝敬父母、知恩图报的情感。

4、文化意识:学习和日常交际中,初步注意到中英文在谈论将来的事情时的异同。

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培养跨国际意识与能力。

5、学习策略:
(1)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自主学习,大胆质疑,遇到问题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思考。

教材分析
新标准外研版三起三年级下册共分十个模块,每个模块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呈现本模块所要学习的主要语言内容,第二单元提供
若干任务型活动。

三年级下册主要集中学习have got和has got句型,以及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我将这十个模块进行了整体划分,其中:M1询问对方最喜欢的事物是什么。

M2询问某些事物是什么的问句及其答语。

学习描述人、物特征的句型。

M3表达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某项运动的句型。

M4询问对方或他人是否喜欢某物的一般疑问句及肯定、否定回答。

M5介绍及询问他人的日常活动的句型以及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变化规则。

M6询问对方在星期几做什么的句型以及have的用法。

M7学习描述在某个季节所从事的活动以及各个季节的天气。

M8学习方位介词,询问某物在哪里及说明某物在某处的句型。

M9介绍自己拥有某物的句型以及询问对方是否拥有某物的句型。

M10介绍此地有某物的句型,学习常用的服饰类名词和颜色类名词。

本课是Module8,重点学习方位介词,询问某物在哪里及说明某物在某处的句型。

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采用听说领先,玩演跟上,读写巩固的编排方式,呈现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层层递进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听,说,读,玩,演多种方式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教材由Listen,point and say.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找玩具的情境,为学习活动二listen,point and find‘in,on,under,behind.’的正文学习做好铺垫;再由听、指认、找的环节到活动三
听、说的环节。

在学生有了一定语言交流的基础上,再去学习课本上的歌曲,层层递进。

使学生对一般将来时的理解逐渐加深。

下面我来重点分析第八模块的教材结构。

本模块包括两个单元——Unit1和Unit2。

是按学生掌握语言的难易程度进行单元划分的,第一单元为对话课型,以语言呈现为主,包括导入,正文学习,听说练习和拓展练习;第二单元为拓展提升,加入了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练习,以语言扩展和练习为主,包括导入、文本阅读、句型训练、歌曲和课后实践。

这样的设计给学生搭建了由易到难的学习阶梯,降低了学生接受新知的难度。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本课便是通过学习描述物品方位相关的单词和句型,掌握本课的基础知识,并将其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Module 8分两个单元,包括Unit1 It’s on your desk.和Unit2 Daming flies a kite in the park. 本模块以Position即方位为话题,Unit1呈现了Daming通过阅读朋友留下的字条寻找自己的生日礼物的场景。

本单元的语言功能是描述物品所在的地点及介词in、on、under的使用。

U1的方位介词中,有两个单词in和on,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有所接触,因此本课重点是学习under和behind,掌握句型It’s in\on\under\behind...同时形成系统学习网络,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单词和句型描述物品的位置。

U1的重点及难点是:(1)能掌握、运用单词box, bedroom以及介词in, on, under,behind.(2)能掌握功能句来描述物品的位置:It’s in the box. It’s on your desk. It’s under the chair.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下学期的小学生,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乐于参与活动、游戏及表演,所以在教学中要做到多种教学手段交替使用,在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情景,尽量利用实物、图片及课件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下面,我将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两方面进行分析。

1、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有了半年多的英语学习经历,有一定的英语知识的积累。

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in,on,where等和描述位置相关的词语,学习了bag,desk,chair 等名词,这为学生新的语言知识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但也需要复习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

2、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本课的话题是围绕寻找生日礼物展开的,班内的学生都有过生日的生活经历,本课的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的兴趣比较浓厚。

M8U1 It’s on your desk.
Name____ Class____
1.Look and choose.(看一看,选一选)
( ) ( ) ( ) ( )
A. under
B. on
C. behind
D. in
2.Read and fill in the blanks .(读一读,填一填)
on in under behind
The rabbit is _____ the hat.
The box is ____ the chair.
The monkey is _____ the box.
The book is ______ the bag.
效果分析
本节课我通过歌曲《happy birthday》导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了解今天的学习内容与生日有关。

课文教学先从单词引入,从学习到操练再到巩固,始终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在句中练,在句中用,使学生既巩固了单词学习,又熟悉了句型,为语言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在词语教学中,我注重创设情境,通过利用实物辅助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本节课始终将听、说、读的练习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之中,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语言,这些训练比较全面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通过当堂检测,班上95%以上的同学基础知识掌握扎实,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同时情感教育到位,很多同学都受到了深深的触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