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自身的努力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 文。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 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 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 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 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 筰、昆明,还报命。 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紬史记石室金匮之 书。 (自幼攻读,青年漫游,在职博览)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 司马迁传赞》中 说:《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故谓之实录。”肯定了司马迁的“实录” 精神。 梁启超在《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中说:“迁著 书最大目的,乃在发表司马氏一家之言,与荀 况著《荀子》、董生著《春秋繁露》性质正 同,不过其一家之言乃借史的形式以发表耳, 故仅以近代史的观念读《史记》非能知《史 记》者也。”
链接之二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太史 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 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 气。……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 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 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 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 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 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 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辨,观其容貌 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 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司马迁其人其事
倜傥:卓越,洒脱不拘; 非常:不同寻常; 称:称道
太史公自序
一、说说司马迁身上的“倜傥非常”之 处。
1、为我们留下 了一部不朽巨著《史 记》。
2、为后世树立 了一个人格高标。
1、不朽巨著
本纪 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 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 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本 纪,既科条之矣。 表 并时异世,年差不明,作十表。 书 礼乐损益,律历改易,兵权山川鬼 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 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 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为人臣者不可以 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 而不知其权……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 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 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以孔子为榜样)
链接之一 《史记评林》:“子长平生喜游,方少年自 负之时,足迹不肯一日休。非直为景物役也, 将以尽天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 观之,则平生所尝游者皆在焉。南浮长淮, 大江,见狂澜惊波,阴风怒号,逆走而横击, 故其文奔放而浩漫;望云梦、洞庭之陂,彭 蠡之渚,含混太虚,呼吸万壑,而不见介量, 故其文停蓄而渊深;见九疑之芊绵,巫山之 嵯峨,阳台朝云,苍梧暮烟,态度无度,靡 曼绰约,春妆如浓,秋饰如薄,故其文妍媚 而蔚郁。泛沅渡湘,吊大夫之魂,悼妃子之 恨,竹上犹有斑斑,而不知鱼腹之骨尚无恙 者乎,故其文感愤而伤激。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2、家族的影响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 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 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 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当周宣王时, 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 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汉之伐楚,卬 归汉,以其地为河内郡。昌生无泽,无 泽为汉市长。无泽生喜,喜为五大夫, 卒,皆葬高门。喜生谈,谈为太史公。 (史官世家,先人才艺)
北过大梁之墟,观楚汉之战场,想见项 羽之喑哑、高帝之嫚骂,龙跳虎跃,千 万兵马,大弓长戟,俱游而齐呼,故其 文雄勇猛健,使人心悸而胆栗。世家龙 门,念神禹之大功,西使巴蜀,跨剑阁 之鸟道,上有摩云之崖,不见斧凿之痕, 故其文斩绝峻拔,而不可攀跻。讲业齐 鲁之都,睹夫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彷 徨乎汶阳洙泗之上,故其文典重温雅, 有似正人君子之容貌。凡天地之间,万 物之变,可惊可愕,可以娱心,使人忧, 使人悲者,子长尽取而为文章,是以变 化出没,如万象供四时而无穷, 今于其 书而观之,岂不信矣。”
4、前人的表率
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幽厉之后,王道 缺,礼乐衰,孔子脩旧起废,论《诗》 《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 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 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 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 矣。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 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 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 王道之大者也。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 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 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 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 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 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 故述往事,思来者。” (以前贤为榜样)
三、是公允的历史实录,还是一家之言?
二、司马迁为什么能写成《史记》?
时代的因素 家族的影响 自身的努力 前人的表率
1、时代的因素
维我汉继五帝末流,接三代绝业。周道 废,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 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于是汉 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 章程,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诗》《书》往往间出矣。自曹参荐盖 公言黄老,而贾生、晁错明申、商,公 孙弘以儒显,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 靡不毕集太史公。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
世家
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 运行无穷,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 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 列传 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 天下,作七十列传。
2、人格高标
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 的积极入世精神。 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 息的进取精神。 舍生取义、赴汤蹈火的勇于牺牲精神。 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 精神。 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人格自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