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题 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 综合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个4分,共48分)
1.下图取材于1945年一幅名为《端赖合作》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D)
A.国共联合进行淞沪会战,抵抗日军进攻
B.《双十协定》是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成果
C.重庆谈判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
D.抗战胜利前后国人对和平前景充满期盼
2.1215年6月15日,安茹王朝屡战屡败的国王约翰与25位费族代表举行谈判,签署了著名的《自由大宪章》,从此英国确立“王在议会”和“王在法下”的原则。
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她远在外国的侄孙詹姆士一世继位,詹姆士对英格兰一无所知,坚持“君权神授”,王权逐步凌驾于议会之上。
直到光荣革命的胜利,议会才“收复”失去的权力。
这表明,光荣革命(B)
A.结束了英国君主制的历史进程
B.对英格兰的政治传统有所捍卫
C.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D.推动了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建立
3.19世纪末期,美国《时尚》服装杂志向女性推介宽松的灯笼裤(见下图)以它的创始人阿米利亚·布卢默的名字命名,也被称为“理性服装”。
灯笼裤的问世反映了(B)
A.贵族式休闲大众化B.女性生活方式变化
C.希腊复古风格流行D.战争影响民众生活
4.霍布斯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即自然状态下),每一个人对于一件事物都享有“自然权利”,但是这种自然权利会带来纷争,因而在自然状态下的人是“孤独、贫困、污秽、野蛮又短暂的”。
为了保全自己和过上更舒适的生活,在理性的指引下,人们缔结社会契约。
以下叙述中,最能体现霍布斯社会契约思想特点的是(B)
A.政府只有在取得被统治者的同意,其统治才有正当性
B.人与人在自然状态下处于交战状态,人们为了自保而缔结契约
C.政治共同体的代表如果违反了大多数人的意志,人们有权将其罢免
D.签订契约以后,每个签订者都受到法律的制约和保护
5.有学者指出,在西方多党选举制度下,由于不同政党的存在,整个国家的政治人才被政党切割成几个部分,并随政党共进退。
一党获胜,哪怕原来的政务官再有能力,也需统统大换血。
这揭示出西方政党政治(C)
A.导致了政治人才的匮乏
B.实现了政治理念的多元化
C.影响了国家治理的质量
D.扩大了政治人才的空间
6.鸦片战争后,国人对“英夷”最关切的方面是其“女主”的习俗。
《英吉利记》说其国“婚丧嫁听女自择,女主赀财,夫无妻媵,在国王以下莫不重女而轻男”。
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中国(A)
A.价值观明显不同于英国
B.丧失了对自身文化的自信
C.研究英国代议制成为显学
D.崇尚西方国家的男女平等
7.鸦片战争前后,近代报刊已引入中国,但在当时办报被视为“洋人营利之举”,或是“莠民之贱业”。
然而1895年到1898年,国人所办报刊就达50余种,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创办报刊的第一个高潮。
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B)
A.维新变法的推动B.民族危机的加深
C.洋务运动的破产D.民族工业的发展
8.据统计,从1913年到1920年,中国市场上外国资本总额增加1/3以上,本国资本总额则翻了一倍多,外国资本所占比重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B) A.列强放弃了对中国侵略
B.中国民族资本得到发展
C.外国资本优势地位丧失
D.中国政府大力发展实业
9.1925年,中共“四大”决议指出,我们参加民族运动……若是忘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中自己阶级革命之准备,而沉溺在资产阶级性的民族民主运动中,便遗无产阶级不容
易挽救的大害,并且足以减少民族革命之革命性。
这说明中共认识到(D) A.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
B.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艰巨性
C.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
D.国共合作中应保持党的独立性
10.1935年,国民党政府先后对金融和重要的战略物资进行统制。
1937年7月又对粮食资源、交通卫生机关等进行统制,随后在上海成立了四行联合办事处总处,并由资源委员会主持沿海工厂内迁。
这一做法(B)
A.是为了应对国内的经济危机
B.为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C.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D.是官僚资本借国家政权巧取豪夺
11.下面框内所叙内容是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论,这一事件(C)
A
B.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标志着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2.
A.锁国与开放B.坎坷与进步
C.危亡与机遇D.保守与激进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5分,共52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19世纪后半叶由李鸿章、曾国藩等倡导的学习西方的改革,打破了儒学在知识和精神领域一统的局面。
而20世纪初清政府兴新学、废科举,逼使孔子和儒学在知识领域退居次要地位。
而辛亥革命皇权政治的瓦解,使孔子儒学失去政治上强有力的保护。
这以
后,即使没有新文化运动,孔子和儒学在精神领域的沦落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而其基本原因,就是儒学中没有产生有效的抵御列强侵略和强国的有效办法。
——迟云飞《近代中国孔子和儒学地位
衰落的进程及其必然性》材料二在欧洲启蒙运动中,正当法国进步思想家们从旧的神人关系向新的人人关系过渡,而急切寻求新的思想、新的视野的时候,中国文化恰恰被传教士们介绍过来,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开始了对法国的传播,为启蒙思想家们在政治上反对专制和特权,在思想上反对宗教神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和极其有力的思想武器。
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便引用过孔子的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摘编自吴星杰《中法文化交流与
儒学在法国的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和近代中国不同社会地位的原因。
(1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西传的原因及其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儒家思想发展的主要因素。
(10分)
【答案】(1)西汉独尊原因:儒家思想具有双重性,即在维护封建礼教伦常的同时,又能与时俱进,易于被社会各阶层接受;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纳与推行;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农业社会的保守性。
(5分,答出5点即可)
近代衰落原因:洋务运动的冲击;清末“新政”,学习西方改革的冲击;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冲击;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宣传民主与科学的冲击;儒家陈腐的纲常礼教不能适应近代社会变革发展的需要。
(10分)
(2)原因: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便利了东西文化交流;欧洲社会转型时期,启蒙思想家反封建的精神需求;儒家思想中有启蒙思想家需要的成分。
(4分,答出2点即可)
影响:为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2分)
因素:思想自身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趋时更新;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和支持。
(4分,答出2点即可)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19世纪晚清重大历史事件简表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历史年表》从表中提取各领域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2分)
【答案】示例:论题:晚清时期中国社会近代化起步并全面发展。
阐述:经济上: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得以产生和初步发展,这些均推进了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思想上: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开眼看世界,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派主张商战和实行君主立宪,康有为代表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孙中山代表的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这些均有利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政治上:维新变法运动开始进行制度变革的尝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12分)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
材料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
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
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
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
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摘编自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
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1)根据材料,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共和政体确立的意义。
(9分)
【答案】(1)表现: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赋予总统较大的行政权;构建“分权制衡”机制。
(6分)
(2)意义: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通过分权与制衡防止了专制独裁,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