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厂废水污染区土壤中Zn、Cr、Pb等重金属含量测定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镀厂废水污染区土壤中Zn、Cr、Pb等重金属含量测定
前言
什么是重金属污染?
相对密度在5以上的金属统称为重金属,如金、银、铜、铅、锌、镍、钴、镉、铬和汞等45种。

从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实际上主要是指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锌、铜、钴、镍、锡等。

目前最引起人们注意的是汞、镉、铬等。

重金属随废水排出时,即使浓度很小,也可能造成危害。

由重金属造成的环境污染称为重金属污染。

土壤一旦遭受重金属污染就很难恢复,因而应特别关注Cd、Hg、Cr、Pb、Ni、Zn、Cu等对土壤的污染,这些元素在过量情况下有较大的生物毒性,并可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带来威胁。

重金属污染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体中的某些重金属可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毒性更强的金属化合物,如汞的甲基化作用就是其中典型例子;
2.物从环境中摄取重金属可以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在较高级生物体内成千万倍地富集起来,然后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积蓄起来造成慢性中毒,危害人体健康;
3.在天然水体中只要有微量重金属即可产生毒性效应,一般重金属产生毒性的范围大约在1—10mg/L之间,毒性较强的金属如汞、镉等产生毒性的质量浓度范围在0.0l—0.001mg/L之间。

重金属的污染有时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例如,日本发生的水俣病(汞污染)和骨痛病(镉污染)等公害病,都是由重金属污染引起的,所以.应严格防止重金属污染。

现况分析
人们对土壤污染不像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那样重视。

由于土壤污染往往量大面广,且比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更难控制和治理,因此,当治理大气和水污染方面取得成效以后,发达国家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就充分显露出来。

因此,土壤污染问题在国际上越来越受重视,并成为环保领域研究的热点。

目前,改良和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主要有:沉淀法、淋洗法、拮抗法、电化法、磁化法。

这些方法具有投资成本太高,只能用于污染非常严重的地点等共同缺点。

近年来,北美和欧洲的经验表明:植物修复技术(phytoremediation)是修复和治理污染环境的最佳途径。

经调查和实地考究,该电镀厂的废水中主要含有Zn、Cr、Pb等重金属污染,通过对两个污水排放口排入附近一个小水沟里。

附近农田大多用该废水灌溉。

废水中残余的重金属有可能在沟里、菜地和稻田里累积,从而对土壤安全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因此,有必要对该电镀厂周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进行研究,测定土壤中重金属Zn、Cr、Pb等含量,为污染的治理提供科学依
样品采集
经调查和实地采访当地居民,得知道,沿水沟向下处重金属影响严重,尤其是排放口的耕地受重金属影响最严重,在排水在口附近采样的选定区域上以S 形选择9 个点,在各点上用铁铲取0~20 cm 的土壤,在塑料薄膜上将各点土壤均匀
混合,用四分法逐次弃去多余部分,最后将剩余的1kg 左右的平均样品装入样袋。

由于污水排放呈现扇形,按S形取了4个点样品的土壤再沿着小水渠在距出水口0 m (1号点) 、200 m (2号点) 、400 m (3号点) 、600 m (4号点)布设4个点,分别采取淤泥或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

取样点位置见图
样品处理
土壤样品的处理包括风干、去杂、磨细、过筛、混匀、装瓶保存和登记等操作过程。

1.风干和去杂
从田间采回的土样,除特殊要求鲜样外,一般要及时风干。

其方法是将土壤样品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又无特殊的气体(如氯气、氨气、二氧化硫等)、无灰尘污染的室内,把样品弄碎后平铺在干净的牛皮纸上,摊成薄薄的一层,并且经常翻动,加速干燥。

切忌阳光直接曝晒或烘烤。

在土样稍干后,要将大土块捏碎(尤其是粘性土壤),以免结成硬块后难以磨细。

样品风干后,应拣出枯枝落叶、植物根、残茬、虫体以及土壤中的铁锰结核、石灰结核或石子等,若石子过多,将其拣出并称重,记下所占的百分数。

2.磨细、过筛和保存
进行物理分析时,取风干土样100—200g,放在牛皮纸上,用木块碾碎,放在有盖底的18号筛(孔径1mm)中,使之通过1mm的筛子,留在筛上的土块再倒在牛皮纸上重新碾磨。

如此反复多次,直到全部通过为止。

不得抛弃或遗漏,但石砾切勿压碎。

筛子上的石砾应拣出称重并保存,以备石砾称重计算之用。

同时将过筛的土样称重,以计算石砾重量百分数,然后将过筛后的土壤样品充分混合均匀后盛于广口瓶中,作为土壤颗粒分析以及其它物理性质测定之用。

化学分析时,取风干好的土样如以上方法将其研碎,并使其全部通过18号筛(孔径1mm)。

所得的土壤样品,可用以测定速效性养分、pH值等。

可将通过18号筛的土壤样品,进一步研磨,使其全部通过60号筛(孔径0.25mm)。

应将全部通过100号筛(孔径0.149mm)的土壤样品,作为其分析用。

研磨过筛后的土壤样品混匀后,装入广口瓶中。

样品装入广口瓶后,应贴上标签,并注明其样号、土类名称、采样地点、采样深度、采样日期、筛孔径、采集人等。

瓶内的样品应保存在样品架上,尽量避免日光、高温、潮湿或酸碱气体等的影响,否则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主要仪器
土壤筛、土钻、牛皮纸、木块、广口瓶、米尺、铁锨、土壤袋、标签、铅笔。

土壤样品经风干、磨细筛,用于测定土壤重金属元素Cr 、Pb、Zn 的浓度(HNO3 - HF- HClO4 消煮法) 和形态分析[1~7 ] 。

淤泥土样的处理
将淤泥土样取回风干后碾碎, 用烘箱烘干(80℃) ; 再用玛瑙碾钵细磨淤泥土样, 以四分法取样后用01125 mm ( 120目) 的筛子过筛. 量取5~6 g后用样品袋装好, 用烘箱烘干(105℃, 24h). 量取烘干样品110 g置于锥形瓶中, 加浓硝酸和浓盐酸各10 mL, 用加热板微沸加热消解, 当溶液体积缩小至2 mL 左右时, 加去离子水10 mL,继续加热10~15 min, 冷却后移入25 mL 比色管中, 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待溶液澄清后用原子吸收光谱测试, 试样经分解后, 在2%的盐酸溶液中, 用空气- 乙炔火焰测定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定测量方法
首先用玻璃电极法测定土壤样品的pH值
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5555.2—1995
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收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固体废物浸出液中铜、锌、铅、镉的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2 本标准方法适用于固体废物浸出液中铜、铅、锌和镉的测定。

1.2.1 测定范围
元素测定范围,mg/L
Cu 0.08~4.0
Zn 0.05~1.0
Pb 0.30~10
Cd 0.03~1.0
1.2.2 干扰
当钙的浓度高于1000mg/L时,抑制镉的吸收;钙浓度为2000mg/L时,信号抑制达19%。

铁的含量超过100mg/L时,抑制锌的吸收。

当样品中含盐量很高、分析谱线波长又低于350nm时,出现非特征吸收,如高浓度钙产生的背景吸收使铅的测定结果偏高。

硫酸对铜、锌、铅的测定有影响,一般不能超过2%。

故一般多使用盐酸或硝酸介质。

2 原理
将试液直接喷入火焰,在空气—乙炔火焰中,铜、锌、铅、镉的化合物解离为基态原子,并对空心阴极灯的特征辐射谱线产生选择性吸收。

在给定条件下,测定铜、锌,铅、镉的吸光度。

3 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试剂,去离子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1.42g/mL,优级纯。

3.1 硝酸(HNO
3
3.2 硝酸(1十1),用(3.1)配制。

3.3 硝酸(0.2%),用(3.1)配制。

3.4 硝酸(0.4%),用(3.1)配制。

3.5 金属标准贮备液,1.000g/L。

分别称取1.0000g光谱纯金属铜、锌、铅、镉,用20mL硝酸(3.2)溶解后,用水定容至1000mL。

3.6 金属混合标准溶液
用铜、锌、铅、镉的标准贮备溶液(3.5)和硝酸溶液(3.3)配制成含铜20.0mg/L、锌10.0mg/L、铅40.0mg/L、镉10.0mg/L的混合标准溶液。

3.7 抗坏血酸(1%):用时现配。

4 仪器
4.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汁。

4.2 铜、锌、铅、镉空心阴极灯。

4.3 乙炔钢瓶或乙炔发生器。

4.4 空气压缩机,应备有除水、除油和除尘装置。

4.5 仪器参数:可根据仪器说明书要求自己选择测试条件。

一般仪器的使用条件如表1所示。

表1 一般仪器使用和条件
元素铜锌铅镉
测定波长,nm 324.7 213.8 283.3 228.8
通带宽度,nm 1.0 1.0 2.0 1.3
火焰性质贫燃贫燃贫燃贫燃
其他可选谱线,nm 327.4,
225.8
307.6 217.0,261.4 326.2
5 步骤
5.1 样品的保存:浸出液如不能很快进行分析应加浓硝酸(3.1)达1%,时间不要超过一周。

5.2 空白试验
用水代样品,采用和样品相同的步骤和试剂,在测定试料的同时测定空白值。

5.3 校准曲线的绘制
参考表2在50mL容量瓶中,用HNO
溶液(3.3)稀释混合标准溶液(3.6),
3
配制至少4个工作标准溶液,其浓度范围应包括试料中铜、锌、铅、镉的浓度。

表2 标准系列配制和浓度
混合标准液加入体积,mL 0.00 0.50 1.00 2.00 3.00 5.00 工作标准溶液的浓度,mg/L
0.00 0.10 0.20 0.40 0.60 1.00 Cd
0.00 0.20 0.40 0.80 1.20 2.00 工作标准溶液的浓度,mg/L
Cu
0.00 0.40 0.80 1.60 2.40 4.00 工作标准溶液的浓度,mg/L
Pb
工作标准溶液的浓度,mg/L
0.00 0.10 0.20 0.40 0.60 1.00 Zn
按所选择的仪器工作参数调好仪器,用硝酸溶液(3.3)调零后,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为顺序测量每份溶液的吸光度,用测得的吸光度和相对应的浓度绘制标准曲线。

5.4 测定
在测量标准溶液的同时,测量空白和试料。

根据扣除空白后试料的吸光度,从校准曲线查出试料中铜、铅、锌、镉的浓度。

测定钙渣浸出液,为减少钙的干扰,须将浸出液适当稀释。

测定铬渣浸出液中铅时,除适当稀释浸出液外,为防止铅的测定结果偏低,在50mL的试液中加入抗坏血酸(3.7)5mL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以免生成铬酸铅沉淀。

当样品中硅的浓度大于20 mg/L时,加入钙200mg/L,以免锌的测定结果偏低。

在测定试样的过程中,要定时复测空白和工作标准溶液,以检查基线的稳定性和仪器灵敏线是否发生了变化。

5.5 标准加入法
当样品组成复杂或成分不明时,应制作标准加入法曲线,用以考查样品是否宜用校准曲线法。

在5支编号的50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5~10mL(视铜、铅、锌、镉的含量而定)浸出液,并加入0.00、0.50、1.00、1.50、3.00mL混合标准溶液(3.6),用硝酸(3.4)稀释至50mL。

用测得的吸光度和相应的加入标准溶液的浓度,与(5.3)在同一座标上绘制标准加入法的工作曲线。

如果两条工作曲线平行,则说明可用标准曲线法直接测定样品;如果两条线相交,说明试样基体存在干扰。

应采用标准加入法、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或者将试样适当稀释后再进行测定。

6 结果的表示
浸出液中(Cu,Zn,Pb,Cd)浓度c按下式计算:
c(mg/L)=c
i ×(V
/V) (1)
式中:c i——被测试料中金属离子的浓度,mg/L;
V
——制样时定容体积,mL;
V——试料的体积,mL。

7 精密度和准确度
7.1 可以参考国家标准GB 7475。

7.2 室内对含铜0.185 ng/L、铅1.10mg/L、锌0.159mg/L、镉0.10 mg/L 的浸出液进行了六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3%、3.8%、5.2%、1.0%。

两个实验室在含铅2.30 mg/L、含镉0.38 mg/L的尾矿渣浸出液中加入铅1.00mg/L、镉0.20mg/L,回收率分别为97.6%~98.3%、94.5%~102.4%;
在含铜0.64mg/L,锌0.43mg/L的废渣浸出液中,加入铜0.50mg/L、锌0.4mg /L,回收率分别为97.7%~104.0%、103.8%~107.9%。

土壤试液中,铬在酸性介质中经高锰酸钾氧化为六价铬,过量的高锰酸钾用叠氮化钠还原除去,六价铬与加入的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于波长540nm处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2 仪器
电热板,分光光度计,离心机。

3 试剂
3.1 硝酸(优级纯)。

3.2 (1+1)硫酸溶液。

3.3 磷酸(1+1)。

3.4 0.5%高锰酸钾溶液。

3.5 0.5%叠氮化钠溶液:临用现配。

3.6 0.25%二苯碳酰二肼乙醇溶液(或丙酮溶液)。

3.7 铬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0.2829g重铬酸钾(优级纯,预先在110℃烘2h)溶于水中,转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每毫升含铬100μg。

3.8 铬标准使用液:准确吸取铬标准储备液10.00mL于10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摇匀。

此溶液每毫升含铬1.00μg。

4 操作步骤
4.1 试液制备:称取土壤样品0.3g于聚四氟乙烯坩埚中,加(1+1)硫酸3mL,硝酸3mL。

待剧烈反应停止后,移到电热板上加热分解至开始冒白烟。

取下稍冷,加硝酸3mL,氢氟酸3mL,继续加热至冒浓白烟。

取下坩埚稍冷,用水冲洗坩埚壁,再加热至冒白烟以驱除氢氟酸。

加水溶解,转入50mL比色管中,定容,摇匀。

放置澄清或离心。

4.2 显色与测定:准确移取试液5.0mL于25mL比色管中,加(1+1)磷酸1mL,摇匀。

滴加l~2滴0.5%高锰酸钾溶液至紫红色,置水浴中加热煮沸15min,若紫红色消失,再补加高锰酸钾溶液。

趁热滴加叠氮化钠溶液至紫红色恰好退去,
将比色管放入冷水中迅速冷却。

加水至刻度,摇匀。

加入二苯碳酰二肼溶液2mL,迅速摇匀。

10min后,用30mm比色皿,于波长540nm处,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测量吸光度。

4.3 校准曲线的绘制:分别移取铬标准使用液0,1.0,2.0,4.0,6.0,8.0mL于25 mL比色管中,加(1+1)磷酸1 mL,(1+1)硫酸0.25mL,加水至刻度,摇匀。

以下显色和测量:与试液的操作步骤相同。

5 结果计算
铬的含量按式(1)计算:
铬(mg/kg)=m.V总/W.V (1)
式中:m——从校准曲线上查得铬的含量,μg;
V总——试样定容体积,mL;
W——试样重量,g;
V——测定时取试样溶液体积,mL。

6 说明
6. 1 加入磷酸掩蔽铁,使之形成五色络合物,同时也可络合其他金属离子,避免一些盐类析出产生浑浊。

在磷酸存在下还可以排除硝酸根、氯离子的影响。

如果在氧化时或显色时出现浑浊可考虑加大磷酸的用量。

6. 2 消解后,残渣转移时,多洗几次,尽力洗涤干净,否则会使结果偏低。

6. 3 用高锰酸钾氧化低价铬时,七价锰有可能被还原为二价锰,出现棕色而影响低价铬的氧化完全,因此要控制好溶液的酸度及高锰酸钾的用量。

6. 4 加入二苯碳酰二肼丙酮溶液后,应立即摇动,防止局部有机溶剂过量而使六价铬部分被还原为三价,使测定结果偏低。

分析与讨论
土壤重金属是土壤质量评价中不可缺少的指标。

土壤质量对农业的可持续性的影响最为直接、深刻和长远。

提高土壤质量是农业和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需求。

不断提高土壤环境质量, 是确保土壤等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8]土壤重金属的
来源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制约, 一是自然作用形成的原生环境的制约, 其分布特点是不同母质、母岩形成的土壤, 其含量存在很大差异; 二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次生环境的制约, 其释放出来的重金属不断叠加在土壤重金属的分布之上, 而使土壤重金属的分布复杂化和形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分析金属含量分布规律[9]
结论
电镀厂排污口下游地区受到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进行评价[10], 污染程度
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土壤一旦被重金属污染就很难去除,因此,耕地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重在控制和消除污染源。

因此应加强工业“三废”的回收、利用和净化处理,减少“三废”的排放量,降低排放浓度。

所使用的杂肥(包括农用粉煤灰、农用污泥、农用城镇垃圾) 和灌溉水的使用量和重金属量均应符合国家标准(GB8173287、GB4284284、GB8172287和
GB5084292) 。

要尽量减少重金属农药制剂的用药量和施用次数。

提倡使用和推广合格的有机无机复合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进一步
改善农作物品质。

参考文献
[1] 《分析方法》,1983,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局;
[2]] Tessier A ,Campbell P GC ,Bisson M. 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
for the Speciation of Particulate Trace Metals [J ] . Analytical Chem2
istry , 1979 , 51(7) : 844 - 850.
[3 ] 鲁如坤主编.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
出版社,1999 :474 - 490.
[4 ] 吴新民,潘根兴,姜海洋,等. 南京城市土壤的特性与重金属污
染的研究[J ] . 生态环境,2003 ,12(1) :19 - 23.
[5 ] 周立祥,沈其荣,陈同斌,等. 重金属及养分元素在城市污泥主
要组分中的分配及其化学形态[J ] . 环境科学学报,2000 ,20(3) :
270 - 274.
[6 ] 李宇庆,陈玲,仇雁翎,等. 上海化学工业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形
态分析[J ] . 生态环境,2004 ,13(2) :154 - 155.
[7 ] 符娟林,章明奎,厉仁安. 杭州市居民区土壤重金属形态和酸可
溶性研究[J ] . 科技通报,2004 ,20(1) :121 - 125.
[8] 曹志洪.解译土壤质量演变规律,确保土壤资源持续利用[J].世界科
技研究与发展,2001,28- 32.
[9] 曹志洪.解译土壤质量演变规律,确保土壤资源持续利用[J].世界科
技研究与发展,2001,28- 32.
[10 ]赵其国、孙波、张桃林. 土壤质量与持续环境Ⅰ:土壤质量的定义及评价方法[J ] . 土壤,1997 ,29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