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选修1第1部分 微生物的利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浙科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9小题每题3分共计57分)
1.常作为菌种鉴定的依据的是()
A. 鞭毛的有无
B. 荚膜的有无
C. 芽孢的形成能力
D. 菌落的形态
【答案】D
【解析】解根据不同的菌落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即凹凸情况不同通常将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作为鉴定菌种的依据.
故选 D.
2.下列生物学实验操作能够顺利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在接种酵母菌的新鲜葡萄汁中通入无菌空气制作果酒
B. 在固体培养基上涂布稀释的大肠杆菌培养液获得单个菌落
C. 将切下的胡萝卜外植体直接接种在培养基上获得愈伤组织
D. 将土壤浸出液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
【答案】B
【解析】
3.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 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
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A同学的结果产生原因()
①由于土样不同②由于培养基污染③由于操作失误④没有设置对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①土样不同可能导致计数偏差①正确
②培养基污染会导致菌落数增加②正确
③操作失误可能增加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菌落会增多③正确
④没有设置对照不会增加菌落数目④错误
4.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设计下列流程正确的是()
A. 土壤取样rightarrow 梯度稀释rightarrow 稀释涂布平板rightarrow 挑选菌落
B. 土壤取样rightarrow 选择培养rightarrow 稀释涂布平板rightarrow 挑选菌落
C. 土壤取样rightarrow 梯度稀释rightarrow 选择培养rightarrow 挑选菌落
D. 土壤取样rightarrow 梯度稀释rightarrow 稀释涂布平板rightarrow 选择培养rightarrow 挑选菌落
【答案】B
【解析】解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rightarrow 选择培养
\rightarrow 梯度稀释\rightarrow 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
5.下图为纤维单胞菌(能产生纤维素酶)的获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培养基都应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
B. 进行稀释的目的是在培养基表面获得单菌落
C. 进行图中④过程时需要对接种环进行6次灼烧
D. ④所用的接种方法可对培养的微生物进行计数
【答案】D
【解析】解 A.要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平板内的固体培养基和锥形瓶中的液体培养基应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 A正确
B.稀释是为了在培养基表面获得单菌落 B正确
C.在每次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因此按照图中划线顺序(1→2→3→4→5)整个划线过程中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的次数为6次 C正确
D.图④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而对培养的微生物进行计数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D错误
故选 D
6.下列有关菌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每个菌落可由一种或多种细菌大量繁殖而成
B. 各种霉菌在面包上生长形成不同颜色的斑块也是菌落
C. 噬菌体能使固体培养基上的细菌裂解菌落变得透明
D. 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形态不同
【答案】A
【解析】解 A、每个菌落可由微生物的一个细胞在或一堆同种细胞大量繁殖而成 A错误
B、面包的营养全面可以作为霉菌的培养基适合霉菌生长不同的霉菌在面包上生长形成不同颜色的斑块也是菌落 B正确
C 、噬菌体是细菌病毒能使固体培养基上的细菌裂解菌落变得透明 C正确
D、细菌的菌落比较小大多数表面光滑粘稠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所以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形态不同 D正确.
故选 A.
7.下面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步骤正确的是()
①土壤取样
②称取10g土壤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
③吸取0.1mL进行平板涂布
④依次稀释至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稀释度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④→②→③
【解析】解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一般步骤是: 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此步是否需要应根据样品中的菌株数量的多少来确定)→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上→挑选菌落故C项正确
故选 C
8.下列有关菌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每个菌落由大量不同种细菌组成
B. 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上才能形成菌落
C. 菌落的特征可以作为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
D. 伊红、美蓝染料可以使乳酸杆菌的菌落呈现金属光泽的紫黑色
【答案】C
【解析】解 A、每个菌落由大量同种细菌(或真菌)组成 A错误
B、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才能形成菌落 B错误
C 、不同种或同种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菌落特征是不同的根据这些特征对菌种识别、鉴定有重要意义 C正确
D、伊红、美蓝染料可以使大肠杆菌的菌落呈现金属光泽的紫黑色 D错误.
故选 C.
9.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肉眼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重要依据是()
A. 细菌的大小、形状、颜色
B. 菌落的大小、形状、颜色
C. 有无鞭毛
D. 培养基的不同
【答案】B
【解析】A、肉眼观察不到细菌的大小、形状、颜色 A错误
B、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重要依据是菌落形态如菌落的大小、形态、颜色 B正确
C、肉眼无法观察到细菌的鞭毛 C错误
D、培养基不同不是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重要依据 D错误
10.将接种了某红色细菌的培养皿置于紫外线下几天结果培养皿中除长出了一个白色菌落外其余菌落都是红色的.据此实验者应该()
A. 断定这是由于紫外线照射使其产生了白色菌落的变异
B. 如果不继续用紫外线照射预期那个白色菌落将转变为红色
C. 暂时不作结论
D. 白色菌落不是由紫外线造成的变异
【答案】C
【解析】解 A、该实验缺少对照实验无法断定这是由于紫外线照射使其产生了白色菌落的变异 A错误
B、白色菌落的出现可能是紫外线引起的基因突变也可能是操作过程中的污染所致如果不继续用紫外线照射无法预期那个白色菌落将转变为红色 B错误
C 、该实验缺少对照实验白色菌落的出现可能是紫外线引起的基因突变也可能是操作过程中的污染所致所以可以暂时不作结论 C正确
D、白色菌落的出现可能是紫外线引起的基因突变也可能是操作过程中的污染所致 D 错误.
故选 C.
11.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分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立即出现有透明圈的菌落
B. 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中不可省略选择培养这一步
C. 菌落的大小、颜色、有无荚膜、隆起程度等特征都可作为菌种肉眼鉴定的依据
D. 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可初步鉴定尿素分解菌
【答案】D
【解析】A、先培养微生物产纤维素酶的菌落周围的纤维素被水解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需用氯化钠溶液洗去浮色根据颜色变化从而分辨出产纤维素酶的菌落 A错误
B、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中选择培养可省略但培养分离的纤维素分解菌少 B 错误
C、菌落的大小、颜色、隆起程度等特征都可作为菌种肉眼鉴定的依据有无荚膜无法通过肉眼观察 C错误
D、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可初步鉴定尿素分解菌 D正确
12.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氮肥但尿素并不能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只有当土壤中的细菌将尿素分解成氨之后才能被植物利用下图是某课题小组培养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的结果示意图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运用图1所示的接种方法统计的活菌数比实际值偏高
B. 运用图2所示接种方法需要把接种环深入到培养基中进行接种
C. 为长期保存纯化的优质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D. 对尿素分解菌进行分离时需要在选择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
【答案】C
【解析】解 A.图1菌落均匀分布所示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由于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显示的只是一个菌落故统计的菌落常常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 A错误
B.划线分离时不能把接种环深入到培养基中进行接种只能在培养基表面进行划线操作B错误
C.甘油管冷冻保藏法是利用微生物在甘油中生长和代谢受到抑制的原理达到保藏目的长期保存纯化的优质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C正确
D.对尿素分解菌进行分离时需要在选择培养基中加入尿素作为唯一的氮源 D错误
故选 C
13.在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实验中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
A. 对纤维素进行定量测定
B. 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
C. 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纤维二糖进行定量测定
D. 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定量测定
【答案】B
【解析】解鉴别培养基上形成的透明圈中的菌落只是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的初步筛选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并且进行纤维素
酶的测定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
故选 B
14.若图中反应1表示淀粉的水解过程则反应2能表示被水解的物质是()
A. 多肽
B. 核酸
C. 纤维素
D. 肝糖原
【答案】A
【解析】
15.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甲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下列有关叙述出现科学性错误的是()
A. 甲同学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土样不同也可能是操作过程出了问题
B. 将甲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再接种菌种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
C. 让其他同学用与甲同学相同土壤进行实验结果与甲同学一致则可以证明甲同学无误
D. 可以将甲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
【答案】B
【解析】解 A.甲同学获得的菌落远大于其他同学可能是由于所取的土样不同也可能操作过程被污染 A正确
B.污染可能是培养基灭菌不彻底或操作过程没有保证无菌操作将甲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 B错误、D正确
C.若是土样不同造成的让其他同学用与甲同学一样的土壤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甲同学一致则可以证明甲同学操作正确 C正确
故选 B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绿萝的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实现了物质循环
B. 实验“落叶是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腐烂的吗?”中对照组要放在60℃下恒温灭菌1h 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C. 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
D. 稻田里杀灭害虫大大地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答案】C
【解析】解 A.物质循环指的是构成生物的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之间进行循环 A错误
B.实验组要放在60℃下恒温灭菌1h 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B错误
C.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 C正确
D.稻田里杀灭害虫不能明显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D错误
故选 C
17.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不包括()
A. 稀释涂布平板法
B. 显微镜直接计数
C. 平板划线法
D. 滤膜法
【答案】C
【解析】A、稀释涂布平板法又称活菌计数法统计结果往往比实际值偏低原因是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
一个菌落 A正确
B、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计数结果往往比实际值偏高原因是死的细胞也被计入 B正确
C、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计数只能用来分离纯化微生物 C错误
D、滤膜法可以用来测定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数目 D正确
故选C.
18.在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时甲组实验用氮源只含尿素的培养基乙组实验用氮源除尿素外还含硝酸盐的培养基其他成分都相同在相同条件下操作培养与观察则乙组实验属于()
A. 空白对照
B. 标准对照
C. 相互对照
D. 条件对照
【答案】D
【解析】乙组和甲组实验的培养条件不同形成了条件对照
19.下列有关“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产生脲酶脲酶能分解尿素产生氮气
B.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后 15℃恒温培养8〜10小时
C. 统计尿素分解菌的数目时以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平板进行计数
D. 用尿素为唯一氮源、加有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培养尿素分解菌指示剂变红
【答案】D
【解析】
解 A.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产生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和 CO_2 A错误
B.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后 37℃恒温培养24〜48小时 B错误
C.统计尿素分解菌的数目时以菌落数在30~300以上的平板进行计数求其平均值 C错误
D.用尿素为唯一氮源、加有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培养尿素分解菌指示剂变红 D正确
故选 D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
20.(1)检验大肠杆菌的含量时通常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用涂布器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记录菌落数量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
20.(2)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组?为什么?________
20.(3)如分别取0.1mL已稀释10^2倍的水样分别涂布到四个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
进行培养培养基记录到大肠杆菌的菌落数分别为161、155、158、170 则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为________.
20.(4)纯化大肠杆菌时使用的培养基一般用________法灭菌.
【答案】(1)稀释涂布平板法
【解析】解(1)由题意知检验大肠杆菌的含量时通常将水样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水样用涂布器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记录菌落数量这种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答案】(2)需要因为需要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
【解析】(2)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需要设置对照组因为因为需要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
【答案】(3)1.61times 10^8个
【解析】(3)由题意知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 (161+ 155+ 158+ 170)\div 4\div
0.1\times 10^2\times 10^3= 1.61\times 10^8个.
【答案】(4)高压蒸汽灭菌
【解析】(4)培养基的灭菌常用高压蒸汽灭菌
21.(1) B_1、 B_2中卷烟纸消失的原因是卷烟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而土壤中含有________
21.(2)为获得土样中的相关微生物并提高分离成功的概率应在培养皿中________部位进行表层多点取样取样工具在取样前要进行________处理
21.(3)如果得到的相关微生物较少我们可以将其转移到含有________的培养基中进行________培养培养时我们可以利用________染色法根据是否产生________来进行鉴别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答案】
【解析】
22.(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________ 土壤细菌将尿素分解成CO_2和NH_3时必须的另一种原料是________ 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CO_2作为碳源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22.(2)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________(填“尿
素”“NH_4NO_3”或“尿素+NH_4NO_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________ 22.(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_2PO_4和Na_2HPO_4 其作用有
________
【答案】脲酶, 水, 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解析】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是因为能产生分解尿素的脲酶具体过程是尿素和随在脲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CO_2和NH_3 分解尿素的细菌属于异养生物只能利用有机碳源故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答案】尿素, 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利用NH_4NO_3 不能起到筛选作用
【解析】为了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尿素作为唯一氮源而其他两组的原因提供的氮源是NH_4NO_3 不论是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还是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都能利用NH_4NO_3 不能起到筛选作用
【答案】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稳定
【解析】KH_2PO_4和Na_2HPO_4 可以提供无机盐也可以作为缓冲对故用来筛选分解
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_2PO_4和Na_2HPO_4 可以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同时保
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稳定
23.(1)制备________(填“MS”“麦芽汁”或“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其中的营养成分
一般都含有水、无机盐、________ 为了得到固体培养基达到分离纯化大肠杆菌的目的
制备培养基时还需要加入的成分是________
23.(2)配置好的培养基应采用______________灭菌待培养基冷却至________左右时
在_______________附近倒平板
23.(3)用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大肠杆菌时每次划线前都要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4)分离纯化大肠杆菌后要统计细菌的数目通常采用接种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牛肉膏蛋白胨, 碳源、氮源, 琼脂
【解析】解(1)培养大肠杆菌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其中的营养成分一般都含有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琼脂可制备固体培养基
【答案】(2)高压蒸汽灭菌法, 50℃, 酒精灯火焰
【解析】(2)配置好的培养基应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
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答案】(3)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来自上次划线的
末端以便得到单菌落
【解析】(3)用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大肠杆菌时每次划线前都要灼烧接种环的目的是
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来自上次划线的末端以便得到
单菌落
【答案】(4)稀释涂布平板法
【解析】(4)分离纯化大肠杆菌后要统计细菌的数目通常采用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
板法
24.(1)制备酵母菌培养基要进行倒平板操作待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主要原因
是________.
24.(2)取从自然界中采集的葡萄用无菌水将葡萄皮上的微生物冲洗到无菌的三角瓶
中然后按图甲所示过程进行酵母菌的纯化培养.
图乙是经过图甲过程A 纯化培养的结果在培养基上接种时划线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用编号表示).研究者在图甲过程C 的操作培养过程中得到了一个经培养后菌落分布如图丙所示的平板推测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
24.(3)将培养基上的酵母菌菌株转接到________的培养基中无氧条件下培养一周后有些酵母菌死亡说明这些酵母菌不能利用木糖发酵.
【答案】防止培养皿盖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解析】解(1)待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主要原因是防止培养皿盖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答案】①③②, 涂布不均匀
【解析】(2)在培养基上接种时划线的顺序依次是每一区的划线应从前一区划线的末端位置开始划线从而能将菌种逐区减少所以划线顺序是①③② 培养后菌落分布不均匀可能是接种时涂布不均匀造成的.
【答案】以木糖为唯一碳源
【解析】(3)利用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时培养基中若仅以木糖为碳源无氧条件下培养一周后有些酵母菌死亡说明这些酵母菌不能利用木糖发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