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
岳阳市2024年高二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答案在最后)
本试卷共10页,23道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作者简介:【法】杰西·安佐斯佩(Jessie Inchauspé),1992年出生的法国年轻生物化学家、营养研究员和健康科普推广人,擅长将尖端科学转化为帮助人们改善身心健康的简单技巧。
“控糖女神社区”创建人,instagram账号拥有300多万名关注者。
拥有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数学学士学位、乔治敦大学生物化学硕士学位。
全书目录:
1.封面
2.版权信息
3.测一测你知道如何控糖才有益健康吗
4.测一测你的血糖是否失调
5.前言聆听来自身体的声音
6.引言不要把健康视为理所当然
7.第一部分为什么要控糖
8.进入驾驶舱葡萄糖为什么如此重要
9.“食土动物”植物如何生成葡萄糖
10.家庭事务葡萄糖是如何进入血液的
11.寻求快乐为什么我们比原来吃了更多的葡萄糖
12.皮肤之下发现葡萄糖峰值
13.第二部分出现葡萄糖峰值有哪些危害
14.火车、面包和俄罗斯方块葡萄糖峰值出现时体内发生的三大变化
15.从头到脚葡萄糖峰值是如何让我们生病的
16.第三部分轻松控糖的10个小窍门
17.窍门1 正确的饮食顺序
18.窍门2 在每餐前增加一道绿色开胃菜
19.窍门3 停止计算热量
20.窍门4 平稳早餐后的血糖曲线
21.窍门5 吃自己喜欢的糖,因为所有糖都一样
22.窍门6 选择餐后甜点而不是甜甜的零食
23.窍门7 吃饭之前喝点儿醋
24.窍门8 饭后动起来
25.窍门9 如果一定要吃零食,就吃咸香美味的零食
26.窍门10 为你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穿上外衣”
27.附录A 如何做一个控糖女神
28.附录B 控糖女神的一天
29.后记独一无二的你
30.参考文献
31.致谢
材料二:
我们放到嘴里的每样食物都会引发一系列反应。
这些食物会影响我们体内30万亿的细胞和30万亿的细菌。
食欲旺盛、丘疹、偏头痛、脑雾、情绪波动、体重增加、嗜睡、不孕不育、多囊卵巢综合征、2型糖尿病、脂肪肝、心脏病……每一类问题或疾病都是身体给我们的信号,告诉我们身体内部出现了故障。
出现这些问题,一部分原因要归咎于我们所处的大环境。
在花费数十亿美元的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下,我们对营养的选择受到了影响,而这些市场营销活动旨在让食品工业赚钱,为苏打水、快餐和糖果做广告。
这些食品通常会打着“加工类食品(或糖类)本身并不坏,重要的是你吃了多少”的幌子,让你吃得心安理得。
科学证明,事实正好相反:即使我们摄入得并不多,加工类食品(或糖类)在本质上也对人体有害。
尽管如此,受误导性营销广告的影响,我们还是相信了如下一些说法:
减肥时只需要控制热量的摄入量和消耗量;年糕和果汁对身体好;高脂肪食物对身体不好;应该吃点儿糖补充能量;2型糖尿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你对它无能为力;如果减肥没有成功,那是因为你的意志不够坚定;下午3点感到困倦很正常,喝点儿咖啡就好了;科学表明,在人体这个黑匣子里,有一项指标影响着所有的系统。
如果理解这项指标并做出对它有益的选择,我们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身心健康状况。
这项指标就是血糖水平,即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葡萄糖是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我们通过所吃的食物获得大部分葡萄糖,葡萄糖通过血液进入细胞。
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在一天中有很大的波动,而浓度的急剧增加(称为葡萄糖峰值)会影响我们的方方面面,包括心情、睡眠、体重、皮肤、免疫系统的健康,患心脏病的风险以及女性受孕的机会。
不管空腹血糖的数值是多少,我们的目标是避免出现峰值,因为由峰值引起的变异才是最大的问题。
正是多年来日复一日的葡萄糖峰值使我们的空腹血糖水平慢慢升高,可只有当血糖水平达到了糖尿病前期的标准,我们才会有所察觉,而到那时,身体早已受到了损伤。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关注什么能吃和什么不能吃。
但是,事实证明,进食顺序对血糖曲线同样有着很大的影响。
即使两顿餐食含有相同的食物(相同的营养成分和热量),但只要进食的顺序不同,对我们的身体产生的影响就会完全不同。
康奈尔大学在2015年发表的一篇影响深远的论文表明:如果按照一定顺序来食用含有淀粉、纤维、糖、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那么你不仅可以使自己的整体葡萄糖峰值下降73%,还可以使自己的胰岛素峰值下降48%。
而且,不管你是否患有糖尿病,结果都是如此。
那么,正确的饮食顺序是什么呢?那就是,先吃纤维,然后吃蛋白质和脂肪,最后吃淀粉和糖类。
研究人员发现,按该顺序进食产生的效果与降糖药物的治疗效果相当。
当先吃淀粉类和糖类食物的时候,它们会持续不断地流入我们的小肠。
在小肠中,食物被分解成葡萄糖分子,然后迅速进入血液。
这会造成血糖水平快速升高。
我们吃的碳水化合物越多,吃得越快,就会出现越大的葡萄糖负载,从而导致越高的葡萄糖峰值。
我们知道,纤维不会被消化系统分解为葡萄糖。
纤维从胃进入小肠,再到被排出,过程十分缓慢,而且形态不变。
但是,纤维的好处还不仅仅是这些,它还拥有三种超能力:
纤维会减弱Ʊ-淀粉酶的作用,这种酶能够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分子;
纤维能够减缓胃的排空速度:当有纤维存在时,食物从胃进入小肠的速度会更慢;
纤维会在小肠内创造一个黏性的网状结构,而这种网状结构会使葡萄糖进入血液的速度变慢。
通过这种机制,纤维可以减缓任何在其之后进入消化系统的食物被分解和吸收的速度,使我们的血糖曲线平稳化。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蛋白质和脂肪。
蛋白质广泛存在于肉类、鱼类、蛋类、奶制品、坚果和豆类中。
含有蛋白质的食物通常也含有脂肪,同时,脂肪也可作为主要成分存在于黄油、油和牛油果中。
顺便说一句,脂肪有好坏之分,我们应该避免食用的坏脂肪多存在于氢化和精炼的食用油之中,如菜籽油、玉米油、棉花籽油、大豆油、葵花子油、葡萄籽油和米糠油。
含有脂肪的食物也会减缓胃的排空速度,所以在吃淀粉类食物之前食用这些食物也有助于使我们的血糖曲线平稳化。
葡萄糖进入血液的速度越慢,我们的血糖曲线就会越平稳,我们的身体就会感觉更好。
更重要的是,若我们按照正确的饮食顺序进餐,我们的胰腺产生的胰岛素就会更少。
胰岛素减少有助于我们快速进入脂肪燃烧模式,从而产生很多的积极效果,其中就包括体重减轻。
即使我们的餐盘上没有蔬菜,将肉和碳水化合物分开来吃,最后吃碳水化合物,也有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尽管水果中含有纤维,但其主要成分是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也就是糖,因此应该最后吃水果。
但是人们会问:“最后吃水果,水果不会烂在胃里吗?”答案是不会。
(摘编自[法]杰西·安佐斯佩《控糖革命》,张艳娟译)1.关于饮食与健康,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含有脂肪的食物会减缓胃的排空速度,所以高脂肪食物对身体不好。
B.葡萄糖是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所以平时应该吃点糖补充身体能量。
C.果汁是由水果榨汁而成,所以果汁可以替代水果,但是要在饭后吃。
D.不注意饮食顺序,只在饮食上控制热量的摄入并不能确保减肥成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学表明,血糖水平影响着人体所有的系统,所以血糖正常的人也需要控糖。
B.只要是糖,本质区别不大,故水果中的“糖”并非比巧克力中的“糖”对身体更好。
C.市场营销活动影响了我们的营养选择,而这种选择被科学证明对人体有害。
D.碳水化合物要与肉分开来吃,而且最后吃,吃得越快,会导致血糖峰值越高。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中关于葡萄糖峰值影响的一项是()(3分)
A.在吃饭前先喝点醋,食醋中的醋酸能暂时抑制α-淀粉酶的活性,糖和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的速度就会变慢,葡萄糖曲线就会变得更缓和。
B.吃甜食会让人心情变好,就是因为甜食带来的血糖的飙升会让人感到亢奋,但反过来,血糖的骤降就会让人容易陷入低落。
所以,血糖水平不稳定的人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
C.婴儿胸腔的软骨是白色的,而年近90岁的人的软骨会变成褐色,这一现象被称为美拉德反应,也叫做糖化反应。
我们体内的葡萄糖越多,发生的糖化反应就越多,意味着衰老速度也就越快。
D.血糖失调的一个常见症状就是半夜突然惊醒,心脏怦怦直跳。
通常情况下,这是血糖水平在半夜急剧下降的结果。
4.假设某顿餐食既有意大利面,又有西蓝花,根据材料内容,我们的饮食顺序应该是怎样的?请说明原因。
(4分)
5.请根据材料为某读书类微信公众号写一段推荐《控糖革命》的文字,只写要点即可。
(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文本一:
十八岁的李响
蔡楠
说实话,我比较讨厌李响。
我这些天很忙,正忙一件大事。
我越忙,他越来添乱,冷不丁就会出现在我的办公室,还一直蹦来跳去的。
他耳不聋眼不花,就是说话含混不清。
我讨厌他这一点,有话就说,说完就走不好吗?还有,我怕他蹦来跳去的,要是摔坏了,我可没时间送他去医院。
李直也没时间。
李直比我更讨厌他。
于是我想赶他走。
我泡上一杯茶给他端过去,他却轻飘飘地躲开我,像个气球一样飘到了窗户前。
我赶紧关严了窗户,我怕他飘出去。
我把茶水送到了他的嘴边,喝点茶吧,喝了茶哪里来的你就回哪里去,我明天还出门呢!李响把一杯茶喝光了。
喝完茶,他不蹦不跳了,稳稳当当地站在了那里。
我知道,茶水冲掉了这些年堵在他喉咙里的东西,他的声道开始通畅了。
我拿出一把宜兴紫砂陶壶,又拿出一罐好茶给他,你可以走了。
李响没有要走的意思,他把东西扒拉到一边,我不是来要东西的,我想跟你出门,去南泥湾!
我吃了一惊,他怎么会知道我要去南泥湾?我赶紧去扶他,怕他说胡话犯病啥的。
我把座椅搬出来,放到他的屁股底下。
他却不坐,腰板挺直了盯着我,李游,你说,到底带我去不?我去是有项目做,你去干什么?我给你当向导,我熟悉那里,我在那里打过仗!李响一字一顿地说。
快别说你打仗的事了,你当年是偷着跑出去的,瞒着父母,连新婚十天的媳妇都瞒着。
知道李直为什么讨厌你吗?就是因为当年你偷着跑了。
我那不是偷着跑,是当兵抗日去了,李响争辩着,贺龙在冀中打了齐会战役,大获全胜,部队需要补充兵员,我就跟上队伍走了——
那你打仗了吗?打了,不过……李响这回坐下了,他的眼神有些黯淡,我跟上队伍走的第三天,就在石家庄附近的陈庄和鬼子打了一仗。
可还没冲锋,我的腿就中了一枪。
后来腿瘸了,我就当了炊事员。
我扑哧一声,刚喝进去的一口茶差点喷出来,那后来呢?后来我参加了百团大战,跟着部队去了晋西北,再后来就去了延安。
李响的眼神突然有光芒,我是跟着部队一瘸一拐地来到延安的。
那时候,我和战友们都觉得这回有仗要打了,我们得保卫延安啊!可是……上级却让我们去南泥湾种地。
你是说,你去南泥湾开过荒?怎么这些年没听你说过呢?我觉得李响的话有点离谱。
这有什么好炫耀的,我在老家又不是没种过地!再说了,你和李直哪里关心过我啊?李响说得对,我和李直确实不大关心他。
他不满十八岁就扔下媳妇偷着跑了,李直出生的时候都不知道他爹是谁。
李直和娘在动乱的时光里能熬过来就不错了,哪里还能关心他?
你们不关心我,可我惦记你们!李响叹了口气,原来我想打完鬼子就回来,后来我又想等南泥湾的地种好了再回来,可南泥湾很难缠啊……
你就别找理由了,你根本没想过回来!我怼着李响。
别……别瞎说,我李响不是那种人。
那时候的南泥湾,确实难缠,天寒地冻,荒无人烟。
部队开拔到那里,没吃没穿没住的地儿,我当炊事员还不知道吗?红米饭南瓜汤,那是后来才有的。
挖野菜也当粮,可大冬天的到哪里去挖野菜?反正炊事班里也没饭可做,我就拿起做饭的铁铲,穿着单衣,去开荒了……
我不说话了。
听李直讲过,他两岁的时候,县上的干部把李响的包裹送回来,里面确实有一把铁铲,不过铲子只剩了个破片片。
见我不说话,李响来劲了,你相信我说的是真的吧?带我去吧!我凑近李响,把他抱住了。
他的身体很轻,我知道我抱住的不单是李响,还有李响的故事。
我决定带李响走,不乘飞机了,我要亲自开车去。
李响跟着我来到了南泥湾镇,却蒙了。
他怎么也找不到开过荒的地方在哪里了。
他不吭声,任由我给他当向导。
我开着导航,带他去了三五九旅旅部旧址、南泥湾垦区政府旧址、党徽广场、稻香门广场,还带他去了南泥湾风景区,参观了南泥湾特有的民宿……
看,我就在这里开过荒,在这里住过!李响在一个被改造成农家院的窑洞前站住了,大呼小叫起来。
我知道,我应该办我的大事了。
我走进窑洞,一群人早已等在那里。
那是南泥湾开发区的领导。
我从电脑包里拿了一份签好字的合同,说,这是我们公司引进的石墨烯技术,现在我把它无偿献给南泥湾,用上这种材料,窑洞加热快,也非常环保。
再有,我的公司想捐赠一批环保充电车,方便旅游,第一批已经在路上了……
办完这件大事,我回头再找李响,却看不见他的踪影了。
这下我急坏了,弄丢了李响,我没法向我的父亲李直交代,他正在家辛苦地帮我带孩子。
我猜到李响去了哪里。
我急匆匆赶到九龙泉烈士纪念碑前,果然看到李响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确切地说,是他的名字嵌在了纪念碑里。
我听到了导游的讲解:李响,河北雄安人,曾经创造一天开荒四亩的纪录,他用铁铲和镢头连续开荒一个月,最后累倒在了地里,那年他只有十八岁……我的眼泪急速地涌了出来,我大声喊道,爷爷,你的孙子来看你了——
(选自《江河文学》2022年第2期)
我很少写征文,因为征文都是有难度的写作。
我懒,不愿意费脑子,愿意自由自在,顺势而写。
但这次我决定挑战一下征文,同时也挑战一下自己。
此次征文要求是围绕“红色南泥湾,生态南泥湾”主题创作,表现手法新颖多样,有人物,有故事,有可读性。
主题设定,限定写作,而又注重正能量。
(节选自《十八岁的李响》创作谈)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开篇就言“讨厌李响”,但又交代他耳聪目明,而且怕他摔坏,可见“我”对李响的感情是复杂的。
B.从一线战士到炊事员再到开荒者,身份的变化,既丰富了李响的经历,又有利于彰显小说的主题。
C.小说前面说李响要给“我”当向导,后来却变成“我”给李响当向导,情节前后照应,侧面展现南泥湾变化之大。
D.李响在“我”面前说话含糊不清,让“我”生厌,这是因为他出身贫苦,没读过书,又生性憨厚,所以不善言辞。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始“我”直呼李响的名字,蕴含“我”对他的经历带着客观冷静的态度;最后称呼“爷爷”,表明了我态度的变化。
B.小说采用“自由直接引语”描写人物对话,去掉引号,主要人物话语以第一和第三人称交叉叙述,对话内容多采用短句。
C.南泥湾垦荒的情节,是李游与李响故事的纽带,也是以李响为代表的革命先辈精神的体现。
D.整篇小说前有伏笔,后有照应,结构紧凑,如写“县上干部送回的铁铲”与后文写李响用铁铲开荒前后照应。
8.小说通过想象祖孙的对话展开情节,这种叙述方式产生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请简要分析。
(4分)9.文本二中的征文要求围绕“红色南泥湾,生态南泥湾”主题创作。
结合文本一,你认为小说《十八岁的李响》是否符合此次征文主题?请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①,小车无輗②,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材料二:
臣光(司马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国保于民,民保于信。
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
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父子兄弟。
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
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
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
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于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蓄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
齐桓公伐鲁,鲁人不敢轻战,去国五十里而封之,鲁请比关内侯以听,桓公许之。
曹谓鲁庄公曰:“君宁死而又死乎,其宁生而又生乎?”庄公曰:“何谓也?”曹刿曰:“听臣之言,国必广大,身必安乐,是生而又生也。
不听臣之言,国必灭亡,身必危辱,是死而又死也。
”庄公曰:“请从。
”
于是明日将盟,庄公与曹刿皆怀剑至于坛上。
庄公左搏桓公,右抽剑以自承,曰:“鲁国去境数百里,今去境五十里,亦无生矣。
钧其死也,戮于君前。
”管仲、鲍叔进,曹刿按剑当.两陛.之间曰:“且二君将改图,毋或进者。
”庄公曰:“封于汶则可不则请死。
”管仲曰:“以地卫君,非以君卫地,君其.许之。
”乃遂封于南,与之盟。
归而欲勿子。
管仲曰:“不可,人特劫君而不盟,君不知,不可谓智;临难而不能勿听,不可谓勇;许之而不子,不可谓信。
不智不勇不信,有此三者,不可以立功名。
予之,虽亡地亦得信。
以四百里之地见信于天下,君犹得也。
”庄公,仇也;曹刿,贼也。
信于仇贼,又况于非仇贼者乎?夫九合之而合,一匡之而听,从此生矣。
管仲可谓能因物矣。
以辱为荣,以穷为通,虽失乎前,可谓后得之矣。
物不可全也。
(选自《吕氏春秋》)【注】①②輗(ní)軏(yuè):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
輗用于大车(如牛车),而軏用于小车(如马车)。
没有輗軏,车就不能走。
輗軏也被用作代称车子,比喻为事物的关键。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伐”,文中是“讨伐、攻打”之意,与《屈原列传》中“每一令出,平伐其功”的“伐”词义不同。
B.“当”,这里指“抵挡、挡在”,与《蜀道难》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当”的词义相同。
C.“陛”,本意是“殿或坛的台阶”。
陛下,是古时对帝王的尊称;殿下,在中国古代是对皇后、皇太子、公主、诸王等的敬称。
D.“其”,在这里表祈使(建议)语气,与《论语·卫灵公》中“其‘恕’乎!”的“其”词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以车为喻,将“信誉”分别比大小车的关键部件,强调这些部件对车的重要作用,以此道出了“信誉”对人的立身处世的重要性。
B.司马光认为四位君主的治国之道称不上完美,但他们处于你攻我夺的战国乱世,天下尔虞我诈之时,仍然不忘记树立信誉来收服人民之心。
C.齐桓公讨伐鲁国,鲁国人不敢轻易作战,于是鲁庄公请求比照附庸国君来听从齐国,齐桓公答应了鲁庄公的请求,后却又反悔没有兑现承诺。
D.鲁庄公听从曹刿的计策,达到了在汶水以南划分边界的目的。
齐桓公听了管仲之言,做到了“信”字为先,这也是他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一个重要原因。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4分)
(2)予之,虽亡地亦得信。
以四百里之地见信于天下,君犹得也。
(4分)
14.“信”,可解释为“诚信、信誉、信用”,这在三则材料中都有体现。
请简要分析,三则材料分别是怎么论述“信”这一观点的。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蝶恋花①
南宋·陆游
桐叶展飘蛩夜语。
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
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
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
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②。
【注】①作者晚年因主和派力阻而被罢官,此词作于此时。
②扬雄讽谏汉成帝之作。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第一句写了桐叶飘零,寒蛩夜鸣,营造了静谧、祥和的氛围。
B.“黯黯长安路”一句具有象征意味,感觉通向京城的路分外暗淡。
C.词人被罢官,无奈回乡隐退,但收复失地的军事韬略无人托付,难以放心。
D.全词四层,一抚今,二思昔,三现实,四以往。
今昔交织,回环往复。
16.词的最后两句与《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抒情方式有何相同之处?请根据词作内容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周邦彦在《苏幕遮》中想象自己乘船划桨,在开满荷花的河流中穿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大豪杰,舍己为人;小丈夫,因人利己。
”这个道理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来表达,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桂”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1982年10月21日,瑞典皇家学院宣布《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理由: A ,即围绕着那个由他虚构出来的马孔多小镇的世界。
自20世纪50年代末,他的小说就把我们引入了这个奇特的地方。
那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
作者的想象力在驰骋翱翔:荒诞不经的传说、具体的村镇生活、比拟与影射、细腻的景物描写,都以新闻报道般的准确性再现出来。
《百年孤独》是一部充满()的小说,有着奇特的人物和离奇的故事,语言也()——时而简洁紧凑, B ,既有庄严的叙述, C ,取得了()的艺术成就。
小说讲述了一座虚构的城镇“马孔多”里一个家族的百年历史,借此展现了拉丁美洲人民几个世纪的生活和奋斗历程。
(选自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百年孤独》“学习提示”)18.请在文中括号里填入恰当的成语(或四字词语)。
(3分)
19.请在文中划横线的A、B、C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