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病毒性肝炎防治问题等2 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鸭病毒性肝炎防治问题等2 则
作者:暂无
来源:《农家之友》 2014年第7期
肉鸭病毒性肝炎防治问题
问: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临床上发病急、传
播快、死亡率高。
请问发病的具体症状是什么,如何防治?
答: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流行特点
主要是3 周龄内的雏鸭发病,发病率可达100%,7 日龄内雏鸭死亡率高达85~90% 上,
7~21 日龄死亡率为50% 左右。
4~6 周龄也有发病,但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
临床症状
患病鸭缩颈垂翅,脚蹼发绀,体温升高,腹泻,行走困难,死前表现为仰脖弯头,两脚后踢,倒地打转。
从发病到死亡时间为24 小时左右。
死雏鸭头向背弯曲,两脚向后伸,角弓反
张是本病死亡时的典型特征。
预防措施
1. 种鸭开产前1 月内接种鸭病毒性肝炎活疫苗,间隔15~20 天加强免疫1 次,这样后代
雏鸭可获母源抗体保护。
2.1~7 日龄雏鸭注射鸭病毒性肝炎活疫苗,恩诺沙星有很好的保护效果。
治疗方法
当鸭群开始发病时,可用2% 黄芪多糖+板蓝根+ 生物因子或恩诺沙星+ 肌苷+ATP 增效剂,混合后肌肉注射,病重者加倍或24 小时后重复用药1 次。
同时用10% 安普霉素+ 生物活性素
饮水或用瘟毒克拌料(每100 公斤饲料添加100 克),每天2 次,连用3 天。
重症病例剂量
加倍。
也可口服禽病消,1 次量,每公斤体重0.1~0.2 克(即100 克拌料100 公斤),每天2 次,连用3~4 天。
另外,发病后圈舍和饲养笼具需彻底消毒,空舍15 天以上。
10 日龄以上鸭发病容易继发鸭传染性浆膜炎或大肠杆菌,治疗时配合浆炎康使用。
(刘忠叶)
弱小初生仔猪的护理
问:在母猪生产中,几乎每窝仔猪都有大小强弱之分,弱仔猪因吃奶不足而严重营养不良,成僵猪或死亡,造成仔猪成活率降低,请问如何保住弱小初生仔猪?
答:仔猪成活率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效益,弱仔猪、无乳仔猪、僵猪成了仔猪育成率的难点,也是猪场疫病流行的始动环节,如何保住弱小初生仔猪,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一步。
常规做法:对弱小仔猪采用分开吃奶(强弱分离,按时轮喂)、寄养、胃管饲喂(用一个
灌肠器将定量的初乳和奶直接注入仔猪胃内)、人工喂养、代乳母猪(当一窝仔猪中有生长慢
的仔猪不能断奶时,让母猪留下来,延长仔猪吃奶时间)、分开断奶等方式,能收到一定效果。
但这些方法繁琐且需很细心照顾,无疑增加了产房人员很大的工作量,很难做到位。
给弱小仔猪安排好的乳位:在寒冷季节,弱小仔猪往往不能及时找到乳头,体温相比健康
猪又偏低,生存更难。
可以在母猪分娩结束后,把弱小仔猪安排在前边乳汁多的乳头上吃好初乳,虽第二、三对乳房奶水多,但因弱仔体型小,第四、五对乳房更合适。
新推广的先进适用方法:目前,剪牙、断尾是大部分猪场采取的措施,且不说这措施的利弊,但这两步骤给初生仔猪带来巨大的痛苦和应激是无疑的,对弱仔而言更是加大打击,如同
雪上加霜。
因此,为提高弱仔生存力,介绍如下新的技术方法:即对弱仔不剪牙、不断尾,出
生当天肌注1 毫升布它磷注射液(恒维康),体内直接转化能量通用货币ATP,提高抗应激、
抗病能力。
此法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弱小仔猪与健康仔猪对乳房的竞争力,大大增加存活率。
用
此法母猪乳房很少出现破损,咬尾现象也少,至断奶时,弱仔成活率高、生长发育好,甚至与
正常哺乳的仔猪生长效果差异不大,最大限度提高了猪群的均匀度,保障了猪场的经济效益。
此方法除有效之外,最关键是简单易操作,绝大部分猪场都能做得到,弱仔多的猪场更可采用。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