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五章《原子核》经典练习卷(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B .β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电离产生
C .氢弹利用了核聚变反应
D .查德威克发现了质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38234
92
90U Th X →+中X 为电子,核反应类型为β衰变
B .234
112H+H He+Y →中Y 为中子,核反应类型为人工核转变
C .235113690
9205438U+n Xe+Sr+K →,其中K 为10个中子,核反应类型为重核裂变
D .14417
728N+He O+Z →,其中Z 为氢核,核反应类型为轻核聚变
3.我国科学家为解决“玉兔号”月球车长时间处于黑夜工作的需要,研制了一种小型核能电池,将核反应释放的核能转变为电能,需要的功率并不大,但要便于防护其产生的核辐射。

请据此猜测“玉兔号”所用核能电池有可能采纳的核反应方程是( )
A .32411120H+H He+n →
B .2351141921
92056360U+n Ba+Kr+3n →
C .2382380
94951Pu Am+e -→ D .274301132150Al+He P+n →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机械波和光有波动性,实物粒子不具有波动性
B .用弧光灯发出紫外线照射锌板并发生光电效应后,锌板带正电
C .由于核聚变需要很高的环境温度,2
1H 和3
1H 发生聚变过程中是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的 D .构成物体的质量是守恒不变的
5.一个中子与一个质子发生核反应,生成一个氘核,该反应放出的能量为Q 1,两个氘核
发生核反应生成一个氦核,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2231
1120H H He n +→+。

该反应放出的能
量为Q 2,聚变反应中生成氦核的比结合能( ) A .
12
3
Q Q + B .1
2
3
Q Q - C .12
2
3
Q Q + D .21
2
3
Q Q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汤姆孙最早提出的
B .铀核(238
92 U )衰变为铅核(208
82 Pb )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C .一个氢原子从量子数n =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辐射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D .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强度太小 7.朝鲜“核危机”举世瞩目,其焦点问题就是朝鲜核电站采用的是轻水堆还是重水堆.因为
重水堆核电站在发电的同时还可以产出供研制核武器的钚23994u P 这种23994u P 由铀239
92U 衰变
而产生.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23994u P 与239
92U 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B .23994u P 与239
92U 核内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C . 239
92U 经过2次β衰变产生23994u P D . 239
92U 经过1次α衰变产生23994u P
8.K -介子方程为0ππK --→+,其中K -介子和π-介子是带负电的基元电荷,0π介子不带电。

一个K -介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匀强磁场中,其轨迹为圆弧AP ,衰变后产生的π-介子的轨迹为圆弧PB ,两轨迹在P 点相切,它们的半径K R -与πR -之比为2∶1,如图所示,0π介子的轨迹未画出,由此可知π-介子的动量大小与0π介子的动量大小之比为 ( )
A .1∶1
B .1∶2
C .1∶3
D .1∶6
9.钍
234
90
Th 具有放射性,它能放出一个新的粒子而变为镤23491Pa ,同时伴随γ射线产生,
其方程为
234
23490
91
Th Pa x →
+,钍的半衰期为24天,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此反应为钍核裂变,释放大量的核能,方程中的x 代表质子
B .x 是钍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时产生的
C .γ射线是镤原子核外电子跃迁放出的高速粒子
D .1g 钍
23490
Th 经过120天后还剩0.2g 钍
10.关于天然放射线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γ射线就是中子流
B .α射线有较强的穿透性
C .电离本领最强的是γ射线
D .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
11.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下列有关放射性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β射线与γ射线一样是电磁波,但穿透本领远比γ射线弱
B .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
C .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有4个氡原子核,则经3.8天后就一定只剩下2个氡原子核
D .
23892
U 衰变成20682P b 要经过4次β衰变和8次α衰变
12.贝克勒尔在120年前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如今原子核的放射性在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属于放射性衰变的是
A .14140
671C N e -→+
B .2351139951920533902U n I Y n +→++
C .23411120H +H He+n →
D .427301213150He +Al P+n →
13.某放射性元素X 的原子核发生了β衰变,产生了新的元素Y 原子核,同时放出γ光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Y 比X 原子序数小
B .Y 原子核比X 原子核核子平均质量小
C .X 原子核放出β射线,表明X 原子核内有β粒子
D .γ光子来自X 原子核
14.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 .玻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 C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 D .平均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
15.在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静止的钠的同位素24
11Na 发生衰变,沿与磁场垂直的方向释放出一个粒子后,变为一个新核,新核与放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为内切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4
11Na 发生的是α衰变 B .轨迹1是新核的径迹 C .新核的中子数为13
D .新核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二、填空题
16.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 )的基本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15O 注入人体,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

15O 在人体内衰变放出正电子,与人体内负电子相遇而湮灭转化为一对光子,被探测器探测到,经计算机处理后产生清晰的图像。

根据PET 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15O 的衰变和正负电子湮灭的方程式。

(_______) (2)将放射性同位素15O 注入人体,15O 的主要用途是(______)
A .利用它的射线
B .作为示踪原子
C .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
D .有氧呼吸 (3)PET 中所选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应______。

(选填“长”“短”或“长短均可”) 17.一静止的氡核
222
86
Rn 衰变为钋核21884Po 和α粒子,其中222
80Rn 、21884Po 、α粒子的质量
分别为m 1、m 2、m 3,设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钋核和α粒子的动能:
(1)写出衰变方程式______;
(2)求α粒子的动能______。

18.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实现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当装置的容器内通入气体B时,荧光屏上观察到闪光。

图中气体B是________,该原子核人工转变的核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

19.钾40放射正电子后衰变为稳定的40,其半衰期为9
1.3710
⨯年:从某一岩石样本中,钾40的原子数和氩40的原子数之比为1:7.其核反应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估算该岩石样品形成的年代为________年前.
20.钍232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变成一种稳定的元素,这种元素的原子量为
_________,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
21.电子俘获是指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轨道电子,使核内一个质子转变为一个中子.则发生电子俘获的核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若该核反应中释放出的能量与一个频率为ν的光子能量相等,已知真空中光速和普朗克常量分别为c和h,则该光子的动量为
_________.
22.(1)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图甲中放射源放出的三种射线是由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核释放的
B.图乙中用紫外光灯照射与验电器相连的锌板,锌板和验电器均带正电
C.图丙为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提出能量子概念成功解释了这个规律
D.图丁中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说明电子具有粒子性
(2)我国自行研制的一种大型激光器,能发出频率为ν、功率为P的高纯度和高亮度激光,当该激光垂直照射到某纯黑物体表面时能被完全吸收.已知真空中光速为c,普朗克恒量为h,则该激光发出的光子的动量为_______,纯黑物体受到该激光的压力为_____.(3)氡存在于建筑水泥、装饰石材及土壤中,是除吸烟外导致肺癌的重大因素.静止的氡
核222
86Rn放出一个粒子X后变成钋核218
84
Po,钋核的动能为0.33MeV,设衰变放出的能量
全部变成钋核和粒子X的动能.
①写出上述衰变的核反应方程_________;
②求粒子X的动能 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3.1932年查德威克用α粒子去轰击铍核9
4Be,发现了中子,并产生一个碳核12
6
C,已知
α粒子质量为m α,铍核的质量为p m ,中子的质量为n m ,碳核的质量为C m 。

该核反应方程为_________,核反应过程的质量亏损为________________。

24.裂变反应是目前核能利用中常用的反应,以原子核
23592
U 为燃料的反应堆中,当23592U
俘获一个慢中子后发生的裂变反应可以有多种方式,其中一种可表示为:
235
113995192
54
380U
n
Xe
Sr+3n 。

已知23592U 的原子质量为235.0439 u ,1
0n 的原子质量为
1.0087 u ,13954Xe 的原子质量为138.9178 u ,95
38Sr 的原子质量为93.9154 u ,且1 u 的质量对应的能量为9.3×102 MeV ,此裂变反应释放出的能量是________MeV 。

25.若核反应堆发生泄漏,铯137(137
55Cs )对环境的影响最大,其半衰期约为30年。

(1)请写出铯137(137
55Cs )发生β衰变的核反应方程___________[已知53号元素是碘(I ),56号元素是钡(Ba )];
(2)泄漏出的铯137约要到公元___________年才会有87.5%的原子核发生衰变。

26.核电站的核心是原子核反应堆,核燃料(如铀)释放出大量的核能,是和平利用核能的重要途径。

我国的核电事业发展迅速,已经建成几座核电站,其中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每年发电量约1010kW?h ,其中70%的电力供应香港,30%的电力供应广东电网。

据专家估计,通过核能发电,使得广东和香港两地每年减少燃煤消耗9
4. 010kg ⨯。

核能作为一种新型能源有着广阔的前景。

(1)原子核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

在反应堆中,核燃料(如铀)发生______________释出大量的核能。

(2)已知煤的热值72.910J/kg ⨯,则9
4. 010kg ⨯煤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_____?
(3)向大气中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大亚湾核电站与同等供电量的火力发电站相比,每年将少排放二氧化碳排放9
9.910kg ⨯,已知通常情
况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3
1.98kg/m .则这些气体通常情况下的体积约为多少______?
(4)设火力发电站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电能为E ,它在这段时间内所消耗的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为Q ,则火力发电站的效率100%E
Q
η=⨯根据上述资料,可估算出通常的火力发电站的效率约为多少______?
三、解答题
27.一个质子的质量为m 1,一个中子的质量为m 2,氦核的质量为m 3,光速为c 。

(1)写出核子结合成氦核的核反应方程; (2)计算氦核的比结合能E 。

28.碳14的半衰期是5730年。

现有一具古代生物遗骸,其中碳14在碳原子中所占的比例只相当于现代生物中的
1
4
,请推算生物的死亡时间。

Li俘获一个速度为7.7×104m/s的中子而发生核反应,反应29.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锂核6
3
中放出的α粒子的速度为2×104m/s,其方向与反应前的中子的速度方向相同。

(1)写出核反应方程;
(2)求反冲核的速度;
(3)求α粒子与反冲核运动周期之比。

Ra)发生了一次α衰变,产生30.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静止的镭核(226
88
了新核氡(Rn),并放出能量。

放射出的α粒子速度为v,并且在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已知衰变中放出的光子动量可以忽略,α粒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光速用c表示。

(1)写出α衰变方程;
(2)若射出的α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求出氡核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并定性地画出氡核在磁场中的运动轨道;
(3)若衰变放出的能量全部转化为α粒子和氡核的动能,求衰变过程的质量亏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