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弧增材国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弧增材国标
1 电弧增材概述
电弧增材制造技术(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AAM),是一
种新兴的制造技术。
它将焊接、喷涂和立体造型等多种金属加工技术
有机结合,可以实现从材料粉末到最终产品的一体化制造,具有高效、低成本、快速、精度高等特点。
电弧增材技术是最常见的增材制造技
术之一,得到了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和应用。
2 国际电弧增材标准体系
随着电弧增材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纷纷开始制定国内标准以规
范电弧增材产业。
目前,ISO/ASTM 52900标准体系是最为广泛的认可
标准。
ISO/ASTM 52900标准体系是从ASTM F42(增材制造标准)和
ISO/TC261(增材制造技术工具)两个组织的工作成果发展而来。
该标
准体系包含了从设计、生产、检验到设备认证的全部内容。
其中,
ISO/ASTM 52921定义了电弧增材制造过程中使用的金属粉末,其质量
可通过检测仪器进行检验。
ISO/ASTM 52922则定义了电弧增材制造过
程中使用的无金属材料。
ISO/ASTM 52923则定义了电弧增材制造过程
中使用的设备(机器或系统)。
此外,一些企业拥有自己的标准或规范体系,例如GE、Siemens
等公司都拥有自己的增材制造工艺规范。
3 我国电弧增材标准制定现状
目前,我国电弧增材标准起步较晚,一些标准还没有制定或者制定不够完善。
在国内,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发起的《增材制造产业标准体系建设》计划中,电弧增材制造是一个重点领域。
我国已经发布的电弧增材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
GB/T 31183-2014《增材制造电弧熔化金属成形设备术语和定义》GB/T 31194-2014《电弧增材制造半成品及成品铸件质量控制技术条件》
GB/T 32720-2016《金属材料电弧增材制造质量控制规范》
GB/T 36033-2018《增材制造软件能力验证指南》
目前,我国对于电弧增材技术的标准和规范制定还不够完善,需要根据国际标准不断完善和更新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以便更好地促进电弧增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