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县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上饶县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1分)
1. (6分) (2018高二上·渭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作为一种文化创造,古代建筑随着人类智慧的增长而发展,由最初简单的抵御防护功能扩展为承载多种社会功能,富有多样文化内涵,构成了中国意味悠长的建筑文化。

我们的先民把数的元素外化融入到建筑之中,不仅使建筑中的数和天象、阴阳、时令、地理、地利等融为一体,也借助于建筑中数的意象来表达审美、和谐和等阶的价值追求。

《周易·系辞传上》:“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这一思想在中国古建筑尤其是宫殿建筑中被普遍运用,北京故宫分前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前朝是皇帝上朝、议事的地方,主要是男性活动的场所;内廷是皇帝和嫔妃们居住生活的地方,主要是女性活动的场所,这正应验了天地阴阳、乾坤相合的理念。

易学还创立了“阳奇阴偶”的数字奇偶观念,即“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

并且特以六、九为阴阳的代表,规定奇数对应天,属于阳性,象征吉祥、和谐与美满;偶数对应地,属于阴性,有阴冷和不祥的意义。

中国古代有“九重天”之说,建筑构造“九”数的重复出现,意在暗合寰宇之“九重”。

拿北京天坛来说,它分上、中、下三层,第一层径九丈,取“一九”之意;第二层径十五丈,取“三五”之意;第三层径二十一丈,取“三七”之意。

此外,天坛的高度、栏板数目均采用了一、三、五、七的阳数,暗合“太极”和“九重天”。

整个北京故宫建筑同样从数的角度体现了阴阳相合、天地对应的意蕴。

故宫前朝的主要建筑物也是故宫的中心所在,三大殿分别立于汉白玉雕琢的三重台阶之上,太和殿九开间、进深五间,七十二巨柱都是九或九的倍数或奇数。

故宫内廷以乾清门一线为界,以位于中轴线上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

内廷多用偶数当中较好的数字“六”。

有两宫六寝,体现了下方、后方、偶数、负数为阴的民间信仰;而外朝主殿布局采用奇数,成为五门、三朝之制,正表达了中国传统以上方、前方、奇数、正数为阳的意蕴。

中国传统社会常常借用数字来表达某种美好的愿望。

普通百姓喜欢偶数中的“六”,之所以如此,是他们认为上下四方为“六合六运”之数,最为圆满吉庆。

作为山西省祁县民居建筑的代表,乔家大院就是由六个院落组成的,其目的是祈求乔氏家族六六大顺。

两千多年的传统中国社会,建筑这种有形的载体还被赋予了等级性。

《易经·乾卦第一》中说:“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龙是帝王化身,故九、五为帝王之数,即人们常说的“九五之尊”。

“九”是奇数中最大的数,代表皇
帝的权威;“五”不仅来来源于“五行”,也位于奇数正中,代表皇帝坐镇中央,因而九、五代表皇权至高无上,从而导致中国封建宫廷建筑往往运用九与五两个数字加以显示。

天安门城楼正面宽九间,门上装有九路门钉,即纵横各九排,又呈“九”的倍数,故宫房间为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暗含“九五”至尊的意思。

(节选自李玲《中国古建筑的数理意蕴》,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古代建筑由于融入了数的元素才具有了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而成为一种文化创造。

B . 《周易·系辞传上》中有关“乾道”“坤道”等古建筑思想,对故宫建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C . “阳奇阴偶”观念认为,奇数象征吉祥与美好,偶数含有阴冷、不详之意,因此古人更喜欢奇数。

D . 九,五为帝王之数,代表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天安门城楼及故宫的房间数都暗含“九五至尊”之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二段综合使用引证法、例证法,论证了天地阴阳、乾坤相合理念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运用。

B . 文章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展开论述,条理清晰地论证了中国古建筑中的数理意蕴。

C . 文章选取中国古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故宫、天坛、天安门等来证明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D . 文章写到乔家大院由六个院落组成,证明了中国传统社会常用数字表达美好愿望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随着古建筑承载的社会功能的增加,古建筑常借助数来表达人们对审美、和谐、等阶的价值追求。

B . 古建筑构造中多出现数字“六”“九”的元素,这与“六”“九”在易学中是阴阳的代表有一定关系。

C . 故宫前朝主要是男性活动的场所,布局体现奇数特征;内廷主要是女性活动的场所,则多用偶数。

D . 从中国封建宫廷建筑对数字“九”“五”的广泛运用,可以看出古代建筑被赋予的等级性。

2. (12分) (2017高二下·双鸭山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后生可畏
刘斌立
我第一次去鉴睿律师楼,就注意到了前台旁边多了一张不怎么和谐的小桌子。

一个大男孩模样的小伙子,睡眼惺忪地在那儿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地翻着。

我问了问律师楼的合伙人李信,他一脸嬉笑地回答:“这孩子他爸是我们律师楼的大客户,也是老朋友了。

他想让他儿子考律师,非得要我们把这孩子安排在这里打杂,一边让他看书备考。

其它我们啥事儿也没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在那儿天天待着呢。


“哦,这孩子看着还挺老实的。

“我随口应和道。

“老实?您可别小瞧这小子。

听他爸说,他一心要当摇滚乐手,跟着一个不靠谱的摇滚乐队干了两年的鼓手。

”老李边说边摇着头。


后来我再去律师楼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看看这个叫常远的“摇滚”男孩。

他经常应景似地挺时尚,一会儿夹克上带钉,一会儿头发颜色又变了。

那年律考后没几天,我去律师楼办事,发现常远的那张桌子没了,人也没了踪影。

问到老李,没想到老李苦笑着说:“那小子跑了,据说和一个摇滚乐队跑到青海茫崖矿区那边,在矿区的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演出呢。

他爹差点没气得背过去,已经发誓不管他了。


我又惊讶又好笑,随着老李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


一年后的一天,我突然接到鉴睿律师楼李信律师的微信。

“还记得那个玩摇滚的男孩儿吧——从我这儿跑了的那个,又回来了,这次据说是自己主动回来的。

今天来求的我,要继续准备考律师,还在我这儿坐着打杂看书,我也是服了!”后面老李加了几个微信的笑脸图标。

“您就当浪子回头吧,兴许真考上了,您也是积德了。

”我回复了微信,也不忘调侃地加了几个坏笑的表情。

那以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也与律师楼和老李少了很多的交集。

至于记忆里的玩摇滚还要考律师的常远,就遗忘得更远了。

青海茫崖的矿难,突然成为了整个国家的头条新闻。

部分矿务局领导受贿私自外包矿坑,私人小矿主违规野蛮开采,导致了一次灭顶的矿难。

在矿难中死去的矿工遗孀,因为没有基本的合同和安全保险凭据,无法获得赔偿,更无人愿意替她们去争取权利。

就当矿难的悲哀正在褪去的时候,媒体上一个很不起眼的报道终于被我看到了。

一个名叫常远的律师,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家属的索赔事务。

这条很短的信息,却因为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名字而让我震惊!
当我致电李信律师的时候,他立刻给了我确认的答复。

“没错儿,这个常远就是他。

我也很佩服这小子。

”老李在电话那边肯定道。

“您觉得他接这个案子是为了出名吗?”我问道。

“还真不是。

你记得他曾经在青海一个矿区的酒吧演出过一段时间吧。

”老李继续说道。

“那地方就在茫崖。

听常远爸说,常远在那儿生活过一段时间,很了解矿工们的生活状况。

他自己后来跑回来要继续考律师时就跟他爸说,以后要帮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


我在电话那头听老李说完这些,沉默了许久。

最后,我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句:“后生可畏啊!”
我听到电话那头老李很肯定地重复了这句话。

(选自《小说选刊》 2016年第6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常远他爸让他到律师事务所来见习,是想让他当一名律师,可他却想当一个摇滚乐手,可见他个性张扬,父子关系紧张。

B . 听到常远“跑了”的消息,“我”又惊讶又好笑,并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

”由此看出“我”对常远这类年轻人很不满意,甚至有些鄙视。

C . 小说通过“我”和李信的四个阶段的对话,先抑后扬,刻画出常远这一新时代的青年形象,他有闯劲,有社会责任感;对弱者有悲悯情怀。

D . 常远跑到青海茫崖的矿区演出,是为了接触中国最底层的民众,了解中国最基层的现实。

这次经历使他逐渐地成熟起来。

(2)“我”和老李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你是否喜欢小说中常远这个人物?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3. (13分) (2016高二上·厦门开学考)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小题
1924年10月,朱自清举家来到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

令朱自清高兴的是,那里有许多为人正直、富有雅趣的朋友。

夏丏尊率真简朴,生性耿直。

校里就是湖多,三面潺潺地流着,草地也大,看过去芊芊的一片,夏丏尊喜爱这里的自然环境,他约了校里教师刘勋宇,依山傍水,修建了几间瓦屋,他把房子称作“平屋”,隐含平房、平民、
平凡、平淡之意。

丰子恺也是经夏丏尊介绍到春晖中学的。

他为人多才多艺,善于将诗词意境、学生生活、儿童情趣即兴画出。

他也结庐湖畔,在门前种一株柳树,因此名小屋“小样溜屋”,与“平屋”相映成趣。

朱自清全家搬来后就住在刘勋宇以前盖的小房屋里,和夏丏尊毗邻,两家的前院只隔一垛矮墙。

朱自清常到隔壁夏丏尊家院子里观花,在他屋里品画。

夏家有一株紫薇很好,夏丏尊常邀他在花房喝酒。

他也倡导丰子恺的小杨柳屋做客。

有一天,丰子恺刚给朱自清刚满四岁的女儿阿莱画了一幅画,夏丏尊提起笔来,在上面题道:“丫头四岁时,子恺写,丏尊题。

”画美,字也好,朱自清爱不释手,后来将其制版,作为散文集《背影》的插页。

在朋友中还有一个湖南人匡互生,他曾参加过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时,他率先打进曹宅,非常英勇;他生活艰苦朴素,诚挚热忱,作风民主,朱自清对他最为敬佩。

他去世后,朱自清曾写《哀互生》热烈地赞颂。

在教师中还有一位教英文的朱光潜,他最敬重朱自清,曾回忆:“佩弦和丏尊、子恺诸人都爱好文艺,常以所作相传视。

我于无形中受了他们的影响,开始学习写作。

他们认为我可以作说理文,就劝我走上这一条路。


春晖中学浸润着“五四”革新精神,积极推行新学制,采用新教材,崇尚民主,关系和谐,朱自清更其喜欢那种同事与师生之间真诚团结的融洽气氛。

具体情形究竟怎样呢?朱自清写道:在一般学校里,师生之间往往隔开﹣﹣于教师,“敬鬼神而远之”;教师对于学生,尔为尔,我为我,休戚不关,理乱不闻!这里的师生却没有这样的情形。

无论何时,都可自由说话;一切事务,常常通力合作。

春晖对朱自清十分器重,当他三月间来兼课时,《春晖》半月刊即登出他到校就职的消息。

朱自清在春晖任课多,教学作风民主,常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共同讨论。

春晖国文教材多选自《新青年》《新潮》《向导》《创造季刊》等杂志,朱自清教这些文章时,通常自己念一遍,有时也叫学生念,然后进行讲解。

他也不排斥古文,有一次他对学生们说:“文言文及旧诗词经过几千年洗礼,有些很好的东西。

”学生表示愿意读些古文,他就选定《虞初新志》和《白香谱笺》两本,在从中选读一部分。

在他刚来兼课时,曾邀请俞平伯到白马湖来玩。

俞平伯就来到白马湖,在春晖待了三天多。

朱自清每天都有课,他还顺便听了朱自清的一堂课,感觉到他教学认真,课堂气氛亦相当活跃,在《日记》中写道:“学生颇有自动之意味,胜第一师范及上海大学也。


其实,朱自清在教育上能有这样的成绩,绝非偶然,他对中学教育问题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

他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人格培养,他认为学生学习能否认真用功,关键在于教师,“固然要看你们的教法如何,但更重要看你的人格影响如何。

”因此,他决意从自身做起,以严正的态度,对学生进行教育。

他批改作业一丝不苟,和以前一样,每个学生都有一张成绩升降表,让他们看到自己学业的进步和退步。

他对学生要求严格,提倡做“窄而深的研究”,反对夸夸其谈,触及一点不及其余的浮夸作风。

他反对学生写些内容浅薄的作品,主张要有“味”,要有生活,譬如,有浓浓的颜色,有清清的音响,便是有味了。

味是什么?粗一点说,便是生活,纯化的生活!便是个性,便是“自我”!这些真知灼见对学生启发极大。

朱自清还十分重视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主张要以“高等的趣味替代低等的趣味,养成优良的习惯,使不良的动机不容易有效。

”他教导学生不要“时时回顾从前的黄金时
代”,也不要“时时等待着将来的奇迹”,更不能“及时行乐”。

他要学生面向实际,把握住现在,理由是现在“是最可努力的地方,是我们最能管的地方。

”因此,“我把‘现在’捉住,发展它,改造它,补充它,使它建全,谐和,成为完美的一段落、一历程。


相关链接:①朱自清之名是他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时改用的,典出《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

朱自清选“自清”作为自己的名字,其意是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

他同时还取字“佩弦”。

“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紧张,性缓者佩弦以自警。

(百度百科•朱自清)
②我们来讲一件真实的事情:天津一位中学国文老师说,朱自清先生逝世后的第三天,他看见一群小学生争着抢着看当天的报纸,其中一个惊叹着说:“老师,作《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死了!”他感叹说:“有成千上万的幼稚心灵都为这个《背影》的作者而暗自哀伤!”短短一篇《背影》,能够在读者中产生如此巨大的感染力,足见朱自清散文的成功了。

(节选自“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朱自清散文精选•导读》)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应夏丏尊先生的邀请,朱自清先生举家来到春晖中学,这说明夏先生待人热情,其他如丰子恺先生、朱光潜先生也是受他之邀来的。

B . 朱自清先生非常喜欢丰子恺先生为他四岁女儿阿莱画的、夏丏尊先生题字的一幅画,后来这幅画被制版,作为他散文集《背影》中的插页。

C . 朱自清先生在春晖中学有许多为人正直、富有雅趣的朋友,其中参加过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的匡互生非常英勇,因此朱先生对他最为敬重。

D .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写得真切感人,在读者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以至先生不幸逝世后,成千上万的幼稚心灵都为他而暗自哀伤。

E . 朱自清在春晖中学期间,俞平伯先生曾受邀去听朱先生讲课,称赞他教学认真,认为学生在自动学习方面比第一师范和上海师大的学生还要好。

(2)文中说“朱自清更其喜欢那种同事与师生之间真诚团结的融洽气氛。

”这种“融洽气氛”具体表现在哪里?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3)本文传主是朱自清,可文章开头却花了很多笔墨写夏丏尊、丰子恺等人,这是为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4. (11分) (2017高三上·清远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吴中复,字仲庶,兴国永兴人。

父仲举仕李煜为池阳令曹彬平江南仲举尝杀彬所招使者城陷彬执之仲举曰世禄李氏国亡而死职也彬义而不杀。

中复进士及第,知峨眉县。

边夷民事淫祠太盛,中复悉废之。

廉于居官,代还,不载一物。

通判潭州,御史中丞孙抃荐为监察御史,初不相识也。

或问之,抃曰:“昔人耻为呈身御史,今岂有识面台官耶?”迁殿中侍御史。

弹宰相梁适,仁宗曰:“马遵亦言之矣。

”且问中复曰:“唐自天宝后治乱分,何也?”中复历引姚、宋、九龄、林甫、国忠用舍以对。

适罢,中复亦通判虔州,未至,复还台。

富弼主李仲昌开六漯河,内臣刘恢密告所断冈与国姓上名同,贾昌朝阴助之,欲以摇弼。

诏中复往治,促行甚急。

中复言:“狱起奸臣,非盛世所宜有。

”驰至,较其名,乃赵征村也,亦无冈势,狱以故得止。

又弹宰相刘沆,沆罢。

改右司谏,同知谏院。

迁御史知杂事、户部副使,擢天章阁待制,知泽州、瀛州,移河东都转运使,进龙图阁直学士、知江宁府。

邮兵苦巡辖官苛刻,絷而鞭之。

狱具,法不至死,中复以便宜戮首恶,流其余,入奏为令。

历成德军、成都府、永兴军。

河北行青苗法,使者至,将先下州县。

中复檄之曰:“敛散自有期,今先事扰之,何也?”拒不听,且以报。

安抚司韩琦方疏谏青苗,录其语以上。

熙宁并省郡邑,以永康为县,中复言:“永康控威、茂,不可废。

”其后因夷竟复之。

关内大旱,民多流亡。

中复请加赈恤,执政恶之,遣使往视,谓为不实,削一阶,提举玉隆观。

起知荆南,坐过用公使酒,免。

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一》,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父仲举仕李煜/为池阳令/曹彬平江南/仲举尝杀彬/所招使者城陷/彬执之/仲举曰/世禄李氏国/亡而死/职也/彬义而不杀
B . 父仲举仕李煜/为池阳令/曹彬平江南/仲举尝杀彬所招使者/城陷/彬执之/仲举曰/世禄李氏/国亡而死/职也/彬义而不杀
C . 父仲举/仕李煜为池阳令/曹彬平江南/仲举尝杀彬/所招使者城陷/彬执之/仲举曰/世禄李氏国/亡而死/职
也/彬义而不杀
D . 父仲举/仕李煜为池阳令/曹彬平江南/仲举尝杀彬所招使者/城陷/彬执之/仲举曰/世禄李氏/国亡而死/职也/彬义而不杀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进士及第是中国古代科举殿试时中选者之称,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

B . 天宝,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

中国古代的纪年法有多种,采用皇帝年号纪年是其中的一种。

C . 户部,是尚书省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屯田、赋税、财政收支、典章法度等事务。

D . 夷,古代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开始只是一种泛称,随着少数民族的崛起,对华夏的威胁日益严重,就变成了带有歧视性的蔑称。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吴中复重视教化,居官清廉。

他在峨眉县为官时,为改变社会风气,废除了当地百姓滥建的祠庙;离任时,没带走峨眉县的任何一样东西。

B . 吴中复受人赏识。

御史中丞孙抃虽说跟他素不相识,但仍毫不犹豫地向朝廷荐举他担任监察御史,主要是因为吴中复为官廉洁。

C . 吴中复实事求是,坚持原则。

内臣刘恢与朝官贾昌朝一唱一和,诋毁富弼,吴中复受命前往查证,他据实上报,避免了一场以诬陷为发端的冤讼。

D . 吴中复体察民情,不畏皇权,在朝廷使者要将青苗法推行到州县时,他认为此举扰民,提出了反对意见,后来这番话被韩琦引入奏章。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狱具,法不至死,中复以便宜戮首恶,流其余,入奏为令。

②执政恶之,遣使往视,谓为不实,削一阶,提举玉隆观。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5. (8分) (2017高一下·黄陵月考)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文后各题。


陈与义①
沙岸残春雨,茅檐古镇官。

一时花带泪,万里客凭栏。

日晚蔷薇重,楼高燕子寒。

惜无陶谢②手,尽力破忧端。

【注】①此诗作于宣和七年(1125),当时诗人因奸相王黼被罢官而受到牵连,被贬为陈留(今河南杞县)酒税。

②陶谢,即陶渊明和谢灵运。

(1)
下列对诗歌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诗歌的首联对仗工整,上半句停顿应为“沙岸/残春/雨”,“残春”在这里意为晚春。

B . “花带泪”用拟人手法写经雨之后花瓣上残留着雨滴的景象,蕴含着诗人的感伤之情。

C . “万里”一句用夸张手法极写诗人凭栏远眺视野之开阔,侧面表现了雨后空气的澄明。

D . “日晚蔷薇重”一句是说天色已晚,原本明艳的蔷薇花因光线昏暗而变得色彩黯淡了。

E . 颈联中的“寒”字是作者的身心感受,表现了雨后天气的寒凉和诗人心中的悲凉。

(2)
诗歌尾联是什么意思?结合诗歌内容和作者的遭遇来看,其中“忧”的具体内涵有哪些?
四、默写 (共1题;共10分)
6. (10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颜渊喟然叹曰:“________,________。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论语》)
(2)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________,________,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杜牧《阿房宫赋》)
(4)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

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5)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________,________。

(李贺《李凭箜篌引》)
五、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7. (2分) (2017高二下·鸡泽期末)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南京的首场古董挂表拍卖会结果差强人意,美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项明华收藏的23款古董挂表昨天仅仅拍出了一块,而且是以底价1300元拍出。

②汽车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必须要讲诚信。

国内一些汽车销售商欺瞒消费者,冷面售后服务,只能是为渊驱鱼。

③当杨扬得知中国体育代表团需要她再次复出,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带领年轻选手冲击冬奥会时,她当仁不让地回到了中国短道队的集体里。

④浙江省质量监督局的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他们将对浙江范围内的食品包装、容器生产企业展开专项整治,让假冒伪劣商品在劫难逃。

⑤齐白石画册的一幅画上,一根枯枝横出,站立一只鸟,别无长物,但用笔的神妙,令人感到环绕这鸟的是一个广阔无垠的空间。

⑥国务院转发《关于清理规范驻省会城市办事机构指导意见》强调对“驻省办”的清理规范工作不能拖泥带水,而必须一鼓作气、不留死角。

A . ①③⑤
B . ②③⑥
C . ②③④
D . ④⑤⑥
8.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备受社会关注的全国高考改革方案正在审慎地研究制定过程中,不少专家建议将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考和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