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模拟卷(浙江专用)07(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模拟卷(浙江专用)
黄金卷07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Na 23 Mg 24 Al 27 Si 28 P 31 S 32 Cl 35.5 K 39 Ca 40 Ti 48 Cr 52 Mn 55 Fe 56 Cu 64 Zn 65 Br 80 Ag 108 Ba 137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属于离子晶体且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A.NaOH B.H2O2C.NaCl D.Na2C2O4
【答案】D
【解析】A项,NaOH由Na+和OH-构成,在OH-中,O、H原子间形成极性共价键,A不符合题意;B 项,H2O2的结构式为H-O-O-H,只含有共价键,不含有离子键,B不符合题意;C项,NaCl由Na+和Cl-构成,只含有离子键,不含共价键,C不符合题意;D项,Na2C2O4由Na+和C2O42-构成,属于离子晶体,C2O42-是HOOC-COOH的酸根,HOOC-COOH含有C-C非极性共价键,故C2O42-中也含有C-C非极性共价键,D符合题意;故选D。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
B.基态Fe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C.邻羟基苯甲醛分子内氢键示意图:
NH的VSEPR模型:
D.3
【答案】D
【解析】A项,HCl是共价化合物,H原子和Cl原子通过电子对的共用形成共价键,故用电子式表示
形成过程为,A错误;B项,Fe是26号元素,基态Fe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64s2,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B错误;C项,用氢键表示法表示邻羟
基苯甲醛分子内氢键为,C错误;D项,NH3中心原子N 有3 个σ键,孤电子对数为53
2
-
=1 ,
价层电子对数为4,VSEPR 模型为四面体形,D正确;故选D。
3.硫化氢是一种气体信号分子,人体中微量的H2S能有效预防心脏病。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H2S 属于弱电解质
B.H2S可以使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H2S 通入Cu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D.人体内H2S可由含硫蛋白质通过复杂反应产生
【答案】C
【解析】A项,H2S属于二元弱酸,属于弱电解质,A正确;B项,H2S具有强还原性,能被高锰酸钾氧化而使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正确;C项,H2S 通入CuSO4溶液中生成黑色沉淀,C不正确;D 项,蛋白质中含有S元素,S元素降解后的产物是硫化氢,D正确;故选C。
4.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溴单质、氯气等虽然有毒,但可用于合成药物
B.NO x环境污染太大,工业生产中没有利用价值
C.纯碱溶液虽呈碱性,但在玻璃、造纸等工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D.氯化铁、硫酸铜等溶液虽呈弱酸性,但常可用作消毒剂
【答案】B
【解析】A项,氯气有毒,但氯气的用途比较广泛,可用于合成多种药物,如氯仿可用于麻醉剂,故A 正确;B项,NO x虽然对环境污染大,但工业生产中可以将其氧化转化为硝酸等,故B错误;C项,纯碱在玻璃、造纸、食品、肥皂、等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故C正确;D项,氯化铁、硫酸铜等溶液呈弱酸性,可利用Fe3+的氧化性和重金属Cu2+消毒,常可用作消毒剂,故D正确;故选B。
5.下列装置能用于相应实验的是( )
C.乙酸乙酯的制备
A.粗盐水的过滤B.制备Cl2
D.铁制镀件镀铜
与收集
【答案】D
【解析】A项,过滤操作中漏斗末端应紧扣接液烧杯内壁,A错误;B项,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备氯气时应该加热,B错误;C项,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能发生水解,收集时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接收,C错误;D项,在铁制品表面镀铜时应将铁制品连接在电源的负极作为阴极,铜连接在电源的正极,电解质溶液为可溶性铜盐溶液,D正确;故选D。
6.以下是工业上利用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硫处理含铬(Ⅵ)废水的工艺流程: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2CrO42-+2H+Cr2O72-+H2O转化过程中,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
B.过程Ⅱ中SO2是还原剂,Cr3+为还原产物
C.处理废水中的1mol CrO42-(不考虑其它氧化剂存在),转移电子数为3N A
D.烟道气可以用Na2SO3或Fe2(SO4)3代替
【答案】D
【解析】A项,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A正确;B项,过程Ⅱ中Cr元素化合价降低,说明被还原,则SO2是还原剂,Cr3+为还原产物,B正确;C项,CrO42-→Cr(OH)3,每个Cr原子得3个电子,即处理废水中的1mol CrO42-(不考虑其它氧化剂存在),转移电子数为3N A,C正确;D项,Fe2(SO4)3中的Fe3+不具有还原性,不能代替具有还原性的二氧化硫,D错误;故选D。
7.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苯甲醛分子中含 键的数目为7N A
B.1mol XeF4中氙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N A
C.标准状况下,22.4L CH4和44.8L Cl2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3N A
D.25℃时,pH=2的醋酸溶液1L,溶液中含H+的数目小于0.01N A
【答案】C
【解析】A项,苯甲醛分子的结构为,苯环中含有11个σ键,苯环和醛基之间有1个σ键,醛基中有2个σ键,因此1mol苯甲醛分子中含有14molσ键,A错误;B项,XeF4中Xe的价层电子
对数为4+814
2
-⨯
=6,因此1molXeF4中氙的价层电子对数为6mol,B错误;C项,CH4与Cl2的反应为等
体积反应,且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与氯气的反应都是等体积反应,则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22.LCH4和44.8LCl2的总物质的量为3mol,则反应后分子总数为3mol,C正确;D项,pH=2的醋酸溶液1L,溶液中含有氢离子的数目为0.01mol,D错误;故选C。
8.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煤在一定条件下可与H2直接作用,生成液体燃料
B.氢化植物油可用于生产人造奶油、起酥油等食品工业原料
C.乙醇和二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两者的质谱图不完全相同
D.分子式为C11H16且能被酸性KMnO4氧化成苯甲酸的有机物共有8种
【答案】D
【解析】A项,煤在一定条件下可与H2直接作用,生成液体燃料,A正确;B项,氢化植物油可用于生产人造奶油、起酥油等食品工业原料,B正确;C项,乙醇和二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都符合分子式C2H6O 但结构不同,但两者的质谱图不完全相同,C正确;D项,分子式为C11H16且能被酸性KMnO4氧化成苯甲酸的有机物为,-C5H11的戊基有8种结构,但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上无氢,不符合氧化成苯甲酸的结构,故有机物种类为7,D错误;故选D。
9.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
...的是( )
A.硫酸亚铁溶液出现棕黄色沉淀:6FeSO4+O2+2H2O=2Fe2(SO4)3+2Fe(OH)2↓
B.向银氨溶液中滴加乙醛溶液并水浴加热:CH3CHO+2
[Ag(NH3)2]++2OH-CH3COO-+2Ag↓+3NH3+H2O
C.乙炔制丙烯腈:CH≡CH+HCN CH2=CHCN
D.用硫化亚铁除去废水中的汞离子:FeS(s)+Hg2+-(aq)HgS(s)+ Fe2+(aq)
【答案】A
【解析】A项,硫酸亚铁溶液出现棕黄色沉淀是因为硫酸亚铁和氧气、水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氢氧化铁,化学方程式为:12FeSO4+3O2+6H2O=4Fe2(SO4)3+4Fe(OH)3↓,故A错误;B项,向银氨溶液中滴加乙醛溶液并水浴加热,生成醋酸铵、银单质、氨气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H3CHO+2
[Ag(NH3)2]++2OH-CH3COO-+2Ag↓+3NH3+H2O;故B正确;C项,乙炔与HCN发生加成反应制丙烯腈,化学方程式为:CH≡CH+HCN CH2=CHCN;故C正确;D项,HgS比FeS更难溶于水,所以在含有Hg2+的溶液中加入FeS,能够将Hg2+除掉,离子方程式为:FeS(s)+Hg2+-(aq)HgS(s)+ Fe2+(aq);故D正确。
故选A。
10.甘草素是从甘草中提炼制成的甜味剂,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甘草素分子中无手性碳原子
B.甘草素分子中至少有5个碳原子共直线
C.甘草素可与HCN反应
D.1mol甘草素最多可消耗3molNaOH
【答案】C
【解析】A项,连接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所以甘草素中有1个手性碳原子,故A错误;B项,甘草素分子结构中含苯环结构,对角线上的四个原子共线,所以至少有4个碳原子共直线,故B错误;C项,甘草素含羰基,可与HCN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D项,1mol甘草素含2mol
酚羟基,所以最多可消耗2molNaOH,故D错误;故选C。
11.前四周期元素V、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V的基态原子有2个未成对电子,X的族序
数为周期数的3倍,X、Y、Z均不在同一周期,三者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Z的价电子数是Y的3倍。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第一电离能:W X
>
B.Y与V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非极性共价键
>>
C.氢化物的稳定性:X W V
D.Y和Z两者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会发生反应
【答案】C
【解析】前四周期元素V、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族序数为周期数的3倍,X为O,V
的基态原子有2个未成对电子,V为C,W为N,X、Y、Z不在同一周期,则Y在第三周期,Z为第四周期,三者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Z的价电子数为Y的3倍,Y为Na,Z为Ga。
A项,N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3,p轨道半充满,不易失电子,第一电离能比O大,A正确;B项,Na与C能形成乙炔钠Na2C2,C22-含非极性共价键,B正确;C项,选项中未指明是简单氢化物,无法比较稳定性,C错误;D项,类似于Al(OH)3的两性,Ga(OH)3和NaOH有可能发生反应,D正确;故选C。
12.化学工业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
亚氯酸钠(NaClO2)具有强氧化性,受热易分解,可作漂白剂、食品消毒剂等,以氯酸钠等为原料制备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消毒能力即每克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克Cl2的氧化能力。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母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a2SO4
B.相同质量ClO2的消毒能力是Cl2的2.5倍
C.“反应2”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减压蒸发”可以降低蒸发时的温度,提高产品产率
【答案】B
【解析】由题给流程可知,反应1为二氧化硫与稀硫酸、氯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氯和水,反应2为二氧化氯与过氧化氢、氢氧化钠混合溶液反应生成亚氯酸钠、氧气和水,反应得到的亚氯酸钠在55℃条件下减压蒸发、冷却结晶、过滤得到亚氯酸钠粗产品。
A项,根据元素转化分析可知“母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a2SO4,A项正确;B项,1 mol Cl2完全反应转化2 mol e-,1 mol ClO2完全反应转化5 mol e-,所以等物质的量ClO2的消毒能力是Cl2的2.5倍,B项错误;C项,“反应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2+2ClO2+ 2NaOH=2NaClO2+2H2O+O2↑,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项正确;D项,温度过高,NaClO2会分解,所以采用“减压蒸发”可以降低蒸发时的温度,提高产品产率,D项正确;故选B。
13.直接H2O2-H2O2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化学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不.
正确
..的是( )
A.电池工作时,电极I电势低
B.电极Ⅱ的反应式为:H2O2+2e- +2H+=2H2O
C.电池总反应为:2H2O2=2H2O+O2↑
D.当电路中转移0.1mol电子时,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K 为3.9g
【答案】C
【解析】电池工作时,电势低的是负极,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故电极I为负极,电极Ⅱ为正极,负极:H2O2-2e-+2OH-=O2↑+2H2O,正极: H2O2+2e- +2H+=2H2O。
A项,电池工作时,电势低的是负极,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故电极I电势低,A正确;B项,电极Ⅱ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H2O2+2e- +2H+=2H2O,B正确;C项,该电池放电过程中,负极区的OH-来自KOH,正极区的H+来自H2SO4,K+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正极区与硫酸根结合生成K2SO4,因此电池总反应为:2H2O2+2KOH+H2SO4=K2SO4+4H2O+O2↑,C错误;D项,当电路中转移0.1mol电子时,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K+为0.1mol,即3.9g,D正确;故选C。
14.P、S、X和Y分别代表标准状态下的具体物质,它们之间的能量变化与反应进程关系如图Ⅰ、Ⅱ、Ⅲ,下列说法正确是( )
A.在标准状态时,物质的ΔH:S<P
B.X和Y为催化剂,进程Ⅰ、Ⅱ、Ⅲ中:ΔH1<ΔH2<ΔH3<0
C.反应S P达平衡所需时间:进程Ⅰ<Ⅱ<Ⅲ
S P平衡时
D
A项,由图可知,进程
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热的大小,
项,反应活化能越低,反应则越快,反应
,故C错误;
性强弱淀粉溶液,观察现象I->Fe2+
C 鉴别同为白色粉末状
晶体的尿素
[CO(NH2)2]和氯化铵
分别取少量晶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浓NaOH溶液
加热,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观察试
纸是否变色
若试纸不变蓝色,说明该
晶体为尿素,若试纸变蓝
色,说明该晶体为氯化铵
D
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
速率的影响向两支试管各加入2mL0.1mol·L-1酸性KMnO4 溶
液和2mL0.01mol·L-1H2C2O4溶液,将其中一支放入
冰水中,一支放入80℃热水中
80℃热水中褪色快,说明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答案】A
【解析】A项,挥发出的乙醇通过KOH溶液溶解了,能使酸性KMnO4 溶液褪色说明生成了乙烯,即发生消去反应,A正确;B项,向含0.1mol FeI2的溶液中通入0.1mol Cl2,再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说明有单质碘生成,但不能说明亚铁离子是否被氧化,所以不能证明还原性:I->Fe2+,B错误;C项,尿素与浓氢氧化钠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H3和碳酸钠,氯化铵与浓氢氧化钠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H3和氯化钠,均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错误;D项,高锰酸钾过量,两支试管均不会褪色,D错误;故选A。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2分。
17.(10分)钛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
其单质及化合物用途广泛。
请回答:
(1)基态Ti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其价电子中不同自旋状态的电子数之比为。
(2)钛酸钡/氧化锌纳米纤维可以催化降解水中的亚甲基蓝等有机污染物。
①亚甲基蓝在水中的溶解度其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填“大于”或“小于”)。
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光照使钛酸钡/氧化锌纳米纤维的电子被激发,形成原子发射光谱
B.亚甲基蓝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sp3、sp2
C.亚甲基蓝阳离子组成元素的电负性大小为:S>N>C>H
D.SO42-和SO32-的价层电子空间构型均为四面体
(3)钛酸钡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与Ba 原子最近且等距离的O 原子有 个。
②如果将晶胞转换为Ti 原子为顶点的形式(见下图),请在图中用“○”画出O 原子的位置 。
【答案】(1) [Ar]3d 24s 2(1分) 3∶1或1∶3(1分)
(2) 大于(2分) BD(2分)
(3) 12(2分) (2分)
【解析】(1)钛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 24s 2,其价电子3d 24s 2,根据基态原子电子排布规则,不同自旋状态的电子数之比为3∶1;(2)①由亚甲基蓝的结构图可知,亚甲蓝为盐,具有一定的极性,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亚甲基蓝在水里溶解度大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②A 项,光照使催化剂的电子被激发,该过程吸收能量,形成的原子光谱为吸收光谱,故A 错误;B 项,亚甲基蓝中环上的所有碳原子都形成3个键和1个键,价层电子对数为3,为sp 2杂化,甲基上C 原子的杂化方式:sp 3,故B 正确;C 项,根据同周期主族元素的电负性由左向右逐渐增大,同主族元素的电负性由上向下逐渐减小,电负性大小顺序为N >S >C >H ,故C 错误;D 项,SO 42-中价层电子对数为4+
62242+-⨯=4,SO 32-中价层电子对数为3+62
232+-⨯=4,价层电子空间构型均为四面体,故D 正确;故选BD ;(3)①以顶点Ba 原子为研究对象,由BaTiO3的晶胞可知,距离钡原子最近的氧原子的个数为
382⨯=12;②根据均摊法,1个晶胞中Ba :8×18
=1,Ti :1,O :6×12=3,若将晶胞转换为Ti 原子为顶点,则O 2-位于晶胞的棱心,对应结构
如图所示:。
18.(10分)工业上氮氧化物(NO x :NO 和NO 2混合气)废气吸收利用的某流程如下:
已知:氧化度()
()
2NO NO x n n α=;吸收液含有的产物有NaNO 2和NaNO 3;NH 2OH 在碱性条件下受热分解产
物之一为N 2。
请回答:
(1)过程Ⅳ以“肼合成酶”催化NH 2OH 与3NH 转化为肼(NH 2NH 2)的反应历程如下所示:
该反应历程中Fe 元素的化合价 (填“变化”或“不变”)。
若将NH 2OH 替换为ND 2OD ,反应制得的肼的结构简式为 。
(2)写出过程Ⅰ中2
3
α=
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过程Ⅰ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可提高NO x 的吸收效率
B .SO 2的键角小于
C .NH 2OH 可作为配体,与Zn 2+等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
D .NH 2OH 的水溶液显弱碱性,且()()b 2b 32NH OH NH H O K K >⋅
(4) NH 3OHCl 是一种理想还原剂,氧化产物对环境友好,写出NH 3OHCl 还原FeCl 3的化学方程式 。
(5)设计实验证明NH 2OH 中存在N 元素 。
光热催化热催化
α(CO)S(CH4) α(CO)S(CH4)
250 90% 85% 0% 0%
300 92% 82% 88% 78%
350 96% 84% 89% 79%
400 95% 83% 92% 78%
450 92% 82% 91% 79%
①光热催化时CO甲烷化的活化能E a热催化CO 甲烷化的活化能E a (填“大于”或者“小于”)。
②当温度高于400℃时,热催化下CO转化率降低的原因是。
(3)某温度下,恒容容器中充入1mol∙L−1CO2和4mol∙L−1 H2,若只发生反应ii、iii,平衡时测得α(CO2)为50%、S(CH4)为90%,反应iii的平衡常数为。
[S(CH4)表示得到甲烷物质的量与消耗CO2的物质的量之比]。
(4)为了进一步研究CO2的甲烷化反应,科学家研究催化剂M/TiO2(M 表示Ni 或Ru)在300℃光照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催化反应的核心过程表示如下:
①关于核心反应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I中生成了非极性键
B.步骤Ⅲ发生的反应为COOH CO+OH
⋅−−→⋅⋅(X⋅代表吸附态中间体)
C.步骤Ⅳ中碳元素发生还原反应
D.整个反应过程中只有金属M起到催化作用
②研究发现,光诱导电子从TiO2转移到M,富电子的M表面可以促进H2的解离和CO2的活化,从而
请回答:
(1)①仪器a的名称是。
②仪器b组成的装置的作用是。
(2)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应先打开K通入N2一段时间,目的是。
(3)仪器c中充分反应后生成NaH2PO2和NaCl,经过一系列操作可获得固体NaH2PO2。
相关物质的溶解度(S)如下:
S(25℃) S(100℃)
NaCl 37 39
NaH2PO
100 667
2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理的仪器和操作,补全如下步骤。
[“___________”上填写一件最关键仪器,“()”内填写一种操作,均用字母表示]。
取仪器c中溶液,用蒸发皿( )→用(趁热过滤)→用烧杯(冷却结晶)→用漏斗(过滤得到NaH2PO2)→洗涤→干燥→NaH2PO2粗产品。
仪器:d.普通三角漏斗;e.铜制保温漏斗;
操作:f.蒸发浓缩至有大量晶体析出;g.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
(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次磷酸(H3PO2)是三元酸
B.为加快反应速率,投料前应先在通风橱内将白磷碾成薄片状
C.反应结束后应继续通入N2一段时间,可提高NaH2PO2产率
D.d中所盛硫酸铜溶液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代替
(5)产品纯度测定:取产品x g配成100 mL溶液,取10 mL于锥形瓶中,酸化后加入50 mL0.1000 mol/L 的NH4Fe(SO4)2溶液,以邻二氮菲做指示剂,再用0.1000 mol/L的硫酸铈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V mL。
相
已知:HBr
−−−−→
+
H/H O
2
→
"
(1)化合物B官能团名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反应C→D可能得到副产物
B.由化合物A和B生成C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C.化合物F具有碱性,能和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D.他莫昔芬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3)化合物G的结构简式是。
(4)写出E→F的化学方程式。
CH I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
(5)参照以上合成路线,设计用和3
任选,限四步):。
(6)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C的3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IR谱检测表明分子中含有1个-COOH和1个-CH3;
②分子中含有2个苯环,且苯环上共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答案】(1)醚键(1分) (2)AD(2分)
(3)(1分)
(4)+ClCH 2CH 2N(CH 3)232CH CH ONa
−−−−→+H
Cl(2分)
(5)
3NaH
CH I −−−→2
H Ni ∆
−−−→、∆
−−−→浓硫酸
Δ
−−−→催化剂
(3分)
(6)、、(3
分)
【解析】根据F 的结构以及E 与反应物的组成可知E 与ClCH 2CH 2N(CH 3)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 ,
E 为:,D 与HBr 发生已知中反应生成E ,结合E 的结构可知D 为
,结合C 、D 的组成差异可知C 为,F 发生已知信息
中反应生成G ,G 的结构简式为:;G 加热脱水生成H ,H 的结构简
式为:。
(1)由B 的结构简式可知其所含官能团为醚键;(2)A 项,反应C→D
发生羰基邻位碳上的氢的取代反应,其邻位碳上有2个H ,可发生两次取代反应,可能得到副产物
,故A 正确;B 项,由化合物A 和B 生成C 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B 错误;C
项,化合物F 不具有碱性,不能和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C 错误;D 项,他莫昔芬中含碳碳双键,且双键碳原子连接两个不同的原子团,因此存在顺反异构现象,故D 正确;故选AD ;(3)化合物G 的结构简式
是;(4)E 与ClCH 2CH 2N(CH 3)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 ,反应方程式为:
+ClCH 2CH 2N(CH 3)232CH CH ONa
−−−−→+HCl ;
(5)发生流程中C 到D 的转化生成,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发生加聚反应得
,故合成路线为:
3NaH CH I −−−→2
H Ni ∆
−−−→、∆−−−→浓硫酸
Δ
−−−→催化剂
;(6)C 为,其同分异构体含有1个-COOH 和1个-CH 3;分子中含
有2个苯环,且苯环上共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符合结构的结构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