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的护理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手术治疗
o 一般处理:卧床、吸氧、镇静剂 o 补充血容量:输液、输血、严密观察 o 药物止血:胃管灌注,药物应用 o 急诊胃镜止血:电凝、激光、药物
手术治疗
o 手术指征 o 手术方法
胃大部切除术 贯穿缝扎术 迷走神经切断+胃窦切除或幽门成形术
四、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
病因
痉挛、水肿、瘢痕形成
溃疡症状加重
根据临床表现评估失血程度
急性呕血 柏油样便
50-80ml
400ml
面色苍白、口渴、 脉搏快速有力、血压 正常但脉压差小
如果十二指肠溃 疡出血量大而迅猛, 可出现色泽较鲜红的 血便。
800ml 出冷汗、脉搏细 速、呼吸浅促、血压 降低等休克现象。
瘢痕性幽门梗阻
突出症状是呕吐,多为不含胆汁、带 有酸臭味的宿食;上腹膨隆,呈低氯、 低钾性碱中毒表现。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上腹不适 呕 吐--最突出的症状 腹部体征 营养障碍 碱 中毒 X 线检查 内镜检查--可确诊
四、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
处理原则
纠正代谢紊乱和营养不良 禁食、胃肠减压和温盐水洗胃 手术:胃大部切除术
胃空肠吻合十迷走N切断术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 人的护理2
除口腔外,其他消化道由内向外 黏膜 黏膜下层 肌层 外膜
发生于胃、十二指肠的全层黏膜缺损, 又称作消化性溃疡
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
胃的黏膜层内有大量胃腺,分布在胃底 和胃体,胃腺由不同功能的细胞组成
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 壁细胞--分泌胃酸 黏液细胞--分泌碱性因子
胃溃疡多发生在胃小弯 十二指肠溃疡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
病因 1.胃酸过多--激活胃蛋白酶--自家消化(基础) 2.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主要原因) 3.非甾体类抗炎药--导致胃粘膜屏障受损 4.精神、遗传、吸烟等因素
一般内科治疗为主,外科手术治 疗的适应证如下:
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 胃溃疡恶变 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
吻合方式改变了正常的解剖关系, 术后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可能性较毕 食不规律 溃疡反复发作病史 刺激性食物 精神压力
(二)身体状况
临床表现
慢性、节律性、周期性上腹痛
十二指肠溃疡
胃溃疡
性质 部位 发生时间
持续时间 规律
钝痛或者烧灼痛
烧灼或痉挛感
上腹正中或稍偏右
剑突下正中或稍偏 左
因胃肠功能紊乱而引起的并发症亦较少。 缺点:
为避免残胃与十二指肠吻合的张力过大,致使 切除胃的范围不够,增加了术后溃疡复发机会 。
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适于十二指肠溃疡 方式:胃大部切除后残胃与空肠吻合
优点:
即使胃切除较多,胃空肠吻合口也 不致 张力过大,术后溃疡复发率低。
缺点:
辅助检查
胃镜 确诊的首选方法 取活组织行幽门螺杆菌测定 X线钡餐 胃酸测定
治疗要点与反应: 急性穿孔:
非手术疗法--空腹较小穿孔 手术疗法--经非手术治疗6--8小时 后不见好转 (胃大部切除术、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 术、穿孔修补术)
三、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处理原则:主要是失血性休克的预防和急救
外科手术方法简介
1.胃大部切除术--首选术式 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多适用于胃溃疡。 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适用于胃十二指
肠溃疡,特别是十二指肠溃疡者。 2.胃迷走神经切断术:已较少应用。
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多用于胃溃疡 方式:胃大部切除后将残胃与十二指肠吻合
优点: 重建后的胃肠道接近正常解剖生理状态,术后
餐后延迟痛(3-4h), 餐后0.5-1h,进食 饥饿痛或夜间痛,进 后疼痛不能缓解, 食后腹痛可暂时缓解 有时反而加重
2-4h 进食-疼痛缓解
1-2h 疼痛-进食不缓解
胃肠道症状 全身症状
身体状况: 急性穿孔--上腹刀割样剧痛--休克--腹膜刺激 征--气腹征 6-8小时之后致病菌生长繁殖,化学性腹膜炎--细菌性腹膜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