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实践初探——以《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实践初探——以《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为例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基于活动型课程建设的议题式教学。

因此,议题式教学便以全新的教学方式走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得到学生的青睐。

为了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实施议题式教学方法,本
文深入分析了议题式教学的意义,并以"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为例,提
出了有效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课例;实施策略
一、议题式教学的概述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文简称“新课标”)提出“要通过议题引入、引导和讨论,推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使教学在师生互动、
开放民主的氛围中进行;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促进学
生转变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由此可见,议题式教学是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综合型”“活动型”课程定
位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是以议题为统领,以情境为载体,以学科知识为中介,以学生合作探究为路径,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方式。

倡导以学生
为主体,让学生在开放性议题的引领下,通过探究讨论生成知识,并使学生的情
感价值观得到升华,达到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目标。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议题式教学的意义
高中思想政治课采用议题式教学有什么意义呢?首先,议题式教学有利于实
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议题式教学开放民主的课堂要
求迎合了当代青年学生崇尚自由、个性张扬的心理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到课堂活动中。

议题式教学是以小组合作讨论为路径,这一活动形式为学生构建
了平等自由对话的平台,教师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敢表达,能表达,会表达,并使学生的能力、情感在思维碰撞中得以提升。

其次,议题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议题式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的主要实现方式,其议题的拟定正是以
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体现了学科知识逻辑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机统一,让学生
从“议”中学会“自主辨识、辩证思考、批判理解、理性反思,从而澄清概念、
明辨是非、深化认识、端正态度,实现有效的价值引领”。

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策略——以《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为

(一)立足教材主题,确立议题内容
议题,就是将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置于某一情境话题讨论中的问题。

学生要
做到对情境话题的正确分析和处理,就需要学科知识的支撑。

因此,议题的拟定
必须立足学科具体内容,凸显教材特定主题。

以《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为例,在这一课设计中,笔者以“扶贫攻坚战”为议学情境,中心议题是“中国
为什么能”,子议题有“中国扶贫攻坚战为什么能取得巨大成就?”“为什么要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

这些议题的设置整合了“只有社会主
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主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等学科知识,让学生在
讨论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学科具体内容的理解,并在思辩中增强了学生对“中国
道路”的政治认同,更好地培养了学生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优选情境话题,多维度探讨议题
议题是学科内容和情境话题的统一体。

好的情境话题能瞬间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主动参与,并且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对议题进行探讨,带动课堂氛围。

这就
要求教师在议题式教学设计中优选话题。

如何优选话题?首先,好的话题应该指
向思想政治学科素养,要把握时代脉博、体现时代发展的任务和要求。

其次,情
境话题的选择要关注高中学生的实际和心理特点,能够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话题。

最后,优化情境,引导学生多维度探讨议题。

情境话题的展示既要符合教材知识
逻辑,又要做到多视角挖掘,多样化表达,能够引导学生对议题进行多维度探讨,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让学生在议境体验分析中受到影响和启发。

在《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一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以“2020,坚
决打赢扶贫攻坚战”为议题话题。

2020年,是我国扶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也是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选择这一话题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美丽乡
村建设、贫困生建档立卡、党员干部直播带货等精准扶贫举措也是学生熟悉又感
兴趣的话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教学中,笔者围绕“2020,坚决打赢扶贫
攻坚战”这一话题设置了四个议题情境,“扶贫攻坚战取得的巨大成就”、“中
国式扶贫获得国际友人的点赞”、“中国扶贫方案对全球的贡献”、“我和2035
有个约”,四个情境的设置按照“感受中国道路好——分析中国道路为什么好——探究中国道路的国际影响——如何坚持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这样一个认知
序列,引导学生经历关注中国道路、感悟中国道路、分析中国道路、自觉坚定中
国道路的认知过程,让学生在层层递进中实现道路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同时,引导学生不仅从国内视野看中国道路带来的成就,而且从国际视野探究中国
道路的意义,多维度进行议题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三)以议题结束课堂,提高学生兴趣,落实核心素养
以往教师总结结束的教学模式不足于调动学生的后续兴趣,而以议题结束课堂,则能“吊足”学生的“胃口”,让学生感到意犹未尽,对下节课充满期待。

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结尾的“余温”渲染气氛,提出一个可操作、活动化的议题,要求学生课后完成议题的探究,下节课前展示。

这样的结束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能使学生的情感在课后活动中再次得到升华,达到“教育合一”的效果。

就《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而言,笔者在最后一个议题后播放视频《我和2035有个约》,视频的播放引导学生将思绪延伸到中国梦的层面,让学
生产生心理的震撼、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升华,从而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追梦人,都应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贡献。

视频播放完后,给学生布置活动议题:同学
们畅想2035年我们的祖国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我们又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全班
分为四组,以诗歌、故事或小品的形式演绎“2035年的自己对我说”,下节课前
展示。

这样的结尾设置具有趣味性、可议性,又指向核心素养,让学生带着兴趣
参与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要有
担当,有信心、用行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做出贡献。

结语
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升学
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达到立德树人的核心主旨,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生活的
创造。

因此,我们要重视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作用,不断探讨、学习、完善这种教学方式,并把它更好地用于实践中。

参考文献
[1]张孟云. 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四个维度——以《坚持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为例[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20(8).
[2]严言. 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议题式教学的研究[J]. 大众文艺, 2019,
000(023):206-207.
[3]周诗雅. 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实践与反思——以"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进入新时代"一课教学为例[J]. 现代教学, 2020, 000(003):P.63-65.
[4]薛美娟.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究[J]. 读天下
(综合), 2020, 000(008):P.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