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物质的分开与提纯
倾析:从液体中分开密度较大且不溶的固体分开沙和水过滤:从液体中分开不溶的固体净化食用水
溶解和过滤:分开两种固体.一种能溶于某溶剂.另一种则不溶分开盐和沙
离心分开法:从液体中分开不溶的固体分开泥和水
结晶法:从溶液中分开已溶解的溶质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分液:分开两种不互溶的液体分开油和水
萃取:加入适当溶剂把混合物中某成分溶解及分开用庚烷
提取水溶液中的碘
蒸馏:从溶液中分开溶剂和非挥发性溶质从海水中取得纯水
分馏:分开两种互溶而沸点差别较大的液体从液态空气中分开氧和氮,石油的精炼
升华:分开两种固体.其中只有一种可以升华分开碘和沙吸附:除去混合物中的气态或固态杂质用活性炭除去黄糖中的有色杂质
色层分析法:分开溶液中的溶质分开黑色墨水中不同颜色的物质
参照资料:搜狗问答
不知道你具体要做什么可以hi联系具体作答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
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汲取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开。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必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8.汲取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必需被药品汲取: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汲取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开,加药品变得容易分开,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
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OH)3。
10.纸上层析〔不作要求〕
依据混合物的存在状态类型分开提纯,常见的有灼烧、热分解、升华、结晶〔或重结晶〕、过滤、盐析、蒸发、萃取、
分液、蒸馏、渗析、洗气等;
故答案为:过滤、盐析、蒸发、萃取、分液、蒸馏;
物质的量浓度是指以单位体积溶液内含有溶质B物质的量表示溶液的组分的物理量,符合为c,表达式为c(B)=,单位为mol/L或mol/mL,互相换算:1mol/L=1*10-3mol/mL.
故答案为:单位体积溶液内含有溶质B物质的量;
c;c(B)=;mol/L或mol/mL;1mol/L=1*10-3mol/mL.
上这网更好/Course/huaxue/Article/724101.aspx混合物的分开提纯是高中化学常考知识点,现归纳如下:一、常见物质分开提纯的方法1、固—固混合分开型:灼烧、热分解、升华、结晶〔或重结晶〕。
2、固—液混合分开型:过滤、盐析、蒸发。
3、液—液混合分开型:萃取、分液、蒸馏、渗析。
4、气—气混合分开型:洗气。
二、物质分开提纯的原则在进行物质的分开提纯时,选择试剂和实验措施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不能引入新杂质。
2、提纯后的物质成分不变。
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
4、节约试剂。
对多组分的混合物的分开提纯,一般要合计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综合运用。
三、物理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开和提纯运用物理方法分开
和提纯物质常用的方法为:分开提纯方法适用范围主要仪器名称过滤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开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蒸发、浓缩、结晶、重结晶已溶固体与液体的分开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烧杯蒸馏、分馏沸点不同的互溶液体混和物的分开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温度计升华固体与固体杂质的分开烧杯、酒精灯、石棉网分液、萃取不互溶的液体分开分液漏斗、烧杯渗析胶粒与溶液中溶质的分开半透膜、烧杯二、化学方法分开和提纯物质用化学方法分开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①不引入新的杂质;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
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开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必需要加入过量的分开试剂,在多步分开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关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以下方法分开和提纯:1、生成沉淀法。
例如NaCl 溶液里混有少量的MgCl2 杂质,可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使Mg2+离子转化为Mg(OH)2 沉淀〔但引入新的杂质OH–〕,过滤除去Mg(OH)2 ,然后加入适量盐酸,调节pH为中性。
2、生成气体法。
例如Na2SO4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并增加SO42–,可加入适量的稀H2SO4,将CO32–转化为CO2气体而除去。
3、氧化还原法。
例如在FeCl3溶液里有少量FeCl2杂质,可通入适量的Cl2将FeCl2 氧化为FeCl3。
假设在FeCl2 溶液里含有少量FeCl3 ,可加入适量的铁粉而将其除去。
4、正盐和酸式盐互相转化法。
例如在Na2CO3固体中含有少量NaHCO3杂质,可将固体加热,使NaHCO3分解生成Na2CO3,而除去杂质。
假设在NaH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杂质,可向溶液里通入足量CO2,使Na2CO3转化为NaHCO3。
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
如在Fe2O3里混有少量的Al2O3 杂质,可利用Al2O3是两性氧化物,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往试样里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使其中Al2O3转化为可溶性NaAlO2 ,然后过滤,洗涤难溶物,即为纯净的Fe2O3。
常见无机物除杂的方法:[“〔〕〞内为杂质] 混合物除杂试剂或方法 C粉〔MnO2〕加入足量浓盐酸,加热,过滤MnO2(C粉) / 灼烧 CuO粉〔C粉〕 / 灼烧 FeCl2(FeCl3) 加入足量Fe粉,过滤,蒸发,结晶 FeCl3(FeCl2) 通入足量Cl2,蒸发,结晶 NH4Cl [(NH4)2SO4] 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NaCl(NH4Cl) / 加热 NaCl(Na2CO3) 加入足量盐酸,蒸发,结晶 NaCl(NaHCO3) 加入足量盐酸,蒸发,结晶
Na2CO3(NaHCO3) / 加热 NaHCO3(Na2CO3) 通入足量CO2,低温蒸发,结晶 NaHCO3(NaOH) 通入足量CO2,结晶
NaOH(Na2CO3) 加入适量石灰水,过滤三、有机物的分开和
提纯有机物的提纯要依据被提纯物质的性质,采纳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除去杂质。
一般状况是加入某种试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物质,再用分液的方法除去杂质。
如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和乙醇,应在混合物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杂质乙醇易溶于水,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易溶于水的乙酸钠〔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充分搅拌后,用分液漏斗分液,可得纯净的乙酸乙酯。
关于沸点相近且均溶于水的有机物分开,可先将其中一种转化成难挥发物质,再蒸馏,最后再用化学方法得到原物质。
常见有机物的除杂:[“〔〕〞内为杂质]。
混合物除杂试剂及方法乙醚〔乙醇〕水,分液苯〔苯酚〕足量的NaOH溶液,分液苯酚〔苯〕蒸馏乙酸乙酯〔乙酸、乙醇〕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分液溴苯〔溴〕足量的NaOH稀溶液,洗涤,分液乙醇〔水〕 CaO〔新制〕蒸馏乙醇〔苯酚〕足量的NaOH溶液,蒸馏乙酸〔乙醇〕 / 蒸馏汽油〔柴油〕 / 蒸馏戊烷〔乙醇〕水,分液硝基苯〔HNO3〕水,分液葡萄糖〔淀粉〕 / 渗析皂化反应后的产物 / 盐析,过滤。
一、分开提纯的基本原则
把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叫提纯;将互相混在一起的不同物质彼此分开而得到相应组分的各纯净物叫
分开。
在解答物质分开提纯试题时,选择试剂和实验操作方法应遵循三个原则:
1. 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即分开提纯后的物质应是纯净物,不能有其他物质混入其中。
2. 分开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
3. 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
即选择分开提纯方法应遵循先物理后化学,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
二、分开提纯方法的选择思路
分开提纯方法的选择思路是依据分开提纯物的性质和状
态来定的。
具体如下:
1. 分开提纯物是固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加热〔灼烧、升华、热分解〕,溶解,过滤〔洗涤沉淀〕,蒸发,结晶〔重结晶〕,电精炼。
2. 分开提纯物是液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分液,萃取,蒸馏。
3. 分开提纯物是胶体:盐析或渗析。
4. 分开提纯物是气体:洗气。
说明:
(1) 蒸发与结晶
蒸发与结晶方法都可以将溶液中溶质以固体形式析出,具体采纳何种方法,取决于溶质的性质和溶质的溶解度。
①溶质的溶解度:蒸发一方面由于溶剂的减少,析出溶质,
另一方面由于溶液温度的升高再溶解溶质,要使蒸发过程析出较多固体溶质,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应变化不大或减少,所以将溶液蒸发提纯出的固体是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或减少的物质。
结晶〔一般指降温结晶〕要析出较多的固体,溶质的溶解
度随着温度升高增加很快,这样才有可能从不饱和的热溶液降到低温时,析出固体,故将溶液降温结晶提纯出的固体是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加很快的物质。
例如NaCl 和NaOH 混合溶液,如果将混合溶液蒸发一段时间,析出的固体是NaCl ,母液中是NaOH 和少量NaCl 。
如果将混合溶液降温,使溶质以晶体析出,则析出的固体是NaOH ,母液中是NaCl 和少量NaOH。
②溶质的性质:蒸发过程,溶液的温度升高,溶液中溶质可能要发生反应变质,以下二种状况不能用蒸发方法,应选择结晶方法。
其一:溶质在受热时易分解。
如AgNO3 、Ca (HCO3) 2 、KMnO4 等,当然,
假设能使水的蒸发温度低于溶质的分解温度,还可以用蒸发方法的,像NaHCO3 溶液在低温低压下蒸干,得到的是固体NaHCO3 。
其二:盐水解产物中有挥发性的酸生成的。
如FeCl3 、AlCl3 、Cu (NO3) 2 等溶液,在蒸发时,因
HCl 、HNO3 的挥发,促进了盐的水解,最后得到的固体是水解产物的分解产物Fe2O3 、Al2O3 、CuO。
像Al2 ( SO4 ) 3 、NaAlO2 、Na2CO3等盐溶液,虽然也发生水解,产物中Al (OH) 3 、H2SO4 、NaHCO3 、NaOH 都不是挥发性物质,在蒸发时,抑制了盐的水解,最后得到的是溶质不变的固体。
(2) 萃取与蒸馏
萃取与蒸馏是用于互溶液体混合物的分开提纯方法。
如果在互溶液体中加入一种试剂〔萃取剂,通常是水或物质的水溶液〕能将其转化为不互溶分层的液体,就用萃取法;如果不能将其转化为不互溶分层的液体,那就用蒸馏法。
为了能更好地分开和提纯,往往在蒸馏之前加入一种试剂,使其中一些物质转化为非
挥发性的盐
6.求高中常见的物质的提纯和分开,知识点,越权越好
常见物质的分开、提纯和鉴别1、化学方法分开和提纯物质对物质的分开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依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开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开。
用化学方法分开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①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
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开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必需要加入过量的分开试剂,
在多步分开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关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以下方法进行分开和提纯:〔1〕生成沉淀法例如NaCl溶液里混有少量的MgCl2杂质,可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使Mg2+离子转化为Mg(OH)2沉淀〔但引入新的杂质OH-〕,过滤除去Mg(OH)2,然后加入适量盐酸,调节pH为中性。
〔2〕生成气体法例如Na2SO4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并增加SO42-,可加入适量的稀H2SO4,将CO32-转化为CO2气体而除去。
〔3〕氧化还原法例如在 FeCl3溶液里含有少量 FeCl2
杂质,可通入适量的Cl2气将FeCl2氧化为FeCl3。
假设在FeCl2溶液里含有少量 FeCl3,可加入适量的铁粉而将其除去。
〔4〕正盐和与酸式盐互相转化法例如在Na2CO3固体中含有少量NaHCO3杂质,可将固体加热,使NaHCO3分解生成Na2CO3,而除去杂质。
假设在NaH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杂质,可向溶液里通入足量CO2,使Na2CO3转化为NaHCO3。
(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例如在Fe2O3里混有少量的Al2O3杂质,可利用Al2O3是两性氧化物,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往试样里加入足量的 NaOH溶液,使其中 Al2O3转化为可溶性 NaAlO2,然后过滤,洗涤难溶物,即为纯净的Fe2O3。
(6)离子交换法例如用磺化煤〔NaR〕做阳离子交换剂,与
硬水里的Ca2+、Mg2+进行交换,而使硬水软化。
2、物质的鉴别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别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显然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推断、推理。
鉴定通常是指关于某一种物质的定性检验,依据物质的化学特性,分别检出阳离子、阴离子,鉴别通常是指对分别存放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进行定性识别,可依据一种物质的特性区别于另一种,也可依据几种物质的颜色、气味、溶解性、溶解时的热效应等一般性质的不同加以区别。
推断是通过已知实验事实,依据性质分析推求出被检验物质的组成和名称。
我们要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物质进行鉴别和推断。
1.常见气体的检验常见气体检验方法氢气纯净的氢气
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混合空气点燃有爆鸣声,生成物只有水。
不是只有氢气才产生爆鸣声;可点燃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氯气黄绿色,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O3、NO2也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氯化氢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白雾,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蓝试纸变红;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冒白烟;将气体通入AgNO3
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
二氧化硫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硫化氢无色有具鸡蛋气味的气体。
能使Pb(NO3)2或CuSO4溶液产生黑色沉淀,或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能生成白烟。
二氧化氮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生成无色的溶液并产生无色气体,水溶液显酸性。
一氧化氮无色气体,在空气中马上变成红棕色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SO2气体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N2等气体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一氧化碳可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燃烧后只生成CO2;能使灼热的CuO由黑色变成红色。
甲烷无色气体,可燃,淡蓝色火焰,生成水和CO2;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
乙烯无色气体、可燃,燃烧时有明亮的火焰和黑烟,生成水和CO2。
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
乙炔无色无臭气体,可燃,燃烧时有明亮的火焰和浓烟,生成水和 CO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
2.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l〕H+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
液变为红色。
〔2〕Na+、K+ 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 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Mg2+ 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Mg(OH)2沉淀,该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
〔5〕Al3+ 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6〕Ag+ 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 沉淀,不溶于稀 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7〕NH4+ 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8〕Fe2+ 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
或向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