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推断题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战高考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推断题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在室温时,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分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共生成4种盐的是()A.SO2、CO2、SO3
B.H2S、NO、SO3
C.CO2、Cl2、SO3
D.SiO2、CO、Cl2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SO2、CO2、SO3分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Na2CO3、Na2SO4,生成3种盐,故不选A;
B.NO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H2S、SO3分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Na2SO4,生成2种盐,故不选B;
C.CO2、Cl2、SO3分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NaClO、NaCl、Na2SO4,生成4种盐,故选C;
D.CO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 SiO2、Cl2分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NaClO、NaCl,生成3种盐,故不选D;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化学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考查,明确NO、CO与氢氧化钠不反应。
2.我国成功地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测卫星,对月球土壤中14种元素的分布及含量进行探测等。
月球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仅月球表层 5 cm 厚的沙土就含铁单质有上亿吨,月球上的主要矿物有辉石(CaMgSi2O6)、斜长石(NaAlSi3O8)和橄榄石[(Mg或Fe)2SiO4]等。
下列说法或分析不正确的是
A.辉石、斜长石及橄榄石均属于硅酸盐矿
B.斜长石的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Na2O·Al2O3·3SiO2
C.月球表层沙土中有游离态铁是因为月球的表面几乎没有氧气
D.橄榄石中铁元素为+2价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辉石(CaMgSi2O6)、斜长石(NaAlSi3O8)和橄榄石[(Mg或Fe)2SiO4]的成分均属于硅酸盐类,属于硅酸盐矿,A正确;
B.硅酸盐的氧化物表示方法:先写活泼金属氧化物,然后是不活泼的金属氧化物,再是非
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最后是水,所以斜长石的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
Na2O•Al2O3•6SiO2,B错误;
C.月球上有游离态铁是因为月球环境中没有氧化金属铁的物质或者条件,所以月球的表面几乎没有氧气,故C正确;
D.[(Mg或Fe)2SiO4]中,镁元素化合价是+2价,硅元素化合价是+4价,氧元素化合价是-2价,所以铁元素化合价是+2价,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3.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石英是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也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Al O)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可做机械轴承,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刚玉23
C.泰国银饰和土耳其彩瓷,其主要成分均为金属材料
D.手机外壳上贴的碳纤维外膜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硅单质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故A错误;
B.无机非金属材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
是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
(Al O)是金属氧化物,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利用其硬度大的特
所有材料的统称,刚玉23
点,可做机械轴承,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正确;
C.泰国银饰主要成分是银单质,属于金属材料,土耳其彩瓷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错误;
D.手机外壳上贴的碳纤维外膜为碳单质,属于无机物,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答案选B。
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漂白粉既可做漂白棉麻纸张的漂白剂,又可做游泳池及环境的消毒剂和净水剂
B.燃放烟花呈现出多种颜色是由于烟花中添加了Na、Cu、Fe、Pt等金属的单质
C.合金材料的组成元素一定全部是金属元素
D.纯净的二氧化硅是制备光导纤维的原料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既能杀菌消毒,又具有漂白性,所以漂白粉既可用来漂白棉、
麻、纸张,也能用作游泳池及环境的消毒剂,但不能做净水剂,A错误;
B.燃放烟花呈现出多种颜色是由于烟花中添加了一些金属元素,而不是金属单质,B错误;
C.合金材料的组成元素不一定全部为金属元素,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C错误;
D.光导纤维的原料为二氧化硅,D正确;
答案选D。
5.能证明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酸性的实验事实是
A.CO2溶于水形成碳酸,SiO2难溶于水
B.CO2通入可溶性硅酸盐中析出硅酸沉淀
C.高温下SiO2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
D.氯化氢通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放出气体,通入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酸性氧化物与对应酸的酸性强弱没有关系,则无法比较酸性,故A错误;
B.因往硅酸盐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可以看到溶液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难溶的硅酸沉淀,反应方程式是: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反应原理是强酸制弱酸,说明碳酸比硅酸酸性强,故B正确;
C.比较强酸制取弱酸时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则在高温下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得到酸性强弱的结论,故C错误;
D.氯化氢通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放出气体,通入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根据强酸制弱酸,只能说明盐酸的酸性比碳酸或硅酸强,但无法确定碳酸与硅酸的酸性的强弱,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6.世界第一条大面积碲化镉薄膜“发电玻璃”生产线最近在成都投产,该材料是在玻璃表面镀一层碲化镉薄膜,光电转化率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普通玻璃含有二氧化硅B.该发电玻璃能将光能不完全转化为电能C.碲化镉是一种有机化合物D.应用该光电转化技术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玻璃成分为硅酸钠、硅酸钙、二氧化硅,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 该发电玻璃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但是不能完全转化,存在能量损耗,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 碲化镉不含碳元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不是有机化合物,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
D. 应用该光电转化技术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D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7.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不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的是( )
①焦炭 ②纯碱 ③碳酸钙 ④氢氟酸 ⑤高氯酸 ⑥氢氧化钾 ⑦氧化钙⑧ 氮气 A .③⑤⑦⑧
B .⑤⑦⑧
C .⑤⑧
D .⑤⑦
【答案】C
【解析】
【详解】
①SiO 2+2C =高温Si+2CO↑,制备粗硅的反应,所以能反应,故不选;
②SiO 2+Na 2CO 3=高温Na 2SiO 3+CO 2↑,制备玻璃的两个反应之一,故不选;
③SiO 2+CaCO 3=高温CaSiO 3+CO 2↑,制备玻璃的两个反应之一,故不选;
④SiO 2+4HF=SiF 4↑+2H 2O ,氢氟酸是唯一能腐蚀玻璃的酸,故不选;
⑤不反应,氢氟酸是唯一能腐蚀玻璃的酸,故选;
⑥SiO 2+2KOH=K 2SiO 3+H 2O ,强碱能腐蚀玻璃,故不选;
⑦SiO 2+CaO =高温CaSiO 3,故不选;
⑧不反应,有碳的时候反应3 SiO 2+6C+2N 2=高温Si 3N 4+6CO ,故选;
故答案为:C 。
【点睛】
SiO 2在高温下与碳单质反应生成硅单质和一氧化碳,而非二氧化碳,二氧化硅中硅元素是+4价,变成了后来的0价,而碳从0价就先被氧化成+2价的,也就是说二氧化硅的氧化能力比较小,只能把碳氧化成一氧化碳!
8.青石棉(cricidolite )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一种致癌物质,是《鹿特丹公约》中受限制的46种化学品之一,青石棉的化学式为:Na 2Fe 5Si 8O 22(OH)2,青石棉用稀硝酸溶液处理时,还原产物只有N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青石棉是一种易燃品且易溶于水
B .青石棉的化学组成用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Na 2O·3FeO·Fe 2O 3·8SiO 2·H 2O
C .1mol Na 2Fe 5Si 8O 22(OH)2与足量的硝酸作用,至少需消耗6L3mol/LHNO 3溶液
D .1mol Na 2Fe 5Si 8O 22(OH)2与足量氢氟酸作用,至少需消耗5.5L2mol/LHF 溶液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青石棉属于硅酸盐材料,不易燃,也不溶于水,故A 错误;
B .硅酸盐写成氧化物形式的先后顺序为: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所以青石棉的化学组成用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Na 2O ⋅3FeO ⋅Fe 2O 3⋅8SiO 2⋅H 2O ,故B 正确;
C .6L3mol/LHNO 3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为18mol ,1mol 青石棉用稀硝酸溶液处理时,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硝酸被还原为一氧化氮,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可知,产物为2molNaNO 3、5molFe(NO 3)3(有3mol 的+2价铁氧化)、1molNO 等,因此1mol 该物质能和(2+5×3+1)mol=18molHNO 3反应,故C 正确;
D .5.5L2mol/L HF 溶液中HF 的物质的量为11mol ,HF 与二氧化硅反应的方程式为:SiO 2+4HF=SiF 4+2H 2O ,由此可知HF 的量不足,故D 错误;
故答案为:BC 。
9.工业制玻璃主要原料有石英、纯碱和石灰石.在玻璃窑中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Na 2CO 3+SiO 2 −−−→高温Na 2SiO 3+CO 2↑;CaCO 3+SiO 2 −−−→高温CaSiO 3+CO 2↑
(1)普通玻璃的成份是Na 2CaSi 6O 14,它的氧化物形式为________,则原料中SiO 2、Na 2CO 3、CaC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种不同类型的晶体(填数字)
(3)在上述普通玻璃的组成元素中某元素与铝元素同周期且原子半径比铝原子半径大,该元素离子半径比铝离子半径___________(填“大”或“小”),该元素与铝元素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上述普通玻璃的组成元素中,与铝元素同周期的另一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__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________种不同能级的电子。
【答案】Na 2O ·CaO ·6SiO 2 6:1:1
3 大 Al(OH)3+OH -=AlO 2-+2H 2O
4 2
【解析】
【分析】
根据普通玻璃的成份是Na 2CaSi 6O 14和制取玻璃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1)普通玻璃的成份是Na 2CaSi 6O 14,它的氧化物形式为Na 2O ·CaO ·6SiO 2,根据原子守恒,原料中SiO 2、Na 2CO 3~Na 2O 、CaCO 3~CaO ,所以物质的量之比为6:1:1,故答案:Na 2O ·CaO ·6SiO 2 ;6:1:1;
(2)根据Na 2CO 3+SiO 2Na 2SiO 3+CO 2↑,CaCO 3+SiO 2 CaSiO 3+CO 2↑,反应物和生成物中,Na 2CO 3 、Na 2SiO 3、CaCO 3 、CaSiO 3是离子化合物,属于离子晶体;SiO 2是共价化合
物,属于原子晶体;CO2属于分子晶体,且属于非极性分子,其电子式,有3种不同类型的晶体,故答案:;3;
(3)在上述普通玻璃的组成元素中某元素与铝元素同周期且原子半径比铝原子半径大,该元素为钠,钠离子半径比铝离子半径大,钠元素与铝元素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强碱NaOH和两性氢氧化物Al(OH)3,他们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
=AlO2-+2H2O,故答案:大;Al(OH)3+OH-=AlO2-+2H2O;
(4)由普通玻璃的组成Na2CaSi6O14的元素中,与铝元素同周期的另一元素为Si,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2,原子最外层共有4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2种不同能级的电子,故答案:4;2。
10.我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炎黄子孙千年飞天梦想实现了”(1)火箭升空时,由于与大气层的剧烈摩擦,产生高温。
为了防止火箭温度过高,在火箭表面涂上一种特殊的涂料,该涂料的性质最可能的是____________
A.在高温下不融化 B.在高温下可分解气化
C.在常温下就分解气化 D.该涂料不可能发生分解
(2)火箭升空需要高能的燃料,经常是用N2O4和N2H4作为燃料,其反应的方程式是:
N2O4 + N2H4→ N2 + H2O 。
请配平该反应方程式:————N2O4 + ————N2H4→————N2 + ————
H2O,_________
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原子与被还原的原子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
这个反应应用于火箭推进器,除释放大量的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_______。
(3)为了向宇航员提供氧气,飞船上有专门的供氧装置。
现有供氧剂过氧化钠与超氧化钾(KO2)。
①写出它们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超氧化钾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产物与过氧化钠类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选择的供氧剂是: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 1N2O4 + 2N2H4 = 3N2 + 4H2O 2∶1 产物无污染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4KO2+ 2CO2 = 2K2CO3 + 3O2 KO2原因是:单位质量产生氧气多
【解析】
【分析】
(1)为了防止火箭温度过高,在火箭表面涂上一种特殊的涂料,该涂料的作用应是防止火箭表面温度过高,因而该涂料必须具有在高温下吸热的性质,而物质在发生分解反应或气化时常吸收热量。
(2)火箭升空需要高能的燃料,经常是用N2O4和N2H4作为燃料,其反应的方程式是:
N2O4 + N2H4→ N2 + H2O,配平时,利用化合价升降法进行配平。
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原子是N2H4中的N原子,被还原的是N2O4中的N原子。
从产物看,
N2、H2O都不是大气污染物,由此得出优点。
(3)①不管是过氧化钠还是超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都生成碳酸盐和氧气。
②通过两反应对比,可确定选择的供氧剂。
【详解】
(1)为了防止火箭温度过高,在火箭表面涂上一种特殊的涂料,该涂料的作用应是防止火箭表面温度过高,因而该涂料必须具有在高温下吸热的性质,而物质在发生分解反应或气化时常吸收热量。
故选B。
答案为:B;
(2)在反应N2O4 + N2H4→ N2 + H2O中,N2O4中N显+4价,N2H4中N元素显-2价,产物中N 元素显0价,依据电子守恒,可得出如下关系:N2O4——8e-——2N2H4,从而得出配平的反应方程式:1N2O4 + 2N2H4 = 3N2 + 4H2O;该反应中若参加反应的N2O4为1mol,则被氧化的N原子为4mol,被还原的N原子为2mol,二种原子物质的量之比是2∶1。
这个反应应用于火箭推进器,除释放大量的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产物无污染。
答案为:1N2O4 + 2N2H4 = 3N2 + 4H2O;2∶1;产物无污染;
(3)①不管是过氧化钠还是超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都生成碳酸盐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4KO2+ 2CO2 = 2K2CO3 + 3O2。
答案为: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4KO2+ 2CO2 = 2K2CO3 + 3O2。
;
②从单位质量的供氧量分析,选择的供氧剂是:KO2,原因是:单位质量产生氧气多。
答案为:KO2;单位质量产生氧气多。
【点睛】
平常所用的物品,对表面涂料的要求是稳定,能起到保护内部金属等不受腐蚀的作用,而火箭的涂层不是为了防锈,而是“为了防止火箭温度过高”,即起到降温的作用,所以解题时,只有理解题意,才能不出现解答错误。
11.已知:甲、乙、丙、丁为常见化合物,A、B为单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图。
其中甲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回答下列问题:
(1)丁物质的名称:______,丙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化合物乙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剂X可能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要求:所选物质类别不同)。
(4)通过分析表明: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取变红溶液于试管中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水 CO CO2+Ca(OH)2=CaCO3↓+H2O O2 CuO 充足的氧气红色溶液变成紫色,有气泡冒出
【解析】
【分析】
甲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则甲是甲烷,甲与A,B与A能燃烧,则A是氧气,丁电解生成A、B,则B是氢气,丁是水,乙与水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则乙是二氧化碳,丙与乙可以相互转化,则丙是一氧化碳,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根据分析可知丁是水,丙是CO,故答案为:水;CO;
(2)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反应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3)由丙转化到乙,则试剂X可以是氧气,也可以是氧化铜等物质,所属的类别分别是单质和氧化物;故答案为:O2;CuO;
(4)通过分析表明: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要有充足的氧气;故答案为:充足的氧气;
(5)取变红溶液于试管中加热会发生碳酸分解的过程,故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色溶液变成紫色,有气泡冒出;故答案为:红色溶液变成紫色,有气泡冒出。
12.如图五角星上排列的A、B、C、D、E五种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相互之间的连线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A、C、E均为氧化物,A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之一;在实验室中B可以用来制取A,而D可以用来检验A;C和E反应能生成D。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D________;
(2)B除了制取A之外的另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五种物质之间两两发生反应,其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答案】CO2 Ca(OH)2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可帮助消化等) CaO+H2O=Ca(OH)2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解析】
【分析】
A是人体呼出的主要气体,则A为二氧化碳,在实验室中B可以用来制取A,而D可以用来检验A,则D为氢氧化钙,B与D可反应,则B为盐酸;E与B, E与C都反应,且A、C、E均为氧化物,E与C反应生成的D为碱,则C为水,E为氧化钙;
【详解】
(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为CO2,D为Ca(OH)2;答案:CO2;Ca(OH)2;
(2)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B为盐酸,盐酸除用来制取二氧化碳外,还用来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答案: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可帮助消化等);
(3)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C为水,E为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其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答案:CaO+H2O=Ca(OH)2;
(4)该五角星的位置中有化合反应,如H2O与CaO、CO2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CO2与
Ca(OH)2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HCl和CaO、Ca(OH)2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没有涉及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答案: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13.有三种透明、不溶于水的坚硬固体。
A固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得到一种无色无味气体,此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标准状况下测得此气体的密度是氧气密度的1.375倍。
B固体能溶于热的苛性钠溶液,再往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时,析出白色沉淀,此沉淀是一种比H2CO3还弱的酸,干燥后为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
B与石灰石、纯碱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后,能得到C,C在高温时软化,无固定熔点。
根据以上事实,判断A、B、C 各为何物: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答案】金刚石石英普通玻璃 C+O2CO2,CO2+Ca(OH)2=CaCO3↓+H2O; SiO2+2NaOH=Na2SiO3+H2O;
Na2SiO3+2HCl+H2O=H4SiO4↓+2NaCl; H4SiO4=H2SiO3+H2O;
CaCO3+SiO2CaSiO3+CO2↑; SiO2+Na2CO3Na2SiO3+CO2↑
【解析】
【详解】
A物质燃烧后产生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1.375=44。
结合它无色无味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可推断此气体为CO2,又因为A为透明不溶于水的坚硬固体,故可判断A为金刚石。
方程式为: C+O2CO2。
B物质能与苛性钠反应,且所得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一种比H2CO3还弱的酸,且这种酸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故可判断B为石英。
相关方程式为: SiO2+2NaOH=Na2SiO3+H2O; Na2SiO3+2HCl+H2O=H4SiO4↓+2NaCl; H4SiO4=H2SiO3+H2O。
C物质由石灰石、纯碱、B物质(石英)混合加热而制得,结合高温时软化且无固定熔点,判断C物质为普通玻璃。
相关方程式为:SiO2+CaCO3CaSiO3+CO2↑;SiO2+Na2CO3Na2SiO3+CO2↑。
【点睛】
本题考查有关SiO2、Na2SiO3、H2SiO3以及玻璃等物质的性质以及推理判断能力。
其突破口是C高温时软化,无固定熔点,这是玻璃的特性,由此推知B可能为SiO2是解题的关键。
14.红矾钠(重铬酸钠:Na2Cr2O7·2H2O)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
铬常见价态有+3、+6价。
铬的主要自然资源是铬铁矿FeCr2O4(含有Al2O3、MgO、SiO2等杂质),实验室模拟工业以铬铁矿为原料生产红矾钠的主要流程如下:
①中主要反应:4 FeCr 2O4+ 8Na2CO3 + 7O2 8Na2CrO4 + 2Fe2O3+ 8CO2
①中副反应:Al 2O3 + Na2CO32NaAlO2+ CO2↑,SiO2 + Na2CO3Na2SiO3 + 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Cr2O4化学名为亚铬酸亚铁,写出它的氧化物形式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①”的反应器材质应选用__________(填“瓷质”、“铁质”或“石英质”)。
(2)“②”中滤渣1的成分是__________,“③”中调pH值是_______ (填“调高”或“调低”),“④”中滤渣2的成分是___________。
(3)“⑤”酸化的目的是使CrO42-转化为Cr2O72-,写出平衡转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上图是Na2Cr2O7·2H2O和Na2SO4的溶解度曲线,则操作I是______,操作II是______(填序号)。
①蒸发浓缩,趁热过滤②降温结晶,过滤
(5)已知某铬铁矿含铬元素34%,进行步骤①~④中损失2%,步骤⑤~⑦中产率为92%,则1吨该矿石理论上可生产红矾钠_______吨(保留2位小数)。
【答案】FeO·Cr2O3铁质 Fe2O3、MgO 调低 H2SiO3、Al(OH)3 2CrO42-+ 2H+Cr2O72-+ H2O ②① 0.88
【解析】
【分析】
氧化煅烧中MgO不反应,FeCr2O4、Al2O3、SiO2反应产物中有Na2CrO4、NaAlO2、Na2SiO3、Fe2O3.浸取时MgO、Fe2O3不溶,滤液中含有Na2CrO4、NaAlO2、Na2SiO3及未反应的碳酸钠,调节pH值,生成H2SiO3、Al(OH)3沉淀过滤除去。
硫酸酸化的目的是使CrO42-转化为Cr2O72-.由图乙可知,硫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应采取降温结晶、过滤;红矾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应采取蒸发结晶、过滤。
【详解】
(1)FeCr2O4中铁元素化合价是+2价,氧化物为FeO,铬元素化合价+3价,氧化物为Cr2O3,
FeCr2O4中铁铁原子与Cr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2,所以FeCr2O4写成氧化物形式为FeO•Cr2O3;“瓷质”或“石英质”仪器都含有二氧化硅,高温下与碳酸钠反应,故选择“铁质”仪器;
(2)步骤①中有氧化铁生成,氧化铝、二氧化硅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盐,氧化镁不反应,据此判断步骤②中滤渣1的成分;氧化铁不溶于水,铬铁矿经煅烧、水浸之后除去生成的氧化铁及氧化镁,副反应中生成Na2SiO3、NaAlO2等杂质,将pH值调低,可生成H2SiO3、
Al(OH)3沉淀过滤除去;步骤“③”调节pH值,生成H2SiO3、Al(OH)3沉淀过滤除去,故“④”中滤渣2的成分是H2SiO3、Al(OH)3沉淀;
(3)酸化的目的是使CrO42-转化为Cr2O72-,则CrO42-在酸性条件下与H+离子反应生成Cr2O72-,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rO42-+2H+⇌Cr2O72-+H2O;
(4)操作Ⅰ是分离出硫酸钠,操作Ⅱ获得红矾钠,由图2可知,硫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应采取降温结晶、过滤;红矾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应采取蒸发结晶、过滤;
(5)令生成红矾钠x吨,则:
2Cr~~~~~Na2Cr2O7•2H2O
104 298
1吨×34%×(1-2%)×92% x吨
所以:104:298=1吨×34%×(1-2%)×92%:x吨,解得x=0.88。
15.以下是工业上制取纯硅的一种方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各元素用相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在上述生产过程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____(填反应代号);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
(3)化合物W的用途很广,通常可用作建筑工业和造纸工业的黏合剂,可作肥皂的填充剂,是天然水的软化剂。
将石英砂和纯碱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至1 373~1 623 K反应,生成化合物W,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
(4)A、B、C三种气体在“节能减排”中作为减排目标的一种气体是___(填化学式);分别通入W溶液中能得到白色沉淀的气体是___(填化学式);
(5)工业上合成氨的原料H2的制法是先把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水煤气,再提纯水煤气得到纯净的H2,提纯水煤气得到纯净的H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答案】①②③ SiHCl3+H2Si+3HCl SiO2+Na2CO3Na2SiO3+CO2↑ CO2 CO2和HCl CO+H2O CO2+H2、CO2+Ca(OH)2=CaCO3↓+H2O
【解析】
【分析】
石英砂和焦炭发生反应①生成粗硅和CO:2C+SiO2Si+2CO↑,是置换反应;得到的
粗硅和HCl发生反应②:Si+3HCl SiHCl3+H2,也是置换反应;纯净的SiHCl3再和H2发生反应③:SiHCl3+H2Si+3HCl,还是置换反应,气体C是HCl。
气体A是CO,和水蒸气发生反应④:CO+H2O CO2+H2,不是置换反应,气体B是CO2。
【详解】
(1)在上述生产过程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①②③;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SiHCl3+H2Si+3HCl ;
(3)硅酸钠通常可用作建筑工业和造纸工业的黏合剂,可作肥皂的填充剂,所以W是硅酸钠。
石英砂和纯碱反应生成硅酸钠的化学方程式是SiO2+Na2CO3Na2SiO3+
CO2↑;
(4)气体A是CO,气体B是CO2,气体C是HCl。
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所以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所以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能生成硅酸白色沉淀:CO2+Na2SiO3+H2O=Na2CO3+H2SiO3↓。
盐酸是强酸,HCl 通入硅酸钠溶液中也可以生成硅酸白色沉淀:2HCl+Na2SiO3=2NaCl+H2SiO3↓。
所以通入硅酸钠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的气体是CO2和HCl。
故答案为:CO2;CO2和HCl;
(5)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CO和H2难以分离,所以CO继续和水蒸气反应生成CO2和H2,然后用碱液吸收CO2得到纯净的H2。
故答案为:CO+H2O CO2+H2、CO2+Ca(OH)2=CaCO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