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运行管理规范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电线路运行管理规范制度
输电线路运行管理工作,包括线路巡视和检测两项内容,其目的是为开展后续的检修工作提供依据。

运行单位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照《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本规范的规定,全面做好线路运行管理工作。

一.运行管理工作目标
为确保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制定线路的完好率和年可用率指标:10kV~110kV架空输电线路的完好率应≥ 95%;
二.运行管理范围的确定
线路运行维护检修项目组根据合同确定线路运行管理范围
三.线路巡视
(一)运行单位必须建立线路巡视岗位责任制,每条线路都应有明确的巡视责任人(巡线员)负责线路的巡视,巡视责任人必须通过送电线路工人技能培训并经考试合格。

(二)线路巡视的内容,按《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T 741-2001)》中的有关要求执行。

(三)线路巡视原则上每月一次,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或进行故障巡视、特殊巡视、夜间、交叉和诊断性巡视、监察性巡视等。

延长巡视周期,须报请上级生产主管部门批准并备案。

(四)在各种巡视中,每个巡视责任人必须明确巡视范围、内容和要求,不得出现遗漏段(点)。

巡视不能走过场,有问题必须查清查实,必要时可请求停电,采取登塔或走线的方式a进行补查。

(五)故障巡视主要是查找发生故障的原因,有时须结合调查进行,对发现的可能情况应进行详细记录,引发故障的物证(物件)应取回(包括现场拍摄的录像或照片),以便进一步分析原因。

(六)线路巡视应不断探求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例如使用GPS智能巡检仪等,有条件应开展飞机巡线的研究和试点,并通过不断总结经验稳步加以推广。

(七)对于大跨越段线路或位于重污区、重冰区、多雷区、洪水冲刷区、不良地质区、采矿塌陷区、盗窃多发区、导线易舞动区、易受外力破坏区、微气象区、鸟害多发区、跨越树(竹)林区、人口密集区等特殊区段线路或有重要交叉跨越的线路,运行单位应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变化等情况及时加强巡视和检测,并做好预防事故的措施。

(八)线路巡视中,应按“第四十八条线路巡视”的要求,做好安全保护工作。

四.线路检测
(一)线路检测是为了发现日常巡视检查中不易发现的隐患,以便及时加以消除,目的是为检修工作提供依据。

(二)检测项目及周期,除本规范已提出的要求(如大跨越段导线的测振、接地电阻测试等已做出新规定)外,其余按《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T 741-2001)》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检测计划应根据季节性要求超前制订,同时应考虑不同地区或不同线路的特点。

(四)线路检测使用的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校验,确保其准确、完好。

(五)线路检测人员应掌握各种检测仪器、设备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测试数据应准确,记录应清晰、完整。

测试记录等资料应作为技术档案妥善保管。

(六)对测试数据应全面进行统计、分析,以便从中找出隐患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进一步制定防范措施提供依据。

五.状态巡视
状态巡视,特指按线路的实际状况及运行经验,动态确定巡视周期并按之进行的线路巡视。

已开展状态巡视的单位,可参照下述原则进行状态巡视,并必须保证实施的效果:
(一)运行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线路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的状态巡视管理制度,明确分工及各部门职责,做好状态巡视管理工作。

(二)状态巡视可结合检测、大修、技改以及故障巡视、特殊巡视、夜间、交叉和诊断性巡视、监察性巡视等工作进行。

(三)状态巡视,不论巡视周期长短,运行单位均应采取措施,确保巡视的到位率和巡视质量,使状态巡视工作有效进行。

(四)状态巡视的周期主要应根据线路危险点、特殊区域(区段)等实际情况确定。

(五)危险点及特殊区域(区段)的确定
1. 线路运行单位应根据每条线路的运行情况、通道状况和存在的缺陷等,按《架空输电线路评级管理办法》、《输电网安全性评价﹙试行)》的规定,确定各线路危险点和制订预控措施计划,并且每半年滚动修正一次,下一年重新进行安全性评价和定级。

2. 运行单位应根据线路沿线地形、地貌、环境、气象条件等特点,结合运行经验,逐步摸清并划定特殊区域(区段),如:大跨越段线路或位于重污区、重冰区、多雷区、洪水冲刷区、不良地质区、采矿塌陷区、盗窃多发区、导线易舞动区、易受外力破坏区、微气象区、鸟害多发区、跨越树(竹)林区、人口密集区等,并将其纳入危险点及预控措施管理体系。

六. 状态检测
状态监测是指利用测量仪器(工具)按预先确定的测试周期,对线路设备运行状况、通道情况等进行采样测量,并据此判定线路的运行状态。

现阶段可以开展状态检测的项目,仅限于如下三项:
(一)线路绝缘子等值附盐密度检测,根据检测获取的经验值(“3~5年预期等值附盐密度”或“最大预期等值附盐密度”)及不同地区情况、运行经验,指导绝缘子清扫工作。

(二)瓷质(玻璃)绝缘子劣化率检测,按《劣化盘形悬式绝缘子检测规程(DL/T 626-2004)》的规定并根据使用条件(耐张、直线)、年限及年平均零值率(自爆率)〔注〕,指导线路零(低)值绝缘子的检出工作(或制定检测周期)。

〔注〕:年平均零值率(自爆率)按每条线路统计。

(三)用红外线测温仪检测线路金具的运行温度,以金具1m外导线运行温度为标准值,当金具运行温度超过标准值时,根据超标情况指导后续检修工作(如跟踪测量或更换设备)。

此类金具主要包括:导线接续金具、耐张金具、引流连接金具等。

七.倒闸操作
(一)配电变压器停送电操作
变压器停电时,先拉低压侧各分路(支路)开关,再拉低压线路总开关,最后拉变压器高压熔断器,变压器送电操作顺序与此相反。

(二)跌落式熔断器的操作
1.为了防止误操作,在拉合高压熔断器之前,应先检查低压开关是否在断开位置。

2.操作人员应尽量避免站在跌落式熔断器正下方操作。

3.操作人员在拉合跌落式熔断器时,必须使用电压等级适合,经过试验合格的绝缘杆,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安全帽和护目镜或站在干燥的木台上,并有人监护,。

4.操作人员在拉合跌落式熔断器开始或终了时,不得有冲击。

5.合熔断器的过程用力是慢(开始)---快(当动触头临近静触头时)---慢(当动触头临近合闸终了时)。

6.拉熔断器的过程用力是慢(开始)---快(当动触头临近静触头时)---慢(当动触头临近拉闸终了时)。

7.高压跌落式熔断器三相的操作顺序。

停电操作时,应先拉中间相,后拉两边相。

送电时则先合两边相,后合中间相。

8.遇到大风时,要按先拉中间相,再拉背风相,最后拉迎风相的顺序进行停电。

送电时则先合迎风相a,再合背风相,最后合中间相,这样可以防止风吹电弧造成短路。

(三)杆上断路器的操作
1.操作人员在操作杆上断路器时,必须使用电压等级适合,经过试验合格的绝缘杆,戴安全帽,并有人监护。

2.操作人员在操作杆上断路器时,不得有冲击。

(四)线路停送电操作
利用隔离开关或跌落式熔断器停送分支线路和全线路时,首先切除所有负荷,并拉开所有变压器跌落式熔断器,再进行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