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育75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学好数学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
重要的作用,数学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

在素质教育
的理念下,教学目标趋于多元化方向发展,但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受
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很难提高学习兴趣和集中
注意力。

而生活化教学策略是建立在学生生活基础上的一种全新的教
学模式,教师将学生的生活与教学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生活中
的实例来提高学生数学的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课堂氛围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数
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

一、创设生活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教师可以创建生活情境来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
的场景作为教学的载体,让学生学会观察和了解生活。

教师将学生的
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创建相关的教育场景可以有效的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活与教学的结合,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将课堂
所学运用到生活中。

例如,在学习“人民币”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
堂上创建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充分的理解元、角、分的概念和换算,
教师可以把课本、圆珠笔、橡皮等物件摆放在讲台上,并标上价格,
课本10元、圆珠笔两元、橡皮一元,其中一名学生扮演老板,另一
名学生扮演顾客,顾客拿了一支圆珠笔给了5元,老板找回3元,顾
客又给了老板20拿了课本,老板又找回10元。

通过这样的生活情境
设定,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离不开数学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金
钱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快速地融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提高学习兴趣,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将教材内容生活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教材内容生活化,教材是学生获取知
识的重要来源,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将生活元素融入到教材中,让教
材内容与生活有效的结合。

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逻辑性较强,对
于小学生来讲,如果一味地依靠课本教材以枯燥的语言来进行教学讲
解,极易导致学生无法正确的理解教材的内容,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
量的提升。

所以教师要将教材生活化,通过融入学生身边的生活元素,
让学生产生熟悉感,进而快速地了解教材的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
成绩。

将生活元素融入到教材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思考能力,
让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速度、时间、距
离”时,学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如跑步,结合教材中的运
算公式来进行计算,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教学内容,
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落实教学理念,树立生活化教学观
数学是一科抽象且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并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摘要:数学是科技进步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数学能力的提升。

数学是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但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顺应时代与教学的发展。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生活化教学策略逐渐被人们提出。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教师只有将教学生活化,才能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从而达到拓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全面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任荣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福利镇中心校)
相关。

教师在教学中要落实生活化教学理念,并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出发点,将数学知识有效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时时刻刻感受数学的重要性与存在的意义。

通过将生活与教学的结合,丰富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落实生活化教学理念,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四、教学手段生活化说到教学手段,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信息技术的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视频、图像等方式将教材内容形象的传达给学生,在如今的教学中多媒体是教师们常用的教学手段。

在使用多媒体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角度入手,将学生常见的生活内容融入到多媒体课件中,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

五、课后作业生活化课后作业的布置是教育环节中的重要部分,通过课后作业,可以让学生巩固课上学习的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与应用,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将课后作业生活化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让学生的作业更贴近生活。

让学生一味地停留在习题练习中很难有所提高,要让学生从枯燥的作业书写中走入到生活中,从生活中发掘数学知识,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作业的布置还要结合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成绩布置不同的作业目标。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统计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有哪些,将他们的数量,形状等记录下来,还可以让学生计算从家里到学校的距离,上学需要多长时间等。

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后学习习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地发挥教学引导者的作用,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生活化,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1] 魏碧林.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25).[2] 郑亮.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J].中华少年.2019(22).[3] 浦甲军,李国旺.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1)[4] 吴静环.探讨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6)作者简介:任荣华(1972—),男,瑶族,广西富川人,大专,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