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生心得体会范本谈谈对人生的感悟(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人生心得体会范本谈谈对人生的感悟(3篇) 最新谈人生心得体会范本一
2、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臧克家《有的人》,《减克家诗选》第255页。

3、学问,犹如光线四射的烛光,把人生之路照得刺眼通明;来者从亮光中熟悉了人生的意义,去者似蜡烛燃尽,照亮了别人。

[科威特]穆尼尔·纳素夫《社会》,《愿你生活更美妙》第249页。

4、让所在有的人都竭尽所能地工作,如此他们就能体会自己做了最有益于世间的事,并安静地死去。

——[英国]史密斯
5、人生如同下棋,高者能看出五步七步甚至十步棋,低者只能看两三步。

高手顾大局,谋大势,不以一子一地为重,以最终赢棋为目的;低手寸土必争,结果辛辛苦苦地屡犯错误,以失败告终。

——苍桑
6、修凿可以使道路平直,但只有坎坷的未经修凿的道路,才是天才的道路。

7、雄心勃勃的人比没有此心的人更有妒忌之心。

那些声称自己有才智的人,也有此感;他们有野心——想让人们觉得他们聪慧才智。

确实,一般说来,那些追求一切声望的人在这一特别方面也要妒忌。

心胸狭窄的
人是会妒忌的,由于一切东西对他们来说都过于宏大了。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8、欲望淡薄会使人们成为平凡的人。

只有受剧烈欲望所鼓舞的天才,才会完成宏大事业。

[法]泰·德萨米《公有法典》第104页。

9、假如真爱自己的孩子,那就应当把心用在了解孩子的心理和对孩子的教育上,假如像狗那样爱惜孩子和抚养孩子,就不成其为人了。

10、礼貌可以替代最名贵的感情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11、有志不在年高。

——恽代英
12、生命的存在方式便是时间。

13、人间多一份友情,世界便会多一缕阳光。

14、社会和自然的区分在于,社会是有肯定道德目标的。

一赫胥黎
15、生活中有了友情,那是一种不行名状的享受,同时又有苦痛伴生。

16、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

——李大钊
17、进步是人的生活方式。

18、昨夜,我很晚很晚才进入梦乡。

那惦念的思绪,犹如无穷无尽的天宇……
19、并非信仰造成殉教的人,而是殉教的人造成信仰。

一乌纳木诺
20、没有人会在单独一人时喜爱和赞美自己。

——[古希腊]西奥多·赖

21、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争。

——司马迁
22、一个文明开化的民族,在其良好的工作技艺中,势必辅添完善的消遣艺术。

——桑塔亚那
23、才智是没有别的东西可以代替的欢乐。

——[俄国]契诃夫
24、我爱夏的热忱,秋的收获,冬的圣洁,但——我更爱春的耕耘。

25、纵然两地相隔,仍以思绪勾画你浪迹天际的背影。

26、才智的牢靠标志就是能够在平凡中发觉奇迹。

——爱默生
27、正义所结的最大果实是心理平衡。

——[古希腊]艾匹克蒂塔
28、生活是一首歌,需要你去填写漂亮的音符:生活是一幅画,描绘美丽的颜色。

29、谦逊基于力气,傲岸基于无能。

——[德国]尼采
30、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实现幻想的瞬间,而是坚持幻想的过程。

31、马云语:今日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妙,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

32、思想史上戴明,虚心几乎总是和学者的才能成正比例,下虚心则反比。

33、人生只有一生一死,要生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

34、只有人心中有了春气,秋风是不会引人愁思的。

35、全部不被珍爱的人生,都应当傲岸地绝版。

36、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是不肯定要门当户对,但肯定要同舟共济;不肯定要形影不离,但肯定要心心相惜;不肯定要锦上添花,但肯定要雪中送炭;不肯定要每天见面,但肯定要放在心里。

37、要把时间花在对失败的叹息上,那会是更大的失误。

38、我跟自己说好,要活得真实,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就算全世界否认我,我还有我自己信任我。

我跟自己说好,要过的欢乐,无需去想是否有人在乎我,一个人也可以很精彩。

我跟自己说好,哀痛时可以哭的很狼狈,很狼狈,眼泪流干后,要抬起头笑得很美丽。

——《与自己的商定》 39、消遣是花,务实是根。

假如要观赏花的漂亮,必需先加强根的坚固。

40、人们看不到的东西,往往比能看到的东西更有意义。

41、爱不是一个单一的行为。

爱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一种气候:爱是毕生的追索,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总是有所收获、有所发觉,日趋成熟:爱不会失之于间或的失误,也不会得之于一时的冲动。

爱是一种气候——一种心心相印的气候。

——阿迪斯·惠特曼
42、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

43、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

——《养正遗规》
44、幸福,也是一种味道,一种甘甜的味道。

45、谁想自己晚年获得胜利,就必需从——英国
46、一辈子,能够有一个人,好好相爱,多美啊!别去破坏,多大的
事情都不值得你去破坏。

不要在相爱的人身上动小聪慧,动你的精明!要就动你的心。

永久不对爱人说重话!永久不去做破坏气氛和心情的事! 47、真正的朋友是你生命中的一局部,珍惜他们恰如珍惜自己的生命历程。

48、许多人总觉得别人很幸福,自己才是天下最倒霉的人。

可其实,别人差不多也都是这么认为的。

49、自己永久都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50、将一头蠢笨的猪夸奖一番,它也是可以爬上树去的。

51、请你用慈善心和温柔的,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简单承受。

52、经受是一笔财宝,苦难是一座金矿!而我的苦难经受,不仅是我的财宝,我的金矿,更是一所大学,我的人生大学!
53、人生是短暂的,这句话应当提示每个人去从事他要做的切事情。

54、桃花,只为情动之人生长,为殇情之人绽放。

55、一个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没有资格谈人生。

56、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漂亮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

57、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58、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情,逆着太阳,一路前进吧。

59、于我来说,其次名和最终一名没有太大的差异。

60、只需懂得谦善的含义,才会得到他人的教育,才会到处受人宠爱。

61、当你最困难的时候就是离不远的时候,假如你遇到困难就后退,那就算已到此岸,它也会与你无缘。

62、人生一场,比的是心态。

坐拥家财万贯,野心不死,终究迎来祸从天降;虽然两袖清风,知足随缘,幸福迟早降临。

人生最终的目的,就为一生欢乐幸福。

钱财名利是好,若要以欢乐幸福来交换,不要也罢。

生命的最高境地,是哭着降生,笑着遁世。

人生无常,得失有常,心态好,得也高兴,失也不悲。

63、呵护别人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一个膨胀的气球,戳上一针就会发出大风暴来。

64、只要有信念,人永久不会挫败。

——卢梭
65、让每一分钱都要显示出它的价值。

66、我们为了重寻热恋的感觉,甚至宁愿放下原本拥有的一段感情。

67、众人都认为应当过的生活方式,往往不肯定适合我们。

68、人才未必有口才,有口才者是人才。

69、人生一辈子,会发觉许多时候我们舍不得失去,许多时候我们总要得到一些的,要少一点失去,多一点得到,人生有时候觉得俩手空空,生活里缺少什么,会觉得这一辈子过得很惨,其实生活中走来走去会觉得舍得舍得,舍不出去,舍得不对,也不会获得什么,简洁的道理,简洁的人生。

70、拒绝懒散,笑看输赢,以恒心换胜利。

71、防备笑脸背后的刀子。

72、望海知广。

登山见高。

73、年轻的美就在于激情。

由于激情,生命的天空电闪雷鸣,生命的春天横空出世。

74、浪在云深处,梦在夜深处。

75、为学应须毕生力,攀高尚在少年时。

76、时间会汇报你一切真相。

有些工作,要比及你缓缓糊涂了,才大白它是个错误;有些对象,要比及你真正放下了,才知道它的极重。

最新谈人生心得体会范本二
美是什么?我们怎样去熟悉美?这个看似简洁的问题,答复起来却有点让我无从下手。

假如单纯的说美是美丽,有些浅薄;说美是和善,又有些抽象;说美是看着顺眼的东西,又有些狭隘……那么美究竟是什么?我有些怀疑了。

然而,当我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书简》以后,我受益匪浅。

也深刻体会到了文学力气的宏大。

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是中国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开拓者和创新者,用他毕生精力,向人们谈论美。

这是他对美的魅力的深刻体验,是对他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忆和整理,更是给青年朋友们的一次回复。

他就青年朋友们普遍关怀的美和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展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对文学的审美特征、文学的创作规律及特点作了详尽的阐释,既是思想上的,
又是方法上的,力图在促进年轻一代熟悉美、发觉美、制造美等方面供应了必要的参照和指南。

此书采纳书信体的形式,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将很多浅显的美学学问通俗化。

《谈美书简》是一部系统的美学著作,书中的13封信对怎样学习美学、马列主义美学体系,以及美感、典型、形象思维、创作方法等等美学范畴,作了生动而具体的阐释。

他主见美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第一封《代前言:怎样学习美学?》
朱光潜先生首先谈了写作《谈美书简》的动意,并且谈了学习美学的根本方法。

在答复“怎样学习美学”这一问题时,说他感受最深的是治学的学风。

朱光潜先生指出:“讨论美学的人假如不学一点文学、艺术、心理学、历史和哲学,那会是一个更大的欠缺,而且会成为‘空头美学家’”;要“学通一二种外语”,直接阅读外文书籍;尤其应下大力气去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但不迷信翻译过来的书籍。

美学是科学工作的一种,它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糊涂的头脑、坚决的恒心以及排解万难的士气。

马克思的名言是:“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是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需提出这样的要求:‘到这里人们就应当排解一切疑虑;这个领域里不容许又丝毫畏惧!’”朱光潜先生也写到“正路并不肯定是一条平平坦坦的直路,难免有些曲折和坎坷险阻,要绕一些弯,甚至难免误入歧途。

哪个重要的科学试验一次就能胜利呢?“失败者胜利之母”。

失败的教训一般比胜利的阅历更有益”……这些都呈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学道路的不懈追求。

其次封《从现实生活动身还是抽象概念动身?》
人们在不断的探究美的定义是什么?但是并没有固定的结论。

美可以变为丑,丑也可以转化为美。

80年月,朱光潜先生坚持“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一总命题,认为这是从抽象的概念动身不是从现实动身去讨论美学问题,提倡“从现实动身去讨论美学问题”,提倡“正确识别生活与艺术中的一切丑现象”,认为“自然丑也可以转化为艺术美”,“艺术家有描写丑恶的权利”。

第三封《谈人》
谈美离不开谈人,由于美是一种对于人来说才具有意义的价值。

文中写到:“一个活人时时刻刻要和外界事物打交道,这就是生活。

生活是人从实践到熟悉,又从熟悉到实践的不断反复流转的进展过程。

为着生活的需要,人在不断地改造自然和社会,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造自己。

”因此,人的活动大致分为知情意这三种,作为审美主体的人是“一个整体”。

并且对康德的美学思想进展了批判。

第四封《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美学一些误会》
在此,朱光潜先生重申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严肃提出“我们提倡‘解放思想’,但不能从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解放’出来”。

针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没有写过一部美学或文艺理论的专著,说不上有一个完整的美学体系”等一些误会,朱光潜先生说,构成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这个完整体系“是长期进展而且散见于一系列著作中的。

要想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美
学体系,就要认仔细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这对我们学习美学是一大启发。

第五封《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
朱光潜先生认定“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是精神方面的生产劳动,其实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全都的,而且是相互交融的”。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一方面,自然经过人的改造而日益丰富化,成了“人化自然”;另一方面,人发挥了他的本质力气,使其在改造自然中“对象化”了,因而也确定了自己,使自己的本质力气日益加强和提高了。

这是一个双向过程。

人类历史就这们日益进展下去,以至于到达“人的彻底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彻底人道主义”的辩证统一。

第六封《冲破文艺创作和审美学中的一些禁区》
“四人帮”统治时期,文艺创作和美学中的禁区是“人性论”、“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感”。

在朱光潜先生看来,人性是普遍存在的,是人作为人的自然本性,“人道主义”总的核心思想“就是敬重人的尊严”,“把人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由于人虽是一种动物,却具有一般动物所没有的自觉心和精神生活。

”在阐释“共同美感”时,朱光潜先生援引了马克思“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论述,指出“劳动是人类的共同职能”,它所产生的美感也就是“人类的共同美感”。

因此,老先生呼吁我们冲破禁区,解放思想。

第七封《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
在这封信里,朱光潜先生向我们介绍了一些生理学学问来使我们更好的熟悉美与美感,如节奏感,移情作用和内模仿。

而且向我们进一步阐述了其“美是主客观的统一”“文学作品应当具有节奏感,而不应一味昂扬”“审美者和审美对象各有类型”等观点。

人的审美标准不同,美的标准也就不一样。

情人眼里出西施,莫非西施都长一个样吗?
第八封《形象思维与文艺的思想性》
朱光潜先生认为“把从感性熟悉所得来的各种映象加以整理和安排,来到达肯定的目的,这就叫形象思维;“把很多感性形象加以分析和综合,求出每类事物的概念、原理或规律,这是从感性熟悉飞跃到理性熟悉,这种思维就是抽象思维或规律思维”。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或规律思维)的不同之处,在于形象思维始终停留在感性熟悉阶段,没有从感性熟悉到理性熟悉的飞跃。

这也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第九封《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
文学是用语言为媒介,语言这种媒介不是感性的而是观念性,即语言要通过符号(字音和字形)间接引起事物的观念。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在艺术门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文学实际上就是语言学”。

他提示我们青年肯定要加强语文根本功的训练,如多读文学作品等。

第十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朱光潜先生认为不能把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分肯定化。

“浪漫主义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动身,情感和梦想较占优势”;“现实主义从客观
现实动身,抓住其中本质特征,加以典型化”。

这两种创作方法虽然是客观存在,却不宜过分渲染,像旗帜那样鲜亮对立。

要“从主客观统一的观点来对待这个问题。

”高尔基曾说过:“在宏大的艺术家们身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时常似乎是结合在一起的。


第十一封《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典型环境起着打算典型人物性格的作用。

“人格的宏大和刚毅只有借冲突对立的宏大和刚毅的程度才能衡量出来。

”但是再现典型人物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它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进展。

第十二封《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
悲剧与喜剧是两种不同的艺术体裁,具有两种不同的审美特性。

悲剧与喜剧很难截然划分,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现实世界的冲突原来就很简单,纵横交叉,很难分出悲喜,同时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多种多样,不同的人对同一个戏剧往往产生不同的感受。

“世界对.动情感的人是个悲剧,对.思索的人是个喜剧。


第十三封《完毕语:“还须弦外有余音”》
朱光潜先生对来信问到关于学外语和美学问题朋友们提出忠告:“学美学的人入手要做的第一件大事还是学好马列主义”;其次,“把握一种外语到能自由阅读的程度”,“把握国际最新资料”;第三,“要随时留意国内文艺动态”,“最好学习一门性之所近的艺术:文学、绘画或音乐,避开将来当空头美学家或不懂文艺的文艺理论家”。

朱光潜的《谈美书简》就是这样一本书,13封信,行云流水,读来浑然天成,在同我们谈天的过程中赐予我们美的启发,逐步的熟悉美,理解美的问题,把握美的体系。

使我对美学有了第一次有了明晰的熟悉。

正如他几十年前创作《谈美——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一样,不是掉书袋的,而信手所致,拿来谈谈;在亲身体验的根底上,学习美学、理解美学,而不是空洞的来谈论美学大理论。

所以,每个人多应读一读这13封信。

最新谈人生心得体会范本三
朱先生自己有两种对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其次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

“我无论站在前台或站在后台时,对于失败,对于罪孽,对于殃咎,都是一副冷眼对待,都是用一个热心惊赞。


朱光潜的《谈美书简》是先生新近送我的一本书。

对于朱先生,我虽有耳闻,但他的文字却是首次得见,真是高兴得不得了。

朴实流畅的文字和随和真诚的作文态度正是我所喜爱的。

首先读的是朱先生当年从海外寄给国内青年人的《十二封信》,其中谈论的都是青年人生活中极其一般的话题,但同时也是极易引起青年人困惑的问题。

比方,读书与作文,动与静,情与理,人生与我。

读朱先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真是一种享受,夏丏尊当年在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写的序里说,朱先生的这些信“就是劝青年眼光要肤浅,要从根本上下功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

看来夏先生对这些信太了解了,单就这句话就引我一头扎进了这些信里。

“谈人生与我”是最终一封信,其中讲到朱先生自己有两种对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其次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

这两种眼光真是独特,朱先生真是一个很有“趣味”的人。

关于“人生与我”这个问题,唯恐许多人一辈子都未必真正思索过。

然而,不管思索与否,我们却由不得不受这个问题的影响。

人来到世间,活在现世,欢乐与否,幸福与否,都与这个问题脱不了干系。

同样是人,有的乐观,有的悲观,有的积极,有的消极,有的有出世的态度,有的有入世的精神,有的能活诞生命的精彩,有的终其一生只感到索然无味,这个中味道也多半受这个问题掌控。

既然如此,如何对待人生与我的关系,可是打算我们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大事,也是关乎每个人一生的大事,我们最好还是学习一下,思索一下。

朱先生对待这个问题的眼光特别独特。

他把人与草木虫鱼一样对待,同时也把自己与草木虫鱼一样对待。

他说人类比其它万物感觉到苦,是由于人觉着自己比草木虫鱼重要,同样,一些人比另一些人觉着苦,也是由于这些人觉着自己比另一些人重要。

这些见解实在精彩!细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或许有人会反对,人是万物之灵,怎能与草木虫鱼同日而语?!固然,这样的说法无可厚非,但人家朱先生讲的是一种看问题的方法,我们就没必要纠缠于什么低等与高等的差异问题了。

顺着朱先生的话想一想,
确实,人干嘛非要那么在意自己呢。

说实在的,这偌大一个天地间,多我一个,少我一个,我欣喜也好,悲苦也罢,实在是无碍于“天地之和”。

看那些草木虫鱼,无论和风甘露,还是凄风冷雨,不都是一样地活着,草木该繁茂时即繁茂,该凋零时即凋零,虫鱼该强健时即强健,该年轻时即年轻,谁也没有觉着自己幸运或者不幸,欣喜或是悲苦。

只有我们人类,七情六欲俱全,最易自艾自怜,自寻苦恼。

既然把他人把自己都当作草木虫鱼对待,人生岂不惨淡?事实上恰好相反,朱先生看人生的眼光好像全在“趣味”二字。

无论看人生的喜剧,还是人生的悲剧,总带着观赏的成分,总觉着好玩味,总能寻到美的感觉。

或许正是这种眼光,这种特质,使朱先生最终功成名就,开我国现代美学之先河。

可是,古往今来,多少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慨叹着人生的无趣无味,又有多少人在无趣无味中苦度了一生呢。

现在看来,人生究竟有无趣味全在你自己的一双眼一颗心,朱先生眼中的喜剧别人未必能看到,朱先生眼中的悲剧别人也未必感受得到。

既看不到也感受不到,人生也就少了很多把玩的对象,自然毫无趣味可言。

很多人终其一生,全部的留意力只在一己身上,悲喜全从自身而来,这样的人生难免趣味无多。

学了朱先生的眼光,我发觉人生的喜剧远远多于悲剧。

比方,之前总看不惯某些人身上的毛病,甚至厌恶,如今换一种眼光,便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有的还真是趣味无穷呢。

如有的女人不管别人是否感兴趣,总爱在人前夸赞自己的老公,其实无非是要告知大家其老公如何如何能干,如
何如何能与达官显贵同进同出,如何如何享尽人生浮华,我之前很反感这样的人,觉得她们无聊浅薄。

现在换了眼光,把自己放在后台袖手旁观,便觉得这种女人也着实得意,于是也便能以另一种态度观赏她的津津乐道与沾沾自喜了。

观赏之余,还意识到自己当时也不免有狭隘之嫌,确实,她们能在这些事上寻到无尽的乐趣和人生的满意感,我们又何必嫌恶呢。

还有,之前很看不惯一些口是心非的人,无论在什么状况下总是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以前的一位同事,一次如厕时见到了a 同事,a同事刚烫了卷发,我的这位同事就夸赞说,哎呀,你的头发烫得真好看,多么适合你的脸型和气质。

a走后,b同事也来如厕,刚巧,b同事也刚刚烫了卷发,我的这位同事立刻又扭头夸赞道,哎呀,你烫的这个发型真好看,刚刚我观察a,她的头发烫得一点儿都不好,还不如不烫呢。

一边说着一边兴冲冲地往外走,谁知话音刚落,便看到a还站在卫生间门口,这位同事当时窘得无地自容。

后来在工作中屡次遇到这样的人和事,虽不如这个例子典型,但总是大同小异。

每每遇到这样的状况,我总不免从心里鄙夷其两面三刀,说话办事不讲原则,做人没有诚意。

但现在换个眼光看,便也觉无妨大碍。

一个人是什么样的脾性,他的话该如何听,时间久了四周的人自然会有共识,这样的人若能从口是心非中获得些乐趣,就随他去,若能获得些教训,也算是得了生活的教化,岂不更好,我们完全可以拿它当个喜剧看看,实在无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